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的弱點

2024-10-09 00:53:18 作者: 醉罷君山

  《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六出祁山」的說法,據後世史學家考證,其實他真正出祁山只有兩次。確切地說,「六出祁山」指的是諸葛亮生前與魏國的六次戰爭,其中包括五次北伐以及一次防禦。在諸葛亮人生的最後幾年,北伐是其事業的重心,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但是幾乎每次都只是雷聲大、雨點小,對魏國造成的損失微乎其微,反而令自己陷入連年苦戰的尷尬之中。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局呢?

  我們且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說起。

  孟達突然敗亡,令蜀國的北伐失去一支策應力量,不過,諸葛亮仍然對前景持樂觀態度。曾有一道對聯這樣寫道:「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謹慎確實是諸葛亮立身處世的一大原則,這既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弱點。在政治上實施謹慎的原則,有助於避免失誤;而在軍事上過于謹慎,卻不一定是好事。

  關於北伐要從哪裡下手,蜀國當時主要考慮了三個方向:

  第一,穿過斜谷道,進攻郿縣。斜谷道又稱為褒斜道,這裡有兩條河流,一條叫褒水,一條叫斜水。褒水向南流,斜水向北流,利用這兩條河流的谷地開通出的一條南北向的道路,便是斜谷道。這是漢中通往關中的重要通道,也是敵人防守的重點地區。但這條路須穿越秦嶺,不太好走,正所謂「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巍巍秦嶺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保護著關中。

  第二,西出祁山,進攻隴右。所謂「六出祁山」,指的就是這一條路。這條路比斜谷道好走,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有「得隴望蜀」的說法,從隴右進入川蜀,阻礙是比較小的,同樣,從川蜀進入隴右,風險也是最小的。不過,祁山路線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不能直接進攻魏國的心臟地帶,只攻其偏遠的隴右地區,隔靴搔癢,點不到敵人的死穴。

  第三條路,走子午谷進攻長安。子午谷是關中通往漢中的一條路,全長六百六十里,沿途山高谷深,最是難行。這條通道距離長安最近,只需要十天便可兵臨城下。長安曾是西漢首都,東漢末年董卓又挾制獻帝遷都於此,它是全國的政治中心之一,攻下長安,便可控制關中,同時切斷洛陽與隴西的聯繫。從戰略角度考慮,走子午谷攻取長安,對曹魏帝國的打擊是最大的。

  在北伐之前的軍事會議上,丞相司馬魏延首先提出由子午谷直插長安的作戰計劃。既然子午谷兇險難行,魏延為什麼會提這麼一個冒險的軍事計劃呢?

  行軍作戰,除了要考慮地形、補給等因素外,還有一個因素十分重要:敵人將領的素質。鎮守長安的魏軍統帥是誰呢?他是原征西將軍夏侯淵的兒子夏侯楙(mào)。

  

  比起父親,夏侯楙就是個花花太歲,根本不懂得什麼兵法。這麼個平庸的人居然掛了一個「安西將軍」的頭銜,都督關中軍事,坐鎮長安。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夏侯楙靠的是裙帶關係,他娶了曹操的女兒清河公主,曹丕從小就跟他玩得很好。曹丕登基後,沒忘掉老朋友,讓他到關中當土霸王。

  魏延提出的作戰方案,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向諸葛亮建議說:「夏侯楙是魏國皇帝的女婿,這個人既沒有膽略,也沒有智謀。請撥給我精兵五千,攜帶相應的口糧,我從褒中出發,沿著秦嶺向東挺進,抵達子午谷後折向北方,不用十天的工夫,便可抵達長安城。夏侯楙聽聞我師殺到,肯定嚇得落荒而逃。到時長安城內只剩下督軍御史與京兆太守,不足為慮。至於軍糧問題,一部分可取自敵人的糧倉,一部分取自百姓逃離後剩下的餘糧,這些應該足夠補給。魏國要集結一支軍隊救援關中,至少要二十幾天的時間。在這期間,丞相親自率兵出斜谷道接應,如此一來,咸陽以西可一舉平定。」

  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戰略構想。

  魏延把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考慮到了。子午谷難以通行,部隊數量肯定不能多帶,魏延提出帶五千人,這個人數是不多的。五千人能順利穿越子午谷嗎?敵人會事先埋下伏兵嗎?這就得分析敵方將領。夏侯楙無勇無謀,根本不知道怎麼打仗,他絕不會有任何防備的。至於最重要的補給問題,魏延也毫不含糊地指出,完全可以就地解決。

  這裡我們簡單說一下魏延是個怎樣的人。

  作為蜀軍中的一名重要將領,魏延在益州之戰中嶄露頭角,得到劉備的青睞與重用。劉備奪取漢中後,自立為漢中王,那麼,誰來鎮守漢中呢?當時大家都認為,這麼重要的職位,非張飛莫屬。關羽在荊州,張飛在漢中,這就是劉備的一雙翅膀啊。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劉備沒有用張飛,而是讓魏延擔任漢中太守,封他為鎮遠將軍。這個決定,令全軍上下為之震驚,魏延的地位竟然直逼關羽、張飛,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劉備當著群臣的面問魏延:「今天委予你重任,你有什麼話要說嗎?」魏延擲地有聲地答道:「如果曹操舉天下之兵前來,我為大王拒之;如果曹操派偏將率十萬之師前來,我為大王吞之。」如果曹操親自前來,我能頂住他;如果是偏將來,我就滅了他——這句豪言壯語一出,所有人都暗暗佩服其勇氣。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魏延這個人是有本事的,他的才幹是得到劉備認可的。

  然而,這麼一個出色的軍事計劃,卻被諸葛亮輕易地否決了。

  諸葛亮否決的理由只有區區幾個字:過於冒險。

  在此之前,諸葛亮已制定出自己的戰略計劃:在斜谷道發動佯攻,吸引敵人主力,我師主力則繞道祁山,出其不意地偷襲隴右。他對這個計劃很是自得,因為出祁山的道路最為通暢,進可攻,退可守,補給也相對容易,所冒的風險是比較小的。

  這就是諸葛亮的謹慎原則。

  不過,後來發生的事表明,這個計劃並不高明,因為它沒打在敵方的要害上。

  當時的天下格局相當清晰,魏強而蜀弱,蜀國以弱擊強,對自身的損耗本來就特別大,要打就得打閃擊戰,絕對不能打持久戰。一戰置敵於死地,這才是弱者該做的。就好像人與大毒蛇搏殺,你的鋤頭得打在它的七寸之上,才能打得死;如果一心想打蛇尾,就算打中了,蛇一轉過來,血盆大口一張,你准被吃掉。諸葛亮沒把鋤頭砸向蛇頭,而是砸向蛇尾,這是沒多大用的。

  關中與隴西合稱關隴,從軍事地理學的角度看,關隴的重心在關中,而不在隴西。為什麼呢?因為打掉關中,隴西就成了孤立之地,與魏中央失去聯繫,不戰而自潰。關中是戰國時代秦國的老巢,有崤山、函谷關為屏障,秦國崛起後,東方諸侯幾次聯合伐秦,始終未能突破崤、函防線。只要奪取關中,諸葛亮就有雄厚的資本與曹魏帝國叫板了,這難道不令人振奮嗎?諸葛亮為什麼要否決魏延的計劃呢?

  我們可以算算兵出子午谷的風險有多大:就算魏延的計劃全部泡湯,全軍覆沒,諸葛亮的全部損失,也只是五千人與一名大將,這是最壞的結果。即便如此,仍在可承受的範圍內,甚至可以說不會傷及蜀軍主力。衡量可能的收穫與可能的損失,不難看出,這是一次值得嘗試的冒險。諸葛亮為什麼不試試呢?

  諸葛亮在歷朝歷代都受到很高的評價,《三國演義》更是把他吹捧得上天入地,推到神的地位——他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神機妙算。但羅貫中卻不能解釋一個事實:為什麼諸葛亮一次次的北伐都勞師無功呢?

  在我看來,諸葛亮不是神人,他也有缺點,這個缺點就是致命的自負——正是這種自負,毀掉了蜀國的北伐。

  我們知道,諸葛亮年輕時就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是春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樂毅是戰國時代著名的軍事家,文比管仲,武比樂毅,可見他是很自負的。到了後來,諸葛亮成為蜀國丞相,是蜀國的實際統治者,權力之大幾乎可與君主相媲美,就跟曹操一個樣。無論是魏國的司馬懿還是吳國的周瑜、呂蒙、陸遜,實際權力都不如諸葛亮。諸葛亮可以調動國家所有的物力、人力與軍事力量,更握有生殺之大權。

  三國時代是一個謀臣興起的時代,曹操、曹丕父子,孫策、孫權兄弟都有許多謀臣,每當有戰事時,總能看到謀臣獻計獻策的身影。但是,在諸葛亮北伐的幾年時間裡,我們在史書上,找不到幾個曾出謀劃策的人。按理說,《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是蜀人,對蜀國的記錄會更詳細才對,但他沒記下這些事,不是忽視了,而是諸葛亮既不重用謀臣,也很少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

  也因為此,諸葛亮對魏延的建議不予理睬。據史書所載,在諸葛亮發動的六次北伐過程中,魏延幾乎每次都提議派出奇兵奔襲長安或潼關,每次都被諸葛亮拒絕。在北伐屢屢受挫之時,他卻一次也不肯聽魏延的,這裡涉及的可不只是戰略問題那麼簡單了。在諸葛亮看來,魏延是在挑戰自己的權威。諸葛亮的形象一直是「偉光正」的,但是我們讀史時,對「偉光正」的十全人物要特別小心,因為沒有誰是永遠偉大、光榮、正確的。正所謂人無完人,承認一個人的不完美,並不等於否定他的才幹與功績,而一旦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認為他永遠偉大、光榮、正確,那麼災難可能就要降臨。

  進攻仍依照諸葛亮設計的方案進行。

  擔負佯攻任務的是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原先蜀國五虎上將中的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都已不在人世,趙雲是碩果僅存的老將。也正是因為年邁的原因,諸葛亮把他安排在次要戰場,實施佯攻任務。趙雲、鄧芝進駐距褒城縣北約八里的箕谷,放出風聲,揚言要穿過斜谷道攻取郿縣。

  魏明帝曹叡得到消息後,派中軍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諸軍,火速馳援郿縣。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魏國的指揮系統也是混亂的。曹真都督關右軍事,夏侯楙都督關中軍事,那麼魏國援兵進到關中,是要聽曹真的呢,還是聽夏侯楙的呢?

  我們再來說說蜀軍的行動。趙雲、鄧芝在箕谷擺下迷魂陣後,諸葛亮親率主力部隊悄悄繞道西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祁山。這一著確實出奇制勝,大出魏人意料。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僅從戰術角度看,諸葛亮無疑是勝利的。這支軍隊的出現,令人眼前一亮。自從劉備去世後,蜀國埋首苦練內功,沒跟魏國打仗。這幾年來,魏國人都不知曉蜀軍有怎麼樣的精神面貌,直到他們從天而降,占領祁山。這支軍隊軍陣整齊、號令嚴明,一看就知道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曹魏帝國在關西的統治基礎並不太牢靠。遠的不說,就說曹操死後,這裡就爆發過幾次大規模的兵變:公元220年,麴演、張進、黃華等在西平、張掖、武威等郡起事;公元221年,盧水胡人叛反,河西走廊大亂;同年,麴光在西平起事。儘管這些兵變很快被鎮壓下去,卻也證明關西諸勢力在不斷地為擺脫曹魏帝國的統治而鬥爭。

  蜀軍到來的消息,馬上令關西反抗勢力死灰復燃。一時間,天水、南安、安定諸郡紛紛宣告脫離曹魏朝廷,轉而歸附蜀漢。

  諸葛亮兵出祁山,確實出乎曹真、夏侯楙的意料,三郡隨之叛亂,更令關中震動。倘若朝廷不積極應對,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郡縣投降蜀國,到時就如同倒塌的多米諾骨牌,一發不可收拾了。關鍵時刻,曹叡表現出一位皇帝應有的從容與鎮定,他信心滿滿地說:「諸葛亮本來有險峻山地為依託,現在卻自投羅網,犯了兵家之忌,這次我們定能將其擊破。」

  魏明帝曹叡先派出五萬步騎兵,由右將軍張郃率領,馳援隴右。這樣還不夠,為了鼓舞前線士兵的士氣,他決定御駕親征,親自抵達長安,以示必勝之決心。

  諸葛亮越過祁山後,一方面招降納叛,一方面實施下一步作戰計劃。他在街亭一帶布置了一道防線,以防備魏軍的反撲。駐守街亭的將領,正是諸葛亮最為器重的馬謖。

  關於馬謖這個人,許多人認為他沒本事,這個看法值得商榷。諸葛亮認為馬謖是奇才,肯定有他的道理,而且在南征之役中,馬謖出謀劃策,提出攻心為上,得到諸葛亮的欣賞並加以運用。馬謖有什麼非凡之處呢?據史書所載,可歸為兩點:其一,他至少能夠紙上談兵,對兵法他是熟悉的;其二,他口才好。

  閱人無數的劉備生前警告過諸葛亮,馬謖只會誇誇其談,不能大用,讓他做參謀工作是可以的,要他獨立指揮作戰是不行的。這裡我們就必須講到,何以諸葛亮是名臣而不是名君,他在識人、用人上是遠不及劉備的。事實上,劉備生前也沒有讓諸葛亮獨立指揮作戰過。有些人只是適合當謀士、軍師,而不適合當將軍。用人的最高境界,是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上,職位與才能相互匹配。譬如說曹操的謀士郭嘉,他有極高明的謀略,你非要讓他當將軍,他可能就只是個蹩腳的將軍。

  謀士與將軍的不同之處,在於謀士只點明方法而不做具體的執行工作。會思考的人,不一定會辦事。用馬謖去守街亭,是諸葛亮的錯,而不是馬謖的錯。諸葛亮有更好的選擇,比如魏延、吳懿等人都是久經沙場的老手,但他卻讓沒有實戰經驗的馬謖去指揮。

  馬謖的對手,是曹魏帝國名將張郃。

  雙方戰於街亭。

  史書把馬謖犯的錯誤歸為四項:其一,違亮節度,就是不聽諸葛亮的指揮調度;其二,舉措煩擾,就是行動混亂無章;其三,舍水上山,就是沒有守住水源,把隊伍拉到山上;其四,下不據城,就是沒有在山下守住城池。

  在此期間,裨將王平多次對馬謖的部署提出質疑與批評,但馬謖不聽。應該說,馬謖這些錯誤的決策最終導致了失敗,棄城不守,舍水上山,這些行為不曉得是合乎哪條兵法。富有作戰經驗的張郃當然不會錯失良機,他切斷水源,蜀軍馬上陷入困境。在蜀軍士兵渴得毫無戰鬥力時,張郃全力出擊,蜀軍立馬崩潰。

  其實在街亭一戰中,蜀軍在人數上是占優的,這種慘敗的結局,是諸葛亮做夢都不會想到的。這次大敗,用諸葛亮的話說,是「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就是說,整個隊伍都亂了套了,將領與士兵各逃各的路,根本沒有一個像樣的指揮系統。要知道訓練有素的軍隊,就算打了敗仗,撤退時也是有條不紊,不會給敵人予可乘之機。

  在蜀軍陷入混亂時,只有一人例外。他就是裨將軍王平。王平麾下有一千名士兵,在其他營的士兵抱頭鼠竄時,他沒有慌亂,而是擂響軍鼓,集合部隊,固守營寨。張郃見他的營寨軍容齊整,擔心有埋伏,沒敢急攻。王平遂帶著部隊有序撤退,沿途還收羅了許多散兵游勇。

  魏軍在西線大獲全勝後,在東線也轉入反攻,進攻屯兵於箕谷的趙雲、鄧芝部。此時蜀軍已得悉街亭慘敗的消息,全軍上下毫無鬥志,被魏軍打得節節敗退。不過,趙雲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他沒有像馬謖那麼慌張,而是且戰且退,部隊建制基本完好,沒有遭遇重大損失。

  後來諸葛亮在總結兩次作戰經驗時,曾詢問鄧芝:「箕谷失利,部隊撤退時,軍隊編制仍相當完好,沒有出現街亭將不顧兵、兵不顧將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鄧芝把功勞全歸於趙雲,他說:「趙雲親自斷後,各種軍需物資都沒有損失,士兵與將校犯不著慌亂。」按理說,諸葛亮這幾年大力練兵,軍隊紀律不至於差到撤退時潰不成軍。問題出在哪呢?街亭之戰,軍心之所以崩潰,在於將士們絕水多日,都掙扎在死亡線上,活命要緊,紀律顧不上了。趙雲的經驗就比較老到,糧食物資首先不能有閃失,否則軍心一旦動搖,將滿盤皆輸。

  無論是主攻方向還是佯攻方向,都失敗了。

  這一戰完全打亂了諸葛亮的計劃。前進已是不可能,在魏軍凌厲的攻勢下,想守也守不住。諸葛亮只得完全放棄,匆匆撤回漢中。

  轟轟烈烈的北伐,虎頭蛇尾,草草而終。

  諸葛亮「明攻斜谷,暗出祁山」的計劃,與當年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採用迷惑手段拖住敵人主力,出其不意擊其軟肋。應該說,這個計劃是有效果的,在街亭之戰中,蜀軍是以眾擊寡,以逸待勞。本來穩操勝券之局,怎麼竟演變為一場大潰敗呢?

  這裡我們要看看諸葛亮自己是如何分析的,戰後他這樣說過:「我們在祁山、箕谷的兵力都比敵人多,然而非但沒有擊破敵人,反而被打敗,問題不在於兵少,而在於將領。」

  以多打少還打不贏,肯定是指揮出了問題。

  諸葛亮要用鐵腕手段嚴厲治軍。

  打了這麼一場丟臉的敗仗,當然得有人負責,這個人非馬謖莫屬。

  馬謖指揮的失誤,直接導致街亭之戰的失利,這是毋庸置疑的。在他的指揮下,蜀軍不僅管理混亂,還放棄重要水源,這些都是失利的原因。戰後,諸葛亮把馬謖逮捕下獄,判處死刑,斬首示眾。殺了馬謖後,諸葛亮親自弔喪,為之痛哭,並撫養其遺孤。這就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

  問題是,馬謖該不該死呢?

  蔣琬是不贊成殺的,他說:「天下未定而戮智計之士,豈不惜乎?」

  諸葛亮回答說:「孫武之所以能制勝於天下,是因為用法嚴明;晉悼公的弟弟楊干犯法,魏絳殺了他的僕人;如今四海分裂,交戰剛剛開始,要是廢棄了軍法,憑什麼來戰勝敵人呢?」

  我們來分析下諸葛亮講的有沒有道理。諸葛亮舉了兩位名將的例子,說明執法的重要性。一個是孫武,就是大名鼎鼎的《孫子兵法》的作者。據史載,孫武曾訓練吳王闔閭的宮女,這些宮女嘻嘻哈哈,不成體統,孫武在三令五申後,軍令不得實行,遂斬其隊長,也就是吳王的愛妾;第二個是春秋時代的晉國名將魏絳,晉悼公的弟弟駕著馬車在軍營內亂闖,他把馬車扣下,殺其僕從。

  諸葛亮用這兩個人的例子來闡明殺馬謖的必要性,可是我們翻遍歷史,也找不到孫武、魏絳曾經擅殺大將的事,他們殺的是國王的寵妾以及國王弟弟的僕人,這跟殺馬謖可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再者,諸葛亮嚴明軍法是對的,但馬謖犯了什麼法呢?我們說,馬謖犯了四個錯誤,其中隊伍混亂、丟棄城堡、忽視水源,這三條都不叫違法。唯一與違法有關的,是他沒聽諸葛亮的指揮調度。即便是這一條,能否判死刑,仍然成問題。既然諸葛亮坐鎮後方,前方將領當然有權根據戰場的情況作出獨立的判斷,故而向來有「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說法。我們只能說,馬謖對戰局的判斷有致命的錯誤,而不能說他是違反軍令。

  作為前敵總指揮,馬謖對街亭戰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點我們不否認。但是諸葛亮要負的責任更大。為什麼呢?《三國志》中有一段話:「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懿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任命馬謖為先鋒指揮官,這就是諸葛亮的重大失誤,而且是他剛愎自用的結果。只有諸葛亮把馬謖當作寶,其他人都認為應該以魏延、吳懿等有經驗的將領為先鋒將。諸葛亮不聽,一意孤行,把沒有多少實際指揮經驗的馬謖抬出來跟張郃交戰,這是悲劇發生的根本原因。

  由於《三國演義》的極力渲染,大家都有一種印象,諸葛亮是非常高明的軍事家。不過,依據史實來看,諸葛亮並不是個好的統帥。諸葛亮北伐相較於曹丕的南征,並不高明多少,甚至更差。為什麼這樣說呢?曹丕南征,受阻於長江,有一次起了風暴,有一次河流結冰,多多少少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軍隊要遠遠多於敵人,無論是在主攻方向還是在佯攻方向,人數上都占優勢,然而卻一戰即潰。這樣的失敗,著實無法向君主、向國人交代,只能找個替罪羊。

  馬謖,就成了這隻替罪羊。

  除了馬謖之外,將軍李盛也被殺,另一名將軍黃襲被免職,連部隊損失不大、親自斷後的老將軍趙雲都被貶了一級。

  當然,諸葛亮也裝模作樣,上書自貶三級,以右將軍身份代行丞相之職。雖然是自貶三級,但他仍舊是蜀國最大的官,權力一點也沒被削弱。

  第一次北伐,是一次非常糟糕的軍事行動。

  首先,策反孟達失敗了。策反失敗與諸葛亮也有關係,如果不是他給申儀通風報信,司馬懿是不會來得那麼快的。

  其次,在戰略方向上,選擇了偏遠的祁山,雖然達到了「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效果,無奈距離敵人心臟遙遠,魏國有足夠的時間派出援兵,令突襲戰失去意義。

  再次,用錯了大將。馬謖應該留在大本營當參謀,而不是當先鋒大將。魏延最有資格當前敵總指揮,但由於提出自己的戰略主張,不為諸葛亮所重用。

  最後,處罰太重。蜀國本就缺乏人才,只因為一次敗仗,就殺了謀士,自毀長城。

  這一次北伐行動出了這麼多差錯,至少諸葛亮要負很大責任。諸葛亮本人對此番失利也相當羞愧,在出其不意與人數占優的雙重優勢下,竟然被打得大敗,著實顏面掃地。後來他總結說:「現在應當減少兵員與將校,該懲罰的懲罰,該反省的反省,以後要採取更多變通的辦法。如果做不到這幾點,兵力再多也沒用。從今往後,忠正之士應該勤於指出我的缺點,大家一起努力,則大事可成,國賊可滅,大功指日可待。」

  隨著諸葛亮退出祁山,安定、天水,南安三郡的叛亂很快被關右都督曹真鎮壓下去。至此,諸葛亮的北伐顆粒無收。唯一所得,是天水參軍姜維前來歸降,他有膽有識,給諸葛亮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成為蜀軍的重要將領。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