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熊孩子」身後都有個護短的家長
2024-10-08 23:30:21
作者: 麗罡
馬先生住在上海一所偏舊的小區,樓層一共26層,住著近百戶人家。最近,他遇到了一個非常奇怪的事情,就是每次下班回家的時候,他都要等很長時間的電梯,因為電梯每一層都要停,但根本沒人從電梯出來。
這天,馬先生下班早了些,他正準備進電梯時,剛好一個媽媽帶著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也進了電梯,小男孩看起來有些調皮,一進電梯就開始亂蹦亂跳。
見這位媽媽並沒有制止孩子的意思,馬先生忍不住提醒:「小朋友,電梯裡不能這樣。」
結果這位媽媽不以為然地回答:「孩子小,不懂事兒。」
幾秒鐘後,小男孩把電梯每一層的按鈕都按亮了,這種電梯比較老式,若每一層樓都要開關一次真的很慢。馬先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之前就是這些熊孩子搗亂,於是皺著眉指責道:「小朋友,你這樣做是錯的。如果這棟樓的住戶有急事的話,這樣需要等很長時間的電梯,很容易誤事的。」
媽媽也不甘示弱:「他還小,你那麼凶幹什麼!」
「這種做法明明是錯了!」馬先生有些生氣。
「和小孩這麼計較,真沒教養!」媽媽拉著孩子嘟嘟囔囔走出了電梯。
熊孩子雖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袒護熊孩子的父母。
現實中,不少父母總是喜歡在別人面前說自己孩子的不好,但真的有外人指責自己孩子做錯事時,大多數人卻總拿「孩子還小,不懂事兒,你別計較」這句話當作藉口,過分袒護孩子,縱容孩子的所作所為,推脫對孩子的管教無方。但年齡再小,也不是孩子逃避錯誤和責任的藉口。
試想,如果父母不讓別人指責孩子做錯了,自己也不告訴孩子哪裡錯了,孩子犯了錯意識不到,也不用付出代價,就無法分辨是非,這是多麼可怕的認知,這是對孩子成長的嚴重不負責,不是嗎?每一個孩子都具有極強的可塑性,父母的默許和不以為然,很可能會變成一種變相的鼓勵。
《弟子規》中有這樣一段話:「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意思是,假如無意當中做了壞事,叫作錯誤,而故意犯錯,則是罪惡;知錯能改,錯誤自然慢慢地減少直到消失。但如果為了面子,死不認錯,百般掩飾,那就是錯上加錯了。
可見,犯錯不是過,不改才是錯。
那麼,面對孩子的錯誤和過失,父母如何做才算正確呢?
孩子犯錯了,父母要及時制止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父母不能因寵愛而遷就,而應該嚴肅指出孩子的過失,使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即使孩子一時想不通,耍些小脾氣,也不要太在意,只要堅持下去,孩子才會真正認識到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堅決不能做的。比如,當孩子破壞公物、隨地扔垃圾的時候,父母要及時制止,告訴他不可以那樣做,並提醒他要愛護公物、垃圾入桶等。
引導孩子把錯誤當成學習的過程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們的學習過程都遵循這樣一條規律:錯誤——學習——嘗試——糾正,在這樣的不斷循環中,他們才能夠不斷地學習和成長。如果父母故意幫著孩子掩飾過失,雖然孩子暫時免於責罵或擔責,但同時也就失去了一次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這豈不是得不償失?
所以,面對孩子的錯誤或過失,父母不僅要及時嚴厲地制止,而且應該抓住機會,引導孩子把錯誤當成學習的過程,教導孩子正確地看待錯誤,在錯誤中得到真理,找到做事的正確方法,這就是犯錯的價值和意義。人都是在錯誤中成長起來的,日積月累,孩子自然會越來越優秀。
讓孩子為自己的犯錯付出代價
有些孩子自制力比較差,如果沒有為相應的錯誤受到懲罰,那麼錯誤還會延續下去。比如,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犯錯後馬上糾正,可能孩子意識到了自己的錯,但由於沒有受到懲罰,所以印象並不深刻,導致錯誤一再地出現。所以,讓孩子為自己的犯錯付出代價,是促使其成長和歷練的一種方式。
有個11歲的男孩在院子裡踢足球的時候,不小心把鄰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鄰居向男孩索賠12.5美元,當時這筆錢可以購買大約125隻雞。
男孩無力償還,無奈之下,只好回家找爸爸。
爸爸問:「玻璃是你踢碎的嗎?」
男孩低著頭回答:「是!」
爸爸說:「你踢碎的你就得賠。」
男孩為難地說:「我沒錢賠人家。」
爸爸說:「這12.5美元我借給你,一年後還我。」
在接下來的一年裡,男孩開始了一邊學習一邊打工的艱苦生活,他起早貪黑地擦皮鞋、送報紙,一年後終於掙回了12.5美元並歸還父親。
這位男孩叫里根,後來成了美國總統。
在回憶這件事時,里根說:「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我懂得了什麼叫責任。」
讓孩子為自己的犯錯付出代價,雖然他會辛苦,但卻成長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