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戰:武力為輔,攻心為上
2024-10-09 00:53:11
作者: 醉罷君山
諸葛亮南征的目的,是平定以雍闓為首的武裝叛亂集團,恢復蜀國對南方的統治,解除後患之憂,以便集中力量北伐曹魏。在《後出師表》中,諸葛亮寫道:「思惟北征,宜先入南。」這是攘外先安內的策略。在此之前,諸葛亮就南征計劃與參軍馬謖進行過多次磋商,反覆研究具體戰略戰術。
馬謖本是荊州襄陽宜城人,後隨劉備入蜀,曾擔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巂太守等,史書稱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十分器重他。不過,劉備並不看好馬謖,他臨死前曾警告諸葛亮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諸葛亮並沒有把劉備的警告放在心上,他畢竟是書生出身,對能說善辯的馬謖有種好感。
「大意失街亭」「揮淚斬馬謖」都是《三國演義》中著名的故事,馬謖的形象一直是比較負面的。不過,馬謖並非一無是處,他能得到諸葛亮的器重,絕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們必須肯定,馬謖在戰略上是有一定眼光的,否則諸葛亮怎麼會與他反覆研究南征計劃呢?
鑑於南征的重要性,諸葛亮決定親自率兵南下。臨行前,馬謖前來相送,諸葛亮說:「雖然我們一起謀劃此事已有多年,今天我還是想聽聽你有什麼新見解。」
馬謖答道:「南中地形險峻,並且十分偏遠,抗命不服的時間已久,即便今天擊破他們,明天他們還是會反叛。您的志向是以傾國之兵北伐,挑戰強大的敵人,南蠻若知道國內空虛,很快又會叛亂。還有一種辦法,就是把蠻人全部殺光,以除後患,只是這樣做非仁義之道,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做成的。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能讓蠻人真心歸服,這才是最好的策略。」
應該說,馬謖的見解是非常正確、獨到的。在漢代歷史上,漢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非常複雜,特別是西部的羌族,北部的匈奴、烏桓、鮮卑,西南部的西南夷,這些少數民族時而歸附,時而反叛。漢朝瓦解後,魏、吳、蜀三國也都面臨蠻族的問題。魏國有鮮卑入寇的問題,吳國有與山越人之間無休止的戰爭,蜀國則有西南夷的叛亂。馬謖抓住「攻心為上」這個核心,是非常高明的。攻心為上,並不是說不使用武力,而是以武力為輔,以心理戰為主。
諸葛亮對馬謖的主張非常讚賞,這才有了後來的「七擒孟獲」。
西南夷是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稱,並不是一個民族的名稱。直到今天,西南仍是少數民族最多的地區之一,這裡地形複雜,有橫斷山脈及雲貴高原,交通不便。與西羌、匈奴、烏桓、鮮卑等民族相比,西南夷各民族部落相對小,社會結構簡單,武裝力量也不強大。面對裝備精良的蜀軍,劣勢盡顯。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諸葛亮兵分三路,分進合擊。第一路由他親自率主力從越巂郡出擊,正面攻擊叛軍首領雍闓;第二路由李恢從益州郡出擊;第三路由馬忠從牂牁郡南下。這次進攻蓄謀已久,目標明確,戰前工作做得很到位,故而進展十分順利。
由於吳、蜀建交,孫權實際上已經不可能給雍闓任何幫助了。別看雍闓當年氣焰囂張,那只是因為他沒有真正遇到蜀軍精銳。這次他才明白什麼叫以卵擊石,不過等他明白時,他的腦袋也搬家了。在蜀軍凌厲的進攻下,叛軍大敗,雍闓與另一名叛軍首領高定戰死,其他人一鬨而散。
三路蜀軍連戰連捷,擊破各縣叛軍,成功實現會師。
雍闓死後,其部將孟獲收攏殘兵敗將,負隅頑抗。孟獲這個傢伙有點本事,當年就是他煽動各地起來造反的,他在南中地區威信挺高,蠻人及漢人都服他。雍闓死後,孟獲理所當然成為新的首領。
鑑於孟獲在當地蠻族中有巨大的勢力與影響力,諸葛亮決定採用馬謖說的「攻心為上」策略,只要讓孟獲口服心服地歸順,其他蠻夷都會跟著歸順的。問題是孟獲是個頑固的反動派,怎麼勸他投降呢?諸葛亮下了一條命令:在戰鬥中不能殺死孟獲,只能生擒。
孟獲打仗的水平,比雍闓強不了多少,與蜀軍一交鋒,立馬被繳械了。士卒們記得丞相的交代,留著活口,押往中軍大帳之中。諸葛亮搖著扇子對孟獲說:「你現在成為階下之囚了,服不服呢?」孟獲兩眼一斜,粗聲粗氣地喊道:「不服!」
諸葛亮微微一笑,帶著他逛了一圈兵營,問:「你看我方軍隊如何?」孟獲裝作不屑一顧的樣子說:「以前我不知道你們的虛實,所以吃了大虧。現在有勞您允許我參觀兵營,就你們這樣的軍隊,下次我定能輕而易舉地取勝。」
孟獲這麼說純粹就是嘴硬充好漢,不想諸葛亮卻笑了——那好,你不服,放你回去再戰。孟獲瞪大眼睛,掏了掏耳朵,自己沒聽錯吧,把敵人俘獲了還放回去再戰,自古以來沒聽過這種事,諸葛亮是唱哪門子的戲呢?
孟獲還沒想明白怎麼回事,就發現自己被釋放了,自由了。他回去重新糾集部隊,再次與蜀軍一決高低,很快,他又敗北了,再度淪為階下之囚。擒了放,放了擒,諸葛亮玩起貓耍老鼠的遊戲。七擒七縱,孟獲玩不動了。事實擺在那裡,自己與蜀軍玩,玩一百次也要輸一百次。每一次,諸葛亮都可以殺了孟獲了事,孟獲七次從鬼門關回來,他再頑固,也不能不佩服諸葛亮的耐心與寬容。最後一次獲釋,孟獲不走了,跪在諸葛亮面前叩首說:「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也。」
這是南征中非常重要的一戰。諸葛亮謹記馬謖「攻心為上」的建議,不用高壓手段,而是以德服人,感化敵人,這是有長遠打算的。因為高壓手段固然有一時之效用,但也會令矛盾累積,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這些矛盾就會如火山爆發,變得不可收拾。
七擒孟獲,看上去勝利來得十分容易。不過我們知道,戰爭不是請客吃飯做文章,困難是存在的。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寫道:「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南征是很辛苦的事,在廣闊的蠻荒之地,糧食補給是比較困難的,如果不能速戰速決,對蜀軍十分不利。七次交鋒後,孟獲終於被打動,真心歸順並發誓永不叛反。由於孟獲是叛軍中最有影響力的首領,他的反正對蜀國徹底解決南中問題起到重要作用。
孟獲武裝集團投誠後,諸葛亮迅速挺進到滇池一線,兵鋒所至,叛軍無不望風而降。益州、永昌、牂牁、越巂四郡的叛亂,至此全部平定。
武力平亂只是第一步,如何管理這些以蠻人為主的郡縣呢?
按照以往的經驗,地方軍政長官一般由朝廷委派官員擔任,實際上是監督、統治蠻人,以防叛亂。諸葛亮從實際情況出發,採取了十分大膽的做法:仍由蠻人首領擔任四郡政府官員,蠻人治蠻,讓他們保有高度自治權。
浴血南征,最終南方四郡還是由蠻人自行統治,那豈不是白白辛苦一趟嗎?很多人對諸葛亮的政策很不理解,紛紛提出異議。
偉大的政治家之所以偉大,在於他們比別人看得更深更遠。諸葛亮花大力氣南征,目的是北伐,只有南部安定了,他才能集中蜀國的全部力量對付魏國。而他之所以認為應該由蠻人首領擔任四郡政府官員,理由有三:
其一,倘若朝廷直接管理四郡,不僅要委派官吏,還必須保留一支軍隊駐紮,這支軍隊的糧秣給養會是一個大難題。
其二,如果只委派官吏,不駐紮軍隊,蠻人可能會起而報復。在南征過程中,蠻人死於戰爭者甚眾,死者家屬的怨恨一時間是沒法消除的,朝廷只派官員前往,豈不是把羊投入虎口嗎?
其三,漢人擔心蠻人報復,同樣,蠻人這些年來殺死的漢官吏不在少數,也擔心被報復。若是派漢人去統治南方蠻夷區,可能無助於兩方和解,反而會加深隔閡。
面對諸人的疑慮,諸葛亮將這些道理一一擺出,最後,他總結說:「我不派外地官員、不留軍隊,是為了安定社會秩序,令夷人與漢人能和平相處。」
在諸葛亮的堅持下,這項方針政策確定了下來,當地蠻族有名望的人被請出來當官,管理南方四郡,其中孟獲是最有權勢的人。孟獲倒是個爽快人,言出必行,既已誠心歸順,就不再反叛了。一直到諸葛亮去世,南方四郡始終沒有出現大的動盪,由此可見諸葛亮的深謀遠慮。
那麼這次南征軍事行動,蜀國收穫什麼了呢?除了平息戰亂之外,蜀國還得到了南夷區的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物品,這些對於蜀國恢復經濟以及補充北伐所需的軍備有重要意義。
南徵結束後,諸葛亮全身心投入北伐的準備中。與此同時,魏文帝曹丕的去世,也給了蜀國可乘之機。
與魏國相比,蜀國綜合國力要弱許多。弱國欲挑戰強國,就要抓住有利的戰機。在諸葛亮看來,曹丕之死,意味著北伐的時機到了。此時諸葛亮已經平定南方叛亂,經過幾年的休整與治理,蜀國從夷陵之戰的失敗陰影中走出,國家經濟有了比較大的發展,軍事實力進一步壯大。
魏太和元年(公元227年,蜀漢建興五年),諸葛亮以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留守大本營,自己親率大軍北駐漢中,為伐魏做最後的準備。臨行前,他給蜀漢皇帝劉禪寫了一封信,說明出兵的緣由,這便是著名的《出師表》(或稱《前出師表》),錄全文於下: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這是一篇十分出色的文章,歷來被視為中國文學史上的散文佳作。不過,在這裡我們並不討論其文學價值,而是透過它來看看諸葛亮的內心世界。
以時局論,魏強蜀弱很明顯,作為弱的一方,為什麼要去攻打強的一方呢?且不說攻魏,在劉備勢力最強時,蜀國連吳國都沒打得過,那支能征善戰的軍隊全軍覆沒,諸葛亮用這支新組建的軍隊,就有把握打敗魏國嗎?
我想,諸葛亮未必有這種把握,他的內心一定很糾結,那麼,他為什麼執意要攻魏呢?
首先,這是出於報恩的心理。在《出師表》中,諸葛亮多次流露對先帝劉備的感激之情,比如「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蓋追先帝之殊遇」。不過,即便是報恩,也有多種方法,他為何選擇北伐這一條路呢?我想,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劉禪確非雄才偉略的君主。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多次對劉禪進言,諄諄教導,這些教導的背後,可以看出劉禪的不足。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他很耐心地教導劉禪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使我們從一個側面看出劉禪是個沒有主見、沒有決斷力的皇帝。要是諸葛亮不在了,劉禪能領導蜀國軍隊光復中原嗎?
既然劉禪不可能實現偉大的事業,諸葛亮只好替他包辦。在諸葛亮看來,北定中原,光復漢室,把四百年的漢帝國完整交到劉禪手中,這才是對先帝劉備知遇之恩的最大回報。這時的諸葛亮四十六歲,當年跟隨劉備打天下的將領們死的死,老的老,青黃不接,他再不去做這件事,可能就要沒時間了。可以說,諸葛亮是抱著一種僥倖的心理在進行曠世豪賭。
諸葛亮為什麼敢賭呢?
應該說,蜀國在地形上是有一些優勢的。「蜀道難,難以上青天」,蜀國位於四川盆地,中間是肥沃的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四周則高山環繞,「黃鶴之飛尚不得過」,這是易守難攻的險要之地。在東漢初期劉秀統一中國的戰爭中,盤踞在蜀地的公孫述就是憑恃此險要地利,成為最後一個被消滅的軍閥。諸葛亮的想法是,即便北伐不能成功,守住蜀國還是可以的。也就是說,北伐最糟糕的結果,就是退回蜀地固守,這與不進取沒多大差別。倘若幸運的話,能夠略定中原當然是最理想的結果,即便不能,占據關中,從而據有從潼關到河西走廊的大片土地,也足以同魏國分庭抗禮。
儘管後來諸葛亮發動的幾次北伐都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但是,他的思路是沒有問題的,大方向應該說沒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我就退回來,你也拿我沒辦法。
他的軍事計劃,很可能受到四百年前漢高祖劉邦的啟示。當年劉邦同樣是從漢中奪取關中,以弱敵強,最後打敗了不可一世的項羽。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諸葛亮所處的三國時代,與劉邦、項羽的楚漢時代是完全不同的。當年項羽雖然強大,卻沒有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整個中國有十八個諸侯王,項羽只是諸侯王中的最強者。曹魏帝國則不同,它是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劉邦攻略關中,是消滅其他諸侯王,並不與項羽直接為敵,諸葛亮則不同,同樣攻略關中,他是與整個曹魏帝國對抗。同樣的戰略,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難易程度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