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諸葛亮的南征北伐 不辱使命的鄧芝
2024-10-09 00:53:08
作者: 醉罷君山
劉備死後,十七歲的劉禪登基稱帝,他是蜀漢的第二個皇帝,也是最後一個皇帝。劉禪沒有父親艱苦卓絕的奮鬥經歷,也看不出聰明過人的樣子,他雖是皇帝,但蜀國之政事,無論巨細,都由諸葛亮決斷。因此,這一時期我們或可稱之為「諸葛亮時代」。這時的諸葛亮身兼丞相與益州牧,被封為武鄉侯,權傾蜀國。
位高權重,意味著責任也重。蜀漢政權的根基,較之魏、吳原本就顯得脆弱,加上夷陵之敗、劉備之死等一系列事件,政權更是搖搖欲墜,後來諸葛亮回顧時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繼漢嘉郡黃元叛亂後,南方大規模叛亂接踵而至。
南方叛亂的範圍很大,包括現在的雲南、貴州以及四川的部分土地。首先是益州郡酋豪雍闓(kǎi)起兵,他殺死蜀漢任命的太守正昂,投降吳國交趾太守士燮。士燮原是嶺南的土霸主,擁有七郡之地,曾被曹操封為「綏南中郎將」,後歸附孫權,被授「左將軍」之銜。蜀漢政府又任命張裔為新的益州郡太守,張裔剛剛上任,屁股還沒坐熱,就成為階下之囚,被雍闓捆綁著送往吳都。孫權十分開心,遂以雍闓為永昌太守,讓他率部奪取永昌郡。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面對叛軍的囂張氣焰,蜀軍只有招架之功,毫無反擊之力。永昌功曹呂凱、府丞王伉等人採取堅壁清野的戰略,封鎖邊界,嬰城固守。雍闓雖掛了個永昌太守的職,但未能攻下永昌,不過此人能量不小,他指使同鄉孟獲煽動各地蠻夷造反。大家知道,滇、黔一帶自古以來少數民族眾多,漢代時稱之為西南夷。從兩漢歷史來看,西南夷對漢政權時而歸附,時而背叛,反覆無常。特別在漢帝國動盪之時,西南夷總是聞風而動,成為一大隱患。劉備死後,西南夷更加輕視蜀漢政權,在孟獲的鼓動下,紛紛扯起叛亂的旗幟。
除此之外,牂(zāng)牁郡太守朱褒、越巂郡夷王高定等人也見風使舵,起兵響應雍闓。
新興的蜀政權風雨飄搖,對諸葛亮來說,這是考驗他治國能力的時刻。
是出兵平亂還是休養生息?
諸葛亮審時度勢,確立了休養生息的戰略。在封建時代,統治者的才能往往左右國家的興衰,劉備去世之所以引發大規模叛變,正是因為大家懷疑繼任者的能力。蜀漢帝國要恢復元氣、治療戰爭創傷,這些都需要時間,也需要比較安定的內部與外部環境。諸葛亮深知,在此危急時刻,切不可輕啟戰端,否則稍有不慎,將危及國之根本。
蜀國的軍事力量在夷陵之役遭到重創,武力的恢復不是一兩天能做到的。一個國家的軍事與國力是分不開的,治軍的前提是治國。要收拾這麼個爛攤子確實不容易,外有魏、吳兩大強敵窺視,內有南方叛亂的蔓延,諸葛亮要從哪裡下手呢?
諸葛亮採取了三管齊下的方針,這三管分別是政治、經濟、外交。
政治就是內政治理。
在劉備生前,諸葛亮行事比較小心謹慎,儘管他從嚴治政,但對於驕橫跋扈的將領以及地方豪強還是有所顧忌的。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大權在握,可以雷厲風行地實施自己的政治主張。對此,陳壽有過一段評論:「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治政的一些特點。他極力糾正劉備時代政事寬疏之弊,實施賞罰分明的政策,有犯法者「雖親必罰」,是比較嚴厲的。但陳壽也指出,諸葛亮「刑政雖峻而無怨者」,為什麼沒有人抱怨呢?第一,他雖重視法制,卻和商鞅不是一路,商鞅只求效用,不講道德,而諸葛亮本質上奉行的仍是儒家思想;第二,他用法雖嚴,卻能體現公平的原則,無論親疏一視同仁;第三,他一心為公,沒有私心。所以百姓們對他既畏且愛。陳壽把諸葛亮比作管仲、蕭何之類的人物,依我之見,比作管仲是對的,比作蕭何則勉強些。蕭何雖是西漢開國名臣,但他的權力從來沒有管仲、諸葛亮那麼大,並不能隨心所欲地推行自己的主張。
諸葛亮在軍事上採取保守政策,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蜀國的核心地帶是四川盆地,天府之國,在農業上很有潛力。南方叛亂後,諸葛亮封鎖各關隘,避免叛軍突入,保護農耕區的生產安全,大力發展農業。經過幾年的努力,百姓生活安定了,糧食儲備也日漸充足,國家度過了最困難的一段時期,為軍事力量的復甦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外交政策上,更可以看出諸葛亮大政治家的風采。
魏、蜀、吳三國的關係非常微妙,魏與蜀之間基本上是敵人,兩國外交沒有迴旋的餘地,吳國則不斷地搖擺於魏、蜀之間。曹操南征荊州,大有一戰統一中國之勢,孫權不得不與劉備聯合,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保住了東南半壁,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然而,孫權與劉備的聯盟並非鐵板一塊,二人很快就因為荊州的歸屬反目成仇。孫權趁關羽北伐之機,與曹操勾結,擒殺關羽,奪回荊州,徹底和劉備決裂。當劉備全力東征時,孫權進一步倒向魏國,上表稱臣,以防兩面受敵。不過,孫權稱臣於魏只是權宜之計,擊破劉備的入侵後,他便原形畢露,這惹怒了曹丕,魏國兵分三路進擊吳國。迫於戰爭的壓力,孫權積極調整與蜀國的外交策略,派使者向劉備示好,為了抗擊共同的敵人,蜀國與吳國互通使臣,關係稍為和緩。
作為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諸葛亮在諸多錯綜複雜的矛盾中抓住了主要矛盾,即蜀與魏的矛盾,至於蜀與吳、蜀政府與南方叛亂集團的矛盾均屬於次要矛盾,這是諸葛亮比劉備高明的地方。與吳國實現外交正常化,建立統一陣線,共同抗擊曹魏,這對蜀國是最有利的。
不過,要與吳國建立正常邦交,諸葛亮面臨的困難很多。
首先,這與先帝劉備的戰略方針相違,劉備生前與吳國互通使臣,乃是因為魏軍大舉南下威脅到蜀之安全,並非真心實意與吳國媾和,最明顯的例子是互通使臣後,劉備還寫信威脅陸遜;其次,蜀軍在夷陵之戰中死者甚眾,這些戰死沙場的將士背後對應的是無數的家庭,他們必不肯答應與吳結盟。因此,與吳國結盟,是一個既需要智慧又需要勇氣的想法。
諸葛亮有智慧,也有勇氣,但要實現這個想法,他還需要一個智勇雙全的使節。
很快,一個合適的外交人選出現了。
此人名喚鄧芝。他是東漢開國名將鄧禹的後代,早年入蜀,遲遲未得重用,到劉備入主益州時,他也僅僅只是郫城一個小官。有一回劉備過郫城,與鄧芝有過一次談話,這次談話改變鄧芝的一生。劉備認為他是個人才,先是提拔他為郫城縣令,後遷為廣漢太守。鄧芝為人清廉,政績頗著,後調入朝廷為尚書。
對蜀國安全深感憂慮的鄧芝進言道:「如今主上幼弱,又剛剛即位,應該派遣使臣與吳國重新建立友好外交。」沒有深謀遠慮的人,是不可能提出這樣的主張的。鄧芝的話令諸葛亮眼前一亮,他回答道:「我對這件事考慮很久了,只是沒有合適的人選,今天總算找到了。」
鄧芝一頭霧水地問道:「這人是誰呢?」
諸葛亮哈哈大笑,指著鄧芝說:「就是你呀。」
就這樣,鄧芝被委以重任,掛了個「中郎將」的頭銜,出使吳國。
鄧芝此行,責任重大。
吳國雖是一個獨立國家,但孫權本人並未稱帝,主要是考慮到魏強吳弱,一旦稱帝就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儘管挫敗了曹丕發動的三路進攻,孫權並沒有打算與魏國徹底決裂,他的如意算盤是既接受魏國的冊封,又不受其制約,保持獨立性。有人會問,這可能嗎?可能性是存在的,在漢代就有先例。西漢時趙佗建立的南越王國便是一例,南越擁有南方廣袤的土地,趙佗接受漢政府的冊封,南越成為藩國,但在政治、軍事、外交、經濟上是完全獨立的。南越王國存在了近百年,到漢武帝時才被武力征服,併入漢帝國,接受漢帝國的直接管轄。
孫權的理想,便是像趙佗那樣,在南方有實際的統治權,同時又不與中央政府(魏)對抗。故而擊破魏軍三路進攻後,他又幻想與魏國交好。正當此刻,鄧芝來到了東吳,這讓孫權犯了難:究竟要不要接見鄧芝呢?
鄧芝明白,倘若孫權又一次倒向魏國,蜀國將徹底被孤立。試想,若魏、吳聯手,魏攻蜀之北,吳攻蜀之東,吳國扶植的南方叛亂集團攻蜀之南,蜀國能不被消滅嗎?入吳多日,始終沒得到孫權的接見,鄧芝心裡焦急萬分,他決定主動出擊,便上書孫權說:「臣今日前來,不單單是為了蜀國,也是為了吳國。」
這是戰國時代縱橫家慣用的一種伎倆,搞外交,一定要先說為別人帶來什麼利益。孫權閱罷,決定接見鄧芝,他開門見山地說:「我是願意與蜀國交好,只是蜀國君主幼弱,國土狹小,勢力不強,倘若魏國趁機進攻,恐怕無法自保。」
這話很不給鄧芝面子,言外之意是,你蜀國太弱小了,自保都成問題,能給吳國什麼好處呢?
諸葛亮沒看錯人,鄧芝沒被唬住,從容答道:「吳、蜀兩國據有四州之地(吳有揚州、荊州、交州,蜀有益州),大王乃是當世之英雄,諸葛亮也算得上是一時之英傑。蜀國地勢險要,吳國有三江為屏障,兩國的優勢疊加在一起,唇齒相依,進可兼併天下,退可三足鼎立。大王倘若屈服於魏國,魏國就算不令大王入朝,至少也要求太子入侍。倘若大王不從命,魏國便有了發兵討伐的藉口,蜀國若趁機順流而下,江南之地恐非大王所有了。」
孫權聽後默然良久。
我們必須分析一個問題,即,魏國是否能像西漢初期那樣,允許一個像南越那樣的獨立政權存在呢?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時代不同了。在西漢初期,南越所在的嶺南一帶還是蠻荒之地,為中原教化所未達。經過漢朝數百年的經營,吳國所處的江南地區已較為富庶,又是中央政權長期管轄的地盤,此時任何一個中央政權都不可能同意有這麼一個割據政權的存在。要想割據,只能憑恃武力,不可能既要臣服又要保持獨立,魚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
除了與蜀國結盟外,吳國還有更好的出路嗎?孫權思考良久,終於抬起頭對鄧芝說:「你說得對。」於是徹底與魏國絕交,與蜀漢建立正常外交,共同抗敵。
鄧芝不辱使命,順利完成諸葛亮交給他的任務。
不久後,孫權派輔義中郎將張溫出使蜀國。從此以後,蜀、吳兩國的使節、信件往來不絕。蜀、吳兩國都心知肚明,這種友好外交是有條件的,前提是兩國有共同的敵人。後來,鄧芝又出使吳國,孫權心血來潮,對他說:「倘若天下太平,兩國君主分而治之,不亦樂乎?」
鄧芝正色地說:「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倘若魏國滅亡了,那吳、蜀兩國之間的爭戰也要開始了。」
孫權聽罷,大笑道:「先生說話也太實誠了。」
自秦一統天下後,大一統的觀念便深入人心,勢必要殺到只剩一個皇帝,戰爭才能宣告結束,這也是為後世歷史所證明的。
諸葛亮與孫權能選擇暫時的聯合,足見兩人都是大政治家,有遠見卓識。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這裡我們把吳國的事情放在一旁,先來說說蜀漢的情況。與吳國結盟,對蜀國的穩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來自東部的軍事威脅解除;其次,吳國放棄支持以雍闓為首的蜀國南方叛亂集團,這麼一來,諸葛亮便可以騰出手,解決南方叛變。
公元225年,經過兩年多的臥薪嘗膽,諸葛亮的利刃出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