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三國史(套裝共3冊)> 張邈的背叛:從生死之交到反目成仇,僅有一步之遙

張邈的背叛:從生死之交到反目成仇,僅有一步之遙

2024-10-09 00:49:12 作者: 醉罷君山

  曹操開始了他的報復之戰。

  公元193年秋,曹軍大舉進攻徐州,連下十餘城,攻至彭城。陶謙率兵迎戰,豈料根本不是曹軍的對手,士卒死亡過萬,只得退守郯城,堅守不出。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在我們看到的三國史籍中,多數都提到曹操在征伐徐州時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比如《資治通鑑》是這樣寫的:「坑殺男女數十萬口於泗水,水為不流。」若果真如此,那麼曹操可稱得上是窮凶極惡的大魔頭。不過對這種說法,我們還是應該持謹慎的態度。

  我們來看幾則史料的記載。

  《三國志·陶謙傳》是這樣寫的:「謙兵敗走,死者萬數,泗水為之不流。」大家注意,這裡寫的死者數量是「萬數」,一萬多人,而且是士卒。

  在《曹瞞傳》中,變成這個樣子:「坑殺男女數萬口於泗水,水為不流。」還是在泗水,還是「水為不流」,但水面上的屍體已經悄然發生變化了,不是士兵的屍體,而成為「男女」,也就是平民百姓的屍體。數量不是萬數,而是數萬;死亡方式不是戰死,而是坑殺。

  後出的《後漢書·陶謙傳》,又是另一模樣:「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還是那條泗水,還是「水為不流」,但死的人數量不是數萬,而是數十萬了。

  從這些記載的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史料,並非都那麼可靠。同樣一條泗水,死的人從萬數到數萬到數十萬,究竟孰是孰非呢?

  在這幾種史料中,《後漢書》出得最晚,且沿襲《曹瞞傳》的說法,那麼數十萬的數目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在《曹瞞傳》中,曹操除了屠戮彭城之外,還「攻取慮、睢陵、夏丘諸縣,皆屠之。」《後漢書》把後面的幾次大屠殺也算進去,估了一個數十萬的數字。後來司馬光在修撰《資治通鑑》時,沿用了《後漢書》的說法。

  與《曹瞞傳》相比,《三國志》更加嚴謹。我們有理由認為,《曹瞞傳》對於曹操殺戮平民的數量,有誇大的成分;至於《後漢書》所寫,則純屬臆測。

  但是話說回來,無風不起浪。曹操攻打徐州時,有沒有殺戮百姓呢?肯定是有的。《三國志·武帝紀》說曹軍「所過多所殘戮」;《吳書》中也寫曹操「乃進攻彭城,多殺人民」。

  顯然,曹操被仇恨沖昏頭腦,失去理智了。他欲借復仇之鞭,笞罰天下。

  曹操雖想手刃陶謙以復仇,但陶謙經營徐州多年,還是有點實力的,不至於那麼容易被打垮。這場戰爭從193年秋一直打到194年春,郯城仍未攻下。

  陶謙苦苦堅持了半年,形勢越發嚴峻,只得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援。

  田楷是公孫瓚任命的青州刺史。

  當時東部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陣營,其一是以袁紹為首的陣營,以前反董卓的關東聯盟基本上屬於這個陣營,其盟友還包括荊州牧劉表;其二是以公孫瓚為首的陣營,田楷、劉備都是這個陣營,盟友有袁術、陶謙。曹操雖是一股獨立勢力,但畢竟是從袁紹關東聯盟中分化出來,故而田楷站在陶謙一方,聯合對付曹操。

  若是曹操打敗陶謙,勢必吞併徐州,這不是田楷所樂見的。於是他率軍前往救援陶謙,與之同行的還有平原相劉備。

  打從劉備歸附公孫瓚,老同學待他不薄,給了一個「別部司馬」的頭銜,讓他追隨田楷經略青州。劉備麾下有關羽、張飛、趙雲這些猛將,在戰場上大發神威,因功被授予平原相。可惜的是,不久後猛將趙雲就飄然離去。

  趙雲離去的原因,史書所載不詳,只是說哥哥去世,便向公孫瓚請辭回鄉。這種理由有點不靠譜,我想真正的原因,恐怕是趙雲對公孫瓚的所作所為不滿。趙雲雖然佩服劉備的為人,但劉備畢竟是公孫瓚的手下,與袁紹殺來斗去,這種軍閥混戰,實非趙雲所願。劉備心裡十分捨不得,他知道趙雲只是找個藉口離去,這一走,恐怕以後就不回來了。臨行前,劉備只是囑咐了一句:「終不背德也。」

  你做什麼都可以,但不要做違心違德的事。

  七年後,趙雲重新投奔劉備麾下,未必不是感念他臨別時的這句贈言。

  卻說劉備當了平原相,總算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小地盤。可是有人不高興了。這也不奇怪,劉備仗著同學公孫瓚,從一個破落戶一下子成為平原相,難免遭人羨慕嫉妒恨。

  當時平原郡有個叫劉平的人,大概也當過官,看不起劉備。他暗中找來一名殺手,讓他去行刺劉備。

  這名殺手裝作訪客去拜訪劉備,劉備本是黑老大出身,重江湖義氣,雖然與此人素不相識,仍好生款待,親自出來相陪。殺手一瞧,這位平原相不是一般的官僚,沒有官腔,沒有盛氣凌人的派頭,是個重義氣的豪傑,一言以蔽之,跟自己是一路人,都是在江湖上混的。殺手不僅沒有行刺,反倒為劉備所折服,把劉平的陰謀全盤托出,然後揚長而去。

  當時青州是公孫瓚與袁紹爭鋒的戰場,戰亂不斷,民不聊生,因而才會出現青州百萬黃巾軍湧入兗州的事情。不過,在劉備管轄下的平原郡,情況還是比較好的。

  劉備自己是貧民出身,對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他一邊與袁紹的部隊作戰,一邊想方設法發展生產。史書上說「外禦寇難,內豐財施」,老百姓對他是比較擁護的。對於前來拜訪的士人,劉備向來不擺架子,同席而坐,同簋而食,這種平易近人的態度,很快博得士人的好感,也為劉備贏得相當好的口碑。對於實力平平的劉備來說,口碑就是他的政治資本。

  這時劉備的兵力並不多,來源五花八門,除了自己招募來的一千多人外,還有一些幽州兵、烏桓兵及胡騎。靠這一丁點部隊,如何援助陶謙,與實力不俗的曹操作戰呢?他臨時招募了數千個饑民,編入隊伍,濫竽充數一下。

  卻說劉備奉青州刺史田楷之命,從平原郡入徐州援助陶謙。陶謙見到劉備,立刻感到此人不一般,雖說兵力尚弱,但劉備手下有關羽、張飛這樣的勇將,皆有萬夫不當之勇,而劉備本人則性格直爽,氣量豁達,身上的那種江湖義氣更是令陶謙覺得他就是真正的豪傑。

  說起來陶謙也有點厚黑,明明是向田楷求援,卻打算從他那裡把劉備挖走。

  為了挖走劉備,陶謙把駐守丹陽的四千名部隊撥給他。劉備原本有六千兵馬,加上四千名丹陽兵,兵力一下子達到一萬人。面對陶謙拋來的繡球,劉備果斷與老同學公孫瓚脫離關係,投奔陶謙麾下。這回公孫瓚與青州刺史田楷要傻眼了。

  看上去劉備像是個反覆小人,公孫瓚待他不薄,他怎麼說走就走呢?其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沒錯,沒有公孫瓚,劉備現在頂多還只是一名游擊隊長。但是公孫瓚倒行逆施,殺死備受尊敬的當朝大司馬兼幽州牧劉虞,大失人心。人心都失了,你還要以什麼去爭雄斗霸呢?公孫瓚不僅失去民心,也失去劉備的心,這種人,不值得繼續追隨。

  可以說,劉備早有脫離公孫瓚的想法,因而陶謙一提議,他自然順水推舟答應下來。陶謙果然有兩下子,輕而易舉地把劉備及其麾下猛將收為己用。為了表示自己對劉備的器重,陶謙學著袁術、袁紹等人的做法,表薦劉備為豫州刺史。

  陶謙很慷慨,只不過他是慷他人之慨。

  說是表薦劉備為豫州刺史,其實就是開了張空頭支票。豫州並非無主地,這裡早有個刺史,喚作郭貢,只是既無甚實力,也無甚名望罷了。如今天下洶洶,所謂的刺史、郡守,沒幾個是正牌的。當時陶謙的勢力已經滲透到豫州小沛,遂讓劉備掛了個山寨刺史頭銜,駐紮於小沛,共同抗拒曹操。

  說來劉備也是福將,他剛走馬上任,拉開打架的架勢,曹操便撤了。

  莫非曹英雄被劉英雄懾住不成?當然不是。

  曹操蹂躪徐州達半年之久,沒能攻陷陶謙的老巢郯城,此時糧食已經告罄,才不得不班師回兗州。

  曹操一走,陶謙與劉備鬆了口氣。

  但他們高興得太早了。

  以曹操的性格,不達目的絕不罷休,果然兩個月後,曹操捲土重來。

  經過兩個月的休整,曹軍糧食充足了,體力恢復了,戰鬥力更加強大。曹軍呼嘯而來,氣吞萬里如虎,連破琅琊、東海,所過之處,無不殘破。

  論行軍打仗,陶謙真不是曹操的對手,他把希望寄托在山寨刺史劉備身上。現在是劉備投桃報李的機會了。

  劉備果然勇於任事,他把軍隊拉到郯城東,與曹操決一死戰。儘管有關羽、張飛這樣勇猛無畏的戰將,可是戰爭畢竟不是幾個人表演的舞台,劉備麾下一萬人馬,在兵力上本來就不及曹操,何況其中還有半數是濫竽充數的饑民,他們參軍的目的只是為了混碗飯吃,難有死戰之心。

  劉備被打敗了,曹操又一次兵臨郯城之下。陶謙既失望,又恐懼,此時他唯一的念頭,就是逃回老家丹陽。

  然而戰爭的魅力,就在於總有不可預料的事件發生,令微不足道的人類深感命運的難測。眼看曹操噴射出的復仇烈焰就要吞噬仇敵,突如其來的暴雨卻澆滅了火焰:當他躊躇滿志,欲揚鞭躍馬、踏平丹陽之時,冷不防背後有人射出一支惡毒的暗箭——陳留太守張邈叛亂了!

  張邈叛亂?當曹操聽到這個消息時,他根本不相信。在他看來,這支暗箭可以是從任何人手中射出,但絕不該是從張邈手中。

  為報父仇,曹操早就豁出去了,甚至把生死置之度外,不是陶謙死,就是自己亡。大軍出征前,曹操語重心長地對家人說:「倘若我死了,你們就前去投靠張邈吧。」在他心裡,張邈是可以託付後事的人,而且是唯一可以託付後事的人。要是連張邈都信不過,曹操還能信任誰呢?

  如果說這世界上還有生死之交的朋友,張邈就是這樣的朋友。

  張邈可以說是曹操最好的朋友。他成名很早,年輕時就以行俠仗義而聞名江湖。張邈也是清流黨人中的有名人物,與度尚等七人並稱為「八廚」。曹操、袁紹等公子哥們都佩服其為人,往來甚密。

  當初曹操一腔孤勇率兵與董軍浴血奮戰,關東諸雄中只有張邈出兵相助。

  這就叫義氣。

  不久後,張邈批評關東協主袁紹驕奢自大,袁紹小肚雞腸,指使曹操殺害張邈。曹操當場拒絕道:「張邈說這樣的話,是把朋友當作親人看待,出言無忌,不論他說得對不對,都應該寬容他。如今天下未定,怎麼能自相殘殺呢?」

  這也叫義氣。

  張邈是陳留太守,陳留是兗州的一個郡。曹操成為兗州刺史後,成為張邈的頂頭上司,但他仍然把張邈當作推心置腹的朋友,只有在張邈面前,他才會袒露真實的內心。曹操第一次東征無功而返,未能手刃仇敵以報父仇,他內心失落悲戚,鬱郁難平,找來張邈訴說心事,兩個大男人最後竟然抱頭痛哭。

  但從後面發生的事看,我懷疑張邈的哭,只是在演戲。

  有些人,可以成為朋友,但絕難共事。

  因為朋友是平等的,當平等的關係變成不平等的上下級關係,人的心理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特別是身居下位者。

  是的,曹操在張邈面前,從來沒有過上級的傲慢,他仍然視其為往日的好友。可是張邈內心卻有了微妙的變化,這是曹操所不能察覺的。

  天下事有時就是很奇怪,從朋友到敵人,從生死之交到反目成仇,其中的間距,遠沒想像中的大。

  正在徐州前線作戰的曹操呆若木雞,痛心疾首。只消再等上幾天,他就可以完敗陶謙,甚至手刃仇人。可是他不能再等了,因為兗州全境危急。張邈非但自己叛反,還打開大門,放進了一匹惡狼。

  這匹惡狼就是前朝廷第二把手、奮威將軍呂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