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的人才戰略

2024-10-09 00:50:02 作者: 醉罷君山

  天子是塊招牌。

  如何能把招牌變為手中的王牌呢?

  這就要求朝廷重新樹立起權威——唯有如此,當權者才能大義凜然地對諸侯指手畫腳,恢復政治秩序。然而,這個任務是相當困難的。自從董卓入主朝廷後,只知武力,不知治理,皇城的官兵形同土匪,只會燒殺搶掠。三公九卿形同虛設,可有可無,毫無話語權,帝國的中樞機器基本上停止運轉。

  要重振朝廷的雄風,首先要整頓朝廷的重要官職。東漢常設官職,以「三公」權力最尊。自漢靈帝公開出售官職以來,三公的官位漲價了,人卻大大掉價了,朝政因此混亂不堪。除了「三公」之外,尚書台主持宮廷機要,權勢極重。曹操奉迎天子後,先殺尚書馮碩等人,後又盡黜「三公」。但他並沒有草率地選擇「三公」人選,而是採取寧缺毋濫的原則,除了自任司空外,太尉與司徒兩個位置都空缺。

  既然太尉府與司徒府空缺,朝廷中最重要的機構,便是司空府與尚書台。

  請記住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曹操先提拔自己最為器重的荀彧為侍中,兼任尚書令之職。此前張邈勾結呂布叛亂,荀彧在寡不敵眾的劣勢條件下,保住曹操的老巢,非但智勇雙全,且忠心可鑑。曹操又讓荀彧推薦可用之人,荀彧推薦了兩人,分別是荀攸與郭嘉。

  我們且來了解一下這兩個人。

  荀攸是荀彧的侄子,出生於士族之家,他年輕時便聰明過人,有敏銳的洞察力。在大將軍何進執政時,他以海內名士的身份被召到朝廷擔任黃門侍郎。董卓亂政後,荀攸一直密謀刺殺董賊,為國除害。他與議郎鄭泰、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人組成一個小團伙,目的就是剷除國賊。他對眾人說:「董卓無道,天下痛恨。雖然他兵強馬壯,可充其量不過是個武夫罷了,我等應刺殺他以謝天下。輔佐天子以號召天下,這乃是齊桓公、晉文公之霸業。」

  可惜的是,暗殺行動尚未開始,計劃便泄漏了。他與何顒兩人被捕入獄。何顒自知死罪難逃,與其受盡折磨而死,不如自行了斷,便在獄中自殺了。荀攸則表現出樂觀且大無畏的精神,在獄中談笑自若,面對死亡,他從容不迫,令人佩服。

  樂觀的人往往更易受到命運的垂青,荀攸居然得以大難不死。董卓還沒來得及殺他,就被呂布刺死了。董卓死後,荀攸先是棄官歸隱,後來又被朝廷徵召。因為朝政混亂,他便萌生離開朝廷之念,請求外調到蜀郡擔任太守。得到朝廷批准後,他動身出發前往蜀郡,但是當時兵荒馬亂,兵匪盜賊眾多,只得暫時停留於荊州。

  就在這時,荀攸收到曹操的來信,曹操在信中寫道:「如今天下大亂,正是謀士施展聰明才智之時,您卻還在靜觀時局,豈不是太保守了?」有志於干一番事業的荀攸當然不會錯失良機,便動身前往許都。

  曹操與荀攸促膝長談,對其聰明才智大為嘆服,不禁稱讚道:「荀攸不是普通的人,我與他討論籌劃大事,天下還有什麼可擔憂的事呢?」便任用他為軍師。

  與荀攸不同,郭嘉當時並沒多大名氣,知道他的人也不多。他不喜歡與世俗之人往來,他的朋友雖然不多,卻都是一時之才俊。郭嘉過了一段隱士的生活,他並非對世事漠不關心,而是當時天下太亂,群雄紛起,究竟誰才是真正的英雄豪傑,他還要細心觀察。當時諸雄以袁紹勢力最大,郭嘉便前往拜見這位關東協主,結果令他大失所望。

  他私底下對袁紹的幕僚辛評、郭圖說:「有智慧的人會慎於擇主,故而能保全自己、成就功業。袁公只是仿效周公禮賢下士,卻不知用人的方法,不懂得在繁雜事中抓住要點,喜歡謀略卻沒有決斷力。想跟他一起安定天下、成就霸業,實在太難了。我打算走了,另擇明主,你們怎麼不離開呢?」

  辛評、郭圖二人道:「袁氏有恩德於天下,在群雄中勢力最強,天下士人多來歸附,要是離開他,投奔誰去?」

  東漢著名的軍事家、外交大師班超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明者睹未萌。」就是說明眼人在事情還沒露出苗頭之前就可以看出其真相。郭嘉就是這樣的「明者」,在別人都認為袁紹是天下至強時,他就看出袁紹絕非王霸之才。

  這不僅是一個主擇臣的時代,也是一個臣擇主的時代。

  作為一名領袖,袁紹有兩個致命弱點:其一,缺乏洞察力,抓不住重點。就以奉迎天子這件事來說,他最有條件挾天子令諸侯,對於這個戰略制高點,他不僅沒有看到,甚至在沮授提出來後,仍置之不理。其二,缺乏決斷力。這點從關東協軍討伐董卓之戰中可以看出來,作為盟主的袁紹,在戰與不戰之間猶豫不決,缺少雷厲風行的氣魄。我們在曹操、孫堅、孫策等人身上都能看到高效的決斷力,在關鍵時刻反應果決,這才是成就英雄偉業的優秀品質。

  聽了辛評、郭圖的回答,郭嘉知道這兩人仍執迷不悟,也不想多說,打點行李後就告辭離開。曹操以朝廷的名義徵召郭嘉,郭嘉到了許都,與曹操見了面。這次見面,改變了郭嘉的一生。在郭嘉眼中,曹操思維縝密,在戰略上有勝人一籌的見解,分析時事如庖丁解牛,能切中要害,是一位極有魄力,也極有魅力的人。他欣喜地別對人說:「這才是我的明主啊!」(真吾主也。)

  郭嘉需要曹操這樣的明主,而曹操也需要像郭嘉這樣有著深謀遠慮的幕僚,曹操對郭嘉的評價也很高,他不吝讚嘆道:「能輔助我成就大業者,必此人也。」

  曹操在用人上不拘一格,像荀彧、荀攸、郭嘉等人都有真才實學,當然得到重用,但也有一些人,雖然才能一般,卻聲譽很高,曹操同樣來而不拒。

  孔融就是這麼一個人。

  孔融屬於那種志大才疏的人,這裡說的才,不是指文才,而是指實際才幹。他很早就成名,留下一段「孔融讓梨」的佳話,可見是個早慧兒。他的理想很高遠,志在靖難,想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中興漢室。可惜的是,他終究是個眼高手低的人,若是坐以論道,當然屬於第一流的人物;若是論及在戰場上克敵制勝,絕非其強項。先前他任北海相,被黃巾軍所圍,若不是太史慈與劉備出手相救,恐怕早與劉岱一樣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不過孔融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缺點,由於他是一代名士,也吸引了一些人前來投奔,他善於高談闊論,談吐倒是十分清雅,時不時妙語連珠,可論及時事,卻大而無當,毫無可行性。天才也怕入錯行,若是他潛心學問,必能成為一代大師,但他偏偏選擇了政治。

  其實在孔融身邊,也有幾個能人,譬如左承祖、劉義遜等人。但孔融卻很少跟他們討論政事,在他內心深處有這麼一種觀念:說政事乃是一種庸俗的事,高雅之人不屑於談論世間俗事。在東漢末年形成的清談時尚,在魏晉時代還要發揚光大。前來投奔孔融的人,多是想干出點事業的,豈知卻被「束之高閣」。唐太宗說過這樣的話:「有才而不用與無才等,用才而不信與不用等。」前半句可用來形容孔融,後半句可用來形容袁紹。

  在東方諸軍閥中,孔融的地盤很小,只是青州的一隅之地,被袁紹、公孫瓚、曹操等人的勢力所包圍。左承祖曾勸他投靠強者以自保,自視甚高的孔融不僅未聽,反而把左承祖殺了。此舉大失人心,劉義遜等人知道孔融幹不了大事,紛紛離他而去。

  果不其然,袁紹的兒子、青州刺史袁譚把勢力擴張到北海郡,發兵大舉進攻孔融。孔融堅守幾個月,軍隊越打越少,最後只剩下數百人。袁譚軍以集密箭雨攻城,守城士兵都毫無鬥志,而孔融仍然擺出悠閒自得的模樣,坐在案幾前讀書,談笑自若。這種從容不迫的姿態讓人想起當年孫堅面對董軍突襲時那樣臨危不亂的樣子,確實很令人佩服,只是孫堅是要穩定軍心,孔融則未免有作秀之嫌。

  都昌城終於被袁譚軍所攻破,孔融這才落荒而逃,妻子兒女都成了俘虜。想擺出儒將的風範,結果只成為笑柄。

  孔融走投無路之際,曹操伸出援手,以朝廷的名義召他到許都。曹操之所以要救孔融,乃是因為兩人是老相識,有些交情。但更重要的是,曹操把持朝政後,希望能儘量吸引四方人才。孔融在當時是名人,有聲望,曹操自然想招來充當門面。不過以曹操的火眼金睛,當然能看出孔融只是誇誇其談之輩,曹操掂量得很清楚,他讓孔融出任將作大匠,相當於建設部長,專門搞土木工程,沒什麼實權。

  看來曹操確實十分會用人,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應該放在什麼位置。

  群雄爭霸,表面上看是拼武力,實質上是全方位的較量。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爭奪人才。早在春秋戰國,墨子就寫過幾篇《尚賢》,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故王公大人之務,將在於眾賢而已。」

  除了任用賢良之外,曹操對經濟的重視程度,也是其他軍閥所不逮的。曹操擔任兗州刺史時,毛玠就向他建議:「修耕植以畜軍資。」沒有物質基礎,軍隊哪來的戰鬥力呢?

  黃巾起義爆發以來,整個國家分崩離析。各地紛涌的農民起義以及各路軍閥之間的混戰,對正常的農業生產起到巨大的破壞作用。像黃巾軍、黑山軍等農民軍,基本上是走到哪吃到哪,所過之處,糧食差不多都要被吃光。其他軍閥也好不到哪去,要戰爭就必須有糧食,於是四處徵收,百姓苦不堪言。越來越多的人背井離鄉,越來越多的良田被拋棄,雜草叢生。糧食問題,已經成為最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實力比較強的軍閥,如袁紹、袁術等,也備受糧食問題的困擾。袁紹的軍隊,不得不以桑葚為食;袁術的軍隊,不得不在河中撈貝類動物為食。至於平民百姓,更是慘不可言,人吃人的現象比比皆是。放眼望去,從城鎮到鄉村,一片蕭索淒涼。

  曹操在經濟上的遠見是其成功的一大因素。當初他之所以能順利入洛陽奉迎皇帝,就在於楊奉看中他有糧食;後來曹操迎皇帝到許都,理由還是洛陽沒有糧食,而他有糧食。可以說,若沒有糧食儲備,他「挾天子」的計劃都可能泡湯。如今許縣成了許都,朝廷人員龐大,對前來歸附的人還得供吃供穿,糧食問題也漸漸緊張了。

  羽林監棗祇向曹操提出屯田的主張。

  所謂屯田,就是由軍隊開荒墾殖。在兩漢四百年間,屯田現象十分普遍,特別在邊疆地區,由於轉輸困難,軍隊自力更生,搞「南泥灣」工程,比如在西域輪台、車師、西北河湟谷地等,就有大量軍隊開墾的田地。但是內地屯田是比較少的,因為和平時代沒這個需要。現在已是非常時期,必須要把邊疆地區的屯田政策搬到內地。曹操對棗祇的建議十分欣賞,任命他為屯田都尉,同時任命騎都尉任峻為典農中郎將。

  與邊疆屯田有所不同,內地民力較多,所以曹操的屯田政策是軍方主導,百姓耕種。剛開始時是在許都附近開荒,第一年便收穫穀物一百萬斛。屯田政策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曹操遂把這項政策推廣到所控制的全部州郡,若干年後,所有州郡的糧倉都裝滿糧食。

  史書對曹操的這項政策給予了高度評價:「故操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能兼併群雄。」如果說「挾天子以令諸侯」令曹操占據政治制高點,那麼屯田政策無疑讓他占據經濟制高點,再加上軍事上給力的配合,才成就了他的偉業。屯田政策能取得如此成功,與棗祇、任峻兩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故而史書稱「起於(棗)祇而成於(任)峻」。

  然而,對此時的曹操來說,要掃平群雄、一統宇內,依然任重而道遠。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