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三國史(套裝共3冊)> 廿三 滅蜀:三國鼎立格局破裂 堅定的主戰派:繼承諸葛亮遺志的姜維

廿三 滅蜀:三國鼎立格局破裂 堅定的主戰派:繼承諸葛亮遺志的姜維

2024-10-09 00:54:40 作者: 醉罷君山

  蜀國的政治模式與魏、吳兩國都不同,劉備死後,蜀國實際上就是虛君政治,皇帝劉禪對國家大政方針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諸葛亮去世後,蜀國不設丞相,以大將軍為實際領袖。魏、吳兩國也都出現過君主權力被架空的事實,與蜀國有所差異。魏、吳兩國都有跋扈囂張的權臣,甚至行廢立皇帝之事,而蜀國歷任大將軍都比較公忠體國,沒有出現嚴重的內部鬥爭,因而也沒有血腥的殺戮。

  在魏、吳兩國內亂頻頻之際,蜀國能獨善其身,不能不說是得益於諸葛亮的高瞻遠矚。這位權傾帝國的丞相指定了下兩任接班人:蔣琬與費禕。此二人雖非雄才大略之輩,然而品行正直,他們謹小慎微的政策雖毫無擴張性可言,但保住自家一畝三分地還是可以的。

  公元247年(蜀漢延熙十年),姜維升遷為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執掌中樞大權,在實際上確認他作為接班人的地位。這裡我們必須注意到,與魏、吳兩國權臣搞世襲制不同,蜀國推行的是任人唯賢的制度。諸葛亮沒有把大權交給自己的兒子,同樣,蔣琬、費禕也沒有。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姜維能在蜀國軍界、政壇崛起,多多少少沾了諸葛亮的光。

  諸葛亮初伐魏國,時任天水參軍的姜維前來投誠,深受其器重。諸葛亮稱他為「涼州上士」,認為他「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諸葛亮並不喜歡只知打打殺殺的武將,一名優秀的軍官,比砍殺更重要的是要有知識、有信義、有謀略。簡單地說,諸葛亮心中完美將領的形象就是儒將,像樂毅那樣將軍,仁、義、禮、智、信一樣不缺。

  能達到諸葛亮標準的,或許只有姜維一人。楊儀有很強的組織能力,但心胸狹隘;魏延極具軍事天才,卻沒有大局觀,為報私仇差點令蜀軍陷入滅頂之災。這兩個人,在人品上都有欠缺。另一名重要將領、無當軍首領王平有勇有謀,也有責任心,但文化水平太低,認得的字不超過十個,沒辦法成為一把手。

  我們來看看時人對姜維的評價。郤正曾在蜀國為官,對姜維是比較了解的,他這樣說:「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伯約是姜維的字,郤正說姜維位居上將軍,地位比群臣要高,但是從不斂財,既不貪財,也不好色,著實非常難得。郤正還說:「如姜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姜維好學不倦,生活上又很簡樸,所以他的口碑是相當好的,你想在品行上找他的缺點,不容易找到。

  諸葛亮十分器重姜維,正是因為他文武雙全兼品行端正,在蜀軍將領中,沒有一個人像姜維那樣在各方面都無懈可擊。諸葛亮去世後,蜀軍兩大將領楊儀與魏延內訌最終都死於非命,姜維的地位得到進一步加強,為後來掌權奠定基礎。

  蔣琬、費禕當權時期,蜀國一改諸葛亮積極進取的政策,趨於保守。姜維是少數堅定主戰的將領,主張以武力奪取隴西。蔣琬、費禕畢竟是文人出身,做事小心謹慎,三思而行;姜維則是武人,大刀闊斧,壯志凌雲。費禕不認同姜維窮兵黷武的軍事冒險計劃,有心壓制,每次姜維請戰,他撥給的士卒不超過一萬人。一萬人能幹什麼,不過是小打小鬧,隔靴搔癢罷了。

  公元253年,費禕被刺身亡。姜維以「衛將軍」的身份成為蜀國軍隊的最高統帥,都督內外軍事。蔣琬、費禕那一套烏龜戰法很快被丟棄,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姜維對魏國發動一波又一波疾風驟雨般的進攻,原本相對寧靜的蜀魏邊境再次烽火迭起、戰鼓聲隆。

  蜀國對外戰略趨於激進,除了有姜維性格烙印之外,還與當時瞬息萬變的國際環境有很大關係。司馬氏發動政變控制魏國大權後,魏國國內形勢趨於動盪,內亂頻發。對蜀國來說,這無疑是天賜良機,必須賭上一把。

  從姜維上台這一年開始,蜀國幾乎年年用兵。對姜維來說,這是責任心的體現,是繼承丞相諸葛亮收復中原的遺志。儘管姜維的勇氣與決心值得讚揚,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倘若我們對這些戰爭進行復盤,會發現它們對敵人的打擊甚微,對自己的損害甚大。為什麼會這樣,後面分析,這裡先看看歷年北伐的情況。

  姜維總攬軍政的這年(公元253年),東吳大將軍諸葛恪糾集二十萬大軍,發動伐魏之戰。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盟友,蜀國都得捲入戰爭。有二十萬吳軍把魏軍主力牽制在東線戰場,姜維在西線的勝算就大大增加。由於費禕已去世,姜維投入戰爭的兵力終於突破一萬人,他徵用了數萬軍士。數萬是幾萬,史書上沒寫。蜀國軍隊總數大約是十萬人,取其一半就是五萬。姜維趁魏國西線空虛時進攻狄道,然而並沒有收到預期效果。由於備戰不足,糧食出現短缺,只能無功而返。

  一年後(公元254年),天上掉下一塊大餡餅。狄道縣令李簡由於不滿司馬氏專權,秘密寫信給姜維,請求歸降蜀漢。姜維大喜,再次出兵隴西。占領狄道後,姜維挺進並包圍襄武城,擊破並斬殺敵將徐質,魏軍倉皇敗退。蜀軍趁機連下河間、臨洮等地,掠其民而歸。不過,史料還有另一種說法,說魏軍挫敗了姜維的進攻,魏將徐質斬殺蜀將蕩寇將軍張嶷,蜀軍敗走。

  不管怎麼說,姜維已經拋棄了蔣琬、費禕的保守戰法,全力出擊。機會似乎從天而降,公元255年,魏國爆發內戰,毌丘儉、文欽起兵叛亂,緊接著司馬師去世,其弟司馬昭忙於鞏固權力。此時不伐魏,更待何時?姜維的伐魏主張遭到征西大將軍張翼的極力反對,張翼在朝廷上與姜維展開舌戰,他說:「國小民勞,不宜黷武。」

  不過,拍板權終究在姜維手中,他不聽張翼意見,堅持出擊。

  姜維領著數萬兵馬,抵達桴罕,兵鋒再指狄道。

  魏國征西將軍陳泰是沙場宿將,他急令雍州刺史王經先率軍駐屯狄道。陳泰知道姜維有兩下子,且蜀軍訓練有素,有相當一部分士兵來自蠻族,兇悍善戰,便告誡王經小心謹慎,不要輕易與姜維開戰,堅守狄道城,等待自己率主力部隊趕到,再從東西兩路夾擊蜀軍。

  王經唯唯而去,不料到了狄道後,很快把陳泰的囑咐拋到九霄雲外。當時他轄下的部隊與蜀漢軍隊發生一些零星的戰鬥,首戰不利,損失了一些人馬。王經火氣上來了:看老子如何教訓爾等。他縱兵西渡洮水,直撲姜維主力兵團。

  這一冒失的舉動,徹底打亂了陳泰的戰前部署。陳泰意識到,王經要倒大霉了。姜維遠道而來,利於速戰,不利於持久戰,巴不得一戰定勝負呢。這位征西將軍立即派出軍隊前往接應王經,此時一場大血戰正在洮河西岸打響,史稱「洮西之戰」。

  雍州刺史王經一向不把蜀軍放在眼裡,認為蜀軍不過是烏合之眾罷了。王經的自負,並非沒有理由,他麾下的關西兵團一直是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部隊,以勇悍而聞名天下。不過,王經忽略了一件事,由於魏國爆發內戰,關西兵團中的大量人馬被抽調去鎮壓叛亂,現在這支部隊有很多是新兵,戰鬥經驗不足。

  王經很快就要為自負付出慘重的代價。姜維兵團在洮水西岸排好兵、布好陣,等著敵人前來送死。無論是軍事能力還是經驗,王經都遠不及姜維。姜維久經沙場,王經豈是對手?戰一開打,王經就被姜維打得潰不成軍,急忙向狄道城逃竄。魏兵一看主將跑了,哪還有鬥志可言,個個撒腿便跑,被蜀軍砍殺一萬多人。

  這是蜀國北伐以來難得一見的大勝仗。

  姜維躊躇滿志,打算一鼓作氣攻下狄道。征西大將軍張翼比較小心謹慎,勸阻說:「不要再前進了,否則會反勝為敗,畫蛇添足。」姜維聽了勃然大怒,當初我說要北伐,你張翼要干涉;如今我旗開得勝,你又潑冷水,居心何在!他不聽張翼的話,向前挺進,包圍狄道。

  洮西兵敗的消息傳到洛陽,新任大將軍司馬昭大吃一驚,以長水校尉鄧艾為安西將軍,協助陳泰抵禦姜維,並派太尉司馬孚率兵西進,作為後續兵團。

  征西將軍陳泰沒有坐等援軍到來,他馬不停蹄,進軍至隴西,擺開與姜維決戰的架勢。陳泰手下的這支部隊只是雜牌軍,戰鬥力並非一流,其部將勸說:「王經剛剛吃了敗仗,敵人士氣正盛,憑我們怎麼打得贏他們?不如先據險而守,等待有機可乘時再進攻,這才是萬全之策。」

  陳泰不同意,他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姜維遠道而來,輕兵深入,利於速戰速決。王經本該採取高壁深壘固守戰術,挫其銳氣,但是他竟冒冒失失與敵交鋒,中了敵人的詭計。姜維擊破王經後,如果挾勝利之威,向東攻取櫟陽,奪取糧倉,然後招降納叛,把羌胡騎兵收為己用,與我爭奪關、隴之地,傳檄四郡(隴西、南安、天水、廣魏四郡),那麼我們就倒霉了。」

  幸運的是,姜維與王經一樣犯了大錯,他沒有乘勝擴大戰果,反而圍攻狄道。狄道曾多次遭到蜀軍攻擊,城堡愈修愈堅固,姜維攻城受挫,錯失良機,蜀軍士氣也因此受影響。由於姜維的軍隊屬於輕兵,缺少重型武器,攻城所需要的大盾牌、衝車、雲梯等,得三個月才能完工,堆土丘攻城最少也得三個月。

  基於以上幾點,陳泰判斷:「姜維孤軍深入,遠離本土作戰,糧食供應不上,正是我軍迅速前進擊破敵人的良機,這就叫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前有堅城,後有洮水,姜維被夾在其中,進退兩難。我們只要占據高山險要地形,扼其咽喉,敵人必不戰而逃。」

  陳泰對戰局洞若觀火,胸有成竹。雖說自己的部隊只是雜牌軍,只要能占據有利地形,控險扼要,一夫當關,萬夫莫敵,雜牌軍亦可有卓越的表現。

  事實證明了陳泰謀略的高明,魏國援兵一路西進,在夜色的掩護下,攀上狄道東南處的高山,奪取制高點,兵力部署到位後,燃起烽火,擂響戰鼓。

  陳泰來得太及時了。這時狄道城已經被圍一個多月,不僅傷亡很大,城內也只剩下十天的糧食。王經已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忽然聽得東南鼓聲四起,望見烽火連天,知道援兵已到,頓時一掃頹廢,整軍再戰。

  相反,姜維卻相當懊惱。

  他不聽張翼規勸,一意孤行攻打狄道城,以致先手盡失。沒想到魏國援兵來得這麼快,按姜維的盤計,魏國在關隴一帶的主力部隊已在洮西之戰中被他打殘了,陳泰的雜牌軍不足為患,魏國朝廷要從別的戰區抽調精銳部隊,得花費幾個月的時間。令姜維想不到的是,陳泰憑這支雜牌軍就敢前來叫板。

  姜維馬上命令大軍進攻陳泰,怎奈陳泰的部隊居高臨下,恃險而守,蜀軍竟撈不到任何便宜。反擊不成,姜維不得不考慮現實處境:蜀軍一面是洮水,一面是堅固的城堡,一面是占據制高點的敵軍,這樣的戰鬥位置非常不利。陳泰故意放出風聲,假裝要抄截蜀軍後路。姜維大恐,要是後路被抄,就成瓮中之鱉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姜維拔營而走,狄道轉危為安。

  見到陳泰,王經既慚且愧,感激涕零地說道:「城內糧食已支持不了十天,要是您來得晚些,全城要遭滅頂之災,一州之地也要淪陷了。」

  自諸葛亮北伐以來,蜀國屢屢對關西用兵,所得甚微,影響戰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魏國西部統帥表現不俗,前有司馬懿,後有郭淮、陳泰等,皆為一時之良將。姜維幾度伐魏,均被郭淮、陳泰擊退,不能得志於北方。陳泰為人沉勇有大略,做事踏踏實實,絕少虛張聲勢,是穩定魏國邊疆的一員大將。

  姜維不聽征西大將軍張翼的意見,在洮西大捷後沒能見好就收,終於導致狄道之役無功而返。不過,洮西一戰斃敵一萬多人,是蜀國北伐史上的空前勝利,一戰殲滅如此多敵軍,即便諸葛亮也沒做到。憑藉這一卓著功勳,姜維由衛將軍晉升為大將軍。

  諸葛亮去世後,蔣琬、費禕、姜維先後成為政壇一哥,但三人風格有所不同。蔣琬、費禕自知國小民貧,故而比較保守,把精力花在內政治理上,對外採取守勢。姜維則不同,他奉行諸葛亮北伐策略,頻頻用兵,然而仍然未能打破僵局。

  晉升大將軍後,姜維屯兵於鍾提,開始策劃新的伐魏戰爭。

  由於洮西大敗,王經被撤職,其部眾交由安西將軍鄧艾接管。當時魏國高層對關西的形勢比較樂觀,認為姜維屢戰屢敗,無力發動新一輪進攻。倘若以蜀國之國情考慮,發動一次戰爭消耗的人力物力巨大,姜維已經連續三年(公元253年至公元255年)發動三次進攻,難道還能在第四年再度出兵嗎?他難道比諸葛亮還瘋狂嗎?

  鄧艾的看法與眾不同,他認為姜維一定會卷土再來。他從軍事角度分析了姜維必攻的五個原因:其一,去年魏軍在洮西之戰中傷亡慘重,軍隊遭遇重創,糧倉空虛,百姓流離失所,蜀軍完全有可能乘虛而入;其二,蜀軍上下相互了解,武器鋒利,而魏軍主將與士兵是新來的,武器也還沒全部到位;其三,蜀軍用船運輸,魏軍全靠步行,勞逸不同;其四,魏軍必須分兵把守狄道、隴西、南安、祁山,兵力分散,蜀軍則可以集中力量突破一點,形成局部戰場的絕對優勢;其五,從糧食補給看,時值六月,糧食成熟,蜀軍走南安、隴西可以控制羌人的糧食,走祁山則有千頃麥田,補給不成問題。

  最後,鄧艾得出結論:姜維有小聰明,有詭計,他一定會發動進攻。

  鄧艾的判斷是對的,該年(公元256年)七月,姜維兵出祁山,他以為魏國勢必掉以輕心,可出其不意打敵人個措手不及,不料鄧艾早已嚴陣以待,無懈可擊。姜維找不到機會,他沒有輕舉妄動,悄然放棄祁山,轉攻南安郡。

  前面分析過,魏國在西線有四大防禦區,分別是祁山、南安、狄道、隴西,兵力相對分散。這種情況對防禦一方是不利的,因為四個方向都得防,而蜀兵可以集中於一處,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姜維的謀略固然高明,但他遇到鄧艾,算是遇到克星了。鄧艾早就算計到對手有這麼一著,於是搶先一步占據武城山,阻擊蜀兵。姜維遲了一步,只得被迫發動強攻,鄧艾憑藉有利地形反擊,蜀軍無法取勝。姜維被迫改變作戰計劃,於當天夜晚渡過渭水,向東奔襲上邽。同時,他派人通知鎮西大將軍胡濟直趨上邽,兩軍會師後集中力量攻城。

  不過,胡濟的軍隊並沒有如期抵達戰場,姜維已成孤軍深入之師。老謀深算的鄧艾沒有浪費機會,他步步尾隨,終於在一處名為段谷的地方追上姜維,果斷髮起進攻。姜維的部隊先是出祁山,後又繞回來出擊南安,長途行軍,已是師老兵疲,在鄧艾的猛擊下,只得奪路而逃。

  這一戰,蜀軍傷亡慘重。《資治通鑑》記:「士卒星散,死者甚眾。」不僅蜀軍士氣嚴重受挫,蜀國國內對姜維的不滿情緒也與日俱增,「蜀人由是怨維」。同樣是北伐失利,以前諸葛亮五次北伐,久戰無功,然而國內沒什麼怨言,為何姜維會背上罵名呢?這其中的原因,在於形勢不同。

  諸葛亮時代,魏國朝廷新立,不少人視之為「偽政權」,認為曹丕篡奪漢室江山,實為漢賊。誰才是漢室衣缽傳人呢?當然是盤踞在西南的蜀漢政權。諸葛亮打的招牌是光復漢室、還於舊都,是充滿正義感的討賊戰爭。到了姜維時代,時間過去二十多年,新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對國家的看法不同於父輩。統一的大漢王朝已是遙不可及的回憶,三國存在時間已久,誰也打不過誰,國家一分為三,大家也習慣了。新的一代人,不再追求高不可攀的政治理想,而是追求實實在在的幸福,什么正統不正統,沒有人愛理會。戰爭是花錢還要死人的事,軍費最終都要扣在百姓頭上,士兵多來自百姓之家,打了勝仗好歹能激發愛國情懷,要是敗了,理所當然民怨沸騰。從公元253年到公元256年,姜維連續四年發動四次戰爭,不僅民間反對,朝廷、軍隊中反對的呼聲也很高。

  姜維不得不做出檢討,仿諸葛亮舊例,自貶為衛將軍,行大將軍之事。

  一年後(公元257年),魏國再次動盪不安,征東大將軍諸葛誕起兵叛亂!自從司馬氏奪權以來,魏國內部鬥爭愈演愈烈,叛亂接二連三,無有盡頭。為了平定叛亂,司馬昭從關中抽調大批軍隊前往淮南,對姜維來說,這又是一次天賜良機。

  姜維又率領數萬人馬,奔襲秦川。此時陳泰已被調回朝廷,由司馬望出任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鑑於叛亂不斷,司馬氏不僅要掌控中央大權,同時也要把地方軍隊牢牢握在手中。司馬望與安西將軍鄧艾掂量了一下,己方兵力不足,不能硬拼,便祭出烏龜戰術,只守不攻。姜維進抵芒水(今陝西周至縣)後,安營紮寨,天天叫陣,魏軍置之不理,雙方陷入僵持局面。

  蜀在三國中實力最弱,只是據有山川之險,才得以割據西南。以弱國頻頻出擊強國,勞民傷財,實是得不償失。從諸葛亮到姜維,蜀國對魏國發動的進攻已經不下十次,但戰略意圖十分不明確,沒有一以貫之的長期計劃。姜維與諸葛亮一樣,一會兒攻擊隴西,一會兒攻擊關中,在戰術上或有一二小勝利,在戰略上著實乏善可陳。蜀軍的戰鬥力不弱,但只長於野戰,而短於攻堅。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姜維,倘若遇到敵人堅守不出,幾乎都會沒轍,糧食一吃完,必定退兵。攻城戰的短板問題不解決,北伐就毫無意義可言,敵人只要玩烏龜戰術,你就寸步難行。

  對姜維的窮兵黷武,很多人是不滿的。

  時任蜀國中散大夫的譙周寫了一篇《仇國論》,分析弱國能戰勝強國的原因與策略,實際上是批評姜維的軍事冒險主義。在這篇論文中,譙周分析當時局勢,說「我與彼皆傳國易世矣」「君臣久固,民習所專;深根者難拔,據固者難遷」。魏剛取締漢室,大家罵曹氏為逆賊,幾十年過去了,誰還記得大漢帝國,誰還記得漢獻帝?諸葛亮「光復漢室」的口號,在姜維這個年代已經失去號召力了。

  那麼,作為弱國的蜀漢要如何對付強大得多的曹魏呢?譙周提出幾個看法:其一,要有憂患意識。「有憂者常思善」「思善則生治」,這就是孟子所說的「生於憂患」。其二,要注重百姓生計。「民之疲勞則騷亂之兆生」「如遂極武黷征,土崩勢生,不幸遇難,雖有智者將不能謀之矣」,征伐不休只會導致國家土崩瓦解。這是批評姜維頻年用兵、勞民傷財。譙周以商湯、周武之故事,認為「智者不以小利移目」,應該「時可而後動」「不再戰而克」,要麼不打,一打就要制敵於死命,像姜維這樣年年出兵,搞得全國軍民都疲勞不堪,國家肯定撐不下去。

  這些話對姜維沒有任何作用。姜維與諸葛亮的出發點是相同的,國家本就弱小,不進則退,不積極進取只能走向覆沒。然而,姜維與諸葛亮一樣,用兵乏善可陳,不具備韓信那種詭計多端、變化莫測的風格。魏國的動盪給了姜維很多次機會,可惜他一次也未能把握住。

  與司馬望、鄧艾相持幾個月後,時間已到了公元258年的春天。魏國內戰地硝煙散去,諸葛誕的叛亂以失敗而告終。消息傳到關西,姜維情知機會已喪失,遂撤軍而去,返回成都。這一次北伐,又是空手而歸。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