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三國史(套裝共3冊)> 蜀國內耗:愈演愈烈的權力爭奪

蜀國內耗:愈演愈烈的權力爭奪

2024-10-09 00:53:42 作者: 醉罷君山

  諸葛亮死後,這支十萬人的大軍該何去何從呢?

  一向以小心謹慎著稱的諸葛亮自然不會忘了安排後事。在彌留之際,他密召長史楊儀與司馬費禕,囑咐身後事宜:一旦自己去世,大軍應當退回蜀國,保全實力,由魏延負責斷後,姜維負責第二道防線。

  問題是,魏延會服從命令嗎?

  此時魏延在軍隊中的職位是前軍師,也是皇帝封的征西大將軍,實為蜀軍將領中的第一號人物。在北伐戰爭中,魏延與諸葛亮的矛盾不斷加深。第一次北伐,眾人都認為應該派魏延為前線總指揮,諸葛亮偏偏派馬謖,最後導致全線戰敗。這只是諸葛亮與魏延矛盾的開始。在歷次北伐的過程中,魏延每每拋出「兵出子午谷」的軍事主張,無一例外遭到諸葛亮的否決。魏延內心十分不滿,認為諸葛亮不過是個膽小懦弱之徒,大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蒼涼感。史書上說魏延性格「矜高」,「當時皆避下之」,能節制他的唯有諸葛亮一人。諸葛亮若死了,他會服從撤兵的命令嗎?

  諸葛亮秘密指示:就算魏延所部不服從,其他部隊也要按照計劃撤軍。

  這也是諸葛亮的遺囑。

  然而,這件諸葛亮生前的最後一件事,做得並不漂亮。後來發生的種種變故,都是因為諸葛亮籌劃不周引起的——諸葛亮與楊儀、費禕做出這樣的秘密決定,卻瞞著魏延,這是引發內亂的一個重要導火索。諸葛亮的內心深處,恐怕對武將有些輕視,也可能是他認為武將難以節制,文官比較聽話。前面講過,第四次北伐時,諸葛亮把丞相府都搬到前線去了,這把事情給弄複雜了。諸葛亮在的時候,他既是丞相府的一把手,也是軍隊的一把手。要是他死了呢?這支軍隊是要聽命於丞相府呢,還是聽命於軍隊的將領呢?楊儀是丞相府的代表,魏延是軍方的代表,誰來統領軍隊?

  在軍事指揮權的歸屬問題上,在撤軍事宜上,諸葛亮居然把軍方一哥魏延拋在一旁。一支軍隊,兩套領導班子,終究要惹出大亂的。就算諸葛亮要把軍隊的指揮權牢牢控制在丞相府手上,也理應把魏延等軍方代表一起召來開會,再宣布自己的決定。

  一向明智的諸葛亮怎麼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呢?

  這件事的背後,牽扯到丞相府與軍方之間的權力鬥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楊儀與魏延的鬥爭。

  請記住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楊儀的行政能力比較強,他幹練機敏,能夠總攬全局,辦事高效且井井有條,諸葛亮十分欣賞這一點,故而讓楊儀負責軍事調度。然而,以魏延那種心高氣傲的性格,哪裡能忍受得了這麼個文官來掌軍隊的大權呢?他與楊儀的矛盾迅速激化。別人都怕魏延三分,獨獨楊儀看不起他;魏延對楊儀更是心懷不滿,恨不得將他宰了。兩人名為同僚,實為仇敵,水火不容。

  這種矛盾之所以產生,諸葛亮要負很大責任。在第四次北伐後,諸葛亮曾上一道「廢李嚴表」,當時他為了證明李嚴罪不可赦,聯合了一批軍隊高級將領上書。從這道奏章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各將領在軍隊的排行情況:排第一位的是中軍師車騎將軍劉琰,排第二位的是前軍師征西大將軍魏延,其下還有前將軍袁孫綝、左將軍吳懿、右將軍高翔、後將軍吳班,長史楊儀的排名僅第七位,費禕排第十位。後來劉琰懷疑自己老婆與皇帝劉禪私通,將其痛打一番趕出家門,這起家暴事件竟讓他上了斷頭台。劉琰死後,魏延在軍中的地位毫無疑問已是排名第一,而楊儀仍然是長史,只能排在第五、第六的位置。但是楊儀作為丞相府的長史,有點類似大管家,他的實際權力反而比魏延要大,這種不合理的情況卻得到了諸葛亮的認可。顯然,諸葛亮是要把軍權牢牢控制在幕府的鐵腕之下。正是這個原因,才導致了魏延、楊儀交惡。

  楊儀與魏延兩人關係如此糟糕,肯定不能把他們放在一塊兒共事,不然準會出事。諸葛亮處理這種事的水平比孫權差了很多,孫權麾下大將甘寧、凌統是死對頭,他就把兩人分開,讓他們彼此離得遠遠的。

  那麼,既然諸葛亮重用楊儀,為什麼又留著魏延呢?這就是他的矛盾之處,他想讓文人掌兵權,但也曉得楊儀搞搞軍事內務可以,卻不擅長打仗。偏偏軍隊的主要任務是要打仗,所以魏延也得留下。這等於是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炸彈的爆炸點,就是諸葛亮死的時刻。

  其實早有人發出過警告。此人正是東吳皇帝孫權。有一次,費禕出使吳國,孫權擺了宴席,席間他喝得有點多,就對費禕說:「楊儀與魏延都是心胸狹小之人,雖然有些雞鳴狗盜的本領,對時局有點用處,但是既然任用他們,就不能不考慮極可能產生的嚴重後果。如果有一天諸葛亮不在了,必定要爆發禍亂,你們這些糊塗蛋,不知道防患於未然,還談什麼為後世子孫謀利呢?」

  蜀國兩個將領之間的矛盾都傳到了孫權的耳中,可見這早已不是秘密了。面對孫權的酒後真言,費禕十分尷尬地答說:「楊儀與魏延不合,只是私怨罷了,不是英布、韓信這類謀反的性質。如今正是掃除強賊、一統華夏之際,要建立功業得依靠有才之人,倘若僅僅為了防患於未然,就把他們晾在一旁,這不是好辦法。」

  費禕所說的正是諸葛亮所想的,他既想通過楊儀實現丞相幕府對軍隊的控制,又想借魏延之才立北伐之功。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遠在千里之外的孫權一眼就看出,這種想求全的做法,最終只能惹禍。

  諸葛亮臨死前,只與楊儀、費禕兩人密議。這兩人嚴格意義上說,都不屬於軍方系統,而是屬於幕府系統。在「廢李嚴表」中,楊儀排名第七,費禕排名第十,然而在諸葛亮心目中,他們的地位比那群舞刀弄槍的武將們高多了——諸葛亮不僅沒有召魏延前來商議後事,其他幾位將軍也沒有。

  現在,諸葛亮死了,定時炸彈就要爆炸了!

  由於兩軍對陣,倘若宣布諸葛亮的死訊,必定會全軍動搖,因此楊儀採取了明智的做法:秘不發喪。除了有限的幾位高級將領及丞相府的人知道外,廣大官兵並不知曉。而諸葛亮撤退的遺囑,只有楊儀與費禕兩人知道,軍中一哥魏延聽到這道遺囑後會有什麼反應呢?楊儀心裡沒底,便決定先派費禕去探探口風。

  費禕見到魏延後,傳達了丞相遺囑:由楊儀率軍撤退,魏延負責斷後。魏延聽到這裡,臉色一變,怒氣沖沖地說:「丞相雖然去世了,但還有我在。丞相遺體可由丞相府的親信官屬送回安葬,我當親自統率諸軍痛擊敵人,豈可因為一人之死而廢棄天下大事呢?再說了,我魏延是何許人也,豈能夠被楊儀約束,當他的斷後將軍?」

  魏延對丞相府的那些文官插手軍隊事務早就心懷不滿,諸葛亮死了,你們這些人快滾蛋,負責運送遺體歸葬就是了,別再搗亂了。他對諸葛亮之死,既不悲傷,也不惋惜,只是認為自己時來運轉,再也沒有誰能壓制自己了。魏延或許算不上一個品格很高的人,但他有建功立業的渴望。以前他曾在劉備面前說過豪言壯語:「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他有雄心壯志,卻每每壯志難酬。現在諸葛亮一死,自己不就成了軍中一把手了嗎,還愁英雄無用武之地嗎?

  說實話,蜀軍將領之中,也只有魏延能算名將。歷時七年的五次北伐戰爭,蜀軍表現並不出彩,但魏延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征西大將軍」的頭銜也是他在勝利中贏得的。特別是他的「兵出子午谷」戰略,是有真知灼見的。由於後世普遍推崇諸葛亮,皆說魏延的戰略實為不切實際的空想,然而在世界軍事史上,有太多偉大的戰役,事前都被認為是萬萬不可能實現的空想。就比如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攻打羅馬,誰能有如此驚世駭俗之想像呢?

  魏延感覺到生命的春天正在來臨,他要橫刀立馬,大幹一場。至於楊儀,魏延壓根兒沒把他放在眼裡。費禕本是來探聽口風的,魏延卻想當然地認為他與自己是一路人,拉住費禕不放,與他一起商議如何處理諸葛亮的後事。魏延還擬出一個草案,要和費禕共同簽名,而後昭示全軍將士。

  費禕是諸葛亮的親信,怎麼可能與魏延坐在一條船上呢?面對魏延的要求,費禕心生一計,他拍拍胸脯說:「我回去跟楊長史解釋,他是文官,對軍事一竅不通,想必不會違抗您的命令的。」

  在政治鬥爭這方面,魏延太沒經驗,居然被費禕給忽悠過去了,任憑費禕出了兵營,揚長而去。過了段時間,魏延心裡越想越不對勁,心生悔意,怎麼這麼輕易把費禕給放跑了?但為時已晚,想追也追不上了。

  費禕跑回去後,跟楊儀一說,兩人認為事不宜遲,應該馬上執行諸葛亮的遺命,於是通知各營,向褒斜谷撤退。

  各兵營都通知了,就是沒有通知魏延。當然,魏延也沒閒著,他早已派人去各營偵察動向,發現部隊都要撤了。他心裡的怒火騰地燃燒起來:要溜也不告知老子,這不是讓老子當炮灰嗎?好,爾等無情,休怪我不義。

  想到這裡,魏延也拔營就走。魏延能帶兵,他的部隊紀律嚴明,命令一下,立刻就行動起來了。這支本來被諸葛亮安排斷後的部隊,居然最先開溜。不僅如此,一肚子牢騷的魏延做得有點絕,部隊退入褒斜谷後,他索性燒毀了一段棧道。這件事幹得太荒唐了,大部隊還沒過去,他就把棧道給燒了,豈非絕了大部隊的退路?楊儀的部隊搞不好就會全軍覆沒,被徹底消滅在褒斜谷以北。

  這時蜀軍的處境真是兇險萬分。

  楊儀統領的主力部隊剛剛開拔,就有當地村民跑去向司馬懿報告。司馬懿並不知道諸葛亮已經死了,他仍然採取一如既往的尾隨戰術,追上蜀軍,與之保持一定的距離。要是此時蜀軍出現騷亂,司馬懿必能猜到實情,到時全力追擊,蜀軍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關鍵時刻,姜維挺身而出。

  他對楊儀說,必須停止退卻,掉轉馬頭,擂響戰鼓,作出向司馬懿進攻的姿態。此舉果然大出司馬懿的意料,他知道諸葛亮在防守反擊上是很厲害的。以往幾次戰爭中,魏軍往往在追擊途中傷亡慘重,包括名將張郃也是在追擊時遇伏而被擊斃的。司馬懿趕緊收兵後退,不敢追擊。楊儀虛晃一槍,逼退司馬懿後,進入褒斜谷內。褒斜谷兩岸都是高山,容易設伏,司馬懿沒敢追上來。司馬懿不知道的是,褒斜谷里的一段棧道已經被魏延給燒毀了,要是魏軍窮追猛打,蜀軍怕是在劫難逃。

  楊儀退入褒斜谷後,正式向全軍宣布了丞相諸葛亮的死訊。當時魏延雖放火燒了棧道,一來燒得不徹底,並沒有全部破壞;二來懸崖上鑿的孔洞還是在的,重新架設木材較方便。蜀軍邊修路邊撤退,倒也沒遇到多大麻煩。

  事後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死的消息,不禁苦笑道:「我能預料諸葛亮活著時會做的事,卻不能預料他死後能做的事。」他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當地人編了句諺語叫「死諸葛嚇走生仲達」,仲達就是司馬懿的字。後來,司馬懿還視察了蜀軍營壘,部隊雖然撤走了,但從整個營壘的遺址仍可看出軍隊的訓練有素,他不禁嘆道:「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

  孫權把魏延、楊儀兩人都稱為「小人」,可謂目光如炬。魏延固然是蜀國最有才氣的將領,卻沒有以大局為重,自己拉部隊撤了不要緊,還把棧道給燒了,差點兒斷送許多人的命,這就顯得心胸十分狹隘。

  魏、楊二人的鬥爭迅速升級。兩人幾乎同時向朝廷上書,指責對方的「叛逆」行為。皇帝劉禪看到魏延與楊儀各執一詞,看得兩眼昏花,沒有主意,只好找來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詢問看法。董允、蔣琬都屬文官系統,自然偏向楊儀,懷疑魏延有「反骨」,有謀逆之行為。皇帝劉禪馬上派蔣琬率領宿衛諸營迅速北上漢中,平息這場禍亂。

  此時魏延已出了褒斜谷,占據南谷口,打算在這裡給楊儀迎頭痛擊。這一幼稚的舉動,徹底葬送了他的前途。你想,魏延先是斷了楊儀後撤的路,又要邀擊其部,這是什麼性質的行為?其實他的想法很簡單,只要幹掉楊儀,自己就可能接替諸葛亮成為蜀國的輔政大臣。只是他沒想到,他的做法已經形同謀反了。

  楊儀費了好大勁,總算走出褒斜谷,不想魏延已亮出刀鋒,看來這場較量,非得有一個倒下不可,否則沒完沒了。論打仗,楊儀不是魏延的對手,但決定戰爭勝負的,並不只是將領的個人素質。魏延的意氣用事,導致部下離心,沒有人想打內戰,向來善待士卒的魏延絲毫沒有察覺部眾的心態正發生著微妙的轉變。

  兩支軍隊陳兵於南谷口,楊儀派出蜀軍中戰鬥力最剽悍的無當軍團,由王平(改名何平)指揮。王平不認得幾個大字,大道理他講不來,但做人基本的道理他是知道的。他衝著南谷口的守軍喊話道:「諸葛公剛死,屍骨未寒,你們怎麼敢這樣做?!」

  魏延的部眾面面相覷,說實話,他們對主帥的做法也是莫名其妙。自己撤了軍,把友軍的退路給燒了,這是什麼道理?如今友軍好不容易撤回來了,又要兵戈相向,這又是怎麼回事?我們千里迢迢而來,是為了打曹賊的,不是打兄弟的。想到這裡,誰也不想為魏延賣命了。有人把武器一扔,跑了;其他人一瞧,得,要跑一起跑吧,寧當逃兵,不打內戰。就這樣,大家都跑光了,轉眼間,魏延成了光杆司令。

  這個結果,魏延始料不及。他的囂張氣焰被恐慌所代替,帶著幾個兒子,跨上馬,直奔漢中。魏延經營漢中十餘年,按說也有些人脈資源,只是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他已成了孤家寡人,猶如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楊儀冷笑:就憑你一介武夫,還敢跟老子玩,老子玩死你。他派馬岱率一隊騎兵追上魏延,可憐魏延父子幾人,哪裡敵得過一隊騎兵,馬岱手起刀落,魏延碩大的頭顱便從脖頸上掉了下來。

  魏延已死,這樁事變本可告一段落。但楊儀果然如孫權所說,是小人一個,他竟然瘋狂報復,夷滅魏延三族,真是殺紅了眼。其實所有人心裡都明白,魏延絕不至於謀反叛變,要叛變在五丈原就投降司馬懿了,何必大費周章呢?這完全是魏延與楊儀兩人內鬥的結果,孫權的預言不幸成真。

  魏延之死,並不是蜀國內部權力鬥爭的結束。另一場權力鬥爭又轟轟烈烈地上演了,主角是楊儀與蔣琬。

  研讀三國史,我們會發現諸葛亮對身後事的安排確有紕漏之處。如果諸葛亮開誠布公,把政府最高負責人選及軍隊最高負責人選當眾公布,憑著他的威望,別人不服也得服。然而,諸葛亮卻都採取「暗箱操作」的方法,只把最高機密告訴少數幾個人,這才導致後來的爭權奪利越演越烈。

  諸葛亮把軍隊指揮權交給楊儀,沒有通告魏延等高級將領,直接導致魏延拒絕服從命令;他內定蔣琬為接班人,同樣沒有正式公布,與蔣琬同為丞相長史的楊儀被蒙在鼓裡,這直接導致了楊儀對蔣琬的不滿。

  在楊儀看來,自己是諸葛亮接班人的不二人選,對此他深信不疑。

  為什麼呢?

  與蔣琬相比,楊儀資歷更深,功勞更大,能力更強。他們兩人的官職都是丞相長史,蔣琬留在首都,又稱為留府長史,楊儀隨軍出行,又稱為隨軍長史。楊儀比蔣琬資格老,在劉備稱帝時,他就是尚書,而蔣琬只是尚書郎,相當於助理的角色。不過蔣琬爬得快,沒幾年就與楊儀平起平坐了。楊儀常年追隨諸葛亮左右,除了打仗之外,軍隊的其他事情都是他一手操辦的,勞苦功高,他的才能也得到了諸葛亮的讚賞。

  那麼諸葛亮為何以蔣琬為接班人,而不是楊儀呢?因為楊儀雖然有能力,品格卻有問題,他為人心胸狹窄,沒有大局觀,與魏延斗得沒完沒了。相比之下,蔣琬人品是比較好的,屬於諸葛亮說的「忠正之士」,政府首腦絕對不能由品行有虧缺的人來擔任,這是諸葛亮放棄楊儀的原因。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沒有再設丞相。依諸葛亮的遺命,皇帝劉禪提拔蔣琬為尚書令,負責管理全國政事。當時諸葛亮突然去世,整個國家失去軸心骨,又發生了魏延事件,朝廷內外都憂心忡忡,不知帝國將何去何從。這時蔣琬臨危受命,他穩重而自信,體現出老成持重的風格,自上而下的恐慌情緒才慢慢散去。

  蔣琬上台後,對楊儀的飛揚跋扈十分警惕,他擔心自己控制不了楊儀,因此想出一個辦法:明升暗降,削其兵權。朝廷擢升楊儀為中軍師,這是軍隊中的最高官職。蜀國軍制與眾不同,設有軍師一職,分為中軍師、前軍師、後軍師等,其中以中軍師地位最崇。前一任中軍師劉琰死後,中軍師暫時空缺,這次由楊儀補上,名義上是軍隊的總司令。然而,楊儀這個「中軍師」有名無實,皇帝劉禪另升遷吳懿為車騎將軍,駐屯漢中,吳懿成為軍隊實際上的領袖,楊儀只有空架子,沒有實權。

  楊儀不僅沒當上尚書令,連軍權都旁落,心高氣傲的他豈能咽得下這口氣。他開始發神經,整天傾吐內心的不滿,憤怒二十四小時寫在臉上,除了抱怨,就是唉聲嘆氣,充滿負能量。他總是處於這種狀態,誰敢跟他來往呢?很快,蜀國官員們都躲著他,如避瘟神。楊儀連吐槽的機會都沒有了,壓抑在心裡的負面情緒凝成熾熱的熔漿,隨時都可能噴發。

  他只剩下一個朋友:後軍師費禕。

  費禕還跟往常一樣,時不時地來看望他。

  不要以為費禕善良,重友誼,他假裝關心楊儀,其實是暗藏了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楊儀的廢話牢騷那麼多,言多必失,費禕不動聲色地充當情感垃圾筒,然後從這些垃圾中尋找罪不容赦的證據。漸漸地,楊儀的牢騷開始超越底線了,他恨恨地說:「當初丞相剛死的時候,我若舉部投降魏國,怎麼會落到這種地步?現在想起來,真是令人追悔莫及。」

  他後悔當初沒投降魏國。

  即便是心裡話,他也不該說出來;即便說出來,也不該對費禕說。費禕是後軍師,楊儀是中軍師,楊儀一倒,費禕豈不是最大的受益者嗎?

  很快,這句大逆不道的話傳到皇帝劉禪的耳中,傳話的人當然就是費禕。皇帝龍顏大怒,褫奪了楊儀所有的官爵,將其貶為平民,流放漢嘉郡。楊儀這種小肚雞腸的人哪裡懂得忍耐,他迫不及待地上書申辯,字裡行間的怨氣更重,史書上形容為「辭指激切」,估計是打擊一大片。這下子皇帝更生氣了,下令把楊儀逮捕入獄,楊儀已從權力頂層墜落成布衣,現在布衣都做不成,要當囚犯,他怎麼忍受得了,遂自殺身亡。

  此時距魏延之死還不到半年時間。短短半年的時間裡,諸葛亮死了,魏延死了,楊儀死了。這三個人,是蜀國軍隊的三根支柱,蜀國的軍事力量從此由盛轉衰,直至滅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