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大宋史> 宋朝那些不知名的忠義之士

宋朝那些不知名的忠義之士

2024-10-09 00:19:10 作者: 唐俑

  讀中國歷史,發現一個現象:在軍事上越是羸弱、遭外敵入侵越是頻繁的朝代,越是容易出忠義之士。

  比如宋朝,大名鼎鼎的岳飛、韓世忠、梁紅玉、辛棄疾、宗澤、文天祥、劉錡、張浚、劉光世、吳玠、吳璘等就不用說了,由元丞相脫脫和阿魯圖先後主持修撰的《宋史》,專門辟出「忠義卷」,記錄了在抵抗外來入侵者的戰爭中,湧現出來的幾十位忠義之士,分別給他們作傳。他們雖然不能與岳飛、文天祥等人比名氣和貢獻,但是他們在強敵面前最後做出的人生選擇,同樣令人肅然起敬。

  01

  

  張克戩,今河南開封人,進士出身,當過河間令、吳縣等縣知縣,庫部員外郎,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

  當年十二月,金兵犯河東,把距汾州200里的太原包圍了。

  金兵派出的頭領,是大將銀硃孛堇。這傢伙毒啊,不但攻城,還縱兵四掠,把老百姓也害慘了。

  張克戩組織力量,全力抗敵,還把潛伏在城裡的幾十個內應全部抓來殺了。然後他挑選勁卒去騷擾敵營,出其不意地燒了敵人的營寨,「敵懼引去,論功加直秘閣」。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再次兵臨城下,朝廷命經略使張孝純之子張子灝、都統制張思正、轉運使李宗率兵支援,張思正抓住機會,大肆勒索地方,而且沒完沒了,搞得百姓苦不堪言。經張克戩陳說利害、苦口婆心開導,那些傢伙才有所收斂。

  直到太原淪陷,張思正才表示要出戰,卻帶著張子灝、李宗等人逃往慈、隰去了,戍將麻世堅半夜闖關逃走,通判韓琥陣亡。

  只有孤軍奮戰了。

  張克戩把軍民召集在一起,慷慨激昂地說:「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義不忍負國家、辱父祖,願與此城終始以明吾節,諸君其自為謀。」

  軍民眼含熱淚,異口同聲地說:「你就是我們的父母,願盡死聽命!」

  那以後,張克戩率領軍民,又多次打敗金兵,援兵卻一直不來。

  金兵攻破平遙,又先後迫降了介休、孝義諸縣,占領了汾州城南20多個村莊,晝夜不停地打造攻城器具,同時先後兩次派人,持書勸張克戩投降,張克戩皆不啟封,一把火燒了。

  勸降不成,金兵派出一萬多騎兵精銳,展開了更加猛烈的攻擊,有人都快崩潰了,至少10人「唱為降語」。張克戩也不囉唆,把這些鼓吹投降的人統統殺了,免得他們擾亂軍心。

  當金兵頭目出現在城下時,張克戩便破口大罵,然後向他們開炮,當場打死一個金人頭領。

  但他明白,在力量對比如此懸殊的形勢下,城陷人亡的那一刻是無法避免的,而且那一刻越來越近。於是他寫好給朝廷的遺表和給妻子的遺書,「縋州兵持抵京師」。

  第二天,金兵將西北打開一個缺口,蜂擁而入,都監賈亶壯烈殉國,張克戩率眾繼續巷戰,最後自殺而死,全家八口全部死於此戰,「金將奉其屍禮葬於後園,羅拜設祭,為立廟」。

  張克戩的事跡為朝廷所知後,下詔封贈他為康殿學士,並贈銀三百兩、絹五百匹,在鄉里張榜頌揚。

  02

  張確,今陝西彬州人,元祐中擢進士第。

  宋徽宗即位後,張確應詔上書言十事,「乞誅大奸,退小人,進賢能,開禁錮,起老成,擢忠鯁,息邊事,修文德,廣言路,容直諫,遂列於上籍」。

  宣和七年,先是徙解州,後又徙隆德府。金兵包圍太原後,忻州、代州先後降金,平陽兵叛,張確給朝廷上表:河東乃天下根本,安危所系,河東如果丟失,不但陝西不保,汴京也不可能再做都城,「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築,將兵又皆戍邊。臣生長西州,頗諳武事,若得秦兵十萬人,猶足以抗敵,不然,唯有一死報陛下耳」。

  誰知杳無音信,再上,仍然杳無音信,朝廷好像給了他一個無言的回答——既然你想以死報陛下,那就這樣做吧。

  第二年二月,金兵到了,知道城中無備,便想不戰而勝——你既然無備,仗就沒法打,既然沒法打,那就投降吧。

  金兵勸降換來的,是張確的據城堅守。

  有人給張確出主意說,咱們可以從東城突圍,實際上是想逃跑,拿話試探張確,遭張確怒斥:「張確是守土之臣,當以死報國,頭可斷,腰不可屈。」

  張確戰死後,「欽宗聞之悲悼,優贈述古殿直學士,召見其子乂,慰撫之曰:『卿父今之巡、遠也,得其死所矣,復何恨。使為將為守者皆如卿父,朕顧有今日邪!』斂容嘆息者久之」。

  03

  張吉,慶州一小兵,在淮安守烽火台時,被入侵的夏人抓住。

  夏人把他押到城下,命他向城裡喊話:「淮安的所有防線都被攻破了,還是儘快投降吧,抵抗是沒有用的!」張吉喊了,喊的卻與夏人希望的相反:「大家努力啊,所有防線都沒問題,固若金湯,賊兵沒糧食了,馬上就要退走了,不需要投降!」夏人勃然大怒,把他殺了,宋神宗聞之,「詔贈內殿崇班,又錄其子」。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