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孫策的榮耀之路 虎父無犬子,英雄出少年
2024-10-09 00:49:39
作者: 醉罷君山
倘若我們對東方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事件追本溯源,可以發現曹嵩之死正是連鎖事件的源頭。曹嵩之死引發曹操對徐州的侵犯,曹操的入侵又誘發張邈勾結呂布叛反,然後是曹呂之間的大戰,最後呂布戰敗投奔劉備。在這個多米諾骨牌中,曹嵩之死,就是最早倒掉的一張牌。前文說過,曹嵩之死如果有幕後黑手,這隻黑手很可能是袁術。
孫堅死後,袁術在南陽被劉表壓制,混不下去,只得輾轉到了揚州,占據壽春,自稱徐州伯。袁術在揚州沒什麼根基,倒是孫堅舊部大多來自揚州,故而他不得不倚重這些將領,讓孫堅的妻弟吳景出任丹陽太守,侄兒孫賁出任丹陽都尉。
不久後,朝廷派一人來當揚州刺史,此人名為劉繇,是前任兗州刺史劉岱的弟弟。劉繇剛到揚州就傻了眼,州政府所在地壽春已成袁術的地盤,自己要去哪混呢?此時吳景、孫賁便把劉繇迎到吳郡曲阿,把這裡當作臨時州政府。從這裡可以看出,以吳景、孫賁為首的孫堅舊部,與袁術並非一條心。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這時揚州與全國其他地方一樣,亂鬨鬨一片。劉繇是朝廷派來的揚州刺史,可著實沒什麼權力,袁術才是土霸王。
不過袁術的兵力並不雄厚,想在淮南長久立足也非易事。正好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前來投奔,令袁術大為歡喜,他便是孫堅的兒子孫策。
當年孫堅追隨朱儁討伐黃巾軍,背井離鄉,把妻子吳氏及幾個兒子留在壽春。他的四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孫策,次子孫權,三子孫翊,四子孫匡。此外還有一個女兒,史不載其名,後來民間故事稱她為孫尚香,估計也只是山寨版的名字罷了。
父親到前線作戰時,孫策只有十來歲,不過他著實得到父親的遺傳,年少時便英氣逼人,有膽略,有勇氣,交遊廣泛。到了十五六歲,孫策在當地已小有名氣,加上父親孫堅英名蓋世,遠近少年紛紛前來結交。
在孫策的一大群朋友中,最重要的一人,便是後來以赤壁之戰聞名天下的周瑜。
周瑜出身名門望族,他的從祖父周景、從叔周忠都當過太尉,也就是國防部長,朝廷「三公」。他的父親當過洛陽令,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出過這麼多大官的家族,自然聲名顯赫,家底殷實。用今天的話說,周瑜是標準的「高富帥」,他不僅有房有車,還是個帥哥,以史書的說法是「有姿貌」。
當時孫策居壽春,周瑜居舒縣,兩人同年出生。周瑜也是少年英雄,他對聲名遠揚的孫策十分仰慕,前往壽春拜訪。兩人一見如故,惺惺相惜,成為好朋友。在周瑜的勸說下,孫策一家遷居舒縣。周瑜把一處大宅讓出來給孫策一家免費居住,還親自登堂拜見孫策母親。此後,周、孫親如一家。誰能料想到,以後孫家竟然會成就一代帝業,而周瑜則成為帝國的柱石。
有了好朋友,有了豪宅,孫策一家倒過得逍遙自在。豈料天下之事,本就無常,一個噩耗徹底打亂了一家人寧靜的生活。
孫堅死了,被黃祖一箭射死。
他的屍體被送回來,葬在曲阿。
孫策站在父親墳前,淚流滿面,傷心欲絕。他拔出別在腰間的佩刀,刀鋒閃著寒芒,從這一刻起,他要繼承父親之遺志。武士的兒子,勢必也是一名武士。他要用手中的刀,殺出一條榮耀之路。
刀雖在手,卻四顧茫然。此時此刻孫策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安置自己的家人。軍閥混戰的烈火已燒到揚州,這裡遲早會漫天烽火,孫策為了母親和年幼的弟弟妹妹,舉家搬遷到長江北岸的江都。當時江都屬徐州地界,是陶謙的地盤,社會秩序比較穩定。
在這裡,他遇到一個人,這個人名叫張紘。
張紘是一位名士,由於母親去世,正在江都居喪。孫策久聞其名,便前去拜訪,向他諮詢天下大事。
孫策問道:「如今漢室中衰,天下擾擾,英雄豪傑各自擁兵自重,沒有人想扶危濟亂。當年先父與袁氏起兵討伐董卓,可惜功業未遂便為黃祖所害。我雖年少,心裡還有干一番事業的雄心,想先從袁術那裡要回父親的舊部,前往丹陽投靠舅舅吳景,收羅游兵散勇,東據吳會之地,為父親報仇雪恥,成為拱衛朝廷的外藩。您覺得如何?」
作為十七歲的少年,立下這麼大的志向,確實非常人所能及。此時的孫策急切地希望得到高人的指點,自己的想法究竟能不能行得通,他心裡沒底,雖然雄心壯志,畢竟經驗不足。萬事開頭難,這個頭若開得好,便成功了一半,若開得不好,恐怕要被亂世的洪流卷得無影無蹤。
張紘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說:「我是個駑鈍之人,居家守喪,著實幫不了你什麼。」
孫策懇切地說:「先生高名遠播,遠近之人,莫不神往。今天我所說的事,到底能不能成,就取決於您的一句話,您為何不願直言相告呢?他日我若能得志,報得血海深仇,都是您的功勞,我想一定會有這一天的!」
說到動情處,孫策情緒有些激動,眼裡有了淚光。
那一刻,張紘被震動了。他發現,這個年輕人的心裡,擁有一股巨大的能量。
張紘這才鄭重地說:「以前周朝衰微,齊國與晉國興起,開創一代霸業。如今您繼承父志,有驍勇之名,若是投奔丹陽,收吳會之兵,則有機會一統荊州、揚州,到時必可報大仇。非但如此,只要據守長江,修德立威,掃除群凶,匡扶漢室,則功業可與齊桓公、晉文公比肩,豈止只是外藩呢?如今世道混亂,創業艱難,您努力吧,若功成事立,老夫將南渡以支持您。」
這一番話,令孫策茅塞頓開。
孫策畢竟年少,起兵的初衷只是為父報仇。張紘卻告訴他,報仇之外,還有更偉大的事業:除占據吳會之外,還應有更大的雄心,吞併荊州、揚州,成就齊桓、晉文的偉業。這一席話,基本上成為後來孫策的戰略方針,也勾勒出東吳帝國的雛形,其對東吳的指導意義,堪比後來諸葛亮「隆中對」對蜀漢的指導意義。
孫策聽罷大喜,動身前往壽春。臨行前,他把母親與弟弟們託付給張紘。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孫策懷著一腔熱血,要為偉大的事業而浴血奮戰。
到了壽春,孫策拜見袁術,說:「以前先父從長沙起兵討伐董卓,與使君會師南陽,結為同盟,後來不幸遇難,沒能完成匡扶漢室的事業。孫策不才,感懷先父壯志未酬,想招攬父親舊部,完成其未竟之事業,請使君體察我的一片忠誠之心。」
袁術看著這位剛剛長出髭鬚的年輕人,不禁暗暗稱奇。孫策身上體現出來的剛強與勇氣,與其年齡著實不相稱。不過袁術並沒有馬上把孫堅的舊部交給孫策,一方面自己兵力本來就不多,另一方面孫策雖然勇氣非凡,但本事如何,還得觀察才行。他對孫策說:「我已經任命你的舅舅吳景為丹陽太守,你可以先到那裡招募些人馬。」
孫策便前往丹陽,投奔舅舅吳景,並招募了一支數百人的隊伍。
創業艱難,何況孫策只是十七歲的少年,很快他便遭當頭一棒。當時在涇縣有一股以祖郎為首的山賊,勢力頗大,發兵偷襲孫策。孫策這支新招募來的部隊被打得落花流水,連他自己都險些丟了小命。
靠這些烏合之眾,想要在亂世中脫穎而出,實在太難。孫策左思右想,又一次去見袁術,提出要收回父親舊部。
這次袁術不好回絕了。孫堅雖受袁術的節制,但兩人只是同盟,並非真正意義上的上下級關係。孫堅雖死,孫氏的勢力仍不可小覷,孫策的舅舅吳景、堂兄孫賁等握有兵權。袁術倘若不把孫堅舊部交給孫策,恐怕會遭到孫氏的不滿。權衡利弊後,袁術答應了,把孫堅的舊部一千多人交給孫策。這一千多人,儘管人數並不很多,但都身經百戰,戰鬥力比之前那幫人要強上太多。
有了這支生力軍,孫策很快便嶄露頭角了。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孫策的性格幾乎是父親的翻版。孫堅十七歲獨自一人,提一口刀便把強盜趕跑了;如今的孫策也是十七歲,其表現絲毫不遜於當年的孫堅。
別家小孩在十七歲時,恐怕還是懵然不懂事,孫策卻已是雄姿英發。袁術手下大將喬蕤、張勳都讚嘆不已。連袁術本人都經常跟左右說:「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的確,孫策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有一回,他軍中有一名騎兵犯了法,逃入袁術的兵營,藏在馬廄,孫策竟派人闖進去把他砍了。砍人砍到袁術的兵營,孫策膽子也忒大了吧。事後,孫策親自去向袁術請罪。袁術本是小肚雞腸之人,為了拉攏孫策,他裝作很慷慨大方的模樣,擺擺手道:「對於這些搗亂的士兵,就應該嚴懲,何必道歉呢?」
在大帥營中殺人,孫策居然毫髮未損。這件事傳開後,軍中將士,無不對這個年輕人起了畏懼之心。
袁術很欣賞孫策的年少有為,打算任命他為九江太守。但不久後,他就對這個決定後悔了,因為他覺得這個年輕人未必甘心聽命於自己,便把九江太守一職給了部將陳紀。袁術的出爾反爾,讓頗有榮譽感的孫策心裡十分不舒服。
當時朝廷為了拉攏山東豪傑,派太傅馬日磾持節安撫關東。馬日磾到了壽春,便表奏朝廷,任命孫策為懷義校尉。這讓袁術對孫策的提防心與日俱增。
曹操與陶謙的戰爭爆發後,袁術想趁機占領徐州,但他遇到一個大麻煩:沒有軍糧。他向廬江太守陸康要求借糧三萬斛(斛是東漢時的一種量器,一斛為十斗,根據現在出土的東漢斛具量算,一斛容積約二十升)。廬江是揚州的一郡,不過太守陸康根本就不承認袁術是揚州的土霸主,對借糧一事,想都不想便一口回絕。袁術氣得直吹鬍子,便派孫策前去攻打廬江。臨行前,袁朮忽悠說:「以前我錯用陳紀為九江太守,十分後悔。如果你能打敗陸康,廬州郡就歸你了。」
孫策急於建立自己的地盤,聽袁術這麼承諾,打起仗來勁頭十足。在孫策的猛攻下,陸康終於抵擋不住,棄城而逃。可事實證明,袁術就是個無賴罷了。得到廬江後,他把自己的許諾拋到九霄雲外,派親信劉勛去當太守。孫策白白給人幹了苦力。
袁術非但是不講信用,簡直是卑鄙。他不僅借孫策之力輕鬆取得廬江郡,還順便挑撥了孫氏與揚州刺史劉繇的關係。可謂是一石二鳥。
劉繇與孫氏關係原本不錯,他能在曲阿站穩腳跟,是得力於吳景、孫賁的支持。不過,孫策攻取廬江郡後,劉繇坐臥不安,擔心自己將成為孫策下一個鯨吞蠶食的目標。考慮到吳景是孫策的舅舅,孫賁是孫策的堂兄,劉繇決定先下手為強,他動用武力把吳景、孫賁逐出曲阿城。
吳景、孫賁被迫撤到歷陽,劉繇派部將樊能、於麋駐兵於橫江,張英屯兵於當利,監視吳景與孫賁的一舉一動。
袁術則趁機以部將惠衢為揚州刺史,吳景為督軍中郎將,會同都尉孫賁,進攻樊能、張英。這樣,揚州也出現兩個刺史,雙方互相攻擊,陷入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