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三國史(套裝共3冊)> 古代名臣那麼多,諸葛亮為什麼與眾不同?

古代名臣那麼多,諸葛亮為什麼與眾不同?

2024-10-09 00:53:40 作者: 醉罷君山

  諸葛亮在蜀國的地位,如同曹操在東漢的地位。蜀國皇帝劉禪幾乎成了空架子,帝國事務無論巨細,都是諸葛亮說了算。然而,諸葛亮畢竟是臣而不是君,是臣,權力就不可避免地會遭到同僚的挑戰。

  

  挑戰諸葛亮者,正是劉備指定的另一位託孤大臣李嚴。

  李嚴原是荊州南陽人,曾在劉表手下任職,官至秭歸縣令。劉表去世後,曹操南征,李嚴入蜀投奔劉璋。公元213年,他向劉備投誠,後來被任命為犍為太守、興業將軍。公元218年,盜賊馬秦、高勝起兵,聚眾數萬人,李嚴以手中僅有的五千人馬,大破賊人,殺死馬秦、高勝,平定事變。他在此役中展現了非凡的指揮才能,令劉備刮目相看,加封其為輔漢將軍。公元222年,劉備在夷陵慘敗後,提拔李嚴為尚書令,李嚴進入權力中樞;次年,劉備去世前,李嚴與諸葛亮一起被指定為託孤大臣,其中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

  劉備的安排與當年孫策的安排異曲同工。孫策以周瑜、張昭為輔佐大臣,周瑜掌兵權,張昭掌內政,周瑜在外,張昭在內。可是蜀國後來的情形,與吳國完全不同。李嚴基本上有名無實,不僅內政,連國家軍事大權也掌握在諸葛亮手中。無論是南征還是北伐,都是諸葛亮說了算,「統內外軍事」的李嚴卻成為旁觀者。

  諸葛亮是怎麼架空李嚴的呢?

  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他自領「益州牧」。蜀國的地盤,也就是一個益州,益州牧就是益州最高軍政長官,也就等於蜀國最高軍政長官。從國家角度說,李嚴是中都護,掌全國兵權,而諸葛亮是益州牧,掌益州兵權。益州兵權就等同於全國兵權,這麼一來,李嚴被完全架空。

  李嚴當然不幹了。你我都是先帝指定的輔佐大臣,權力本應平分秋色,現在你要一手抓,這怎麼行!李嚴一肚子無奈,但他鬥不過諸葛亮。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李嚴對軍隊的掌控力不行,名為中都護,實際上在軍界的威信不是很高;其二,李嚴在朝廷里沒勢力,他是在劉備臨死前才進入權力中樞的,而且還不是待在首都,是駐紮在永安,沒什麼影響力;其三,他的聲望與諸葛亮沒得比。

  這裡有個挺有意思的小插曲。李嚴居然把自己的名字改了,改為「李平」,這的確令人相當不解。一般人改名,是在默默無聞之時,很少有人在身居顯位時改名字,大名都為天下人所知了,還改什麼名呢?所以我想,他改名的背後,一定是在表達某種不滿。李平的「平」字,或許是表達要與諸葛亮平起平坐之意吧。

  怎麼奪權?

  李嚴想了一個辦法,他要求劃出五個郡,成立一個巴州行政區,由他出任巴州刺史。這樣子等於把蜀國分割成兩個州:益州與巴州。諸葛亮當益州牧,李嚴當巴州刺史,一人坐鎮一州。這一建議遭到諸葛亮的斷然拒絕。為什麼諸葛亮一心要架空李嚴呢?我們不好揣度歷史人物的內心,只能進行合理的推斷:諸葛亮要推行北伐計劃,就必須要有獨斷專行的權力,他不能讓任何人成為自己的絆腳石。

  不過,李嚴畢竟是先帝託孤之臣,作為中都護,其轄下軍隊也有數萬人,不可小覷。諸葛亮一直想把李嚴及其部隊調到漢中,可是李嚴不干,想方設法推脫不去。蜀漢建興八年(公元230年),魏國發動反擊,兵分數路攻蜀。這給了諸葛亮絕佳的藉口,他要求李嚴率兩萬人從江州前往漢中駐防。諸葛亮頗有心計,他知道李嚴一定會找藉口搪塞,便下了一步棋:奏請李嚴的兒子李豐為江州都督。這下李嚴無話可說了,只得率部前往漢中。調離李嚴是諸葛亮的第一個步驟,出了江州,李嚴的命運就不是他自己所能掌握了。

  關於李嚴下台,史書上含糊其詞。

  據說是這樣的:諸葛亮出祁山,李嚴負責糧草督運。由於遇上陰雨連綿,糧草供應不上,他便派參軍狐忠、督軍成藩傳話給諸葛亮,稱得到皇帝的指示,命令諸葛亮班師回國。諸葛亮從祁山撤軍後,李嚴又裝模作樣地說:「糧草如此充實,為什麼要撤軍呢?」還打算殺掉糧草督運官岑述,把他當作替罪羊。在寫給皇帝的奏摺中,他又是另一說法,稱撤軍是為了誘敵深入。後來,諸葛亮把李嚴前後所寫的信件與奏章都拿出來,面對如此鐵證,李嚴無話可說,只得認罪。諸葛亮便上書皇帝劉禪,歷數李嚴之罪,罷其官,奪其爵位,將其流放梓潼郡。

  依以上的說法,若說李嚴想陷害諸葛亮,實在是拙劣之極,那種計策,簡直連市井之徒都不如。你都有白紙黑字落在人家手裡,還能信口雌黃?還有,拿什麼皇帝的指示壓諸葛亮,皇帝什麼時候有過指示?皇帝對諸葛亮是言聽計從!所以,諸葛亮只是找個藉口把李嚴轟下台。

  李嚴下台了,他兒子李豐還在當江州都督,很快,諸葛亮一紙調令,把李豐調入京師擔任中郎將、參軍事,實際上是剝奪了他的實權。諸葛亮還寫了一封信給李豐,其中有一句「否可復通,逝可復還」,就是暗示他,你要是表現好,你老爹還是有重新起用的機會。

  諸葛亮清洗李嚴父子,動機何在,我們後人不好多加揣測,但這次清洗,的確令諸葛亮的權勢達到無以復加的鼎盛,他的北伐計劃將得到更強有力的執行。

  幾次北伐,興師動眾,勞民傷財且徒勞無功,戰爭的巨大消耗成為蜀國難以承受的壓力。在這種情形下,諸葛亮不得不推遲再度北伐的時間,集中力量發展生產,訓練軍隊,同時用木牛、流馬等運輸工具把糧食運抵並貯存於斜谷道口,在那裡大建倉庫。經過三年的休整,元氣恢復得差不多了,是時候再搞一次北伐了。

  公元234年,蜀漢建興十二年春,一支十萬人的大軍在崇山峻岭間蜿蜒蛇行,他們正在穿越斜谷道北上。在此之前,諸葛亮已經重修了斜谷道的棧道,糧草也備足了。這是蜀國發動的第五次北伐,也是諸葛亮最有信心的一次北伐。這次戰爭準備充分,還拉了一個盟友助陣——孫權將在東線同時發動進攻。東西夾擊,勢必能摧枯拉朽。

  由於做了精心準備,北伐軍的進展相當順利,穿過斜谷道後,直奔郿縣,在渭水以南安營紮寨。與此同時,司馬懿也揮師渡過渭水,背靠渭水安營紮寨。這兩位對手又要鬥智鬥勇了。司馬懿分析道:「諸葛亮如果攻擊武功,然後依山向東挺進,就麻煩了。如果他向西挺進五丈原,就用不著擔心了。」

  向東進攻,目標就是長安,長安一旦淪陷,對魏國將是沉重的打擊。司馬懿對諸葛亮有著深入的了解,他認為,諸葛亮很可能不會進攻長安,而是會向西進攻。前四次北伐,除了一次進攻陳倉外,蜀軍主攻方向都是西部祁山一帶。諸葛亮熱衷於進攻西部,乃是因為這裡是羌胡聚居區,魏國在這裡的統治基礎薄弱。諸葛亮的民族政策應該說是比較得人心的,他希望能策動天水、安定等郡脫離魏國,把那裡變為進攻中原的橋頭堡。諸葛亮過於小心謹慎,寧願穩紮穩打,也不願冒險,這使得他的作戰風格缺乏激情與創造力。果然,諸葛亮沒有挺進武功,而是西行至五丈原,這讓司馬懿鬆了一口氣。

  五丈原地處郿縣與岐山縣的交界處,有一部分土地在渭水以北,稱為北原。雍州刺史郭淮對司馬懿說:「諸葛亮定會爭奪北原,我們應該先派兵據守。」其他人對這一判斷不以為然——既然諸葛亮的打擊重點是西部,何必費功夫渡過黃河進入北原呢?

  郭淮的戰略眼光顯然較諸人要深遠,他指出:「倘若諸葛亮渡過渭水,搶先占領北原,而後進擊北山(汧山),就可以切斷長安通往隴西的通道,到時變民與羌胡必定趁機起事,對國家相當不利。」

  司馬懿對郭淮的建議非常欣賞,派他火速領兵進駐北原。諸葛亮牌還沒打出去,就被看穿了,處境變得很被動。當蜀軍渡過渭水湧入北原時,郭淮的部隊已經在那兒搭建營寨了。雙方展開大戰,蜀軍的攻勢被遏制,沒能占到便宜。

  如此一來,郭淮確保了長安到隴西交通線的安全,這對整個戰局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隴西羌胡人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也不敢輕舉妄動。

  諸葛亮進攻北原未能得手,而司馬懿統領的大軍已迫近五丈原,雙方又形成對峙之勢。從歷次戰爭表現看,蜀軍善於在運動戰中消滅敵人,特別長於防守反擊,但攻堅戰絕對是其短板。

  諸葛亮又跟前幾次北伐一樣,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相持的局面對司馬懿是有利的,魏軍是內線作戰,補給方便;蜀軍補給線拖得很長,難以長期堅持。困擾諸葛亮的頭等難題便是糧草,不過這次他是鐵了心不撤退——或許他已預感到自己時日無多,這次錯過了,恐怕就沒有下次了。

  可糧草問題如何解決?

  屯田!只要糧食能自給自足,軍隊就能長期堅持。

  諸葛亮很重視蜀軍的形象,畢竟自稱正牌王師,燒殺搶掠是絕對不行的,百姓的田地也不能隨便奪取。因此,渭水河岸便出現士兵與百姓同時墾種的現象,這裡的老百姓也不管皇帝姓「曹」還是姓「劉」,懶得理會國號是「魏」還是「漢」,只要自家一畝三分地不被侵奪就夠了。

  諸葛亮擺出持久作戰的架勢,司馬懿也打起太極。兩國幾年戰爭下來,司馬懿早就發現,對付諸葛亮的最佳辦法就是不動——我不出手,只要緊緊咬住你,把你拖個一年半載,你就輸定了。這個辦法既可以避免損失,又可取得最後的勝利,何樂而不為呢?因此任憑蜀軍將士如何叫陣,司馬懿都裝聾作啞,一概忽略。

  轉眼間,兩支大軍在五丈原相持了一百多天,形勢對諸葛亮越來越不利。

  首先,魏軍的兵力不斷增強。為了打敗諸葛亮,皇帝曹叡撥出一支兩萬人的步騎兵,由征蜀護軍秦朗指揮,增援前線。曹叡還下發一道詔書給司馬懿,指示說:「一定要堅壁清野,採取守勢以挫敵鋒芒。敵人進攻不能得逞,撤退也捕捉不到戰機,時間長了糧食就會耗盡,他們又無法搶掠到物資,勢必要退走。等他們撤走時,再去追擊,這乃是全勝之道。」曹叡確實是一個軍事奇才,他的觀點與司馬懿也是不謀而合,無怪乎司馬懿能得到特別的器重。

  其次,東線吳軍全線撤退,魏國壓力驟減。東線戰場只打了不到兩個月,隨著魏明帝曹叡親征,孫權不敢戀戰,匆匆撤走。進攻襄陽的陸遜孤掌難鳴,也只能鳴金收兵。這樣,魏國從兩線作戰中解放出來,可以全力對付諸葛亮。魏帝曹叡胸有成竹地說:「孫權已敗走,諸葛亮必定嚇破膽,司馬懿的軍隊足以戰勝,我不必擔憂了。」

  曹叡深信,只要司馬懿貫徹執行堅壁清野的策略,打敗諸葛亮就沒有懸念。

  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更加迫切地想誘使司馬懿開戰,他派人終日叫罵,試圖激怒司馬懿。豈料這位魏國統帥忍耐功夫十分了得,你罵我烏龜我也不出來。儘管筆者十分佩服司馬懿的深厚涵養,不過他的火候還沒有達到無我的最高境界。有一次,他差一點就上了諸葛亮的當。

  為了引蛇出洞,諸葛亮無所不用其極,竟然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婦人的頭巾、首飾、衣服,嘲笑他的表現就像個娘們。這回司馬懿面子上掛不住了,恨不得出馬與諸葛亮一決雌雄。要知道魏軍中有不少人對他的烏龜戰術相當不滿,諸葛亮的嘲諷仿佛道出了他們的心聲,這些人多少有點幸災樂禍。

  是戰還是不戰?若是繼續置之不理,難免被譏笑;若是選擇出戰,則會落入諸葛亮的陷阱——蜀軍巴不得求戰以打破沉悶局面。關鍵時候,司馬懿還是以無比堅忍的毅力抑制住了衝動,他選擇了一個聰明的做法:上書皇帝,請求出擊。

  在此之前,皇帝曹叡就有不得出戰的詔令,這個詔令固然有約束力,但不至於捆綁住司馬懿的手腳。司馬懿請戰,無非是做做樣子,讓部下們看看,他也是個熱血男兒。他心裡明白,反正請戰的要求,皇帝是不會批准的。果然,皇帝不僅沒同意,還派衛尉辛毗持節前往司馬懿的兵營擔任軍師,制止出兵。諸葛亮用盡機謀,還是未能誘敵出戰。

  護軍姜維對諸葛亮說:「辛毗持節前來,看來敵人不會迎戰了。」

  諸葛亮對司馬懿十分了解,他嘆道:「司馬懿本來就不想出兵,他裝模作樣地上書請戰,不過是向部眾表示自己不畏戰罷了。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要是他有把握打敗我們,還犯得著千里請戰嗎?」

  對蜀軍而言,最嚴重的問題並不是糧草不足或魏軍避戰,而是統帥諸葛亮的健康。

  這些年來,諸葛亮嘔心瀝血,忘我工作,身體健康大受影響。這次出征,又跋山涉水,風吹日曬,終於積勞成疾,一病不起。他預感到生命的燭火將要燃盡,希望在死之前,能夠大破司馬懿,為國家爭取到更多的生存空間。他派使者前去羞辱司馬懿,企圖將其激怒,但沒成功。倒是司馬懿抓住這個機會,從使者那裡,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的線索。

  司馬懿對使者閉口不談軍情,只旁敲側擊諸葛亮的病情。他問諸葛亮每天吃多少飯,睡多少覺,辦多少事。使者說,諸葛亮吃的就只有區區幾升;晚睡早起,睡眠時間很少;軍中責罰二十杖以上的事,都得他親自處理。使者走後,司馬懿笑著對身邊的人說:「吃得少做得多,他還能活多久哪?」

  諸葛亮是十分勤政的丞相,凡事必躬親。你可以說這是優點,也可以說是缺點。人不是機器,又沒有三頭六臂,怎麼可能什麼事都自己做呢?特別是坐到丞相這一級別的位置,更要學會抓大放小。

  諸葛亮自掌權開始,就一直改不掉這個毛病。比如說日常工作,他不僅要親自批閱大量的公文,甚至還親自檢查帳目,每天揮汗如雨。政府部門的人那麼多,為什麼要事事躬親呢?只能說諸葛亮不信任別人,覺得別人可能做不好,或者會刻意隱瞞。時任主簿的楊顒曾警告他,做事一定要有所分工,所有的事都一個人做,結果就會什麼事也做不好。「三公」的責任是思考國家大事,具體執行應由下一級去做。兩漢名臣丙吉、陳平都是抓大放小,對於具體細節,他們會說「自有人負責」。他勸諸葛亮不要親自去做核算帳目這些小事,不然就會累趴下。當時諸葛亮對楊顒所言甚為欣賞,只是性格如此,想改也難。

  這時,諸葛亮病情的惡化已經不是秘密了。

  諸葛亮是蜀國柱石,要是他倒下了,朝廷怎麼辦?皇帝劉禪向來是個沒主見的人,他開始不知所措了,便派尚書僕射李福前來探望丞相,並且詢問國家的大政方針。諸葛亮雖臥病在床,仍是知無不言,李福牢記在心,回去向皇帝復命了。不料李福剛回幾天,就又風塵僕僕地來了。

  還沒等李福開口,諸葛亮便說:「我知道你為什麼回來,因為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未決定。你是想問誰適合接替我的位置吧,蔣琬可以。」

  李福聽罷大為嘆服,說道:「確實,我回來的原因就是這個。請您再說說,蔣琬之後,還有誰可擔起此任呢?」

  諸葛亮答道:「費禕可以。」

  李福又問:「費禕之後呢?」

  諸葛亮望著窗外遙遠的天邊,感覺天地之間,人多渺小啊,再明智的人,又能看得到多遠呢?想到這裡,他默然無語。

  其實李福問的,就是皇帝想知道的。諸葛亮重病纏身,不一定過得了鬼門關,皇帝習慣了享樂,治理國家他可不會,最好能有個靠得住的人——不,最好有兩個,三個,留著備用。諸葛亮推薦的接班人,一個是蔣琬,一個是費禕。當時費禕是侍中,蔣琬是參軍,都是諸葛亮說的「貞良死節之臣」。

  八月,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稱得上是名臣的典範。古代的名臣很多,諸葛亮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呢?

  第一,諸葛亮寄託了天下讀書人的一個夢。

  「三顧茅廬」是一個夢,諸葛亮是被「請」出山的,不是請一次,而是請三次。三顧茅廬的是誰呢?是未來的皇帝。細數歷史上的名臣,有幾個人的發跡是從被「請」出山開始的?而且諸葛亮在出山前還沒幹過什麼大事。就衝著這一點,他就足以令後世文人羨慕忌妒恨了。讀書人的理想,不外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怎麼治國?要怎麼平天下?只有一個途徑:貨與帝王家。你得把才能賣給帝王家才行。可是讀書人總是有愛面子的,我去求帝王與帝王來求我,那是完全不同的——帝王來求我,是多麼神氣的事呀。因此,「三顧茅廬」的故事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文人通過歷史、小說、戲曲、詩歌等載體,把諸葛亮塑造成神一般的人物,背後是有一句寫給皇帝看的潛台詞的:你們得像劉備那樣,三顧茅廬、禮賢下士,有付出才能收穫不世之人才。

  第二,諸葛亮擁有令人眼紅的君臣關係。

  君臣關係是封建王朝最複雜的關係之一,君主要統治國家,不可能單幹,君主離不開臣子,卻又得防著臣子。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些名臣,與君主的關係都令人嚮往,比如前面提過的管仲與齊桓公,樂毅與燕昭王。說實話,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在歷代君臣中是最受人羨慕的。管仲還曾經射了齊桓公一箭,這叫善終不善始;樂毅在燕昭王去世後就不受重用,這叫善始不善終。至於唐之魏徵,唐太宗火起來還要砍他腦袋;明之張居正,死了就遭到了清算。而那些功高震主被屠戮的功臣,更是數不勝數了。

  看起來諸葛亮實在是太幸運了,從一開始,劉備對他的信任就是無條件的,至少從史料來看,兩人沒有過大的矛盾。白帝城託孤,更是君臣相互信任之寫照,從此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劉備之恩德。這種君臣關係,在古代聽上去像是神話,怎不令後世讀書人感動得落淚呢?其實,能形成這樣的君臣關係,固然有劉備對諸葛亮無比信任的原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家尚未統一。譬如劉邦、朱元璋等人,還沒得到天下前,也是求才若渴;得了天下,則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劉備死得早,才確保了和諧的君臣關係善始善終,若他再多活幾年,天曉得會怎麼樣。

  第三,諸葛亮堪稱全方位的典範。

  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物很多,不過,兼備以下三條的就少而又少了:其一,有仁人君子之心;其二,有英雄豪傑之才;其三,有忠臣義士之節。宋人戴少望認為,只有諸葛亮一人身兼以上三條。因為仁厚,百姓愛戴他;因為忠義,歷代統治者也標榜他為人臣的榜樣。久而久之,諸葛亮的形象便越來越高大,最後幾乎變成無所不能的神。什麼「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等傳說,把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說得玄乎其玄的,使他幾乎成為智慧的代言人。

  第四,諸葛亮的文章與格言助推了他的名望。

  只要翻翻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諸葛亮的《出師表》都是不可或缺的名篇。前後兩篇《出師表》,寫得並不華麗,真正打動人的是一個政治家的忠誠,特別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句,已是家喻戶曉的名言。他的另一句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同樣廣為流傳。這兩句名言,也是諸葛亮人格的寫照。縱觀歷代政治家,幾乎沒人能寫出堪與諸葛亮相媲美的格言,難怪乎「諸葛大名垂宇宙」了。

  在治國上,諸葛亮很有一套。他把法家的嚴厲與儒家的仁厚結合在一起,對此,陳壽有著最貼切的評價:「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誡明也。」在三國之前,重刑法者給人的印象都不好,比如商鞅、李斯,因為他們只在乎效果,而完全棄道德於不顧。諸葛亮執行軍法是比較嚴厲的,比如斬馬謖,這雖有可爭議之處,但也不能認為是冤殺。而在政治鬥爭中,他手段又是溫和的,比如處置李嚴時,並沒有採取殺人滅口的手段。

  在大戰略方面,諸葛亮有著長遠的目光。初出茅廬的「隆中對」,向落魄中的劉備指明了進軍川蜀的戰略大方向,這是讓劉備否極泰來的關鍵性策略,難怪乎劉備對他無條件地信任。聯吳抗魏是他的第二個大戰略,在荊州丟失、關羽身死、劉備夷陵大敗的背景下,他能從戰略高度出發,堅持聯吳抗魏的方針,殊為不易。懷柔蠻夷是他的第三個大戰略,他攻心為上,對孟獲七擒七縱,使其歸服,不僅為蜀國贏得了內部的穩定,還吸納了大量蠻夷武裝力量。

  不過,諸葛亮的弱點也是明顯的。

  首先,他的軍事指揮能力不強。中國人幾乎都知道《三國演義》,小說把諸葛亮塑造成為一個軍事奇才,這是不符合歷史的。陳壽評價他:「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諸葛亮的對手司馬懿的評價可能更有代表性:「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這個評價一針見血地指出,諸葛亮的機謀權變水平是不夠的。五次北伐興師動眾,卻每每光打雷,不下雨,稍稍遇挫,便束手無策,基本上都是無功而返。

  其次,諸葛亮用人的本領不高明。諸葛亮將權力都操之在己,凡事親力親為,唯恐哪裡出差錯,對別人的能力不是太放心。他好不容易看上的馬謖,本是謀略家,卻偏偏被他派去前線指揮作戰,出了事後又一殺了之,自毀長城,這是用人不察的證據之一。對於大將魏延多次提出的取道子午谷攻長安的計劃,諸葛亮一概否決,在自己屢屢受挫之時,也不願意嘗試,棄良將於不用。宋代著名軍事理論家何去非曾評價諸葛亮:「有立功之志,而無成功之量;有合眾之仁,而無用眾之智。」如何用好手下這幫人,這種領導的藝術,諸葛亮還是略有欠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