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三國史(套裝共3冊)> 十四 改朝換代,曹丕君臨天下 一樁十三年前的陰謀,斷送了一位皇后的性命

十四 改朝換代,曹丕君臨天下 一樁十三年前的陰謀,斷送了一位皇后的性命

2024-10-09 00:52:40 作者: 醉罷君山

  倘若不是赤壁之戰慘敗,曹操恐怕早就黃袍加身了。他本想一鼓作氣,消滅劉備,蕩平孫權,平定天下,建立秦始皇、漢高祖及光武帝那樣的不朽勳業。只是事與願違,他以強擊弱,以眾擊寡,卻遭遇生平最慘重的一次失敗。這次失敗讓他在政治上陷入被動,劉備與孫權斥他有篡奪漢室之野心,罵他是國賊。

  曹操的敵人不僅在外部,朝廷之內也不乏反對者。孔融以古代王畿制度抨擊曹操在封地上有違古制,只是他一介文人,如何與曹操抗爭,最終落得個滿門抄斬的悲慘下場。孔融之死並不能平息士人們的議論,曹操不得不親自撰寫《讓縣自明本志令》,否認自己有篡位之野心,同時歸還三縣封地以明心跡。

  本書首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不過,說歸說,做歸做。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獲得一項特權:贊拜不名,劍履上殿,入朝不趨。這是權臣的特權,也是篡權的第一步。在東漢歷史上,有兩個大權臣曾獲得這樣的特權,一個是梁冀,一個是董卓。梁冀曾毒死漢質帝,董卓曾廢掉皇帝劉辯並迫其自殺。表面上看,這項特權是皇帝賜予的,其實皇帝是被逼無奈,這時的漢獻帝早已是傀儡一個。

  大家不要以為改朝換代很容易,即便皇帝是可以操縱的傀儡,也不意味著權臣可以馬上奪走他頭上亮晶晶的皇冠。梁冀與董卓都曾一手遮天,最終還不是落得個死無全屍的下場。聰明的曹操才不會為了急著黃袍加身而把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他要先挖出朝廷內外潛在的敵人,一一消滅。權力這種東西,有時看似威力無窮,有時卻又顯得脆弱不堪,只消一次小小的政變,就足以陰溝裡翻船——這樣的故事,在東漢兩百年歷史中,不知反覆上演了多少次。小心是必要的,否則只能像可笑的袁術那樣,過把皇帝癮就死。

  熟悉歷史掌故的官員們都料想得到,篡權的第二步就是「加九錫」。這是重要的一步,當初王莽篡漢時也是如此。九錫就是九賜,賜給九樣東西。擅於拍馬的官員們一致提議,為表彰曹操對朝廷所作的偉大貢獻,應該「加九錫」。不過,此舉遭到一些正直人士的強烈反對,其中包括被曹操視為左膀右臂的尚書令荀彧。荀彧是曹操謀士集團中最重要的人物,他的反對令曹操大為不悅。作為一個志在輔佐朝廷的人,荀彧情知東漢朝廷氣數已盡,在心灰意冷之下,他服毒身亡。

  荀彧之死沒能阻止「加九錫」決議的通過。

  建安十八年,朝廷封丞相曹操為魏公,以冀州十郡作為封地,稱為「魏國」,並加九錫。雖然魏還只是一個封國,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這個魏國遲早要取代漢室。這證明幾年前曹操歸還三縣、表白心跡的宣言不過是一紙謊言,如今他的封地已經擴展到十個郡,郡可比縣要大得多呢。

  當然,曹操還是要演演戲的,他把自己的三個女兒獻給漢獻帝,她們被封為貴人。明知漢獻帝就是個木偶,曹操還不惜賠上三個女兒去侍奉他,這不是作秀給天下人看嗎?可憐這三個女兒,活脫脫成為父親手中的政治工具,在入皇宮的那一刻,她們的幸福也算葬送了。

  從此,東漢有兩個並立的政治中心,一個是許都的中央朝廷,另一個是鄴城的魏國朝廷。說並立,那是給皇帝面子,實際上政令都出自鄴城曹操之手,而不是許都。魏國已經擁有完整的官職制度,從尚書到侍中到六卿,應有俱有。

  命途多舛的漢獻帝是個可憐的人兒,他一生都被軍閥綁架,名為皇帝,實則連常人不如。倘若他只是一個平民百姓,至少還能呼吸自由的空氣,命運偏偏跟他開了個大玩笑,他被架到皇帝的寶座,卻沒有任何權力,如同祭壇上的羔羊。皇帝身邊的一幫侍從、武士,都是曹操派來的,獻帝幾乎連一個親信也沒有。

  不過,還是有人同情皇帝的。議郎趙彥盡忠職守,時不時向皇帝進言,討論天下大事,商談對策。趙彥這些所作所為,早被暗探報到曹操那裡,曹操聽罷大怒,你趙某人還真把自己當回事,難不成是想干預政事嗎?曹操的血是冷的,他毫不留情,把趙彥逮捕後砍頭了。

  趙彥就因為多說了幾句話而掉了腦袋,皇帝嚇得魂飛魄散。當曹操邁進皇宮大殿時,漢獻帝如同無助的羔羊面對一頭猛虎,以顫抖的聲音說:「您要是想輔佐我,就求求您寬厚點;不然的話,您就開開恩,放我一條生路吧。」那語氣,近乎哀求了。

  聽到這裡,曹操臉色大變。他看得出來,皇帝被逼急了。狗急都會跳牆,皇帝急了,保不準會干出什麼事情。雖說周圍的武士都是曹操的人,但很難保證其中沒有投靠皇帝的人,趙彥不就心向皇帝嗎?這時曹操突然有一種警覺:這個愣頭愣腦的皇帝難不成要跟我拼命嗎?

  別看曹操驕橫跋扈,他對漢朝歷史掌故知道得一清二楚。東漢有很多皇帝剛上台時就大權旁落,僅僅依靠幾個宦官,就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權臣打趴下了。這個木偶皇帝不會暗地裡收買了幾個武士要殺我吧?曹操心裡還真有幾分慌亂。其實他過於神經質了,漢獻帝太平庸,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冒這個險。曹操二話沒說,趕緊轉身逃出宮殿,居然嚇出一身冷汗。低聲下氣的皇帝看著曹操莫名其妙地逃走,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不曉得發生了什麼事。

  從此之後,曹操索性再也不上殿了。

  這就叫做賊心虛。

  晚年的曹操疑神疑鬼,老擔心有人想謀反,想殺他。皇宮他是不進去了,以免遭遇不測。同時,他還派暗探偵察皇宮每個人的底細,連祖宗三代也要查。這一查,還真給他查出一條線索。

  這其實是十三年前的事了。

  當年車騎將軍董承與劉備密謀刺殺曹操,董承派了一名刺客潛入曹操大營,倘若不是許褚在場,刺殺計劃幾乎成功。政變失敗後,董承被殺,並被夷滅三族。在處決名單中,包括董承的女兒——嫁給皇帝的董貴人。當時董貴人已經有了身孕,懷了龍種,殺了她不等於把皇帝尚未出生的孩子也殺了嗎?漢獻帝向曹操苦苦哀求,希望能饒恕董貴人,曹操根本不予理睬,可憐的董貴人最終命喪黃泉。

  這些事,曹操還記憶猶新。

  當他徹查十三年前的這起案件時,意外發現,伏皇后也捲入到政變的陰謀中。原來董貴人被殺後,伏皇后惶恐不安,皇帝的妃子都可以被隨意處死,還有誰是安全的呢?伏皇后悄悄給父親伏完寫了一封信,在信里痛罵曹操的暴行,希望父親能有所行動,挺身而出反對曹操。

  伏完時任屯騎校尉,雖說有一點兵權,但他是文人出身,讓他發動軍事政變,他哪行呢?伏完看到這封信後嚇壞了,這簡直是讓他拿全家人的性命做賭注。他和曹操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手,曹操要踩死他,如同踩死螞蟻一樣容易,借他十個膽他都不敢與曹操較量。因此,伏皇后的信是送出去了,但石沉大海,伏完根本不敢採取任何行動。

  按理說,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十三年,早已被淡忘了。豈料曹操的爪牙們居然翻箱倒櫃把這個塵封已久的事給揭開了。儘管伏皇后的陰謀沒有付諸實踐,老爹伏完也已去世多年,但陰謀就是陰謀,在曹操看來,皇宮裡還隱藏著這樣一個敵人,就是心腹之患。皇帝都沒有權力,更何況是皇后,即便伏皇后有心殺國賊,也沒那個能耐。不過,只有一種人是沒有威脅的,那就是死人。

  很快,反攻倒算開始了。

  曹操先是派御史大夫郗慮持皇帝的符節,把皇后的印信給收繳了。在中國古代,對印信是很重視的,它是一個人身份、地位的證明,收了印信,意味著伏皇后尊貴的地位被剝奪了。尚書令華歆帶著一隊人馬闖入皇宮,捉拿伏皇后。可憐漢獻帝作為一個皇帝,連自己的女人也保不住,先是董貴人被殺,現在又輪到皇后遭殃。

  這些年來,天下洶洶,外面兵荒馬亂,好歹後宮算是寧靜的。不過誰都明白,寧靜只是表面現象,曹操絕不可能乖乖交出權力,總有一天他會露出猙獰的面目。這一天還是來了,一隊武士踹開宮門,伏皇后花容失色,臉色慘白,瞳孔放大,露出恐懼的神情。她的本能反應便是躲起來,這是求生的意志,儘管明知只是拖延死亡的到來。她無處可去,只得藏在夾牆之內,一個狹小的密室之中。

  前來抓捕皇后的華歆找不著人,索性把皇后的寢宮給拆了。屋子都拆了,皇后還怎麼躲呢?隨著一堵牆的倒塌,陽光射入黑暗的密室,照在皇后蒼白的臉龐上。華歆命人把癱倒在地的皇后拽出來,此時的伏皇后披頭散髮,赤著雙足,誰能想到尊貴的皇后此刻竟如此卑微呢?

  皇帝在哪呢?

  此時的漢獻帝就在寢宮之外,他低聲下氣地請郗慮上座,似乎郗慮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而他只不過是端茶倒水的侍者。愁容滿面的皇帝內心無數次地祈禱,希望皇后能逃過一劫,他內心交織著自卑與無奈:我還是皇帝嗎,竟然連自己心愛的女人也保護不了。就在此時,他聽到一聲慘叫聲,伏皇后被一群剽悍的武士拖出來,他的心如同被鋒利的刀割開,破碎了。

  晶瑩的淚珠從皇后臉上滑落,當看見皇帝那張熟悉的面孔時,她發出了一聲撕心裂肺的哀號:「皇上,救我一命!」

  這一聲哀號,如從天空劈下的驚雷,擊中皇帝的心臟。他失魂落魄,望著無助的皇后,語氣悲戚而絕望,像是對皇后說,又像是喃喃自語:「我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麼時候,怎麼救你啊!」(我亦不知命在何時!)

  說罷,他流下眼淚,回頭看著御史大夫郗慮,悲憤地說:「郗公,天底下竟然有這樣的事!」他真想大吼一聲「我是皇帝」!可是,自有皇帝以來,有這樣窩囊到極點的皇帝嗎?這時的他,覺得董卓、李傕與曹操相比,還真是仁慈呢。郗慮面有慚色,低下頭,不敢直視皇帝的眼睛。

  可憐的皇帝只能流著淚目送皇后被拖走,沒有人比他更能體會到世道之艱難。皇后被關入宮廷監獄,幽禁而死,可能是被毒死的,因為她的兩個皇子都被鴆殺。皇帝救不了自己的女人,同樣救不了自己的兒子。至於伏皇后的兄弟親戚,更是遭到滿門抄斬的下場,被屠殺了一百多人。倘若不是曹操稱帝的時機尚未成熟,漢獻帝恐怕也要死無葬身之地。

  曹操不是對皇帝寶座沒興趣,只是劉備與孫權未滅,就算當皇帝,也不能號令天下。不過,他顯然還不滿意「魏公」的尊號,必須再提升一級。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魏公」改稱為「魏王」。不久後,漢獻帝下詔,魏王曹操可以使用天子旌旗,出入時實行戒嚴與清道,一如皇帝標準。

  篡位奪權的野心如此明顯,難道就沒有人挺身而出反對嗎?

  當然有了。

  一起政變陰謀正悄然策劃中。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以金禕、耿紀、韋晃、吉本、吉邈、吉穆等人為核心的反曹集團秘密成立,他們計劃發動政變,殺死曹操派往許都的丞相長史王必。一旦政變成功,他們將聯合南方的關羽,對曹操發動戰爭,消滅國賊。不過,這次政變未能成功,反曹集團首領被消滅殆盡。

  這起未遂的政變給了曹操一個警告,他的統治基礎遠沒有想像中的堅實。

  很快,多地爆發兵變和叛亂。

  首先是代郡、上谷一帶的烏桓部落三名單於叛變,曹操派自己的兒子曹彰前往鎮壓。曹彰是曹操兒子中最勇猛的一個,他精於騎射,膂力過人。他在討伐烏桓之戰中有卓越表現,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在戰鬥中還挨了幾箭。他的勇猛精神鼓舞了全軍的鬥志,曹軍一路窮追猛打,在桑乾河北之戰中,大破烏桓叛軍,斬俘數千人。此役不僅平定烏桓的叛亂,還迫使鮮卑酋長率數萬騎兵歸降。

  烏桓叛亂剛剛平定,又發生了南陽宛城守將侯音的兵變,為曹仁所平定;不久後,曹操老巢鄴城爆發魏諷的叛亂,為太子曹丕所平定。上述兩次叛亂,上章已有敘述,此處從略。

  從公元217年到219年三年間,曹操統治的中原地區規模較大的政變、兵變、叛亂共有四起,這裡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內部原因便是曹操篡權的野心已是天下皆知,對他不滿的大有人在;外部原因是曹操的對外戰爭遭遇挫折,既被劉備奪走了漢中,又被關羽打得落花流水。

  正是有劉備這個強韌對手的存在,曹操始終不敢把皇冠戴在自己的頭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