被佞臣耽誤的蜀國朝政
2024-10-09 00:54:44
作者: 醉罷君山
從公元253年到公元258年,姜維上台六年,與魏國打了六年戰爭。一味指責姜維窮兵黷武有些片面,因為這六年裡,魏國屢陷危機,給了蜀國太多機會,不打不行。試想,諸葛恪伐魏,蜀國能袖手旁觀嗎?毌丘儉、文欽叛亂、司馬師暴死,蜀國能不利用此機會嗎?諸葛誕之變,壽春之戰吸引二十六萬魏軍,姜維能視而不見嗎?
應該說,這些戰爭,多數是有充分理由的。問題是,機會那麼好,蜀國卻沒能把握住。甚至在魏軍主力完全投入壽春之戰、關西空虛之時,姜維也無功而返。制約蜀軍戰鬥力的因素很多,比如作戰距離遠,糧草運輸困難,大型攻擊武器不易運輸,攻堅戰能力低下等,同時魏國方面的郭淮、陳泰、鄧艾等也都是良將,加之以逸擊勞,姜維勢必要吃虧。
由於長期征戰在外,姜維名義上掌管蜀國軍政大權,實際上精力主要放在軍事上,對政務著實顧不過來。蜀國皇帝劉禪便以董厥為輔國大將軍、諸葛瞻(諸葛亮之子)為衛將軍,共同負責內政。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是個庸庸碌碌、無所作為的皇帝,他特別寵幸宦官黃皓。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語重心長地告誡皇帝要「親賢臣,遠小人」,為什麼皇帝喜歡親小人呢?因為小人善於察言觀色、討好人主,從心理學上說,這種人自然容易得到信任。大凡宦官得勢,多半滿肚子壞點子,背靠皇帝這棵大樹,狐假虎威。那些想混個一官半職的人,紛紛巴結黃皓,希望他在皇帝那兒美言幾句。
董厥與諸葛瞻都知道黃皓是個佞臣,但兩人都無法約束他,黃皓只怕一個人:掌握全國武裝力量的大將軍姜維。
宦官亂政是東漢歷史的一個教訓,蜀國繼承「漢」的旗幟,不幸把宦官亂政的傳統一併繼承了下來。在諸葛亮、蔣琬、費禕三人治政時期,對內政管理比較嚴格,宦官沒有出頭之日。由於姜維把精力放在伐魏上,宦官勢力得以死灰復燃。
黃皓處心積慮想除掉姜維,他與右大將軍閻宇關係很好,打算讓閻宇取代姜維出任大將軍。閻宇是在公元258年出任右大將軍的,右大將軍這個軍銜是蜀國特有,設立這個軍職的目的就是要削姜維的權。說實話,這些年來,姜維的壓力太大了。他本是魏國降將,對蜀漢的許多人來說,這傢伙是外省人,自然少了一份鄉土之情。姜維多年來頻頻用兵,卻沒有開疆拓土之豐功偉績,有的只是勞民傷財。包括張翼、廖化等高級將領都反對他的軍事冒險行動,更不用說一般的士兵與民眾。
作為大將軍,姜維當然有自己的眼線,他很快就知曉了黃皓的陰謀。他心裡非常瞧不起宦官,黃皓這小子是活得不耐煩了,老子且成全你。很快,姜維入宮稟明皇帝劉禪:「黃皓乃是奸佞小人,專權妄為,將毀壞國家,請陛下下令誅殺。」
姜維雖是最有權勢的大將軍,但根據漢制,皇宮中的太監卻不是他能管的。我們還記得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打算誅殺宦官,最終弄巧成拙,原因正是他無權直接大開殺戒,宮裡的人,理應由皇帝或太后處置。皇帝劉禪卻認為姜維小題大做:「黃皓不過是跑腿的小臣罷了,以前尚書令董允對他恨得咬牙切齒,我深感遺憾,將軍你又何必在意呢?」
黃皓當小人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董允擔任尚書令時,就發現此人心術不正,又善於獲取皇帝的歡心,故而對他極為討厭。董允在世時,黃皓畏之如虎,不敢為非作歹,由於受到打壓,也不過當了個黃門丞的小官。朝廷重臣如此討厭他,皇帝為什麼還要唱對台戲呢?顯然,皇帝有自己的打算。打從登基那天始,劉禪就是個掛牌皇帝,雖然情況比曹芳、曹髦要好,但權力著實被限制了。諸葛亮在世時,蜀人只知有丞相,哪知有皇帝?諸葛亮去世後,情況也好不了多少,皇帝仍然沒有很大的自主權。在朝臣們紛紛倒向大將軍時,皇帝不依靠宦官還能依靠誰呢?宦官身份低賤,不依靠皇帝又能依靠誰呢?這就叫相依為命。劉禪看重的,就是黃皓有本事,能對大將軍構成威脅,能維繫一種權力場上的平衡。皇帝需要這種平衡,最好哪一方都不要打破。因此,他對姜維說:何必為難一個跑腿的宦官呢?
本書首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皇帝的表態大大出乎姜維的意料,他本以為殺死黃皓與踩死一隻螞蟻沒有兩樣,可是他錯了,皇帝張開保護傘,擋住了射向黃皓的箭。此時姜維發現自己已經沒有力量打垮黃皓了,黃皓的權勢枝附葉連,上有天子保護,下有右大將軍閻宇稱兄道弟,還有一大幫所謂的士大夫巴結附和他。
俗話說,寧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姜維得罪了小人,小人必定會反攻倒算。那一刻,一種恐懼感從姜維心底油然而生。表面平靜的蜀國政壇,實則暗流涌動,表面風光的大將軍,在狂風巨浪面前,也只是個凡夫俗子罷了——且看看曹爽是如何在一天內被幹掉的,再看看諸葛恪又是如何被一刀砍死的。言多必失,姜維不敢多說什麼,匆匆離開皇宮。
不過,皇帝只想維持一種平衡,他既不想姜維殺死黃皓,同樣不想黃皓整垮姜維。沒有姜維,誰能扛起國家這副重擔呢?很快,他敕令黃皓前往大將軍府,向姜維道歉、謝罪。姜維從黃皓陰險的臉上看到了敵意,他毛骨悚然,越發覺得京城危機四伏。
與其如此,倒不如在外帶兵,只要手上有兵權,誰能奈我何呢?
姜維打定主意,向皇帝上表,要求再次發兵進攻魏國。
前文說過,從公元253到258年,蜀國連年發動對外戰爭,百姓苦不堪言。好不容易有了幾年的休息時間,生活剛剛安定,戰爭動員的號角又吹響了。
時任右車騎將軍的廖化私下裡說:「窮兵黷武一定會把自己害死,這就是姜維的寫照。智謀不如敵人,兵力也不如敵人,卻沒完沒了地用兵,國家何以自存呢?」不過,抱怨歸抱怨,命令還是得不折不扣地執行。
公元262年,姜維進攻洮陽(今甘肅臨潭)。此時已升任魏國征西將軍的鄧艾率部反擊,大破蜀軍。姜維退守沓中,他不敢返回成都,擔心被黃皓暗算。別看姜維名義上是大將軍,蜀國最高軍政長官,實則不得人心。除了黃皓一黨,包括張冀、廖化、譙周以及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等,對姜維都是有所不滿的。姜維的地位,已是岌岌可危。與其返回首都,不如待在沓中屯墾,開荒種地,等來年作物成熟,糧食充足了,姜維又可以發動新一輪的戰爭。
姜維多次發動北伐,雖然沒有對魏國形成致命打擊,但司馬昭對姜維的流寇戰術還是十分頭疼。這時有個名叫路遺的勇士自告奮勇,情願潛入沓中,伺機刺殺姜維。從事中郎荀勖反對說:「明公主宰天下命運,理應揮動正義的權杖討伐不歸順者,何必採用刺殺這種下三爛手段呢?」
司馬昭聽罷直點頭,魏國軍事力量遠遠強於蜀國,卻一直居於防禦地位,真是倒懸之局,不行,一定要反客為主,轉守為攻,討伐蜀漢。
此意一出,朝臣們紛紛認為計劃不可行,說辭還是老一套:蜀國擁有山川之險,以曹操之雄才,尚且在漢中吃了大虧,伐蜀實非上策。司馬昭畢竟是領導,見識有不同凡響之處,他從三個方面分析了伐蜀為何勢在必行:其一,魏國自平定諸葛誕叛亂,經過幾年休整,元氣已經恢復到全盛時期的水平;其二,欲消滅東吳,勢必要先消滅地處上游的蜀國,這樣便可沿長江而下,水陸齊進,直搗吳都;其三,蜀國總兵力只有九萬,駐守首都及其他軍事基地的部隊有四萬人,能機動作戰的人數只有五萬人。這五萬機動部隊,主要由姜維統領,駐紮在沓中。只要把姜維的部隊困在沓中,魏軍主力部隊從東部乘虛而入,直指駱谷,奔襲漢中。倘若漢中失守,暗弱的劉禪必定六神無主,百姓也將陷入恐慌之中,到時可一舉滅掉蜀國。
當時魏國高層有雄心壯志的人不多,立國既久,就不想打仗了。多數人反對伐蜀計劃,包括四大軍區司令員之一的征西將軍鄧艾。鄧艾的理由是蜀國內部比較安定,自楊儀、魏延之爭後,沒有過軍事政變或叛亂,無機可乘,不應當大舉用兵。他一再上書,堅持反對伐蜀。司馬昭只得派主簿師纂去給鄧艾做思想工作,鄧艾最後沒辦法,勉強同意。
與鄧艾相比,智囊鍾會的態度相當明確,支持司馬昭的伐蜀計劃。鍾會在政治上向來投機,別人都反對,他旗幟鮮明地支持,無疑獲得了司馬昭的好感。很快,鍾會便被司馬昭任命為鎮西將軍,都督關中軍事。這麼一來,實際上鄧艾的權力就被削減了。以前整個西部戰區都歸鄧艾負責,現在從中劃出關中戰區交給鍾會。這為後來鄧艾、鍾會爭功埋下了伏筆。
這麼大的軍事計劃,不太可能做到密不透風。姜維很快就得到情報:鍾會正在關中秣馬厲兵,種種跡象表明他的目的是進取漢中。鑑於形勢尚不明朗,有必要未雨綢繆,故而姜維上表皇帝:「應派遣左車騎將軍張翼、右車騎將軍廖化率兵分別駐守陽安關口與陰平之橋,預防魏軍發動突襲。」
然而,蜀國朝廷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皇帝劉禪在國家大事上向來沒有主見,只得找黃皓商量。黃皓只是個宦官,懂個屁,他根本不相信姜維的判斷,原因有二:第一,他滿腦袋只有權力鬥爭,沒有國家觀念,姜維提出由張翼、廖化分兵駐守兩個關口,在黃皓看來,只不過是把拱衛京師的部隊調到外地的藉口。姜維是主張殺掉黃皓的,如今把首都的部隊調走,萬一姜維殺回來找他算帳怎麼辦?第二,黃皓很迷信鬼神巫術,他掐指一算,認為敵人不會自己找上門。
黃皓對皇帝說,魏國絕不會進攻蜀國,這件事不宜告知群臣,以免引起恐慌。
就這樣,一件關係到蜀國生死存亡的大事,就被一個奸佞小人給耽誤了。
與此同時,曹魏帝國正緊鑼密鼓地制定伐蜀戰略。
不得不說,司馬昭的確有雄圖偉略。當時幾乎沒人認為可一戰而平蜀國,要知道蜀漢立國已四十多年,根基厚實,加之擁有山川之險,易守難攻,蜀軍人數雖然只有十萬左右,亦是百戰之師,實力不可小覷。就連與姜維對峙多年的名將鄧艾都認為伐蜀無利可圖,何況他人?然而,司馬昭的意志堅不可摧,他對滅蜀充滿信心。
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蜀國,司馬昭做了精心的戰略部署:由征西將軍鄧艾率三萬人馬由狄道出擊,攻甘松、沓中,牽制姜維主力兵團;由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人馬從祁山出擊,攻武街橋頭,截斷姜維退路;伐蜀主力部隊由鍾會指揮,共計十餘萬人馬,分別走斜谷、駱谷、子午谷,分進合擊,目標直指漢中。為了協調各路大軍,司馬昭任命廷尉衛瓘持節為監軍。
對鍾會來說,這是他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鍾會足智多謀,叛逃到蜀國的夏侯霸曾經警告姜維,鍾會倘若被重用,將成為吳、蜀兩國之大患。在此之前,鍾會曾屢出奇謀,為司馬昭專權立下大功。司馬師去世時,皇帝曹髦詔令司馬昭鎮守許昌,鍾會窺破聖意,力勸司馬昭迅速返回首都洛陽,從而避免大權旁落。在平定諸葛誕叛亂的戰爭中,鍾會偽造全儀、全輝書信,大施反間計,策反東吳將領全懌等人。由於他智略過人,時人把他與大漢開國名臣張良相提並論。
在出征前,鍾會前去拜訪名士王戎。王戎是將門之後,他的爺爺便是當年派刺客刺殺鮮卑酋豪軻比能的幽州刺史王雄。不過,王戎之所以名重於當時,並不是因為他精通兵學,而是他繼承了何晏、夏侯玄等人的清談傳統,有名士風範,他也是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
以史書的說法,鍾會拜訪王戎,是向他討教平蜀之策。其實這多半只是藉口,此時的王戎還不到三十歲,比鍾會小了九歲,雖說是將門之後,卻並沒有多少軍事指揮經驗。我想鍾會去找王戎,主要是炫耀一下,他與王戎同樣是名士,正所謂名士風流,下馬可以清談,上馬可以指揮千軍萬馬。如今他獨當一面,成為十萬大軍的統帥,風光無限,不顯擺一下不過癮。
王戎看清鍾會沽名釣譽的本性,便對他說:「道家有這麼一句話,叫『為而不恃』,成功並不難,保持它卻很難。」
在《老子》一書中,「為而不恃」這個詞多次出現,比如第二章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七十七章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兩處意思差不多。可見王戎對鍾會講話是很含蓄的,只講了前半句「為而不恃」,後半句沒說。為什麼不說,因為大家都是聰明人,沒必要講。王戎告誡鍾會,要「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成功不難,但要做到「功成而不居」就很難。以鍾會不知收斂的個性,和他對名望、聲譽饑渴的追求,一旦完成滅蜀偉業,很有可能大禍臨頭。
為了一戰滅掉蜀國,司馬昭動用的兵力超過十六萬,比蜀國所有兵力加起來還要多七萬人。直到大軍集結完畢,仍有一些將領反對伐蜀,將軍鄧敦力陳蜀國不可討伐,司馬昭火冒三丈,把他抓起來砍了。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蜀漢景耀六年),秋八月,司馬昭在洛陽召開誓師大會,主力軍隊浩浩蕩蕩開赴邊關,滅蜀之戰拉開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