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一個孩子教不好,兩個孩子不好教>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千萬別這樣做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千萬別這樣做

2024-10-08 23:28:54 作者: 麗罡

  陽陽雖然只有5歲,但他就像一個小霸王一樣,以自我為中心,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很難妥協。若父母堅持要陽陽聽話,陽陽不是大哭大鬧,便是十分生氣,讓父母傷透了腦筋。比如,外出遊玩時,陽陽經常要買一堆玩具,一旦被媽媽拒絕,就會當街大哭、大喊、耍賴近半個小時。

  「哎呀!你這是怎麼了!」

  「媽媽,我要這個玩具,嗚嗚……」陽陽在玩具櫃檯前哭鬧著。

  「不是剛給你買了這幾個玩具嗎?」媽媽不解地問。

  「我還要這個,」陽陽嗚咽著說,「給我買。」

  「好了,好了,別哭了!把這個也買了吧。」媽媽無可奈何地說。

  ……

  有了妹妹之後,陽陽的脾氣更大了,經常和妹妹因為爭玩具鬧矛盾。沒過一會,妹妹就會嗚嗚哭起來,而陽陽也不甘示弱,總是比妹妹哭得還要大聲。而且,他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鬧,吃飯要哭,睡覺要哭,做作業要哭,不給零食吃也哭,上幼兒園要哭……直到媽媽「投降」為止,才會停止這個「噪音」。

  更糟糕的是,妹妹也跟著哥哥變得愛哭鬧了,滿足不了自己想法時,就會選擇用哭表達。

  兩個孩子,一個哭,一個鬧,這種場景令無數父母們崩潰至極。

  請記住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哭鬧是孩子最常用的手段,為了實現自己的要求,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他們會第一時間選擇哭泣的方式。這樣的孩子也許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家裡,就是我們自己的孩子。為了讓孩子停止哭泣,有些父母會失去原則,失去理智,只要孩子不哭,什麼條件都能夠答應,正可謂「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然而,孩子一哭就妥協,對孩子的成長能夠帶來好處嗎?那些會鬧騰,會哭鬧的孩子,就應該贏得更多的關注嗎?實際上,這樣只會誤導孩子,讓孩子覺得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只要一哭或者一鬧就能解決,所以不願意去思考更好的解決辦法。久而久之,養成投機取巧,甚至無理取鬧的習慣。

  家有兩寶的父母一定要避開這種誤區,以免孩子們一遇到問題,或者有什麼需求時,就會比誰哭得更厲害,那就更令你頭痛了!

  那麼當孩子們以哭鬧「要挾」父母的時候,父母該怎麼科學地處理,並且以後杜絕這樣的情況呢?

  為此,我們需要遵循三個原則:

  原則1:適當滿足,適當拒絕

  在美國,實驗者們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其中一組的父母從來不讓孩子吃糖,而另外一組父母則適當地給孩子吃糖,控制好量,並不是無節制!後來實驗證明,被父母限制不讓吃糖的孩子,一旦有機會吃糖,便會不停地吃,沒有節制。而另外一組適當吃糖的孩子則會很好地控制自己,吃了幾顆以後會自己停下。

  實驗證明的結果即是,沒有得到滿足的孩子反而願望更強烈,不容易自製;而得到適當滿足的孩子則不那麼渴望,行為得當。

  這個不難理解,當個人要求被滿足時,無論對誰來說,這都是一件愉悅的事情。當孩子提出的要求並不過分時,父母不妨適當滿足孩子,這會讓孩子心情更好,更有安全感,便不會以哭鬧錶達不滿的情緒了。

  當然,面對孩子的哭鬧,父母不能什麼都順從,要分清是不是需要,不合理需求堅決不滿足,哪怕是哭。即便孩子哭得再厲害,也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滿足,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不是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哭和發脾氣並不能解決問題,否則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他會哭鬧得更厲害,持續時間更長。

  原則2:先說好,再說不

  當然,這個適當的滿足也是有技巧的!一定要先跟孩子說好,再說不,先順應孩子的心理,答應他的小要求,等孩子心情或者狀態穩定了,再去商量要怎麼做。

  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來說,當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的表達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不過哭鬧是孩子表達情緒的常用方式,而且越小的孩子,越會如此,這是一種情緒的釋放!因此,我們要先處理孩子的情緒,再處理具體的問題,因為只有孩子的情緒冷靜或者穩定下來了,才能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要求!這樣做法的效果在於,孩子因為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接下來就比較容易接受約束!

  原則3:不制止,要疏導

  當孩子哭鬧時,不少父母會著急制止孩子哭鬧、耍賴的行為,大喊著「別哭啦!」「你別鬧了!」「趕快給我起來!」孩子卻什麼也聽不進去,更不會照做。因為,你愈說哭,就愈刺激孩子哭。與其馬上採取行動,讓他覺得「使出這招我媽有反應了,管用」,進而變本加厲,不如就讓他哭兩聲。

  在一檔親子節目裡,哥哥和妹妹之間發生了一點小摩擦。妹妹想要把凳子拿到其他地方,哥哥卻認為不能隨意搬動凳子,於是妹妹大哭起來,傷心地哭著說,不想要原諒哥哥。

  這時爸爸走了過來,他沒有去說服哭泣的女兒,而是嚴肅地說:「那你搬走啊!」

  妹妹見爸爸沒有幫助自己,繼續哭,而爸爸轉身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妹妹哭了一會兒,終於平靜了下來,又跟著哥哥開始玩耍了。

  這時,爸爸走過來,抱著女兒說:「你剛才有些小任性,爸爸有一點點失望。」講述完自己的感受之後,爸爸把兩個孩子的手互握在一起說:「有一天,我會放開手。但你們不能放,要抓穩。你們都是彼此重要的人,要互相原諒才行。」

  讓孩子哭一會兒,再處理。很多孩子哭一會兒發現大人沒有注意時,也就不哭了。有些父母以為孩子一哭,安全感就會破壞了,孩子就會留下心理陰影。你把孩子想得太脆弱了!孩子又不是窗戶紙,一捅就破。一般來說,只要你的情緒堅定平和,孩子哭得再厲害,時間再長,他的安全感都不會被破壞的。

  轉移注意力,也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方法,孩子往往是一碰到開心的事情,馬上會忘掉不高興的事情。帶他上街走一走、到鄰居家串個門,買點小食品吃一吃,打開電視看一看,就像平時那樣自然,然後等孩子安靜下來後,耐心向孩子解釋拒絕的理由,讓他明白「不行」的道理。雖然這種解釋孩子不一定聽得懂,但至少能讓他明白:父母拒絕他是有理由的,會哭的孩子不一定有奶吃。

  從這樣的過程來看,如果你的孩子遇到問題時,總是喜歡用哭來解決問題,表達情緒,就說明你需要改進自己的教育培養方式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