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大漢史> 聽說要當丞相,他竟嚇得跪地痛哭

聽說要當丞相,他竟嚇得跪地痛哭

2024-10-09 00:14:36 作者: 唐俑

  如果領導提拔你,給你升職加薪,你是不是會很高興?想必正常人都不會不高興,更不會拒絕,誰不想升職加薪呢?除非他是傻子。

  然而,歷史上還真有這麼一個「傻子」。皇帝想讓他當丞相,他竟然嚇得撲通一聲跪下,痛哭流涕地推辭。

  他就是公孫賀。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01

  據《史記》《漢書》記載,公孫賀是義渠(在今甘肅)人,先祖為胡人。

  漢景帝時期,公孫賀的父親公孫昆邪擔任過典屬國和隴西太守,吳楚七國之亂爆發後,公孫昆邪也參加了平叛,還立了功。叛亂平定後,漢景帝封賞五位有功人員,其中就包括公孫昆邪,他被封為平曲侯。

  那時候,公孫賀雖然年紀不大,卻是一位多次參加戰鬥的「老軍人」了,而且也多次立功。年紀輕輕就如此能幹,前途不可限量,值得好好栽培。所以公元前150年(景帝前元七年)四月,膠東王劉徹被立為太子後,公孫賀被選為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是太子的侍從,他得到這個職位充分顯示了漢景帝對公孫家的信任,因為能夠擔任這種角色的,非良家子孫莫屬。

  從此以後,公孫賀就「跟定」劉徹了。漢景帝駕崩後,劉徹繼位為漢武帝,公孫賀也由太子舍人被擢升為太僕。

  太僕的職責雖然只是掌管天子出行的車輿馬匹,看起來不怎麼顯要,卻屬於「九卿之位」,能拿兩千石俸祿。當時能拿這麼高俸祿的文官,只有司隸校尉、州牧、京兆尹等少數高官。

  據《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當衛青的姐姐衛子夫得寵時,衛青被提拔為建章監加侍中,漢武帝賞賜給衛家的財物更是不計其數,他覺得對衛家還不夠意思,竟然令公孫賀娶衛子夫的姐姐為妻,仿佛這樣才對得起衛家。

  公孫賀在漢武帝心中多麼重要,由此可見一斑。

  02

  那以後,公孫賀的軍事生涯主要與匈奴有關。

  第一次是參加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的「馬邑之圍」,當時公孫賀為輕車將軍。由於被狡猾的匈奴識破計謀,單于帶兵全身而退,致使這場把握很大的伏擊戰打了水漂,參加伏擊的眾將如御史大夫、護軍將軍韓安國等,全都無功而返,公孫賀自然也是如此。

  第二次是公元前130年(元光五年;《漢書·武帝紀》作公元前129年,即元光六年),匈奴南下犯境,漢武帝命衛青為車騎將軍,率軍從上谷出兵;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從雲中出兵;公孫敖為騎將軍,從代郡出兵;李廣為驍騎將軍,從雁門出兵。眾將各領軍萬騎。此次出擊,除了衛青幹掉七百多匈奴兵,其他人包括公孫賀還是啥也沒撈著。不過,他比公孫敖、李廣強多了,與公孫敖損失七千多騎、李廣被俘(後逃回)相比,公孫賀至少基本上沒什麼損失。

  第三次與匈奴作戰,是六年後即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春,帶隊的仍然是衛青,公孫賀以車騎將軍的身份隨同前往。這一次還不錯,他與李沮、李蔡、蘇建等其他將領一起成功地與衛青會合,把毫無防備的匈奴右賢王圍了起來,右賢王雖然逃脫,但匈奴大營大亂,包括小王在內的一萬五千多匈奴人以及上百萬頭牛羊成了漢軍的戰利品。班師回朝後,公孫賀被漢武帝封為南窌侯,成為被新封列侯十人中的一個。

  公元前123年(元朔六年)和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公孫賀又三次隨大將軍衛青去攻打匈奴,但全都無功而返。

  公孫賀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去打匈奴,是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的事了。這一次他被封為浮沮將軍,率領一萬五千騎,同樣是無功而返。

  不過這一次一點也不怪他,原因是連遭打擊後,元氣大傷的匈奴再也不敢與漢朝接觸,來了個惹不起躲得起,逃得遠遠的。公孫賀雖然率軍深入大漠兩千多里,卻連個人影子也未找到。

  03

  然而,雖然如司馬遷所說,「賀七為將軍,出擊匈奴無大功」,但因「老底子」在,也未犯過什麼大錯,公孫賀的仕途並未受到絲毫影響。

  關鍵是,漢武帝對他的良好印象一點也未改變,所以凡有什麼好事,首先想到的就是他。

  據《漢書》記載,公元前103年(太初二年),丞相石慶去世,漢武帝要公孫賀接任丞相職務,公孫賀竟然嚇得雙腿一軟,頓首痛哭:「臣本邊鄙,以鞍馬騎射為官,材誠不任宰相。」

  他說,臣原本不過是一邊陲粗俗淺薄之人,依靠會騎馬射箭這點小小的本事混碗飯吃,哪裡是當宰相的料啊,你這是硬趕鴨子上架,是要耽誤朝政的啊!

  他越哭越「傷心」,越哭聲音越大,竟然惹得漢武帝和其他大臣都很傷感,漢武帝甚至也流了幾滴眼淚。

  然而,漢武帝還是「無情」地命令左右:「把丞相扶起來!」

  人家還沒接受呢,你就管人家叫丞相!這說明漢武帝讓他當丞相是鐵了心的,是不可更改的。在漢武帝心目中,公孫賀已經是丞相了。

  皇帝生氣了,公孫賀自然不敢再推辭。

  肯定有人要問了:叫你當丞相你不當,還像要你的命似的,多少人想當都當不成呢,你怎麼那麼憨呢?

  事實上,在當時,當丞相與掉腦袋幾乎是同義詞,誰若是想當丞相,那他的腦袋肯定是被驢踢了。

  04

  當丞相等於掉腦袋,這話什麼意思?

  《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說得很明白:「時朝廷多事,督責大臣,自公孫弘後,丞相李蔡、嚴青翟(又作莊青翟)、趙周三人比坐事死。石慶雖以謹得終,然數被譴。」

  簡單點說,就是當時正值多事之秋,作為政策的執行者,丞相的責任重大,漢武帝對他們的要求非常嚴格,稍有過錯就嚴肅問責,而他問責的方式,基本上是讓你活不成。

  在那之前,先後被漢武帝「逼」死的丞相多達三個(公孫弘老死任上):

  第一個,李蔡。隴西成紀人,飛將軍李廣的堂弟,曾任漢文帝侍從,後任丞相,儘管軍功顯赫,從政後又政績卓著,還是於公元前118年(元狩五年),因私占了漢景帝園寢一點空地,害怕被漢武帝問責,自殺而死。

  第二個,莊青翟。漢文帝時襲爵武強侯,漢武帝時先是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公元前118年(元狩五年)被任命為丞相。公元前115年(元鼎二年)冬,漢文帝皇陵被盜挖,陪葬的錢幣被盜,漢武帝命御史大夫追查,酷吏張湯上奏說「丞相知道是誰幹的」。儘管根本沒這回事,漢武帝還是將莊青翟抓進監獄,莊青翟在獄中自殺身亡。

  第三個,趙周。公元前148年(景帝中元二年)因父功封侯,公元前115年(元鼎二年)被漢武帝任命為丞相。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漢武帝祭祀宗廟,列侯都要奉獻黃金,趙周被人控告所獻黃金不足,被抓進監獄後自殺身亡。

  丞相這個職業如此危險,公孫賀怎麼可能不怕呢?

  05

  然而,那是一個「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時代,何況是叫你當丞相,皇帝的安排誰敢不聽?不聽就是抗旨不遵,也是死罪。與其抗命而死,不如咬牙接受,自己今後小心點就是了。

  小心駛得萬年船,公孫賀從此更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行駛這艘船,好歹駛了十一年。

  十一年後,「巫蠱之禍」爆發,為了救擅自動用軍費的兒子公孫敬聲,公孫賀想辦法抓到江洋大盜朱安世,以此作為「交換條件」,漢武帝也答應了。

  不料,朱安世也許是為了自保,也許是為了報復,在獄中上書朝廷,揭發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以及讓巫師在漢武帝的專用馳道上埋藏木偶人,詛咒漢武帝的事。

  無論是不是事實,漢武帝都不假思索地信了——原來始作俑者是你小子!

  公孫賀父子被逮捕下獄後,審案的廷尉揣測聖意,對其嚴刑拷打,逼他們承認「罪狀」,最終屈打成招。

  看完廷尉呈上的「供詞」,漢武帝怒不可遏,下令在獄中賜死公孫賀父子,並滅其全族。

  著名歷史學家蔡東藩曾發出疑問:「彼果知相位之難居,何不急流勇退?」

  這話有點「冤枉」他了,事實上,公孫賀根本就沒想當什麼丞相,一開始就沒想過。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使是「天下第一」的皇帝,恐怕也完全做不了命運的主吧,何況是區區一個公孫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