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與劉備的英雄之路:機遇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2024-10-09 00:48:13
作者: 醉罷君山
曹操隱居去了。借著這會兒工夫,我們來看看另外兩位英雄——孫堅與劉備,又有著怎樣的非凡經歷。
一個人能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在於他出身如何,而在於他如何成就自己。
孫堅也是出生官宦之家,但只是地方小官吏,並不顯赫,沒有特殊的家族背景。後來孫氏立國,稱其祖上乃是春秋末期大名鼎鼎的軍事家孫武,孫堅是不是孫武的後人,這個沒辦法考證了,只有一點能稍稍扯上點關係:孫堅是吳郡富春人,在春秋時算是吳國的地盤,而孫武便是吳國的名將。
孫堅與曹操同年出生(都是公元155年)。據說孫堅出生時,其祖墳上空光怪陸離,現出五色雲彩,周圍數里都可以看到。這種史家手法,早已是見怪不怪,似乎這些偉大人物生來便是要成就偉大事業的。不過孫堅從小時候起,便表現出不同於常人的性格特點,他堅強果斷,有膽有識,心胸豁達,由於深受東漢官方儒學的薰陶,他還十分重視名節。另外,他的武藝也是相當了得。
孫氏家族在吳郡歷代為官,孫堅十五六歲時,父親便在縣衙里給他謀了個職,這也算是走後門。但是孫堅的理想並不是繼承祖業當一名地方小公務員。此時的他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看到國家一天比一天敗壞,他痛心疾首,更加發憤圖強。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很快,他就展露出自己的過人之處。十七歲這年,孫堅與老爹乘船到錢塘去辦事。行至半途,發現江面上停了數艘船,都不行駛了。他正覺得奇怪,只見不遠處的岸邊停靠著一艘船,岸上有一伙人,手裡持著刀槍棍棒,搶劫了一隊商旅,正在翻箱倒櫃瓜分財物。
原來竟是遇上了一夥海盜!怪不得來往船隻都不敢靠近。
我們說過,孫堅是一個好名節之人,有俠義精神。路見不平,自然要拔刀衝上去,孫堅對父親說:「此賊可擊,請討之。」
父親大人一聽,使一白眼——沒看到強盜人多勢眾嗎?討你個頭!便斥道:「此非你所圖也。」
遇到強人,一般人的反應是害怕,咱別沒事去惹他們。
對孫堅來說,他的反應是興奮:自己練了這麼多年功夫,又讀了許多兵法書,都沒有實踐的機會,如今機會就在眼前,豈能錯過?一個真正的武士,怎麼能錯過拔刀的機會呢?
好吧,你們都不去,那我一個人去了。
在孫堅的堅持下,船靠了岸,他手裡拎了一口刀登岸,衝著海盜們奔去。
海盜是一群人,他隻身一人,如何應敵?
不要忘了,孫堅是官府之人,身上穿的是衙吏的衣服。他一邊朝強盜們奔去,一邊用手比畫著,作出安排人馬包抄的樣子。海盜遠遠望去,還真當官府出動了人馬前來搜捕,大家錢也不數了,箱子柜子也不抬了,紛紛逃往船上,扯了風帆,揚長而去。偏偏有個傢伙,大約是躲在什麼地方方便,來不及上船,被孫堅逮了個正著,一刀下去,身首異處。
不得了,孫堅英勇的一擊,不僅令父親大人刮目相看,當時江中商船上的人也不禁大聲喝彩。
這件事很快傳遍吳郡,年輕的孫堅聲名鵲起。郡府官員認為他是青年才俊,當個小吏實為浪費人才,便破格將他提拔為「假尉」。所謂的「假」,就是「代理」的意思,尉是地方治安官,假尉相當於縣公安局代局長。
不久後,吳郡爆發了一起大規模暴動。
暴動組織者名為許昌,他鼓動幾個縣的民眾造反,自稱「陽明皇帝」,擁眾萬餘人,勢力不可小覷。朝廷不敢掉以輕心,派揚州刺史臧旻率軍平亂。渴望建功立業的孫堅自告奮勇,招募了一千多人,配合州郡部隊平定許昌之亂,展現出傑出的軍事才能。
揚州刺史臧旻看在眼裡,心裡暗暗稱奇。
許昌的義軍畢竟不是訓練有素的政府軍的對手,很快被鎮壓下去。臧旻在給朝廷的上書中,特地表揚了孫堅在戰爭中的英勇表現。
朝廷論功行賞,把孫堅提拔為縣丞。
縣丞是縣令的佐官,在縣裡屬於二把手,主管文書、倉庫、監獄管理諸事。孫堅先後在三個縣當過縣丞,分別是鹽瀆縣、盱眙縣和下邳縣。雖說只是二把手,但他的名望比縣令都要高,他品行端正,又有俠義情懷,還是個出了名的帥哥——史書上說他「容貌不凡」,這樣一個渾身都散發著強烈人格魅力的人,自然深得民心。
孫堅不到二十歲就當到縣丞,可是他的仕途也就固定在這裡了,到了三十歲,他仍然只是縣丞,沒有獲得升遷。這並不奇怪,從朝廷到地方,權貴子弟充斥要職。像孫堅這樣沒有背景的人,想要升遷就得花銀子上下打點,而以名節自勵的他是不會幹這種事的。
公元184年,孫堅將滿三十歲,黃巾起義爆發了。
有仗打,孫堅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有一個人對孫堅印象深刻,他就是被朝廷任命為右中郎將的朱儁。
十年的時間,朝中大臣早把孫堅這個名字忘得一乾二淨了,何以朱儁會記得呢?因為朱儁乃是會稽人,與孫堅的家鄉距離很近,算起來也是同鄉,故而他對孫堅當年的英勇事跡記憶猶新。朱儁在領軍出征前,只向皇帝提出一個要求:把孫堅調到其麾下,擔任軍司馬一職。
看到沒有,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不能也。
不要怨天尤人,只要自己真有本事,被埋沒十年,仍然可以綻放萬丈光芒。
孫堅熟諳兵法,他深知一支軍隊要有堅強的戰鬥力,軍官與士兵要同心協力,士兵要樂於效命。倘若他孤身一人赴任,指揮一支自己都不熟悉的軍隊,就不能得心應手了。因此他招募了一支子弟兵,兵源主要是自己的同鄉少年,這些人十分仰慕孫堅的為人,樂意跟隨他打拼。除此之外,他還到淮河、泗水一帶招募了一些壯士。
就這樣,他有了一支效忠於自己的武裝部隊(有一千多人),他率領這支部隊,前往朱儁營中報到。
黃巾戰爭,成就了孫堅的英雄之路。
朱儁沒有看走眼,孫堅在整個戰爭過程中,自始至終表現出色。特別是他那拼命三郎的精神、過人的膽量,令全軍將士無不自愧弗如。在宛城之役中,孫堅更是勇冠三軍,作為軍官,他不是指揮別人衝鋒陷陣,而是臨陣身先,一手持刀,一手持盾,攀雲梯而上,第一個登上城牆,為攻破宛城搶下首功。這場戰爭奠定了孫堅在帝國軍隊中的地位,他不再是當年的游擊隊長,而是東漢軍中的一員虎將。
機遇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黃巾戰爭給了孫堅一個全新的表演舞台,他淋漓盡致的表演博得了上司朱儁的喝彩。戰後,孫堅被授予別部司馬一職,這是一個握有兵權的軍職,他實現了從文官到武將的轉變。在此之後,孫堅又參加了許多場戰爭,成為東漢末期最出色的將領之一。關於他征戰的故事,我們後文再詳述。
接下來我們說說劉備。
若論起血統,劉備與皇室沾親帶故,但是這個親戚關係,已經遠得宛若天邊了。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是劉備的第十六世祖,漢文帝是他的第十五世祖,漢景帝是他的第十四世祖。在漢景帝之後,劉備家族這一系就與皇室越隔越遠。他的第十三世祖是中山靖王劉勝,劉勝本來不是一個特別有名的人物,但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劉勝夫婦的墓穴被發現,成為中國現代考古的一大成就,其中出土的文物,以「金縷玉衣」最為有名。現在說到考古,大家都知道中山靖王劉勝,他就是劉備的先祖。
從中山靖王劉勝到劉備,又過了十幾代,每隔一代,他們與皇室的關係就疏遠一分。畢竟從劉邦開國到東漢末期,已經過去了整整四百年,劉邦的後人,恐怕不下幾十萬人。這些人中,除了極少數的人繼承皇室的基業,多數人早已平民化了,與普通老百姓沒什麼兩樣,頂多就是在給兒孫講故事時,可以嘮叨幾句:「咱先祖可是滅掉秦國的高皇帝劉邦哦。」這也不過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因此,劉備雖是皇帝遠得不能再遠的親戚,但他的出身實際上比曹操、孫堅都要落魄得多。劉備的爺爺還曾經當過一名縣令,他父親劉弘也當過小公務員,只是劉弘死得早,留下一對孤兒寡母。
劉備是涿郡涿縣人,出生於公元161年,比曹操、孫堅要小六歲。
自從父親死後,家道中落,劉備和母親過著清苦的日子。所幸劉備的母親手巧,自己縫製布鞋,編織草蓆,勉強度日。劉備從小就跟著母親販賣布鞋、草蓆,在飽一頓、飢一頓中度過了他的童年。
俗話說「人窮志短」,但劉備是人窮志不短。
我們可以從他童年的一則小故事裡看出端倪。
在劉備家東南角的籬笆牆邊,有一棵五丈多高的桑樹,遠遠望去,有點像車蓋的樣子。
有一次,劉備跟同宗的小孩們一起在桑樹下玩,他望著貌似車蓋的樹冠,若有所思地說道:「我日後必當會乘坐羽葆蓋車。」所謂羽葆蓋車,就是用山稚尾巴上的羽毛來裝飾車蓋,在古代,羽葆蓋車就是指天子專用的車輛。劉備的話就是說,我以後會乘坐天子之車,我也要當皇帝。
這固然是一句戲言,但至少表明,劉備的內心並不安於現狀。
小孩子隨口一說,可把大人嚇壞了。
叔叔劉子敬把劉備叫過來,狠狠臭罵了一頓,對他說:「你可別胡說八道,這可是要滿門抄斬的。」
據說當時有個叫李定的人,會看風水,有一回他路過劉備家,看到那棵大桑樹仿佛是伸出的車蓋,罩在劉家上方,不禁暗暗稱奇:「此家必出貴人。」
劉備生活的轉折發生在他十五歲這年,也就是公元175年。
這一年,有一個大人物回到涿縣,他就是盧植。
此時黃巾起義還沒發生,盧植還沒有得罪宦官左豐,他剛剛平定了九江郡爆發的蠻族叛亂,又因病辭去九江太守一職,返回家鄉涿縣講經傳道,發展教育。
在涿縣,盧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回鄉講學,立即吸引許多人前來求學。劉備的母親知道兒子賣布鞋、賣草蓆,是不會有前途的,她寧可自己節衣縮食,也要送兒子到盧植那裡學習。
就這樣,劉備投到盧植門下,成為他的學生。
當時與劉備一同前往求學的,還有同宗劉德然。
劉德然的父親名叫劉元起,他是看著劉備長大的,覺得這孩子是個好苗子,於是做出一個決定:支助劉備讀書。他每月支助劉備的錢,與給兒子的錢一樣多。
這下子可把他老婆給氣壞了,她嚷嚷道:「他家是他家,咱家是咱家,你怎麼把劉備當作自家人了。」
劉元起只說了一句:「這孩子不是普通人。」
看來劉元起的眼睛是雪亮的。
在同宗長輩的鼎力支持下,劉備才得以安心在盧植門下學習。但是劉備這個人,其實不太愛讀書。這也難怪,他從小就干小商小販的營生,結識的都是市井朋友,沒受過什么正規教育,一拿起書本難免犯困。他喜歡什麼呢?喜歡養狗、騎馬。別看他落魄,他對美學頗有追求,十分喜愛音樂,還喜歡漂亮的衣服。聲、色、犬、馬四樣,他在十五歲時,至少已經愛上三樣了。
儘管如此,這段學習時光對劉備來說仍然是寶貴的,不是因為他的知識大獲長進,而是他遇到了一個對他十分重要的人物:公孫瓚。公孫瓚是遼西令支人,慕名前來拜盧植為師,與劉備成了同學。後來劉備在落魄的時候,前去投奔公孫瓚,若沒有這段同窗情誼,公孫瓚未必會收留他。
盧植並沒有在涿郡待多久,越來越嚴峻的政治局勢使他無法專注於講學。廬陵郡爆發蠻族叛亂後,朝廷又起用他為廬江太守。劉備、公孫瓚雖然都是盧植的學生,其實並沒有學到多少儒家知識。
各地頻頻發生的暴亂,也讓劉備意識到一個巨變的時代即將來臨。
他必須做好準備,迎接時代的挑戰。
由於飽經風霜,劉備的性格比其他同齡人來得成熟。
他平常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不愛說話,並不影響他廣交朋友。他喜歡結交豪傑之士,鄉里許多少年也都喜歡跟著他混,老成的性格讓他成為朋友圈裡的頭頭,話不在多,關鍵能說到做到,一言九鼎。
劉備長相很特別,身高七尺五寸,換算成今天的單位,大約一米八,頗為高大威武。更特別的是,他的手臂很長,據說雙手垂下時能到膝蓋的位置,有點像美國籃球巨星、綽號「大猩猩」的尤因。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對招風耳,耳朵大,眼睛能看到自己的耳朵——這是什麼模樣,還真難以想像,不至於像豬八戒那般模樣吧?
長相特別、寡言老成、性格堅忍,這些特點無疑令人印象深刻,讓人覺得此人身上有不平凡的地方。鄉里許多少年都喜歡跟著他混,他也成了這幫人的大哥。
在劉備手下的這幫年輕人中,有兩個人與他成為生死之交的兄弟。這兩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關羽與張飛。在《三國演義》一書中,寫到桃園三結義,寫得繪聲繪色,千古流傳。這裡我從正史的眼光來看看劉、關、張三人的關係。
關羽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武將之一,大家都知道他的字是「雲長」,不過最初他的字是叫「長生」。他老家在河東郡,與劉備不是一個地方的人,有一回,也不知犯了什麼事,亡命到了涿郡。關羽的年齡可能與劉備相近,比劉備略小一點。他們如何認識的,史書上沒說,我想大概是劉備在關羽落魄之時,幫了他的大忙。或許是被劉備的俠肝義膽所吸引,關羽從此之後就鐵了一條心,跟著這個小老哥混。
比起關羽,張飛與劉備相識的時間可能要早得多,因為張飛也是涿郡人。張飛是個很勇猛的人,平常對誰也看不上眼,卻獨服劉備,劉備身上確實散發著吸引人的獨特魅力。關羽到來後,張飛對他也很佩服,因為關羽的武藝特別高強,又年長他幾歲,故而張飛也把關羽當作兄長來看待。
那麼劉、關、張三人究竟有沒有結義的事呢?
估計是沒有,那是小說家猜測的。
不過三人情同兄弟,這是事實。《三國志》裡面也寫說:「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有了關羽與張飛這哼哈二將,劉備在鄉里一幫年輕人中,才真正成為大哥大式的領袖。
《三國志》的《關羽傳》中有一段有趣的話,我們且來看看:「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這句話寫得很含蓄。劉備在鄉里糾集徒眾,關羽與張飛為他「禦侮」,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在前文中說過,劉備雖然家境貧窮,可是他有志向,甚至有天子之志,不過萬事開頭難,他就是草民一個,又缺乏資本,如何創業?他想到的捷徑,就是招羅豪傑,自己搞一個小團伙,等時機成熟了,便有了干一番事業的本錢。
有了關羽、張飛這兩大高手加盟,劉備如魚得水,可是他這個小團伙一定也會遭到一些流氓團伙的敵視和挑釁。這時關羽與張飛便出來給劉備「禦侮」,換句話說,就是跟別的團伙打架。你想想,關羽後來可是被封為「武聖」的人,練拳腳的都得拜他的神像,功夫之強自不在話下。張飛的功夫也不弱,史書上評價他們二人,都用了一個詞——「萬人敵」,這兩人聯手,自然把前來鬧事的人打得落花流水。
轉眼間已到了公元187年,劉備的機會來了。
此時已經是黃巾起義爆發後的第三年,雖然張角、張寶等太平道頭目已死,但黃巾軍仍在全國各地活動,由黃巾起義所引發的暴動在全國各地愈演愈烈。
卻說在北方的漁陽郡,有一個投機分子,名為張純,他見東漢帝國已是搖搖欲墜,便鋌而走險,勾結北方的烏桓部落,聚眾造反。在那個年代,官府無能,民不聊生,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勢必有許多人響應。張純的造反軍很快便聲勢大振,攻破薊中,殺死校尉、太守。張純自封為「彌天大將軍」,引兵攻幽州、冀州。
一時之間,北疆為之震動。
劉備所在的涿郡就在幽州、冀州的交界處,此時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朝廷緊急從青州調集軍隊,由一名從事(刺史的屬官、幕僚)率領,入幽、冀兩州鎮壓張純的造反軍。有人向青州從事推薦劉備,說他有膽有識,在此多事之秋,正好可以派得上用場。
這一年劉備二十七歲,在此之前,他除了在鄉里當個土霸王之外,也沒幹出個名堂,雖有請纓之志,無奈在官場沒有熟人,多年來報國無門。試想,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滿懷蓋世豪情,卻整天與流氓阿飛械鬥血拼,豈非英雄氣短?現在他們終於可以堂堂正正地披上鎧甲,到戰場上一顯身手了。
就這樣,劉備率著自己的一幫嘍囉,加入青州軍,參與鎮壓張純的叛亂。
戰爭與鄉里械鬥畢竟不同,首次披甲上陣的劉備差點死於非命。
有一回,他率一支小分隊巡邏,正好與張純手下的一支叛軍相遇,雙方展開廝殺。無奈寡不敵眾,在戰鬥中,劉備被對方的一名士兵捅了一槍,從馬背上摔下來,在這危急時刻,劉備靈機一動,往草叢上一倒——裝死!
幸好那名士兵沒有補刀的習慣,否則就沒有未來的蜀漢皇帝了。
劉備裝死,他手下的小嘍囉也被打散了。叛軍取得了小小勝利後,心滿意足地離開了。趴在草叢中的劉備雖然逃過一劫,但傷得不輕,動彈不得,要是被拋在荒郊野嶺幾天,恐怕與周圍的死屍無異了。幸好,不久後,那幫被打散的小嘍囉又都回來了,見到劉備沒死,大伙兒很高興,把他平放在一輛馬車上,拉回兵營。
可以說,劉備出師不利。
現實是殘酷的,既然出身貧賤,就得比一般人付出更多的辛勞與代價。
不歷經磨難,怎麼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呢?
前途,是自己奮鬥出來的。
當時東漢帝國的局勢,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張純的起義軍蹂躪北方諸郡,牽制了政府軍,遂使黃巾軍餘黨的勢力轉強。公元188年,河西、益州、青州、徐州等地的黃巾餘黨先後起事,完全打亂了朝廷的軍事部署。在這個時候,劉備被派去鎮壓黃巾起義軍,受校尉鄒靖的節制。
關於劉備與黃巾軍交鋒的故事,史書上並沒有詳細的描寫。
在劉備跌宕起伏、身經百戰的一生中,與黃巾軍作戰,是可以略過不提的,因為他當時僅僅是個小人物。但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劉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還立下不少戰功。正是這些戰功,讓他開始躋身仕途,成為一名地方官吏。
朝廷論功行賞,給劉備騰出一個職位:安喜尉,即安喜縣治安官,相當於縣公安局局長。
有趣的是,曹操、孫堅、劉備這三人都曾經當過尉官,幹的事卻各不相同。
曹操是雷厲風行,對強豪大開殺戒,他敢這樣做,因為他是官二代,朝中有人撐腰;孫堅沒有強硬的後台,自然不像曹操那樣大刀闊斧,唯有在鎮壓叛亂時募兵請戰,身先士卒;與曹、孫相比,劉備的政治資源更少,在擔任安喜尉期間,他幹過最為酣暢淋漓的事,就是痛扁督郵。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曉得「張飛痛扁督郵」的故事,其實這是錯的,小說這樣寫,是為了維護劉備「偉光正」的形象。痛扁督郵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劉備本人。
督郵是什麼官?劉備為什麼要痛扁他?
這裡要先說一個背景資料。
在東漢末年,全國各地都爆發武裝暴動,朝廷四處招募軍隊,鎮壓暴亂。每打完一仗後,功勞簿上總有許多人要論功行賞,朝廷沒錢,只能騰出一些職位作為獎賞。這就導致一個問題:能騰出來的職位,很快就滿額了。
可是戰爭還在繼續,朝廷還能拿什麼東西封賞給有功者呢?
最後朝廷不得不做出一個決定:淘汰一部分地方官吏,特別是因戰功而升遷的官吏。
詔令一下,劉備不由得心慌。
官場潛規則,大家都心知肚明,最終被淘汰的,一定是既無背景又無靠山的人。安喜尉只是一個小官,但對劉備來說,卻是一扇進階的大門,這扇大門要是關閉了,他豈非只能與草寇為伍?
劉備並非杞人憂天。
郡太守接到朝廷詔令後,把各縣官吏名單仔細看了幾遍,某某人是宦官的兄弟,某某人是達官貴人的外甥,這些人都碰不得。看到劉備這個名字時,太守感到有幾分陌生,便提筆在這個名字上劃了一道線。
幾天後,太守派遣的督郵抵達安喜縣。
督郵又稱督郵書掾或督郵曹掾,職責是代表郡太守督察各縣鄉,同時傳達郡政府的最新指示。督郵此次前來的任務,便是要執行朝廷下達的任務,淘汰一部分地方官吏。
此時劉備已經打探到消息,自己正在淘汰名單之列!
他心急如焚,得知督郵入住驛站的消息後,便前去拜訪,想找個辦法通融通融。督郵當然明白劉備的用意,便以身體有病為由,拒見劉備。
劉備是這麼容易打發走的嗎?你既不見我,老子也不是吃素的。劉備回去後,拉上關羽、張飛以及吏卒等一幫人,殺氣騰騰地奔向驛站。
有關羽、張飛在,驛卒焉能阻擋?
劉備一腳踹開督郵的寢室大門,闖了進去,大喝道:「我收到郡太守逮捕督郵的密令,你還不趕緊束手就擒!」
平日在縣鄉威風凜凜的督郵,此時已被這陣勢嚇得癱倒在床。劉備不容分說,上前就將他捆得結結實實,推出驛站。鬧了這麼一出,劉備心知自己的縣尉之職肯定是保不住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他便和關羽、張飛一道,挾持著督郵一路飛奔。
快到安喜縣的邊界時,劉備把自己隨身攜帶的縣尉綬印解下來,掛在督郵脖子上——你不是要解老子的職嗎?老子就把官印還給你。即使這樣,他還不解氣,又把督郵綁在樹上,用皮鞭猛抽了百來下,直把督郵打得皮開肉綻,哀聲連連。
看來畢竟當過黑社會大哥,劉備不是好惹的。
發泄一通後,劉備與關羽、張飛離開安喜縣,一路漫無目的地瞎逛。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劉、關、張三人一身好本領,在這亂世總是用得著的。
正巧這個時候,大將軍何進派毌(guàn)丘毅到丹陽招募新軍,劉備與關羽、張飛便前去投奔。毌丘毅見三人武藝高強,便將他們招入麾下。行至下邳,忽然闖出一夥強人,劉備、關羽、張飛策馬迎戰,把這伙強盜打得落花流水。回到京師,毌丘毅在大將軍何進面前極力推薦劉備。
在漢代,皇帝之下,就屬大將軍的權力最大,其地位甚至在「三公」之上,一般由外戚擔任。何進倒也爽快,大筆一揮,把劉備提拔為下密縣的縣丞,官職比先前的縣尉還略高一點。
在劉備奮鬥的這幾年裡,東漢的政局愈加惡化,最令朝廷頭疼的,便是西北涼州的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