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宋徽宗是史上最大背鍋俠,你信嗎?
2024-10-09 00:24:49
作者: 歷史君 醉罷君山 唐俑
宋徽宗趙佶留給人的印象,四個字就可以概括:昏庸無能。
最能體現他昏庸無能的,是「聯金滅遼」的愚蠢之舉,遼國倒是如願以償地滅掉了,但是失去遼國這個屏障的北宋,也成了金國的「盤中餐」,被金人來了個吃人不吐骨頭,還釀成了徽宗、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被俘的奇恥大辱,將漢人的心刺得鮮血淋漓。南宋大將岳飛更是痛心疾首,一首《滿江紅》,道出了他的滿腔悲憤——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近千年來,人們都把宋徽宗當成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第一責任人,而從未有人懷疑這邏輯有毛病——作為一國之君,他不是第一責任人,誰是?
然而,細讀匯集了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宋高宗趙構三朝有關宋金和戰多方面史料的《三朝北盟會編》,感覺事情似乎沒這麼簡單,我們好像冤枉了宋徽宗,導致北宋滅亡的第一責任人,似乎另有其人。
01
宋徽宗聯金滅遼的大背景,當然是做夢都想收復五代時期被「兒皇帝」石敬瑭出賣給遼國的燕雲十六州,而北宋北伐遼國的契機,源於一個名叫趙良嗣的馬販子。
趙良嗣原名馬植,北宋末年燕(今河北北部)人,世代為遼國大官,他本人還做過遼國的光祿卿,後來辭官不做,當起了馬販子。趙良嗣雖然是遼國人,但身在遼國心在宋,對契丹人一直占著家鄉既憤恨又愧疚,總是希望自己的家鄉能歸宋朝,對自己是漢人卻要受契丹人統治而深感屈辱。機緣巧合,趙良嗣認識了掌管北宋兵權的大宦官童貫,經童貫引見拜見宋徽宗,力勸宋徽宗趁遼國衰弱之機聯金攻遼,還能順便收復燕雲十六州。
聽到「燕雲十六州」幾個字,宋徽宗的心情就很複雜,因為這一直是趙宋政權的一塊心病,早在北宋初,宋太宗趙光義就專門針對燕雲十六州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而且御駕親征,卻於公元979年慘敗於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門),又於986年再敗於今河北涿州西南,從此再也不敢提北伐。
但後來的北宋皇帝,收復燕雲十六州之心從來就沒死過,因為這個地方對中原王朝太重要了,它的屏障作用就像一道大門,沒有這道大門,北方遊牧民族就能自由出入。如公元1004年,契丹人就發起進攻,雖然在寇凖極力主張下,宋真宗御駕親征率領將士在澶淵(今河南濮陽)大勝遼國,結果卻是又是送歲幣(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仁宗時送給遼國的銀子又增加了10萬兩,絹增加了10萬匹)又是割地(宋神宗熙寧八年割河東給遼國),花錢買平安,可謂創造了贏家「孝敬」輸家的奇蹟!
而這一切,都是失去了燕雲十六州這道大門惹的禍,這個地方不收回來,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可能落下來,慘痛的歷史隨時可能重演。
02
然而,趙良嗣的出現,與其說讓宋徽宗動了北伐的心思,不如說給童貫打了雞血。
身為「國防部長」的童貫的特點是,本事沒多大偏偏好大喜功,做夢都想弄出一點「豐功偉績」,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燦爛的一筆,而「聯金滅遼」,無疑是上天成全他的絕佳機會,而且也許是唯一的一次機會。
為了抓住這次機會,他與當時另一個權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師蔡京沆瀣一氣,極力鼓動宋徽宗與金國結盟,夾攻遼國。
頭腦清醒的大臣,都認識到了此舉的危險性,太宰鄭居中就是其中之一,他認為宋遼兩國的盟約不能輕易破壞,因為正是這個盟約,才維持了兩國100多年的和平。
鄭居中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因為宋遼之間的盟約,實際上等於北宋的護身符,雖然這道護身符的獲得,付出了一定代價,但就性價比來說,這點付出是值得的。
鄭居中首先上書宋徽宗,「乞罷」出使金國的使臣,然後又在朝堂上責問蔡京:「朝廷打算遣使至金國,聯合女真人夾攻大遼,這主意來自趙良嗣,而這人只不過想達到他的個人目的。您老人家是國家元老,怎麼也不想遵守兩國盟約?如果咱們輕生事端,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咱們一百多年『兵不識刃,農不加役』的大好局面,正是昔日章聖皇帝與大遼所訂和平條約帶來的,兵者乃不祥之器,萬萬不可輕易動用,因為這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公何以遂興此舉?真宗仁宗之所以不想大動干戈,正是因為擔心生靈塗炭,所以咱們大宋才堅守誓約至今,方保得一百四十多年四方無虞。如今若慫恿主上棄約,定會導致天怒民怨,下官懇求您再好好考慮考慮,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何況用兵之道,勝負是沒有把握的,就算打了勝仗,也拿不出錢來犒賞將士們,百姓也會被差役害苦,他們若鬧事,國家還能有安寧之日嗎?如果打了敗仗,後果將更加嚴重,說不定有亡國危險!」
面對鄭居中的指責,蔡京卻把球一腳踢給宋徽宗:不是本人硬要這樣做,是皇上再也不想給歲幣了,所以才有此意。
「與過去相比,這點歲幣算什麼?」鄭居中立即反駁,「比之漢世和單于,歲尚給一億九十萬;西域七年,四百八十萬;後漢永平初中,諸羌反十四年,當時用兵,用財二百四十億;永和後復經七年,用八十萬億……如今這點歲幣,與前人的付出相比,不過是毛毛雨而已。」
蔡京的回應,是硬邦邦的八個字:「上意已決,豈可阻乎!」
鄭居中明白,所謂「上意已決」,純粹是扯淡,純粹是蔡京搬出皇上來壓人,所以他也怒了:「如果百萬生民肝腦塗地,都是你造成的!不知你今後會是什麼下場!」
03
主管軍事機密及邊防等事的知樞密院事、四川雙流人鄧洵武,更是心急如焚,立即上書「乞守誓罷兵,保境息民」。
據《家傳》記載,蔡京、童貫的計劃多次遭到鄧洵武阻撓,蔡京竟耍起了流氓手段,讓皇上不准鄧洵武參加商議,實際上是斷了他面聖的路,讓他的意見不能上達天聽,鄧洵武只好把童貫請到樞密院,苦口婆心地曉以利害,反被童貫教訓一頓,說他沒資格違拗官家的意願,警告他亂說話,是要給人留下把柄的。
童貫是什麼樣的人物,鄧洵武心裡很清楚,也明白其警告的分量,但他沒有被嚇倒,繼續上奏,大意是說,當年太宗皇帝決心北伐,曹彬都已經出河北了,潘美都已經出河東了,當時趙普在南陽,得知消息後立即上疏「切諫」,但為時已晚,結果曹彬和潘美都無功而返。
這一次,鄧洵武終於見到了天子,拿出當年趙普勸諫宋太宗北伐的《諫伐燕疏》和曹彬、潘美的傳記,讀完後對宋徽宗說:「請問陛下,今日之謀臣,誰比得上趙普?今日之將帥,誰比得上曹彬、潘美?今日軍隊的戰鬥力,能與建國之初相提並論嗎?想當年太宗皇帝多麼神武,又有趙普之謀略,曹彬、潘美之為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卻拿不下燕雲,反而吃了大虧。當初咱們大宋那麼牛都沒好結果,何況今日。這充分說明,伐燕之事不可輕議。再說雙方遵守了一百多年的盟約,豈能說棄就棄,為臣實在擔心,兵革一動,咱們的昆蟲草木都會跟著遭殃啊!」
聽了這番話,宋徽宗的反應如何呢?《三朝北盟會編》是這樣記載的:「上大悟,翼日語京曰:『北事難做,則休。祖宗盟誓違之,不祥。』京色變,其議遂寢。」
由此可見,宋徽宗的態度非常明確:北伐這事兒干不得,咱們還是罷休吧,再說如果違背祖宗的盟誓,會不吉利。
聽了皇上這話,蔡京的臉色也變了,北伐之議,就此擱置。
04
沒想到,就在宋徽宗基本上死了伐遼之心時,宰相王黼(fǔ)再次提出「兼弱攻昧」的論調,試圖再次撥動皇上的心弦。
所謂「兼弱攻昧」,意思是「兼併弱小,攻擊愚昧的國家」,在他眼裡,國力已不如前的遼國就是這樣的國家,此時不圖,更待何時?
這個王黼,歷史上對他的評價是:有口才,才智出眾但無學識,善於巧言獻媚。
他之所以深得宋徽宗寵信,與他那張能把死人說活的巧嘴有很大關係,如果任由他在皇上面前放屁,說不定皇上又會改變主意,所以鄧洵武急了,再次上書曉以利害:「自從西方用兵(指攻打西夏、收復四川、洮州等戰)之後,我們的軍隊損失巨大,郊祀的時候連儀仗隊的人數都湊不夠。更嚴重的是,如今不但軍隊如此不堪,我們的財政也很匱乏、民力凋蔽,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如果陛下不信,臣就把這些情況詳細地做成一個冊子,希望陛下置之御座,時時御覽,天下虛實就心中有數了。攻取遼國也許能夠成功,但是陛下不知是否想過,我們與其與強大的金國為鄰,不如與弱遼為鄰!」
王黼善於迷惑人心的口才雖然一流,但聽了鄧洵武這番分析,宋徽宗再次「為之動容」,伐遼之議再度擱置。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個「風」,就是兵權在握的童貫,王黼的「兼弱攻昧」之說把他迷住了。
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在各種規章制度不健全的古代,最可怕的不是一國之君的皇帝,而是手握兵權的人,只要手中有兵權,只要手中有兵,便可以想幹啥就幹啥,就可以皇帝都不放在眼裡,弄不好還能讓皇帝下課。
童貫就是這樣一個人,此時此刻的他,心裡已無皇帝,只有他的「遠大理想」。
在鄧洵武看來,童貫的一意孤行,必將給國家帶來萬劫不復的災難性後果,他不顧得罪這個權臣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再一次苦口婆心地勸童貫:「度我之力,能制彼乎!恐兵連禍結,卒無已時!」結果又是「貫亦不聽」。
與此同時,在樞密院擔任重要職務的鄧洵武的兒子也苦勸蔡京:「南北通好久矣!今信一叛賊(指背叛遼國投宋的趙良嗣)之言,而欲敗百年之盟,不可!」蔡京根本不聽。
05
蔡京、童貫的一意孤行,地球人已經沒法阻止了。
據南宋初大臣朱勝非所著《秀水閒居錄》:「洵武乃疏伐燕利害二十七條,名曰《北伐問目》,皆有注。其一雲出師之名。注云:恃此盟誓,百年不見兵革。絕之必有名,以令吾民,以告敵國。余類此。又錄趙普諫太宗北征疏,同奏。上皇頗嘉納,北議為之緩。至宣和初,竟出師矣!」
也就是說,宋徽宗對鄧洵武的觀點,不但點了個贊,還採納了他的意見,萬萬沒想到,宣和初「竟出師矣」。
實際上,在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童貫就已經蠢蠢欲動了,「大出禁旅,告戒河北,諸帥皆先事而具」。
當年的二月中旬,前軍就已經出發,三月上旬的時候,選了一個吉日,童貫率領中軍準備出發,而滿朝文武,再也沒人敢反對。
直到那時,宋徽宗的頭腦還是冷靜的——咱們還是少安毋躁,等信使回來再說吧。
沒多久,信使陶悅和其副手、霸州知州李邈就回來了,童貫卻不讓他們先見皇上,而是把他們叫到自己府中,詳細地詢問他們一路上的所見所聞,重點是遼國是否有軍事準備。
信使們帶回來的消息,卻不容樂觀。
童貫不敢隱瞞,據實上報,第二天,宋徽宗召見蔡京、童貫等人,說:「對方既然有了準備,還是把這份報告收起來吧。」
這說明宋徽宗沒有北伐之意,或者是,即使有,各種反對意見也在他這裡起了作用,回心轉意了。
然而,皇帝大人的回心轉意,並未改變任何事實,人們滿以為信使帶回來的情報,能夠使蔡京、童貫等人打消伐遼的念頭,讓皇上下詔撤回已經出發的前軍,則北伐之事就能壽終正寢,可是「是時在廷皆無敢拒之者」,致使童貫「狂妄誤國」。
《使北錄》是這樣說的:「以此推之,北伐實非道君皇帝之意,貫既狂妄誤國,是時在廷皆無敢拒之者。聖意欲俟國信使來問而後行,萬一其或可緩也。而悅幸能縱橫遏其說而撤其謀,即日下詔抽回已髮禁軍,拘收已降宣頭,而北伐寢矣。」
童貫的狂妄,也給中書舍人王安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是時朝廷不敢峻其褒擢,詞臣不敢指其事實,則貫之氣焰可知矣。」
06
公元1125年,在宋金夾攻之下,遼國滅亡。
實際上,滅遼者主要是金軍,連燕京都是金軍打下來的,童貫率領的宋軍不堪一擊,毫無建樹。
這一戰徹底暴露了宋軍的無能,後來發生的事情,地球人都知道了——金軍滅掉遼國後,順便把北宋滅了。
而在亡國之前,面對金軍的進攻,童貫只顧逃命,逃回開封后,又拒不接受宋欽宗(宋徽宗眼看大勢已去,硬把帝位「禪讓」給了他的兒子)要他留守開封的命令,打著護駕的旗號,與宋徽宗一起南逃,過黃河浮橋時人多橋窄,擁擠不堪,他竟然命令自己的軍隊朝橋上宋徽宗的衛士射箭,當場射死一百多人。
童貫的卑劣行徑激起公憤,遭致朝野上下一致痛罵,迫於強大壓力,宋欽宗決定除掉這個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下詔歷數童貫十大罪狀,命監察御史張征火速追趕,就地正法。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張征派出的小吏先期出發,在廣東南雄趕上了童貫,以聖旨召他回京任河北宣撫使為名,把他「留」了下來。
第二天張征趕到,令童貫跪下接旨,刀斧手一擁而上,砍了他的腦袋。
……
也許有人要問:宋徽宗不是皇帝嘛,怎麼如此窩囊,很多事情,他這個當皇上的,為什麼都做不了主?這個就用不著論證了,歷史上皇帝被權臣架空,一切由權臣「做主」的現象,多得是。
但皇帝是老大,就算背鍋,也得他來背,其他人想背,還背不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