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換年號,唐高宗李治得了啥病?
2024-10-09 00:21:04
作者: 唐俑
唐高宗李治雖然不如他爹李世民那麼聲名赫赫,更沒李世民那麼厲害,但也不算孬種,僅憑唐朝版圖在他統治時期達到最大,就應該給他點個讚。
可是不知為什麼,這一點往往為後人「忽略」,人們津津樂道的,卻是他的「桃色新聞」,是他早在做太子的時候,就和他老爸李世民的女人武則天攪在了一起,然後把李唐江山也「送」給了那個女人,若不是後來張柬之等人趁武則天生病發動政變復辟,江山可能再也不會姓李了。
鮮為人知的是,李治不僅在製造「桃色新聞」方面無人能敵,在改換年號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在位34年,用了14個年號。
01 永徽(公元650年—655年)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治即位,第二年改元永徽,共使用六年。
在這六年時間裡,李治吃的是他爹李世民的老本,無論是政治方面還是經濟方面,實行的都是李世民制定的制度,沒有絲毫改變。加上輔政的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大臣牢記李世民的遺訓,「奉行不逾」,李治想改變也不容易,乾脆來個什麼都不變。
事實證明,並非所有的改變都是「進步的表現」,如果沒有李治的「守舊」,就不可能有在他治下的短暫輝煌:邊陲安定(擊敗西突厥),百姓阜安(人口從貞觀年間的不滿300萬戶增加到380萬戶),史稱「永徽之治」。
02 顯慶(公元656年—661年)
本書首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顯慶」又叫「明慶」「光慶」,是為避諱唐中宗李顯的名字,後來的唐朝人追稱的。
李治於公元656年改年號為顯慶,使用了五年多。
與前六年的「守舊」相比,李治這五年多的功績似乎更大,因為在這幾年裡,唐朝人民在李治的英明領導下,先是於顯慶二年平定了西突厥,又於顯慶五年滅掉了百濟(與新羅聯手)。
03 龍朔(公元661年—663年)
這個年號剛開始使用,大唐就誕生了一個傳奇,它叫「三箭定天山」。
龍朔元年,回紇首領婆閏死後,唐朝多了一個敵人,繼位的比粟再也不想和唐友好了,開始襲擾天山。李治任命鄭仁泰為主將,薛仁貴為副將,令他們領兵到天山討伐搞事的九姓鐵勒。
面對十多萬的鐵勒兵,唐軍毫不畏懼,尤其是副將薛仁貴,當數十名鐵勒騎士牛哄哄地前來挑戰時,他連發三箭,箭無虛發,射死對方三人。
這數十名騎士,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可以說是精英中的精英。薛仁貴一連射死三人後,這些精英再也硬氣不起來了,紛紛下馬請降。薛仁貴揮軍掩殺,把九姓鐵勒打了個落花流水,並且坑殺了全部降兵,收兵時將士們邊走邊唱他們自編的歌:「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後,九姓鐵勒一蹶不振,「不再為邊患」。
04 麟德(公元664年—665年)
麟德元年,李治幹了一件很不厚道的事情。
事情起因於野心勃勃的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之後,開始不把高宗放在眼裡,受其節制的李治很不舒服,想把她廢了,就讓宰相上官儀起草廢后詔書。得知消息的武則天急忙來到李治面前,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幹。李治見無法抵賴,就把上官儀賣了——我本來沒這個意思,是上官儀教我這麼幹的。
武則天便恨死了上官儀,命宰相許敬宗誣告上官儀和廢太子謀反。當年十二月十三日,上官儀被處死,其子被殺,籍沒全家,廢太子也被處死,「株連流貶者甚眾」。
從此以後,「高宗每視事,武后皆垂簾於後」,大事小事都得讓她知道,「天下大權,悉歸中宮」。那一年,也是李治當「二老板」的開始——「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謂之二聖」。
05 乾封(公元666年—668年)
乾封二年,名將蘇定方病逝,李治悲傷得不得了。
大概傷心得神志有些不清,他不檢討自己的過失,卻把侍臣訓了一頓:「蘇定方是國家的有功之臣,按例應該褒獎封贈,爾等為什麼不說?」
有沒有搞錯啊,你是老大啊,哪個有功哪個該獎,難道你心中無數?要下面的人說才褒獎封贈,瞧你這個老大當的!
06 總章(公元668年—670年)
總章二年,唐朝的疆域達到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面積1500多萬平方公里(一說1200多萬平方公里)。
07 咸亨(公元670年—674年)
咸亨元年,可以說是開局不利的一年,先是西域十八個州被逐漸強盛的吐蕃攻占,接著安西四鎮治所龜茲又被吐蕃攻占,唐朝只好撤銷安西四鎮,吐谷渾、鄯善、且末落入吐蕃囊中。
屋漏偏遭連夜雨。當年四月,朝廷命薛仁貴率十多萬人討伐吐蕃、幫助吐谷渾恢復故地。第一局勝了,第二局卻敗了,而且敗得很慘,原因是副將郭待封不聽指揮擅自行動,唐軍大敗。
郭待封為什麼不聽薛仁貴指揮呢?原來他本來與薛仁貴官職差不多大,此次卻為他的副將,心裡不爽。薛仁貴命他在大非嶺上建柵欄把輜重圍起來,他想咱們從前官兒一樣大,老子憑啥聽你的?便命士兵帶著輜重跟在薛仁貴後面,結果被吐蕃20萬大軍截擊,被打了個屁滾尿流,輜重盡失。
輜重盡失,加上孤立無援,薛仁貴被迫退守大非川,遭吐蕃40萬大軍碾壓,薛仁貴大敗,「死傷略盡」。
08 上元(公元674年—676年)
上元元年,過去與唐朝關係很好的新羅挨了唐朝的打,原因是唐朝滅掉百濟、高句麗後,新羅的野心膨脹,想把百濟和高句麗兼併了。可這是人家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怎麼可能「讓」給你?
早在咸亨年間,唐朝就想收拾新羅了。在咸亨元年至四年唐討伐高句麗的戰爭中,忘恩負義的新羅不但不幫忙,反而派兵增援高句麗。所以,高句麗之戰結束後,唐朝毫不猶豫地發兵討伐這個白眼狼。
收拾新羅的戰爭打了兩年,唐兵三戰皆捷,後來卻退出,並承認了新羅吞併百濟和高句麗的事實。
09 儀鳳(公元676年—679年)
儀鳳二年(公元677年),可以說是唐朝有史以來最恥辱的一年。那一年的五月,吐蕃軍隊居然攻到了四川南坪附近。
當時的南坪叫扶州,今天那個地方叫九寨溝。
10 調露(公元679年—680年)
儀鳳四年,「死」於唐朝之手的西突厥又滿血復活,舉兵反唐,結果是又死了一次。這一次死於吏部侍郎裴行儉之手,安西四鎮得以重建。
為了慶祝這次勝利,唐高宗改元調露,並大赦天下。
11 永隆(公元680年—681年)
無大事發生。
12 開耀(公元681年—682年)
如果說在這一段時間裡發生了什麼大事的話,那麼就是李治得了個孫子,是太子李顯的嫡長子,李治非常高興,不僅大赦天下,還把年號改為「永淳」。
13 永淳(公元682年—683年)
永淳元年,「死」了兩次的西突厥仍未咽氣,又和大唐幹上了。
先是一個叫阿史那車薄的反唐,把弓月城(今新疆霍城西北)都圍了,結果被安西都護王方翼破之。
接著,突厥貴族阿史那骨篤祿、阿史德元珍等人又反了,竟然打到了山西太原,被薛仁貴輕鬆搞定,大破其於雲州(山西大同)。
那段時間,吐蕃對大唐的攻擾依然未停,卻不是河源軍(唐代邊防建制名,駐所在今西寧市東郊)軍使婁師德對手,婁師德率軍迎擊,取得八戰八勝的戰果。
那段時間發生的倒霉事也不少:關中爆發水災、旱災、蝗災、瘟疫,米價漲到四百一斗,連接西京和東京的道路上睡滿了死人(兩京間死人相枕於路)。
14 弘道(公元683年)
這是李治所用的最後一個年號,僅「存在」了一個月。
唐高宗之前的兩位皇帝,基本上一個年號用到底,到了他這裡把「規矩」改了,換年號像換衣服一樣。這人到底受了什麼刺激,以至一言不合就換年號?
有人說這是李治和武則天爭權的結果:武則天「垂簾聽政」後,李治對大權落入那個女人之手實在不甘心,卻又不敢拿她怎麼樣,就頻頻改換年號,以此提醒那個女人:別忘了我才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