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與諸葛亮的交鋒

2024-10-09 00:53:14 作者: 醉罷君山

  諸葛亮屯兵於漢中,擺開進攻魏國的架勢。遠在洛陽的魏明帝曹叡很快就得到前方傳來的情報,面對蜀漢即將發動的進攻,魏國將如何應對呢?

  曹叡的第一個念頭便是:先下手為強。你蜀軍還沒打過來,我先打過去,把戰火燒到蜀國。

  出於一貫謹慎的作風,曹叡先詢問了散騎常侍孫資的意見。

  孫資明確反對主動進攻漢中,理由歸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漢中地形兇險。孫資舉了曹操的戰例,當年曹操征討張魯,攻到陽平山時,發現那裡是懸崖峭壁,無法攀登,曹軍在整個戰役過程中傷亡慘重。曹操攻破陽平山,完全出於僥倖,只是麾下軍隊誤打誤撞,竟然無意中闖入敵營,這才有了轉折。後來曹操這樣說:「漢中簡直就是天獄,中間的斜谷道就是五百里的石穴。」不是地獄,而是天獄,因為由下往上攻,看到的不是地,而是天。

  第二,知難而退也是一種戰略。孫資分析說,以曹操的英明神武,卻能容忍敵人的存在,為什麼呢?蜀漢有崇山峻岭為屏障,東吳有江河湖海為天塹,都不是輕易能攻克的。當然,這裡還有一個原因,蜀、吳內政都沒有出現重大失誤,君臣還是比較團結的。因此,魏國的戰略應立足於長期相持,有機會打贏就打,不然寧可知難而退。

  第三,討伐蜀國將引起國家動盪。如果要發動對漢中的進攻,必須把鎮守南方四州(荊州、徐州、揚州、豫州)的十幾萬精銳部隊西調。這樣還不夠,還得動用其他部隊,如此一來,不僅會引起國家動盪,軍費開支也是無底洞。孫資還指出,由於蜀軍占據險關要隘,如果要進攻,軍隊至少需要蜀軍人數的三倍。

  綜合以上三點,孫資的結論是:以守代攻。只使用現有的部隊,把守重要戰略據點,憑險而守,雖不足以反擊,但防禦是綽綽有餘。以不變應萬變,把蜀、吳軍隊拖垮,魏國就能日益強盛,形成絕對的優勢。

  應該說,孫資的分析是有深謀遠慮的。諸葛亮北伐,是一次消耗戰,軍隊要穿越難行的蜀道,糧秣要千里轉輸,這些都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只要在邊境線上與蜀軍磨上幾年,蜀國就要被拖垮。魏明帝對孫資的建議大為讚賞,遂採納其議,確定了只守不攻的戰略原則。

  

  不過,要對付諸葛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孫子兵法》中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戰爭並不只是在戰場上舞槍弄棒,更在於智慧上的角逐。

  在發動北伐之前,諸葛亮打算先策反一個人。

  誰呢?

  當年被劉封逼反的孟達。

  我們說過,孟達本是蜀將,受劉備養子劉封節制。由於劉封跋扈囂張,把孟達的私人樂隊占為己有,孟達一怒之下,給劉備留了一封信後,便向曹丕投降了。孟達降魏後,深受魏文帝曹丕的賞識與寵幸,與尚書令桓階、征南大將軍夏侯尚等交情不錯,這些年也混得有模有樣,坐鎮魏蜀吳三國邊界附近的新城,監視蜀國與吳國的一舉一動。

  然而世事難料。幾年後,曹丕駕崩了,桓階、夏侯尚等人也相繼過世,孟達風光的日子一去不返。他開始受到新權貴的排擠,內心鬱鬱寡歡。孟達是個有心機的人,他隱隱感到曹魏帝國已經容不下自己了,不如早做打算,便暗地裡與蜀、吳兩國保持聯絡,希望在必要的時候,能得到蜀、吳兩國的幫助。

  說實話,諸葛亮不喜歡孟達這樣的人,反反覆覆,唯利是圖,一點君子風範都沒有。但討厭歸討厭,值此特殊時期,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好吧。於是他寫了一封密信給孟達,勸他歸降。孟達不由得心裡一動,他對諸葛亮有好感,因為當年凌辱他的劉封,就是在諸葛亮的堅持下被賜死的。

  雙方互通書信,來回幾次後,孟達暗中答應諸葛亮:時機一成熟,自己便起兵響應。然而,諸葛亮卻看透了孟達,他知道孟達只是在盤算著如何實現利益的最大化:是投靠蜀國,還是投靠吳國,或者自己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呢?

  為了逼迫孟達趁早起兵,諸葛亮耍了一個詭計:他故意把孟達要起事的消息泄露給魏興太守申儀。

  申儀是什麼人呢?他是孟達的死對頭。

  申儀與孟達的矛盾由來已久。當初孟達是蜀國大將,申儀是魏國官員,申儀的哥哥申耽是魏國上庸太守,孟達率兵攻打上庸,申儀與他的哥哥放下武器,向蜀國投誠,後被封為西城太守。後來孟達投降魏國,反過來攻打蜀國,這時身為蜀國官員的申耽、申儀哥倆只好又投降了魏國。申儀兩次被孟達攻打,兩次投降,顏面全失,要不是他投降得快,說不定都成為孟達的刀下之鬼了。

  政治鬥爭是爾虞我詐的,各方都有自己的盤算。見孟達遲遲不起兵,諸葛亮派了一個名為郭模的部下,假裝向申儀投降,和盤托出孟達的陰謀。諸葛亮的用意很明顯的:逼孟達速速起兵,宣布脫離魏政權。

  與孟達勢同水火的申儀獲悉孟達圖謀不軌的消息,心中大喜——報復的機會來了,他立刻向朝廷檢舉揭發,同時將此事告知駐紮在宛城的司馬懿。

  司馬懿聞訊,倒吸一口涼氣。

  要是孟達叛反,魏國就麻煩了。孟達駐守的新城郡毗鄰蜀、吳兩國,有武當山作為屏障,本就地形險峻,要是得到蜀、吳的軍事援助,就更不容易攻克。怎麼辦呢?軍事決戰,謀高者勝。鎮壓孟達,必須快、准、狠,在他下定決心起兵之前徹底將他解決。現在孟達陰謀敗露,隨時可能起兵,必須先設法把他穩住。

  如何穩住孟達?

  司馬懿先是寫了一封信,表示自己絕對不相信孟達會造反,那都是蜀國人的反間計罷了。在信中,司馬懿寫道:「以前將軍棄暗投明,脫離劉備,效力朝廷。朝廷把疆場重任委託給將軍,任憑將軍規劃攻略蜀國的計策,真可算是推心置腹了。蜀國上下,無不對將軍咬牙切齒,諸葛亮早就想消滅您,只是苦於沒有辦法。如今申儀不過是聽了郭模的一面之詞,這種大事,諸葛亮怎麼可能輕易泄露,郭模哪能那麼容易得知內情呢?」

  正當孟達焦頭爛額,想要倉促起兵之際,司馬懿的信不期而至。孟達閱信後不禁鬆了一口氣,從司馬懿的語氣中可看出他對申儀的檢舉不以為然,這就意味司馬懿的部隊不會很快兵臨城下。

  現在孟達放心了,又打起了太極,似乎為自己能在諸多勢力之間遊走而沾沾自喜。他寫了一封信給諸葛亮說:「司馬懿在宛城,距離洛陽八百里,距離我這兒一千兩百里。他聽說申儀告發我要起事,定會先上奏朝廷。從宛城與洛陽一來一回,起碼得拖上一個月。到時我的城池已經防守堅固,各軍也做好準備。我這兒地形險峻,司馬懿肯定不會親自前來,要是派別的將領來,我根本就不擔心。」

  從信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孟達是比較忌憚司馬懿的,明白此人老奸巨猾,足智多謀。但他還是過於樂觀了,他對形勢做出了兩個致命的誤判:其一,他相信司馬懿不可能在一個月內發動進攻;其二,他認為司馬懿不會親自前來。

  聰明反被聰明誤。

  當孟達為自己的判斷自鳴得意時,司馬懿的精銳部隊正晝夜潛行,直向新城殺奔而來。司馬懿果然手段老到,他做了兩手準備:在寫信穩住孟達的同時,當機立斷出動大軍,一點也不拖泥帶水。有些將領提醒司馬懿說,孟達與蜀國、吳國都有往來,應該先偵察其動向,再考慮動用武力。司馬懿斬釘截鐵地說:「孟達是個沒有信義的人,現在正是他遲疑不決的時候,我們應該趁他還沒下決心,先下手為強,迅速解決他。」

  司馬懿對人性有很深的認識,他知道,像孟達這種人,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談不上對誰忠誠。

  司馬懿進軍之神速,遠遠超乎孟達的想像。

  八天。

  僅僅八天的時間,司馬懿就兵臨城下了。

  孟達亂了陣腳,他趕緊寫了一封信給諸葛亮,信中寫道:「我起事才八天,司馬懿就兵臨城下,怎麼如此神速啊!」言下之意,希望蜀國方面能給予必要的援助。然而,司馬懿的快刀名不虛傳,他沒有拖拖拉拉,而是馬上組織大軍攻城。

  當時孟達的城池三面臨水,他還在城外修有木柵防禦工事。不過,看似險要的地形根本沒法阻擋司馬懿的進攻。司馬懿先聲奪人,渡水後迅速攻破木柵,直搗城下。他知道必須速戰速決,否則若蜀、吳派出援兵前來,勢必陷入持久戰。在他的嚴令之下,魏軍分為八路,晝夜進攻。

  面對魏軍的猛攻,孟達的外甥鄧賢、部將李輔等人為了自保,打開城門向魏軍投降。司馬懿的部隊沖入城內,擒殺孟達,把他的腦袋砍下送往京師。孟達麾下一萬多名官兵被俘,全部被押往宛城。

  孟達自詡堅不可摧的城池,只堅持了區區十六天就陷落了。他機關算盡,到頭來還是落得一場空。

  孟達兵敗被殺,對諸葛亮來說可謂是當頭一擊,諸葛亮失去了一支可以倚借的力量。在此役中,司馬懿充分展現了自己過人的智謀與決斷力,用兵虛虛實實,神秘莫測。此時的司馬懿不僅是曹丕指定的三名輔政大臣之一,還是魏國握有實權的驃騎大將軍。此公究竟有什麼來頭,他是如何在人才濟濟的魏國脫穎而出,又如何崛起為軍政巨頭的呢?

  司馬懿出生於公元179年,其家族在河內郡頗有名望,連續幾代當過太守以上的官職,其父司馬防曾擔任京兆尹。司馬懿出生五年後,震動天下的黃巾起義爆發,從此社會進入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他就是在這樣的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司馬懿從小便表現出超凡的智慧,據史書載:「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他深受當時儒家名節思潮的影響,「常慨然有憂天下之心」。

  因為名節觀念,長大後的司馬懿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頗為不滿。公元201年,年輕的司馬懿已有了些名望,曹操打算召他入司空府任職。豈料司馬懿竟然不願意去,還想了辦法拒絕:他謊稱自己得了風痹症,就是中風了,起不來了。才二十歲出頭就中風,曹操哪裡肯信,派人半夜時悄悄前去刺探。司馬懿似乎早就料到曹操會來這麼一手,他躺著一動不動,真像中風的樣子。

  從一開始便跟曹操鬥智謀,司馬懿的膽子也忒大了吧。時間長了,曹操當然曉得司馬懿使詐,偏偏他是個愛才如命之人,你不來,我偏偏要請你來。公元208年,曹操已經當了帝國丞相,又一次召司馬懿。他對派去的使者說:「司馬懿要是再耍花招,就把他給抓了。」這下司馬懿沒辦法了,只得出來幫曹操做事。

  作為一個「憤青」,司馬懿為何能得到曹操、曹丕父子倆的器重,一步步登上高位呢?

  首先,司馬懿智慧超群,每每有奇謀妙策。

  公元215年,曹操征討張魯,奪取漢中,司馬懿審時度勢,認為劉備剛剛以狡詐手段奪取益州,百姓尚未親附,這是消滅劉備的大好時機。他勸曹操急速南下,稱如此必可一舉摧毀敵人,但曹操竟沒有聽,錯失了平定蜀地的良機。後來司馬懿追隨曹操征討孫權,多有良策,深得賞識。司馬懿非但軍事在行,也很有政治眼光,他曾經告誡曹操糧食的重要性,提出「雖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曹操採納其議,於是「務農積穀,國用豐贍」。

  當時南方的關羽對曹魏乃是一大威脅,可是曹操派去擔任荊州刺史的胡修、南鄉太守傅方都是粗暴驕奢之徒,司馬懿提醒說,這兩個人不適合守衛邊疆,曹操對這個建議未加理會。後來關羽發動北伐,大破于禁七軍,胡修、傅方兩人舉旗投降。關羽的輝煌戰績令曹操大為擔憂,甚至想把東漢首都由許昌遷往河北。這時,司馬懿再獻奇策,他目光如炬,看穿了劉備、關羽與孫權之間的複雜矛盾關係,大膽地做出聯合孫權,說服孫權出兵直搗關羽老巢、斷其歸路的作戰計劃。後來戰局的發展果然如司馬懿所料想的那樣,不可一世的名將關羽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而被圍困的樊城也不戰而解。至此,司馬懿「知兵」的美名便無人不知了。

  其次,司馬懿與曹丕的關係非同一般。

  自從司馬懿入曹操幕府,曹操就交給他一個任務:與曹丕相往來。曹家有重視文化的傳統,司馬懿博覽群書,曹操有意讓他與兒子多交往,這對後來司馬懿的崛起是很重要的。曹丕能夠擊敗曹植成為魏國太子,想必司馬懿鞍前馬後出力甚多,史書說:「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他與陳群、吳質、朱鑠並稱「四友」,其實就是太子黨的四大金剛。

  曹丕登基後,司馬懿便時來運轉了。

  魏黃初元年,司馬懿被任命為尚書,封安國鄉侯;二年,升遷為侍中、尚書右僕射;三年,封為向鄉侯;六年,任撫軍大將軍,假節,錄尚書事,進入權力核心層。頭銜太多,司馬懿也覺得不好意思,便上書辭謝。皇帝批示說:這不是要給你榮耀,而是讓你替我分憂。

  我們可以從一件事上看出曹丕對司馬懿的信任。曹丕親率大軍南征吳國時,司馬懿留守大後方,「內鎮百姓,外供軍資」。我們且來看看曹丕的一份詔書:「吾深以後事為念,故以委卿,曹參雖有戰功,而蕭何為重。使吾無西顧之憂,不亦可乎?」從這份詔書中,我們讀到一些信息:按理說,應該是將軍出征,皇帝留守才對;怎麼變成皇帝出征,將軍留守呢?司馬懿肯定是向皇帝提出過要到前線去,所以皇帝才會說「曹參雖有戰功,而蕭何為重」,就是說,攻城野戰固然也是立功,但像蕭何那樣坐鎮後方,保證後勤補給不中斷,功勞更大。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魏文帝曹丕更倚重司馬懿的政治才能,而不是軍事才能。

  在另一份詔書中,我們更可以看出司馬懿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吾東,撫軍當總西事;吾西,撫軍當東事。」就是說,曹丕若東征,西邊的事就交由司馬懿負責;若西征,東邊的事還是交給司馬懿負責。我在東你就在西,我在西你就在東,咱倆輪著管事,分工合作。

  有了這層親密關係,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曹丕去世前,會把司馬懿指定為輔政大臣之一了。在三名輔政大臣中,撫軍大將軍司馬懿與鎮軍大將軍陳群都是原「太子黨」四大金剛,這股勢力的崛起,將深遠地改變曹魏帝國的權力格局。

  在曹操時代,司馬懿不過是個謀士;在曹丕時代,他已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到了曹叡時代,司馬懿成了手握兵權、獨當一面的輔政大臣。

  孫權想趁機襲擊魏國,不料偷雞不成反蝕把米。東吳左將軍諸葛瑾的進攻在襄陽被司馬懿遏制了,吳將張霸被斬殺。這是司馬懿輔政以來的第一場戰事,他旗開得勝,在戰後改任驃騎大將軍。諸葛亮屯兵漢中的消息傳來,明帝曹叡任命司馬懿都督荊豫州諸軍事,駐紮在宛城,監視吳、蜀兩國的新動向。

  這一年(魏明帝太和元年),司馬懿四十八歲,在政壇摸爬滾打多年,他已是越來越成熟,他心思縝密,行事果敢。在行軍作戰上,他奉行《孫子兵法》中「兵者,詭道也」的原則,不按常理出牌,神鬼莫測。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擒殺孟達,為魏帝國消除了一大隱患,堪稱其軍事生涯上的代表作。在日後的戰爭中,他將成為蜀軍北定中原的攔路虎,同時也成為諸葛亮的頭號對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