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得太緊,會使孩子變得煩躁、焦慮
2024-10-09 00:07:53
作者: 馬利琴
學習和休閒娛樂就如吃飯和喝水一樣,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父母不能一味地讓孩子學習,要讓他們注意勞逸結合,協調好學習和娛樂之間的關係。
我有個朋友在一所小學當班主任,一天他和我說,他的班上有個男生居然在隨筆中說,他要把爸爸趕出門,讓他在外面凍死,之後自己離家出走,再也不回來了。
朋友知道這件事後,擔心這個男孩心理出現問題,於是馬上找他談話。追問原因之後,這個男孩說,他的爸爸將他房間裡所有跟學習無關的東西都拿走了,既不讓他看電視,也不允許他上網,要他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學習上。有一次,他寫完作業覺得有點累,就想看會兒電視換換腦子,沒想到爸爸一邊拉著他的胳膊,一邊拽著他的耳朵,讓他去看書……
想讓孩子努力學習考重點學校,原本無可厚非,可是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也要注意給孩子適當的放鬆空間。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有非常強烈的自我意識,在學習上逼得太緊,很容易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甚至促使他們做出過激行為。
以「為了你好」為由,剝奪孩子休閒娛樂的時間,日復一日,他們就會產生厭學情緒或者偏執的念頭。玩是孩子的天性,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對事物進行探索,違背成長規律,怎麼可能培養出各方面優秀的孩子來呢?
方法一:別給孩子太大的學習壓力
生活中,有的家長給孩子報輔導班,有的家長給孩子多布置一些作業,有的則要求孩子課堂上多舉手……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想讓孩子學習更好。如果因為過於重視學習成績而讓孩子在小小年紀就背負太多的壓力,這些做法實在不可取。
女兒上二年級那年,有一次班裡調換座位,老師把她跟一個男孩排到了一桌。聽女兒說,她這個同桌平時做作業特別認真,很少因為審題失誤被扣分,而且他的作文也總是被當作範文。乍一聽,我以為這個男孩是個優等生,可期末考試分數下來,女兒說他在班裡排40多名,我感到特別驚訝。
參加家長會時,我找機會看了一下他的試卷,發現他失分的地方都不是因為不會,而是因為馬虎將最後結果算錯了。我很納悶,平時認真仔細,為什麼一到考場上他就馬虎了呢?後來,在跟他爸爸交流的時候,他爸爸對我說:「考試之前的幾個晚上,我兒子每天都半夜才睡,問他怎麼了,他說他睡不著。」
「孩子這么小就失眠?」我感到不可理解,一個才9歲的小學生怎麼可能會失眠呢?「難道是他壓力太大了?」通過跟孩子爸爸聊天,我發現,這位父親好勝心特別強,他無意中透露,他要求孩子期中考試至少要考進班級前三名。孩子心裡很清楚,以自己的能力,要想考進班裡前三名是不太可能的事。但爸爸就這樣要求,於是男孩害怕、緊張,壓力大。
學習本來已經讓他們精神緊張了,如果父母再過度施壓,孩子肯定受不了,輕則產生厭學心理,嚴重的甚至有可能產生人格上的缺陷。所以,我的建議是,父母在學習上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要把側重點放在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上。
方法二:讓孩子學會勞逸結合
孩子和成年人一樣,也會緊張、困惑。但是,由於年齡小,他們一般都無法找到正確的自我調節方法,這時就需要家長的幫助,讓他們學會勞逸結合。
可可從小到大,既經歷了健康、向上、快樂的童年,也有著積極、刻苦、煩惱的時光,以至於如今形成了理智、獨立、自信、堅毅的優秀品格。
可可家的學習氛圍很濃。可可媽從事的是教育工作,回家除了做家務就是看書;可可爸是公司領導,也特別喜歡看書,可可受爸爸媽媽的薰陶,從小也養成了看書的好習慣。
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可可就利用一切時間努力學習,每科成績都很優秀,尤其是英語和數學尤為突出。可可最喜歡的是英語,每當她學習累了、疲倦了,就會朗讀一段或者聽一段英語。之後,可可的心情就會很愉快。
可可的老家在農村,每到假期,媽媽都會帶著可可回老家。整個假期期間,媽媽從來都不會督促可可寫作業,只是讓可可自己安排。於是,可可既能享受到愉快、輕鬆的假期,又能按時完成自己的作業。
除了學習,可可經常參加活動,比如游泳、溜冰、舞蹈,她還對一些知識類的電視節目也情有獨鍾……儘管如此,可可從來沒有因為這些而影響過學習,她的成績總是能夠保持穩定。
我們總說,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其實孩子同樣如此。身為父母,我們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也要保證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在繁重的學習之外,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他們從中得到調節,消除學習帶來的緊張,保證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