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一生,靠的不僅僅是運氣
2024-10-09 00:52:56
作者: 醉罷君山
夷陵兵敗後,劉備隻身逃到白帝城,陸陸續續收攏了一些殘兵敗將。他一生遭遇挫折無數,總是愈挫愈勇,屢敗屢戰,最後奇蹟般地改寫了人生命運。眼看時來運轉,打下一塊根據地,開國稱帝,也算是風光無限。不意命運無常,他遭遇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恥辱,仿佛從高高的雲端狠狠地摔落在地上。
他沒有回成都,而是滯留在白帝城。都說劉備臉皮厚,其實再厚也有限度,他無顏見成都的父老鄉親,他把人家的子弟送到戰場,這些人多數都沒能活著回來,他無法直面千萬雙飽含怨恨的目光。他病倒了,一方面是驚惶逃亡後的心力交瘁,另一方面是報仇無門的苦悶與喪師的恥辱,雙重打擊壓垮了這位鐵一般的漢子。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劉備的病越來越重,原本體格健壯的他日漸消瘦,吃藥也不見起色。大家都預感到大事不妙,在這種情況下,留守成都的新帝國丞相諸葛亮來到白帝城,以備不測。
對於一個新政權,軍事上的失利往往會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危險的便是內部的叛亂。就在諸葛亮前往白帝城時,一場叛亂爆發了。
叛亂發生在漢嘉(今四川雅安)。時任漢嘉太守的黃元與諸葛亮向來不睦,據史書載,黃元為人「凶暴」,素無恩信。諸葛亮以霹靂手段治蜀,用法比較嚴峻,想必黃元早就上了他的黑名單。諸葛亮遲遲沒有動黃元,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劉備當年奪取蜀地並不十分光明正大,為了維系統治,不得不平衡各方力量,留用不少舊官員。黃元仗著有劉備撐腰,不把諸葛亮放在眼裡。
現在劉備病重,黃元心裡犯嘀咕:若是劉備死了,想必諸葛亮就會掌權,這對自己十分不利。他轉念一想:這年頭靠槍桿子說話,誰的拳頭硬,誰就有發言權。劉備都成光杆司令了,我怕什麼呢?老子也有兵,就不會占山為王,割地自雄嗎?區區一個諸葛亮,我怕他個鳥!
於是黃元據漢嘉郡起兵作亂,叛軍火燒臨邛城,成都為之震動。
這時諸葛亮已離開成都,成都守備空虛,防禦力量相當薄弱。倘若叛軍攻城,成都守得住嗎?留守太子阿斗(劉禪)才十六歲,面對叛軍突然發難,他手足無措。幸好治中從事楊洪沉著冷靜,馬上召集陳曶、鄭綽等將軍開會,商討平亂事宜。
在軍事會議上,諸將分析叛軍的戰略企圖,認為黃元的叛軍很可能有兩個選擇:其一,進攻成都,因為成都是蜀國首都,守備又較薄弱;其二,叛軍可能經越巂南下,占領南中之地。
楊洪冷笑道:「黃元為人殘暴,毫無恩信可言,依我之見,他沒有能力進攻成都或南下南中。他最可能的一條路,便是沿著青衣江順流而下,若是打探到主上的病好了,就負荊請罪;若是發現情況有變,就逃往吳國求個活路。」
楊洪認為黃元沒什麼本事,人品又差,幹不了什麼大事,不必擔心。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他所料,蜀政府軍人數雖然不算多,對付黃元卻綽綽有餘。黃元的部下沒幾個願意為他賣命,一戰即潰。黃元落荒而逃,正如楊洪所說的那樣,他沒有逃往南方,而是乘船沿青衣江東下。早埋伏在南安峽口的陳曶、鄭綽兩將突然率舟師殺出,把黃元逮個正著,就地正法,斬首示眾。
這場叛亂很快被鎮壓下去了,沒有危及蜀國的根本。
反思東征,劉備頗有悔意。
現在他是皇帝,皇帝應該有皇帝的胸襟,而不是意氣用事。他的志向是重振漢室,而不能只顧及自己的私人恩怨。與孫權相比,北方的曹丕才是最大的敵人,中原才是他的夢想。他不由得想起先祖劉邦,劉邦被封為漢王時,只有漢中之地,比自己的地盤還要小,小又如何,不還是笑到最後嗎?不也成為最終的勝者嗎?當年的項羽,比現在的曹丕更加強大,劉邦為什麼能克敵制勝呢?在於他有胸襟,能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共謀大敵。如今放眼天下,能夠聯合的力量只有孫權,可是自己非但沒有採取統戰政策,反而以武力撻伐,最後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豈非是自己鼠目寸光嗎?
一步棋走錯了,足以成為千古之恨,劉備光復中原的夢想註定無法實現,老天爺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諸葛亮的到來,令劉備有幾分寬慰。
自「三顧茅廬」以來,諸葛亮對劉備集團的崛起做出巨大的貢獻。「隆中對」是諸葛亮提出的戰略方針,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戰略計劃。在劉備寄人籬下、毫無頭緒之時,諸葛亮給他指明了一條道路。沒有諸葛亮的戰略主張,劉備恐怕還是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沒有根據地的流寇。
諸葛亮不僅是第一流的戰略專家,也是第一流的政治家。這一點在三國時就已得到公認,甚至敵人也不能不承認。魏國著名謀士賈詡說「諸葛亮善治國」,劉曄說「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劉備入主益州後,便任命諸葛亮為軍師將軍,每當劉備領兵出征時,諸葛亮就坐鎮成都,負責後方事務以及前線補給。這時他充當的角色,十分類似西漢初的蕭何。劉備稱帝後,諸葛亮成為新帝國的丞相,錄尚書事,總攬政事。
在我們的印象里,諸葛亮是個溫文爾雅之人,其實他是有霹靂手段的。他主張以嚴刑峻法治國,一方面是因為蜀地在劉璋統治時法網寬鬆,政府沒有威信;另一方面是因為劉備手下的將領們個個飛揚跋扈,毫無軍紀觀念,流寇思想嚴重,難以約束。這種情況給蜀漢帶來了極大的隱患,比如說關羽與張飛,雖有萬夫不當之勇,但一個藐視同僚,一個苛待士兵,最後都死於非命。再比如說劉封,自恃為劉備養子,拒援關羽,逼反孟達,也是目無軍紀的典型。我們必須看到,諸葛亮雖有心整飭法令紀律,權力卻比較有限。不要說關羽、張飛這些人他碰不得,就是黃元這樣的地方大員他也碰不得。諸葛亮是個聰明人,他有一個原則,就是儘量不去冒犯劉備。
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他並沒有阻止劉備東征。
諸葛亮是反對東征的,但他並沒有勸阻,這是為什麼呢?在勸阻東征的人中,說話最有分量的是趙雲,他在蜀漢軍隊中的地位與關羽、張飛相當,他反對的結果是被劉備棄而不用,在夷陵之戰中,我們沒看到趙雲的影子。另一個極力反對東征的秦宓更倒霉,被逮捕下獄。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有自己的顧慮:自己的老哥諸葛瑾是東吳重臣,若是勸劉備不要攻吳,不免會被人懷疑別有用心;況且這個時候劉備被復仇的念頭沖昏了頭腦,沒有理智可言,就算勸也是白勸。
在諸葛亮看來,能夠勸阻劉備的只有一個人,只是此人已經死了。這個人就是法正。劉備能奪得益州,法正是第一功臣,可惜他在劉備稱帝前一年去世了。法正性情耿直,好惡分明,有智慧,有謀略,後來諸葛亮不無惋惜地說:「如果法正還活著,一定會阻止主上東征;即便東征,也不會敗得這麼慘。」
法正死了,關羽、張飛也死了,晚年的劉備有一種淒涼感,所幸的是諸葛亮還在。此時的劉備臥病不起,身體每況愈下,他也預感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是時候交代後事了。
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三月,病危的劉備喚來諸葛亮,握著他的手說:「先生的才華十倍於曹丕,必定能安邦定國,成就大業。如果我的兒子可以輔佐,先生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成材,先生可取而代之。」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雖說劉備的話里不無作秀的成分,卻也是他的心裡話。劉備是比較看重江湖義氣的,即便當了皇帝也沒改變。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劉禪只是溫室里長大的花朵,不知軍旅之艱辛,不知創業之艱難,更沒經歷過大風大浪,資質平常,難堪大任。諸葛亮是治世之能臣,他來統治國家更合適。
諸葛亮感動得流下兩行眼淚,他動容地說:「臣願竭肱股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這就叫士為知己者死。想當年自己只是一文不名的書生,劉備三顧茅廬,禮賢下士,他的才華才有用武之地。他只有竭忠盡智,輔佐劉禪,才對得起劉備的知遇之恩。
這也是肺腑之言。
劉備很欣慰,他寫了封信給太子劉禪,說道:「人要是活過五十歲,就不能叫早夭了,我今年已經六十多了,沒有什麼遺憾,所牽掛的只是你們兄弟三人(劉禪、劉永、劉理),你們要努力啊!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只有賢德才可服人。老爹我德行淺薄,不值得你們效仿。你要與丞相共同治國,把他當作父親對待。」
他指定丞相諸葛亮為輔命大臣,尚書令李嚴為副臣,共同輔佐劉禪。
安排完後事,劉備生命之燭已燃到盡頭了。
該年四月,一代梟雄劉備撒手人寰。
劉備沒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心愿,但他絕不是個失敗者。與曹操、孫堅父子相比,他的奮鬥更加艱辛。他沒有官宦背景,沒有家族勢力可以倚仗,白手起家,從最底層干起,靠著自己的奮鬥,最終成就一代偉業。他屢仆屢起,屢敗屢戰,百折不撓。他多次寄人籬下,多次亡命天涯,九死一生。
他投靠過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當時中國大地上的重要軍閥,他幾乎全投靠過。他二十七歲開始軍旅生涯,初征張純便險些丟了性命,躺在草叢中裝死躲過一劫;他曾被呂布、袁術打得滿世界亂跑,差點被趕入大海里餵魚;在小沛,他被袁術大將紀靈重兵圍困,若非呂布轅門射戟解圍,他死無葬身之地;在許都,他參與反對曹操的政變,因逃得快免遭毒手,其他參與政變者皆遭滅頂之災;在荊州之戰中,他一路亡命,好幾次差點就被曹軍逮住;及至到了生平最後一役夷陵之戰,他全軍覆沒,被東吳小將孫桓斷了退路,差點陰溝裡翻船。
以上所列舉的,僅是劉備一生艱難創業的幾個小片段。他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他的事業是英雄的事業。曹操在煮酒論英雄時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魏之謀臣賈詡、郭嘉都說劉備乃是「雄才」,東吳之周瑜稱他為「梟雄」。英雄也好,梟雄也罷,都證明他是人中之傑。
在軍閥林立的漢末,何以劉備最後能成為三國鼎立的主角呢?那些曾比他更強更盛的軍閥們一個個倒下時,他為什麼能屹立不倒呢?他身上有什麼別人所沒有的閃光點呢?
首先,劉備比較寬厚仁慈。
與曹操相比,劉備很少擅殺臣僚,這點與東漢開國皇帝劉秀頗為相似。在軍閥並起的漢末,劉備的名聲是比較好的,好名聲就是他的政治資本。陶謙讓徐州是劉備人生的轉折點,陶謙看重的便是劉備的品格。有一個例子可以看出劉備的寬厚:夷陵兵敗後,蜀將黃權投降曹魏政府,當時許多人非常生氣,主張逮捕黃權家人,劉備說:「是我負黃權,不是黃權負我。」非但沒有將黃權的家人治罪,反而對他們優待有加。當時有傳言稱黃權家人被害,消息傳到魏國,黃權說:「這是謠言,不確切。」後來果然如黃權所料。劉備對待部屬寬厚,對待百姓則很仁慈。譬如曹操攻荊州時,十幾萬百姓跟隨劉備撤退,嚴重拖延軍隊行進,劉備仍不忍拋棄百姓,以致差點全軍覆沒。後來他能成就帝業,不能不說與得民心有關。
其次,劉備有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很難用語言表達的東西,這是一種氣場,一種無形的吸引力。我們注意到一個事實,即便是在劉備極度落魄、寄人籬下、還沒做出偉大事業之時,他就被人稱為「雄才」「人傑」「英雄」,這著實很難令人理解,可見他是那種一舉手、一投足都散發著英雄氣質的人物,讓人相信他絕不是一般的人。《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把這種人格魅力稱為「英雄之器」,也正是這種人格魅力,把許多優秀人才吸引到他身邊,為他打拼出一片天地。
其三,劉備有識人用人之才。
三國歷史之所以和其他亂世比起來更為精彩,正在於角逐之三方都非平庸之輩,曹、劉、孫都是百年不遇的帝王之才,他們的臣僚中不乏千古名臣。這不僅是一個強者競爭的時代,也是智者競爭的時代。從人才的數量來說,蜀漢不及魏、吳,但我們不要忘了一個事實:曹操有先發之優勢,孫權有三代之經營,劉備的基礎是比較薄弱的。三顧茅廬乃是後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沒有劉備的求賢若渴,就沒有諸葛亮的到來。諸葛亮對蜀國所起的巨大作用,是魏、吳兩國任何一個臣僚都不能比的,他不僅為劉備指出一條可行的道路,在劉備死後,更成為蜀國的中流砥柱。
其四,劉備有堅忍不拔、百折無回的品質。這一點前面所述已多,這裡就不多說了。
當然,劉備也有不足之處。
陳壽評論他:「機權幹略,不逮魏武。」與曹操相比,劉備的智慧權謀稍顯不足。首先是軍事才能不足,「屢敗屢戰」固然是個性頑強的表現,同時也說明劉備行軍作戰並不高明。魏臣趙戩說劉備「拙於用兵,每戰則敗」,這個評價雖然刻薄,也反映出時人對他軍事能力的質疑。其次,他的統御力不如曹操,他以個人魅力及寬厚本性吸引了不少人才前來投奔,然而寬厚是把雙刃劍,有時會產生很壞的結果。譬如他對關羽、張飛過於縱容,關羽傲慢凌人,張飛虐待士卒,劉備不能制止,以致最後兩人都死於非命。故而諸葛亮治蜀以嚴,正是為了補救劉備「寬」之偏。
作為帝王,與曹操、孫權相比,劉備江湖習性較強,這既讓他重江湖義氣,特別是兄弟義氣,同時也讓他易於感情用事。東征吳國是劉備一生最大的敗筆,他沒有正確區分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還葬送了最精銳的部隊,從某種意義上說,也葬送了蜀國的未來。
在彌留之際,劉備做了一個最正確的決斷:以諸葛亮為顧命大臣輔佐劉禪,實際上是把國家權力交給了諸葛亮,這既是信任他的能力,也是信任他的人品。
諸葛亮有一句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在名篇《出師表》里,他曾這樣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從隱士到丞相,這個人生跨躍實在太大,可以說諸葛亮是個幸運的人。諸葛亮出山時,天下群雄爭霸已經數十年了,以他的才華,不論投靠誰都能混得不錯,但他寧願隱居,這就是他說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他的等待是一種遠見,他在等待明君的出現。他自比於管仲、樂毅,這兩位賢臣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遇到了百年不遇的明君。管仲遇到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樂毅遇到戰國最偉大的君主之一——燕昭王,兩位明君都無限信任兩位賢臣,堪稱君臣關係之典範。劉備有齊桓公、燕昭王之胸襟氣度,反過來又令諸葛亮盡心竭力,「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劉備去世後,諸葛亮肩負起重振蜀國、帶領蜀國走出困境的重任。這擔子太重、太沉。在鼎立的三國中,蜀國原本面積最小、資源最少、經濟最落後、人口最少,如今精銳盡失,士氣凋零,人心渙散。倘若魏國在這個時刻發動襲擊,蜀國能否頂住實在是個大問題。幸運的是,魏文帝曹丕並沒有把利刀砍向蜀國,而是砍向了東吳,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