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大漢史> 李廣之孫李陵,為什麼由假降匈奴變成了真降?

李廣之孫李陵,為什麼由假降匈奴變成了真降?

2024-10-09 00:14:39 作者: 唐俑

  01

  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漢武帝發動了對匈奴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史稱「漠北之戰」。

  擔任前將軍的李廣迷路,帶著軍隊在茫茫大漠轉了一圈,連匈奴人的影子都沒看到,無功而返。

  戰後,大將軍衛青追究責任。李廣心想,我身為名將,此次又是主動請纓殺敵,結果卻搞成這樣,哪裡還有臉活在世上,於是「憤愧自殺」。

  一代名將陰溝裡翻船,確實臉上無光,很沒面子,自殺謝罪也許是挽回面子最好的辦法。他們老李家的人,似乎都特愛面子,李廣是這樣,他的孫子李陵也是這樣。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李廣共有三個兒子,長子李當戶,次子李椒,幼子李敢。李廣自殺時,做過郎官的長子李當戶和次子李椒已不在人世,李當戶留下的遺腹子就是李陵。

  作為名將之後,漢武帝認為李陵有他祖父的風範,李陵很年輕時,就讓他當了八百騎兵的首領。

  後來的事實證明,李陵的確不是孬種,曾率領這支人馬深入匈奴兩千多里搞偵察,不但順利完成任務,還全身而返,未損一兵一騎。漢武帝很高興,升他為騎都尉,讓他率精兵五千,駐紮在酒泉、張掖等地,成為防範匈奴的一支勁旅。

  李陵雖然沒有祖父那麼有名,但其人生經歷比祖父傳奇得多。因為他雖然打仗厲害,卻因戰敗投降了匈奴,並在匈奴極受重用,匈奴單于還把女兒嫁給他做老婆,他因而成了匈奴貴族。據蘇聯考古學家吉謝列夫考證,李陵在匈奴時,還曾被封到西伯利亞地區建立了一個國家,那個國家名叫「堅昆國」。

  在匈奴的時候,李陵還和被匈奴扣留的蘇武有過交集,被派去勸說蘇武投降,為蘇武的堅貞不屈所感動,想送他禮物又覺得沒臉,只好讓妻子出面。

  和祖父身經百戰不同的是,李陵一輩子就正兒八經地為朝廷打過一仗,而且還打敗了。

  既然一輩子只打過一仗,而且還打敗了,為什麼說他打仗厲害呢?還是從頭說起吧。

  02

  李陵這輩子有史可查的唯一一仗,發生在公元前99年(天漢二年)。

  那年秋天,貳師將軍李廣利率軍三萬攻打在天山一帶活動的右賢王。漢武帝雖然想到了李陵,卻只給李廣利吃肉,湯都沒打算讓李陵喝。

  他給李陵安排的任務,是叫他去給李廣利運送輜重。

  李廣利雖然是漢武帝的舅子,但李陵很瞧不起他,認為這傢伙沒本事,完全是靠了他妹妹李夫人這個裙帶關係才受到皇上重用,爬到這個位置的。我李陵可是名將之後,給這樣的庸才打下手,你叫我這張臉往哪擱?

  李陵撲通一聲給漢武帝跪下,請求讓他率軍獨當一面,即使不能作為衝鋒陷陣的主力,也能分散單于的兵力。

  他說他率領的屯邊將士,個個都是勇士奇才,力氣大得可以掐死老虎,箭法好得能夠一擊而中,讓這樣的勇士去當運輸隊,實在是大材小用。

  李陵肯定認為做後勤是一件臉上無光的事情,他那點小心思豈能瞞得過漢武帝?雖然不能打擊他的積極性,但是難題還是可以出的,他若知難而退,就會乖乖聽話。

  於是漢武帝對李陵說,你若真想去,那就去吧。不過醜話說在前頭,我發了這麼多兵,馬匹都安排完了,沒有馬匹可以給你。

  從酒泉出發去打匈奴,可不是走親戚那麼簡單,長途跋涉,還要徒步穿越浩瀚大漠,一般人想都不敢想。

  可李陵是誰呀,名將之後,當然不是一般人,漢武帝出的難題在他看來根本不是問題,所以他胸口一拍:「這點路程,小意思,要什麼馬匹!陛下您信不信,臣帶著這五千步兵,一匹馬不用就可以直搗匈奴王庭?」

  他想創造一個「以少擊眾」的奇蹟。

  對於李陵的豪言壯語,後世有人評價說這是他報國心切,也有人說他是立功心切——戰功赫赫的祖父至死未能封侯已經夠丟李家臉了,他得把這個面子掙回來。

  03

  無論出於什麼樣的目的,小伙子都是勇氣可嘉!漢武帝同意了,只是覺得區區五千步兵孤軍深入太過冒險,若被匈奴包圍,沒有馬匹的他們跑都跑不脫,於是命令強弩都尉路博德率軍半路迎接以作策應。

  據《漢書》等有關史料記載,路博德也不是一般人。他曾隨霍去病北征匈奴,立過戰功,官拜邳離侯,並於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官拜伏波將軍,還是西漢有史可查的第一位伏波將軍。後來平定南越的功勞也有他一份,他還率軍攻下海南島,將海南島納入中國版圖。

  接到漢武帝詔書時,路博德正在居延屯田。要說功勞,路博德比李陵大得多,至少他自認為比李陵大得多,叫他去做李陵的後距(雄雞、野雞等足後突出如趾的部分)簡直是打他的臉,如果答應了就太沒面子了!

  但畢竟是皇上的命令,直接拒絕,他還沒那個膽量。於是他找了個藉口:如今正值秋天,匈奴馬肥,與之開戰對咱們不利,來年春天的時候,臣再和李陵出戰吧,屆時取勝的把握性大一些。

  生性多疑的漢武帝接到路博德的上奏,鼻子都氣歪了,懷疑這是李陵害怕了,和路博德串通好上了這個奏摺,便把路博德罵了一頓:叫你去就去,哪來那麼多廢話!去,你帶兵去鉤營,若是敵人來進攻,就給我擋住!至於李陵嘛,給我去找匈奴,找到了就打,找不到就在受降城休整騎兵,並奏報與路博德說了些什麼話。

  04

  於是李陵帶著五千步兵,於當年九月從居延要塞出發,走了三十天,行程一千多里,來到浚稽山駐紮下來。

  他們到達不久,匈奴兵也到了。匈奴兵多達三萬,數量是漢軍的六倍,而且都是騎兵。匈奴兵一到,就把漢軍包圍在兩山之間。

  李陵雖然此前沒打過仗,倒也不是外行。沒有營寨不要緊,把大車環繞起來做營寨,然後命士兵在營寨外面列好陣勢。

  匈奴兵笑了——漢軍這麼點人,估計不夠咱們塞牙縫,一個衝鋒就能搞定,戰術啥的不必講了,直接正面沖!

  那就沖唄。衝到漢軍陣前才知道人家不是那麼好欺負的,他們早就給自己預備好了「吃」的——一陣弓弩雨還沒下完,匈奴兵就受不了了,向山上撤退。

  漢軍雖然是步兵,但毫不畏懼,拔腿就追,邊追邊殺,幹掉了幾千人。這簡直是莫大的恥辱!單于又驚又怒,再召集來八萬多人,對漢軍發動猛攻。

  再也不是五千對三萬,而是五千對十一萬,1∶22!而且人家還是騎兵。力量更為懸殊的戰鬥開始了,漢軍邊打邊向南撤退,損失慘重。

  漢軍沒有援兵,縱有三頭六臂也支撐不了多久。但即使是在力量如此懸殊的情況下,漢軍也沒有喪失鬥志,且戰且退,堅持了八天之久,殺傷匈奴兵一萬多人,自己也損失了兩千多人。

  最後的時刻到了。第八天,當他們退到離居延要塞僅百里處時,箭用完了。而對付騎兵,箭是最好的武器,沒了箭,相當於束手就擒。

  箭用完了,人也疲憊至極,仗是沒法打了,只能快速撤退。

  05

  關鍵時候,有人卻拖起了後腿,撤退快不起來。

  拖後腿的是一些女人。什麼樣的女人?一些官兵帶的「妻婦」,男人來打仗,她們跟著看風景來了。

  這說明李陵是個好領導,因為他平時治軍鬆懈,所以才有了這種奇特的現象。平時行軍、訓練啥的倒無傷大雅,這是好領導體諒下屬,讓他們的女人跟著。可是這次是來打仗啊,而且打的還是匈奴,光行軍就要走一千多里,真不知這些女人是如何「挺」過來的。

  之前對這種現象睜隻眼閉隻眼的李陵,這回再也無法淡定了,這個後腿繼續拖下去,咱們誰也別想活!

  對不起了士兵們,為了減輕行軍拖累,你們的領導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了。他把那些「妻婦」全部從軍車裡搜出來,「皆劍斬之」。

  殺了那些拖後腿的女人,李陵繼續率部突圍。此時的漢軍,既無箭又無馬,面對匈奴騎兵的反覆衝殺毫無還手之力,只能任人宰割。

  退到一個小坡上再也不敢退了,再退就要被匈奴兵砍得一個不剩。下令固守的李陵仰天長嘆:「復得數十矢,足以脫矣。」

  如果每人再有幾十支箭,咱們就足以脫身!

  說完這些話,他悲憤地看著那些軍車,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他心裡也許在想:如果那些車不拉那些女人……

  是的,如果不拉那些女人,就能多拉很多箭,此時此刻的他們也不會狼狽至此,即使不能取勝,也不至於全軍覆沒,剩下的官兵完全有可能安全退回居延要塞。

  此時此刻的漢軍,縱然是神仙也無力回天了。但不知為什麼,面對部下讓他逃走的勸告,李陵不但不聽,還把人家呵斥一頓:「你給我住嘴!我要是不死,就不是壯士(公止!吾不死,非壯士也)!」

  說完這話,他就命令部下分散逃命,他自己隨行的只有校尉韓延年等十多人。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能殺出重圍,逃回居延關。可惜沒多久就被匈奴兵追上了,韓延年戰死,李陵投降。

  投降之前,他還仰天長嘆了一聲:「無面目報陛下!」聽到這話的人以為他喊完就會自殺殉國,誰知道他竟投降了。

  06

  如今公認的「結論」是,李陵不是真降,是假降,是想在匈奴做臥底,然後找機會重回故國。

  但漢武帝沒給他機會,以為他是真降,將李陵家滅族,李陵的母親、兄弟、妻子都被殺光。

  實際上,漢武帝起初是不相信李陵是真降的,不然也不會在一年以後還派因杅將軍公孫敖帶兵深入匈奴境內去接李陵。

  公孫敖找不到李陵,便編了一個故事:報告陛下,李陵不會回來了,據俘虜說,他現在忙得很,正在加緊幫單于練兵對付咱們。

  漢武帝相信了公孫敖的謊言,不假思索殺了李陵家人,也讓李陵寒心,徹底斷了其回歸之路。

  幫單于練兵的確實有一個投降匈奴的漢朝將領,但那人不是李陵,而是李緒,本為漢朝的塞外都尉,之前駐守在奚侯城,匈奴人一打來,他便投了降。

  得知內情,李陵恨死了這個導致自己全家被誅的混蛋,便派人刺殺了李緒。

  殺了李緒,卻激怒了單于的大閼氏,後者要殺李陵,單于對他還不錯,「匿之北方,大閼氏死乃還」。單于不但捨不得他死,還把女兒嫁給他做老婆,封他為右校王,使他成了手握實權的貴族。

  雖然漢武帝輕信小人之言,導致李陵的假降成了真降,然而後來,當李陵有機會領兵與漢軍作戰,卻「手下留情」,放了漢軍一馬,不然,他帶領的三萬匈奴主力也不會輕易敗於對手,當時他的對手,只是一個名叫商丘成、不會打仗的文官,且這個文官所領的軍隊也是三萬,還是長途跋涉的疲憊之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