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兩個孩子公平的對待很難嗎?不難
2024-10-08 23:28:44
作者: 麗罡
碩碩很喜歡畫畫,這天他剛剛畫了一輛汽車,正得意洋洋地欣賞著。突然,妹妹玥玥伸手拿了他的畫,碩碩一把將畫抓回自己手上,動手打了妹妹一下。身邊的媽媽看見了,說了一聲:「碩碩,不可以這樣。」碩碩倒吸了一口氣,哭了起來。
媽媽問:「你哭什麼?」
碩碩怯怯地說:「你們總是替玥玥說話,不公平。」
媽媽一震,她自覺對兩個孩子很公正,壓住心裡的一絲不悅,她問:「哦,你感覺不公平的地方有哪些?可以平靜地說一說嗎?」
碩碩說了三件事,越說越平靜,他說:「我要拿玥玥手上的東西都要先問過她,而她卻從不用問我。我倆吵架的時候,你們總是說我,對她就輕輕說幾句。還有,今天早上在這裡吃蛋糕的時候,玥玥吃了兩塊,我只吃了一塊。」
聽完這三件事,媽媽有些目瞪口呆,無言以對。之前,媽媽教過玥玥,拿哥哥的東西要問過哥哥,只是她一直沒有學會。而且,媽媽一直認為這是很小的事情,碩碩總是發火,有些小題大做。另外,吃蛋糕的事情她忘記了,早上她端出來一個蛋糕,至於兩個孩子究竟吃了多少,說實話她沒有留意。
「為什麼這么小的事情,孩子也能扯到公不公平上?」媽媽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面對孩子時,父母都希望做到一視同仁,不偏心任何一個。但很多時候,明明已經很盡力去做到公平了,但還是能聽到孩子抗議的聲音「你就是喜歡妹妹」「憑什麼每次都帶哥哥出去」,或者乾脆來一句「你們一點兒都不公平」。於是,很多人開始抱怨,公平說起來簡單,做到卻並不容易。
給兩個孩子公平的對待很難嗎?當然難,因為每個孩子心裡都有自己的一桿秤。
那是不是意味著父母難以做到公平,也不是,因為公平也是有方法可循的。父母們只要抓住關鍵的幾點,終究是能實現公平這個崇高目標的。
愛是不講任何條件的養育
美國著名電影《尋夢環球記》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米格因為偷吉他被詛咒來到亡靈國度,只有得到至親之人的祝福他才可以回到塵世。米格找到了曾曾祖母伊梅爾達,在三次不同的時刻,伊梅爾達分別給米格送上了三次不同的祝福。第一次,伊梅爾達要求米格絕對不能喜歡音樂,米格拒絕了。第二次,伊梅爾達要求米格把大家的照片放回靈台,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結果被突然出現的德拉庫魯茲打斷。經過一系列的冒險,第三次,伊梅爾達說:「我們把祝福送給你,沒有任何條件。」
伊梅爾達的這三句祝福值得做父母的深思,許多父母都知道應該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但是每個孩子的表現總是影響著我們對待他們的態度,誰不喜歡乖巧成績好的孩子?請注意,這是有條件的愛,孩子只有在做到父母期望的事或者是達到了父母所規定的某些標準之後才可以得到的愛。而真正的愛應該是不講任何條件的養育,無論孩子做了什麼,無論他們成功與否,無論他們是否乖巧,無論如何,都應毫無保留地給予他們愛,並且不需要任何意義上的回報。
對待兩個孩子的標準要一致,力戒有條件的愛,避免感情用事,不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是有條件和等級的,父母的愛是穩固、安全而持久的,這才能真正把一碗水端平。
公平不是嘴上說,而要用行動體現
父母不要只在口頭上說「愛是公平的」,而應通過具體的行動去呈現。
比如,兩個孩子發生矛盾時,父母不要只是口頭上說要公平處理,而要保持公正溫和的態度,不斷給予有效的分析,然後讓他們各自向對方道歉,有時讓大寶先向二寶道歉,有時讓二寶先向大寶道歉,讓孩子充分理解家庭中「情」「理」「法」的特點,兩個孩子總能在最後恢復冷靜,重歸於好。
再比如,當一個孩子犯錯的時候,誰有錯就罰誰,不能連帶處罰。有的父母為了體現公平對待,為了讓孩子相互監督,一人犯錯兩人受罰,但是這樣的處罰方式本來就不公平,沒有做錯事的人,為什麼要接受處罰呢?這只會導致孩子埋怨害自己受罰的兄弟姐妹,也就更認為父母不公平。
注意小細節,儘可能做到公平
有些父母常常忽略一些零碎小事,但對孩子來說,這就是重大事件——攸關手足間平等感受與確信被愛的重大事件。正如碩碩說的三件小事,之前媽媽覺得無須過於在意,但孩子在意的,確實就是這些細小的事。
明白孩子在意的點後,我們平時要多注意小細節。比如在跟孩子說話時,有時候先叫大寶再叫二寶,有時候先叫二寶再叫大寶。讚美孩子也要做到平等,最好做到兩個都誇讚。不能只誇獎一個孩子,而忽略了另一個孩子。
引導孩子說出對公平的想法
當孩子抱怨你不公平時,也代表著他們逐漸長大懂事了,這時可以試著引導孩子說出心中認為父母應該怎麼做才叫公平。父母要認真地傾聽孩子的想法,給予他正面的肯定和積極的反饋,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及時地找到問題的根源,以及表達「爸媽願意為你改變」的意願。如此,孩子自然會感受到父母的用心和關愛,由於不公平所感受到的情緒自然得以緩解和消除。
只有父母做了這樣的努力和決策,才能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