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三國史(套裝共3冊)> 「年輕的無名小輩戰勝了年老的龐然大物」

「年輕的無名小輩戰勝了年老的龐然大物」

2024-10-09 00:52:53 作者: 醉罷君山

  復仇的念頭已經占據劉備的整個腦子。當他如願以償登上皇帝寶座後,一種孤獨感隨之而來。雖說麾下有一幫武將文臣,但若論及感情,沒有人比得上關羽與張飛。回想起艱辛奮鬥的幾十年,不論時局如何兇險,關羽與張飛這兩位難兄難弟總是相伴左右,讓他在無比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泯滅希望。

  不為兄弟復仇,自己枉作一輩子的大哥!

  這時的劉備已是皇帝身份,按理說不必親自上戰場,只要在後方運籌帷幄就行了。只是他報仇心切,非要親自操刀上陣不可。

  此時蜀軍前鋒已占據秭歸,劉備親自抵達前線,打算率軍沿長江東下,進攻東吳控制的江陵。皇帝衝鋒在前,萬一有閃失怎麼辦?治中從事黃權勸諫說:「吳人悍勇善戰,我們的軍隊順流而下,前進容易,後撤困難。微臣願意擔任先鋒,與敵人決一死戰,陛下應該坐鎮後方。」

  我要為兄弟報仇,卻躲得遠遠的,這像話嗎?劉備不假思索,一口回絕黃權的建議。他把軍隊分為江南、江北兩部,自己親率江南諸軍,沿著長江南岸翻山越嶺,向東挺進;同時任命黃權為鎮北將軍,負責指揮江北諸軍,協同作戰。

  兩路人馬齊頭並進。

  劉備率領的南路兵團進抵夷道縣的猇亭,在此安營紮寨;黃權率領的北路兵團前鋒也進抵夷陵附近。

  

  夷陵成為蜀、吳兩國的必爭之地。

  我們且來說說夷陵的戰略地位,夷陵即現在宜昌東,其西面便是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長江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這一段區域長江水流湍急,多險灘,兩岸地形險峻,高山對峙,峭壁林立。過了夷陵往東,地形逐漸開闊平坦。

  陸遜是這樣說的:「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意思是說,夷陵乃是軍事要衝之地,是國家門戶,這個戰略要地是不容易守住的,一旦丟失,損失的不只是一個郡的地盤,整個荊州都可能完蛋。

  劉備要東征,一定要拔掉夷陵這顆釘子,這樣既可保證長江航道的安全,同時優勢步兵進入地形平坦區後才能便於展開。

  陸遜麾下有五萬人馬,他一面調兵遣將,嚴防死守,拉開架勢與蜀軍對峙,一面不斷派斥候打探軍情,偵察蜀軍的部署。

  很快,偵察情報源源不斷地傳來:劉備把軍隊分布於長江南、北兩岸,沿著山嶺安營紮寨,兵營有數十個,綿延八十里,營與營相連,遠遠望去,前不見首,後不見尾,如長龍臥嶺。劉備這架勢夠大的,大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氣勢。

  不過,東吳人可不是吃素的。

  面對劉備的挑釁,吳軍上下士氣如虹,將領們更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為什麼呢?因為東吳將領打心眼裡瞧不起劉備,他們認為,當年若不是孫權及時出手,劉備早不知死哪去了。更令人忍無可忍的是,劉備忘恩負義,借了荊州,有借無還。不過,不還又如何?吳人略施小計,關羽授首,荊州不就又回來了嗎?

  自從孫策奠基江東以來,吳軍戰鬥力之強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赤壁一役,令不可一世的曹操蒙羞。這是吳軍戰史上最光輝的一頁,以曹操之強,吳人尚且能挫敗之,何況是劉備呢?諸將紛紛請戰,自告奮勇充當先鋒,要與劉備一決死戰。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都督陸遜拒絕出戰,他對諸將說:「劉備傾巢而出,舉兵東下,銳氣正盛,占據高山險要地形,難以進攻。貿然出擊,即便僥倖得手,也不能完全殲滅敵軍;倘若進攻不利,就會元氣大傷,這可不是小失誤。我們要做的事,就是激勵士氣,制訂戰略計劃,等待時機成熟。如果這裡是平原地帶,我們尚有被攻擊的擔憂;但劉備把部隊沿著山嶺布置,兵力無法展開,反倒把自己困在樹木、亂石之中,我們且耐心等待他們暴露出破綻。」

  此言一出,諸將大為不快,都認為陸遜不過是膽小之輩,這種人也配當統帥,真是恥辱。

  陸遜擔任吳軍大都督,很多人是不服的。

  在被呂蒙舉薦之前,陸遜在東吳軍界的名氣並不響亮,儘管他曾討伐山賊盜匪,但那只是次要戰場。如果不是呂蒙慧眼識英雄,陸遜的軍事天才很可能被埋沒。在擒殺關羽的荊州之戰中,陸遜著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先是以低聲下氣的語氣寫信迷惑關羽,造成畏敵的假象,關羽中計,悉數調兵北上,以致後方空虛,為呂蒙的奇襲提供了良機。

  在收復荊州之戰中,陸遜的表現光彩奪目。他先是與呂蒙聯手,一舉拿下重鎮公安、南郡,後來獨立領一軍,一路向西,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陸遜先攻宜都,蜀將樊友棄城而逃;緊接著,他派李異、謝旌率一支三千人的部隊,水陸並進,大破蜀將詹晏、陳鳳;又分兵攻蜀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大破之;吳軍一路殺到秭歸,招降當地酋豪文布。西征之役,拓地數百里,俘獲蜀軍數萬人,可謂戰功赫赫。

  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將領認為陸遜的成績實有運氣的成分,他在西征途中並沒有遇到強勁的對手,那些手下敗將,沒有一個算得上是名將。這不,劉備親自出馬,陸遜就成了縮頭烏龜,只會找藉口避戰。

  面對諸將的質疑,陸遜堅持己見。

  呂蒙曾這樣評價陸遜:「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呂蒙欣賞的正是他的深謀遠慮。戰爭是一門藝術,並不是單純靠勇氣就能得勝,更重要的是智謀。戰爭有一定的原則,卻沒有固定不變的戰法,戰場形勢千變萬化,高明的統帥能站在制高點上,因勢利導,選擇在最好的時間、最好的地點做出最有利的反擊。

  從蜀、吳兩國對陣形勢分析,蜀國皇帝親征,打著復仇的旗號,士氣如虹,兼傾國之兵,在實力上占有優勢。陸遜只有五萬兵力,不僅要對付精銳的蜀軍,還得對付歸附劉備的蠻族部落,劣勢明顯。不僅如此,劉備占盡地利,軍隊駐紮在險要之山地,進可攻,退可守,兼據長江上游,若以水師攻擊,也是有優勢的。

  不過,劉備並沒有充分利用地形上的優勢。

  首先,他把勝利寄托在陸戰上,根本沒考慮把水師投入戰鬥。水上戰鬥與陸上戰鬥有很大不同,內河作戰,順流是非常有利的因素。中國古代內河戰爭史上,順流一方贏得勝利的概率,要遠遠高過逆流的一方。若以水陸兩路分進合擊,陸遜將被迫在陸地與河流同時迎戰,非常不利。那麼劉備為何棄水師不用呢?

  我想這裡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蜀軍的水師力量比吳軍弱。劉備早年在北方戰場馳騁,都是陸戰,罕有水戰。後來他投奔荊州劉表,在曹操大舉南下時,才拼湊起一支水師,由關羽指揮。關羽是蜀軍中最優秀的水軍將領,正因為如此,才有水淹七軍的經典之戰。關羽死後,蜀軍中沒有出色的水軍將領,這是劉備棄水師不用的原因之一。

  第二,黃權曾警告劉備,水師順流而下,進攻當然有利,但是風險不小,萬一進攻不利,逆流撤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由於東吳水師很厲害,劉備對水戰心裡沒底,擔心吃了敗仗後無法全身而退,故而更傾向於陸上爭鋒。

  後來陸遜在寫給孫權的軍事報告中曾說:「我本擔心劉備會水陸並進,現在他卻捨棄水路不走,只走陸路。」由此可見劉備著實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過於小心謹慎,而戰爭,有時候不冒風險是不行的。

  再來說說劉備犯的第二個錯誤。

  蜀軍在軍事部署上有很大問題。劉備把軍隊分割為江北、江南兩部分,沿著長江兩岸的山嶺安營紮寨,兵營數十座,綿延八十餘里。這個架勢看起來頗嚇人,可細細分析,就發現其中問題很大。兩部軍隊被長江隔開,一旦出現情況,難以互相支援;兵營沿著山嶺地帶分布八十餘里,道路不好走,軍隊失去機動性,難以大規模展開。後來陸遜評論劉備的部署說:「處處結營,察其布置,必無他變。」也就是說,這個陣營拖得太長了,而且集中在狹長山嶺地帶,根本不可能出奇制勝。

  劉備這個陣勢,不像是進攻,更像是用於防守。

  倘若吳軍發動進攻,蜀軍占據險要地形,自然有優勢。作為一名沙場宿將,劉備為什麼採取這麼一種防禦型的陣勢呢?我想主要原因在於他想誘使吳軍主動進攻,在防禦中消耗吳軍的力量。畢竟蜀國一方是入侵者,已占據長江三峽數百里之地,陸遜能無動於衷嗎?

  說實話,劉備的判斷並非沒有道理。

  東吳軍隊在夷陵、猇亭一線與蜀軍對峙達半年之久,陸遜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東吳將領們為了收復失地,多次請求陸遜出兵,陸遜堅決拒絕。在諸將眼中,陸遜早已是膽小怯懦的代名詞,大家打心眼裡鄙視他。

  反對陸遜的將領中,有些是當年與孫策打天下的老將,有些是孫氏家族的親戚,論資歷、論權勢都不可小覷。他們或仗著軍功,或仗著後台,與大都督唱對台戲,對陸遜的命令置之不理。總司令是那麼好當的嗎?倘若陸遜意志薄弱,恐怕要被眾人的意見所綁架。

  但是,在軍心離亂的關鍵時刻,陸遜表現出一個統帥應有的沉著與堅定,他手按劍柄,以嚴厲的語氣呵斥諸將:「劉備乃是天下聞名的英雄,連曹操都忌憚他三分,如今他已率領大軍入我邊境,這乃是強勁的對手。諸位深受國恩,理當和睦共處,齊心協力消滅敵人以報效國家。然而,你們卻公然違抗命令,這是為什麼?我雖是一介書生,受命於主上,主上之所以委屈各位受我的節制,乃是認為我還有些許可稱道的地方,可以忍辱負重。各位都有各自的職責,豈容推辭;軍有軍法,不可違犯!」

  與其他赳赳武將不同,陸遜是書生出身,是儒將,然而此時他剛毅的眼神中充滿不可侵犯的威嚴,手握的寶劍微微出鞘,殺意襲來,令人不寒而慄。所有人心頭一顫,看不起陸遜是一回事,違抗總司令的命令是另一回事,抗命不從是要掉腦袋的。

  在陸遜的鐵腕下,這些桀驁不馴的將領們夾起尾巴,沒敢貿然出擊。

  陸遜只守不攻,劉備反倒被動了。

  為了誘使陸遜來攻,劉備打算拋出誘餌。蜀軍大都督馮習、前部督張南策劃一個方案,由將軍吳班率數千人馬出山地,在平地築營。平地築營,無險可守,東吳將領們又紛紛說,機不可失,應當馬上出擊,消滅這支蜀軍。

  數千名蜀軍莫名其妙地跑到平地築營,棄山林之險,這不合常理。陸遜判斷說:「這其中必定有詐,我們暫且觀察,不宜輕舉妄動。」大家沒辦法,心裡又嘲笑總司令真太膽小怕事了。

  果然不出陸遜所料,過了幾天,劉備見敵人不上鉤,按捺不住了,只得悻悻退兵。此時吳軍偵察兵清楚地發現,在山谷中還埋伏有一支八千人的蜀軍。陸遜對眾人說:「我之所以沒有聽各位的建議進攻吳班,正是猜測劉備必定有詭計。」在事實面前,吳軍將領們對陸遜的態度有了變化,看來總司令的堅持是對的,否則冒冒失失出擊,偷雞不成還要蝕把米呢。

  經過半年對峙,陸遜已經把劉備的老底摸清楚了,這位蜀漢皇帝已是黔驢技窮。劉備沒敢動用水師,陸軍又受山嶺地形限制,被迫分布在綿延數十公里的陣線,無法形成鐵拳出擊,對吳軍威脅不大。於是陸遜寫了一封信給孫權,分析戰場形勢,指出劉備的弱點所在,並說:「臣雖不才,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破壞在近,無可憂者……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也就是說,陸遜已經醞釀好反擊的計劃,成竹在胸矣。

  轉眼已到閏六月,陸遜準備反擊了。

  此時有一批將領跳出來說:「發動反擊應該在劉備立足未穩之際,此時蜀軍已深入五六百里,與我們對峙七八個月,各險要之處都加強防守,現在出擊為時已晚,肯定撈不到便宜。」他們心裡還在犯嘀咕,半年前我等要求反擊,總司令不肯,如今敵人的營寨早就如同銅牆鐵壁,去了豈不是碰壁嗎?

  陸遜解釋說:「劉備是一個狡猾的傢伙,作戰經驗豐富,蜀軍開始集結時,他考慮得十分周到,沒有什麼破綻。如今蜀軍駐紮時間已久,卻找不到我軍的漏洞,士兵們久固山林,疲憊不堪,心情沮喪,士氣低落,已是無計可施。消滅敵人,就在今天。」

  為了一窺蜀軍虛實,陸遜先發動了一次攻堅戰。他派兵攻打蜀軍一處軍營,經過半年的經營,營壘果然固若金湯,又依險而守,難以強攻。吳軍這次出擊不利,很快敗下陣來。不懷好意的將領們冷笑道:「這個大帥只會吹牛,不過是白白犧牲士兵的性命罷了。」其實陸遜發動這次試探性的進攻,只是為了近距離觀察蜀軍營壘的弱點,他心裡早已有了破敵之計。

  蜀軍營壘相連,綿延百里,地形狹窄,又依山伴林,倘若用火攻,蜀軍將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俗話說,水火無情。直到今天,水災與火災仍是人類面臨最嚴重的災害,在戰爭中,能善用水、火兩種利器,其威力可能超過十萬之師。在赤壁之戰中,周瑜正是採用火攻戰術,大破曹操水師;在樊城之戰中,關羽則利用水攻戰術,水淹七軍,擒于禁、殺龐德。如今陸遜又想到了火攻戰術,正是因為他發現了蜀軍的致命弱點。

  我們也要考慮一個問題:劉備屯兵於長江兩岸,已有半年之久,為什麼陸遜遲遲沒有採取火攻戰術呢?

  這是有原因的。

  前期劉備來勢洶洶,東吳已丟失數百里之地,戰略重心在於防禦而非進攻。正如陸遜所言,劉備是一代梟雄,沒摸清其底細之前,絕不可以冒冒失失決戰。經過數月的觀察,陸遜發現了蜀軍的弱點,卻恰好碰上雨季,顯然不是火攻的良機。直到閏六月,正是夏秋之交,雨季結束了,這才可以把火攻付諸戰場。

  東吳士兵每人隨身攜帶一束茅草,逼近蜀軍營壘,開始縱火。此時夷陵一帶主要風向仍是東南風,風是往西吹的,火勢撲向蜀軍營壘。營壘的木柵、帳篷都是易燃之物,加之草木繁茂,這火一燒還了得,火勢很快蔓延開來,一座座營壘都燒起來了。

  一時間,火光沖天,濃煙滾滾。

  儘管劉備是沙場宿將,終究百密一疏,僅此一疏,他就要輸個精光了。蜀軍總司令(大都督)馮習、前鋒總指揮(前部督)張南趕緊組織人力滅火,火還沒撲滅,吳軍如排山倒海般沖了上來。此時的蜀軍早就亂了陣腳,哪裡顧得上抵抗呢?在一陣混戰中,馮習、張南都被吳軍所殺,前來助陣的胡人部落酋長沙摩柯也死於非命。將軍杜路、劉寧等身陷重圍,只得繳械投降。

  吳軍的攻勢在江北、江南同時展開,負責南線作戰的吳軍將領是安東中郎將孫桓。

  孫桓是孫氏宗室中的佼佼者,史書稱他「器懷聰朗,博學強記」,有「宗室顏淵」之譽,被人比作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回,可見此人道德修養是很高的。孫桓曾在討伐關羽之戰中,降敵五千,一戰成名。陸遜下達總攻令後,孫桓率部進攻夷道猇亭,這裡的蜀軍是劉備的精銳之師,吳軍初戰不利,反而被蜀軍包圍。

  情形不妙!孫桓緊急向陸遜求援。

  此時江北戰場正進入關鍵時刻,能否全殲敵人,在此一舉。對孫桓的求援信,陸遜只是瞥了一眼,說:「現在不可以。」諸將勸說道:「孫桓乃是主公的族侄,現在被包圍了,形勢危急,怎能不救?」陸遜答道:「孫桓深得軍心,雖被包圍,城池堅固,糧食充足,不必擔心。等到我大功告成,用不著救援,孫桓之圍自然就解了。」說完,陸遜披甲上陣,指揮大軍乘勝追擊。

  為了抵擋吳軍兇猛的攻勢,劉備親自坐鎮馬鞍山,收攏殘兵敗將,沿著山嶺構建了一道環形防禦線,企圖力挽狂瀾。

  然而,吳軍已然是殺紅眼了。

  陸遜嚴令各軍從四面八方進攻,此時蜀軍人心渙散,劉備親自壓陣也於事無補。在一片喊殺聲中,蜀軍的防線完全崩潰。負責殿後的傅肜拼死抵抗,殺到最後,所有人都死光了,只剩下他一人。陸遜派人勸他投降,傅肜破口大罵道:「吳狗,豈有投降的大漢將軍呢?」說罷沖入敵營,力戰而死。這裡我們說個題外話,東漢是中國歷史上最崇尚氣節的朝代,其戰爭史上很少出現投降敵人的將領,蜀以繼承大漢自居,大漢將軍可以戰死,不可以投降,這就是氣節。

  蜀軍兵敗如山倒,開始奪路而逃,同時從水路撤退。在這場戰爭中,劉備的水師只承擔運輸的作用,並沒有當作一支突擊力量。由於山嶺地形限制,那麼多人的大部隊要從陸地撤退是不容易的,因此有一部分隨水師撤退。然而,艦隊西行便是水流湍急的三峽,逆水行舟,談何容易!東吳艦隊緊咬不放,眼看蜀艦隊就要被追上了。當時指揮蜀艦隊的將領是程畿,其部下紛紛勸道:「追兵快到了,應該解下小船撤退。」小船比大船跑得快,這話的意思就是讓主將快逃。程畿斷然拒絕道:「我從軍以來,就沒學過如何逃跑。」他決心與艦隊共存亡。蜀艦隊焉是經驗老到的吳艦隊的對手,程畿戰死,艦船或沉或降,全軍覆沒。

  馬鞍山決戰,劉備輸光老本。他仰天長嘆,在暗夜的掩護下無奈西逃。

  再來看看江南的戰事。

  吳安東中郎將孫桓出師不利,被蜀軍圍困於夷道,向陸遜求援,陸遜置之不理。孫桓非常不高興,滿腹牢騷:沒見過這樣的統帥,部將有難卻顧若罔聞,這可是事關生死的事呢。沒辦法,他只好據城固守。沒過多久,劉備戰敗的消息傳來,蜀軍不敢戀戰,慌慌張張撤圍而去。

  當時世人把孫桓比作顏回,可見他道德修養頗高,並不是一個記恨的人。倘若遇到一個小肚雞腸之輩,陸遜恐怕也要倒霉。就好比西漢名將周亞夫在平定七國之亂時,出於全盤戰略考慮,沒有出兵援救梁王劉武,後來便遭到劉武的報復。陸遜的運氣比周亞夫要好,孫桓解圍後,渡江與陸遜會師,他對總司令說:「起初我確實埋怨過您不肯相助,到現在才知道將軍調度有方。」

  孫桓首戰不利,急著要立功,便自告奮勇,追擊劉備。此時的劉備已然如驚弓之鳥,他的部隊損失已達數萬人之多。為了阻止吳軍追擊,他下令把鎧甲等物資堆在隘口,放一把火把它們燒了。陸遜用火攻,劉備用火阻敵,火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可見一斑。不過,這也只能暫時遲滯吳軍,孫桓抄小路截擊,劉備差點完蛋。這位蜀漢皇帝狼狽到了極點,翻山越嶺,好不容易才逃出孫桓的魔爪。他恨恨地說:「以前我在京城見過孫桓,當時他還是個小孩子,沒想到今天被他坑得這麼慘!」

  夷陵一戰,是劉備生平最後一戰,也是敗得最慘的一戰。戰死沙場的將士有數萬人之多,其中包括大都督、前部督這樣的高級將領。幾乎所有的戰船、武器、糧食物資都落入吳軍之手,蜀軍士兵的屍體浮滿長江的江面,隨著無情的江水漂到下游,真算是死無葬身之地。

  蜀漢殘留的一支軍隊在鎮北將軍黃權的率領下向北逃竄,無法返回,無奈之下,黃權只得率部向魏國皇帝曹丕投降。

  與劉備的黯然失色相比,陸遜則光芒四射。

  在此之前,陸遜的能力屢遭諸將懷疑,認為他不過是靠著關係才當上總司令。他的妻子是孫策的女兒、孫權的侄女,與公室也算沾親帶故;同時,他又為前任總司令呂蒙所力薦,這些都是他飛黃騰達的一些外在因素。不過,這些因素是次要的,他卓越的軍事能力才是孫權、呂蒙所看重的。

  東吳的地盤,是古代吳、越、楚之地,蠻夷甚多,民風強悍,整體文化水平不如中原。與哥哥孫策相比,孫權的行軍作戰水平是不行的,但他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有識人之才與高超的統治能力。他的才能與博覽群書是分不開的,故而十分器重有學識有修養的人。以前呂蒙只會舞槍弄棒,孫權認為這不過只是匹夫之勇,要成為統帥,還得多讀書。在孫權的鼓勵下,呂蒙發憤求學,手不釋卷,令魯肅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感慨。東吳歷任總司令,包括周瑜、呂蒙、陸遜,都在戰場上立下不世之功勳,他們的共同點是智慧超群,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班超曾經說過:「明者睹未萌。」英國鐵血首相邱吉爾有更為貼切的議論:「他具備那種最深入、最本質的靈感,可以刺穿話語和事物的表面——就像可以隱約但有把握地看到磚牆的另一面,或是能夠提前嗅出獵物。與這種素質相比,專業知識、學問、口才、社會影響、財富、名聲、邏輯、勇氣這一類優點都一文不值。」

  在別人都沒有看到陸遜的潛力時,孫權、呂蒙都看到了,這就是「明者睹未萌」;在其他將領都看不到勝利的機會時,陸遜看到了,這也是「明者睹未萌」。

  在夷陵之戰的過程中,陸遜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一方面是劉備在戰場上的施壓,另一方面是部將們在心理上的抵制。力排眾議、堅持己見是一種擔當,非意志堅忍不拔者不能為之,一旦你失敗了,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人生就此毀滅。陸遜的堅持來自自信,自信來自卓越的判斷力,判斷力來自他的高瞻遠矚與深謀遠慮。這不是光靠聰明才智就能做到的,有些人有聰明才智,但只能當謀士,出出謀、劃劃策,他們不用承擔後果;能深謀遠慮,又敢下決心,敢承擔責任,這才是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為什麼偉大的人物總是寥若晨星?原因正在於此。

  這一戰贏得太漂亮了,之前對陸遜的軍事才能深表懷疑的將軍們都啞口無言,因為幾乎所有的奇謀妙策,都是出於陸遜之手。陸遜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冷靜從容,每步棋都意味深遠,最後抓住敵人的弱點,一擊致命。大家不服也得服,口不服心也得服。

  在整場戰事中,陸遜從來沒有藉助孫權的權威來壓服部將,直到戰爭結束後,孫權才得悉他被眾人反對之事。真傻,何必自己頂著呢?你忘了背後還有一個強有力的支持者嗎?孫權對陸遜說:「你怎麼不向我舉報那些不聽話的傢伙呢?」

  陸遜答道:「我深受王恩,這些將領不是主上的心腹便是功臣,都是主上所應當依賴、共謀大事之人。我一直仰慕藺相如、寇恂這樣的名臣,他們都能委曲求全,以國事為重。」藺相如是戰國時代趙之名臣,寇恂是東漢名臣,他們都是知曉大節之人——與國家利益相比,個人榮辱又算得了什麼呢?

  這個回答,足見陸遜的高風亮節。

  孫權聽後打心底里更加敬重陸遜,加封他為輔國將軍,兼任荊州牧。

  夷陵之戰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一樣,在三國史上有著重要意義。

  官渡之戰確立了曹操在北方的霸權;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夷陵之戰則基本確定了三國的版圖。這三場經典戰爭也確立了曹操、周瑜、陸遜在中國戰爭史上的地位,這三位英雄級的人物都是在劣勢中以智取勝,贏得漂亮的勝利的。可以說,此三役都是生死決戰。官渡之戰及赤壁之戰前文已說,此處不贅言,單說夷陵之戰的意義。

  夷陵之戰前,魏、蜀、吳三國各有各的優勢與劣勢。

  魏國擁有廣袤的土地,加上曹操數十年之經營,無論在政治、經濟、軍事上均有先發之優勢;其劣勢是曹操已經去世,曹丕的才能與其父相去甚遠,智慧不及孫權,雄才不及劉備。

  蜀國雖崛起最晚,發展勢頭卻最猛,劉備扛起「漢」家大旗,在政治上還是有相當的號召力的,畢竟大漢存在四百年之久,人心思漢;其劣勢是剛剛丟失戰略要地荊州,兩員大將關羽與張飛都死於非命,軍事力量已大打折扣。

  吳國則相反,奪取荊州後如虎添翼,政權穩定,內部團結,這是其優勢;與曹丕、劉備相比,孫權沒有稱帝,政治影響力不及魏、蜀。曹氏稱帝,乃是水到渠成;劉氏稱帝,乃是憑藉皇室後裔的名頭;孫權稱帝時間要比曹、劉晚很多年,主要是沒政治資本,在軍事上又面臨蜀、魏的兩線進攻,這是其劣勢。

  夷陵之戰的直接原因,是劉備為關羽復仇。不過,若是深究,我們會發現戰爭的導火索早在赤壁之戰時便埋下了。

  赤壁之戰中,劉備與孫權在十分危急的情況下聯手對付曹操,因為事出緊急,對戰後勢力範圍的劃分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荊州一直是吳、蜀的分歧所在,最終只能訴諸武力,吳人殺死關羽、奪取荊州,卻埋下新一輪戰爭的種子。

  應該說,劉備攻吳是一個十分不明智的選擇。他剛扯起「漢」的旗幟,應集中力量對付曹魏,趁其關中叛亂迭起之際,奪取關中之地,收羅關中諸將帥,進而窺視中原,這才是當年漢高祖劉邦之事業。他卻意氣用事,揮師東向,孫權為了自保,假意投誠曹魏,蜀漢便失去了政治上的優勢。

  這時的吳國可謂危機空前。劉備東征的威脅是巨大的,如果曹丕大舉南征,兩線作戰的吳國必定土崩瓦解。退一步說,即便曹魏不進攻,只要吳國陷入戰爭的泥潭無法自拔,也只能完全投靠曹魏,其獨立性也將蕩然無存,將淪為魏國的附庸。所幸的是,曹丕低估了孫權的雄心,非但接受其投降,還加封其為「吳王」,解除了吳國的北面威脅,令孫權可以從容地集中力量對付劉備。

  夷陵之戰,東吳取得徹底的勝利,幾乎摧毀了蜀軍主力,保障了東吳在政治、外交、軍事上的獨立性,避免淪為魏國的附庸。蜀國元氣大傷,只是其國家地形險惡難攻,暫時免於外患,但擴張已是戛然而止。魏國坐山觀虎鬥,本想收漁翁之利,最後錯失良機,落得個兩手空空的下場。

  從此,三國進入長期相持的局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