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隕落

2024-10-08 22:25:37 作者: (日)小山勝清

  一

  苦惱已去,忠利沉沉熟睡,偶爾醒來,似有話要跟陪侍的人說。

  命雖已在旦夕,卻不愧是三百諸侯中屈指可數的人物,意識還很清晰。

  三月十六日晚上過去,十七日晨,忠利突從昏睡中醒來,交代守候枕邊的近侍內藤長十郎說:「把那掛軸掛起。」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臨終之際,忠利命長十郎把一向喜歡寫著「不二」的掛軸掛在壁龕上。

  「是。」

  長十郎從座位上站起來。

  「且慢……」

  佐渡阻止,並對忠利說:「主上,有件您以前想看的東西。」

  說著,自己把武藏的畫掛在壁上。

  「是的,武藏說是以前約定的東西。」

  「嗯……」

  忠利臉上浮現笑容,似要敘述一般:「武藏……緣雖短……但很快樂。」他大大喘氣。

  「知道了,你的心……可以走了,隨心所欲地……我也要走啦。」

  忠利的眼睛移開畫。

  「佐渡,這畫,我要帶去哦。」

  「是,遵命。」

  佐渡拿下畫,向長十郎示意,長十郎掛起交辦的「不二」字軸。長十郎很得忠利寵信,隨身侍候,是個年二十歲上下的青年。

  忠利閉了一下眼睛,輕聲說:「腳很酸。」

  長十郎立刻捲起薄棉睡褲的褲腳,撫摩忠利的腿。而且他似有所求般地目注忠利的臉,正好與忠利的目光碰在一起。

  「主上!有事請求。」

  長十郎上氣不接下氣地說,表情堅毅。

  「什麼事?」

  「是。若主上有萬一之事,請讓長十郎陪侍。」

  長十郎一面說,一面把忠利的腿悄悄提起,貼在自己頰上。

  「這不行。」忠利當場回答,然後轉半身側睡。

  「主上,請允許我,請允許我!」長十郎叫喊般地說,又把忠利的腿抱起來。

  二

  當然,長十郎是要求切腹殉死。

  「不行,不行。」忠利仍然背著臉拒絕。

  座中有人說:「以弱冠之身,太過冒失。理應節制!」

  長十郎置之不理,說:「祈請俯允!」

  他接著把第三次抱起的腿抵在額上,不肯放下。窒息般寂靜……

  「真頑固。」不久,忠利吐氣般說道,同時點了兩次頭。

  「是。」長十郎抱著忠利的腿,俯首把臉埋在薄棉睡褲的褲腳上。肩膀大大地顫動著。再沒有人表示異議。沒有聲音,都閉上眼瞼。

  殉死是日本古代的風習。公元六五九年,因野見宿彌的勸諫,垂仁天皇曾加以禁止,以植輪(15)代替殉死者。

  但這只是禁止禮儀上的殉死。關係密切的主從之間,這種行為依然留存。到戰國時代,主從已演變成生死與共的狀態後,不僅在戰場,就是平時,也有人追隨亡君之後切腹殉死。

  而這種切腹殉死也自成規章,不能隨意殉死。換句話說,主公臨終時,得主公允許而殉死,才是常道。但這不是任何人都可隨意請求。在獲得特別待遇的君臣之間,有的老早已有默契,而且已半公開,其人員似乎也早已決定。殉死者的身份以跟主公有私人特殊關係者居多,所以一般說來,近侍較多。

  當然,請求殉死的人不會愛惜生命,甚至以之為最大的光榮,也為他人奉為忠臣。

  如果一直被認為理當殉死的人,而得不到主公的允許,那就是最大的屈辱。

  如果有人沒有主公的允許而殉死,也會被認為魯莽過分,而受輕蔑。

  長十郎是忠利桌邊的近侍,向得忠利知遇,然因年方弱冠,出仕期間也不長。所以他請求殉死時,當然會有人以其「年僅弱冠」,而表異議。忠利也一再拒絕……

  三

  儘管如此,時勢是很可怕的。像忠利這樣的人,若在戰場上可能會要求家臣殉死,在平時理當不會做此要求,但他不能不答允殉死,主要可能是受當時武家道德所制。

  當時,除長十郎之外,忠利還允許十七人殉死。森鷗外(16)在所著《阿部一族》中論述忠利的心境,說:

  忠利內心覺得讓這些人跟自己一起死,很是殘忍。他實在想留下許多人才給兒子光尚。但他所以答應他們,乃勢非得已。

  忠利相信,自己親切用過的這些人全是不會愛惜生命的人,所以也知道他們不會以殉死為苦。

  不顧他們的這種心境,而不允許殉死,讓他們在自己死後繼續活下去,藩里的人會認為他們是「當死而不死的忘恩負義者!懦夫!」而加排斥,恥與為伍。如果僅只如此,他們也許還會忍辱偷生,等待奉獻生命給光尚的時候來臨。不過,如果有人不知不覺地說前代的主公怎會用了這些忘恩負義的懦夫,他們將多麼懊悔。這是斷然難以忍受的。

  這麼一想,忠利只好說「可以」。於是,忠利一面感受與病痛俱增的苦悶,一面說「可以」了。

  鷗外的此一觀察大可同意。如此思考,如此行動,是當時的道義。

  不只日本,就是在埃及等地,古代人似乎都相信,死後的生活可以在另一個世界裡,以生前的同一方式予以重現,所以身邊從者殉死後,與君主身邊的用具一起埋葬在同一墓地里。

  佛教禁止殉死,但日本人的思想已殘存著這種佛教傳入以前的想法,並跟武家道德結合,到德川初期,已成理所當然,而且風行於世。

  於是,忠利在阿千夫人、世子光尚及近親、重臣、近侍等環視下,於三月十七日申時(下午四時)毫無痛苦地逝去。行年五十六歲。

  這時,阿千夫人四十五歲,父親三齋七十九歲,世子光尚二十三歲,武藏五十八歲。

  四

  因忠利侯之死,肥後全藩頓陷哀愁中。

  但這不是單純的哀愁,甚至以最偉大之死使全藩瀰漫了異常的昂奮。

  有十八個殉死者,這是細川家前所未有的。追隨君侯而去的尚不只這些人。

  三月二十四日舉行頭七祭祀。

  三月二十八日暫厝於居室地板下土中的棺材,在春日村岫雲院舉行火葬,然後埋骨於龍田山麓的泰勝院。

  這是火葬時發生的事情。默默望著火葬煙火的家臣中,突然發出了喊聲:「啊!老鷹!老鷹!」

  兩隻老鷹穿過岫雲院內的杉樹林,在青澄的藍空中盤旋。那是忠利生前寵愛的「有明」和「明石」雙鷹。

  家臣們驚訝地仰望。就在這時,有明劃空衝下,剎那間即沖入火葬的烈焰中。

  「呀!」

  家臣們屏息守望。有明拍了兩三下翅膀,便為火焰所環繞。

  這時,餘下的明石如箭般飛舞而下,掠過櫻樹梢,飛入其下的水井。

  「哦!」

  兩三名家臣飛奔過來,俯視水井,明石似已沉入水底,不見蹤跡。

  此事不久即傳遍全藩,感嘆地說道:「哦!連老鷹也為主人而殉死!」

  在這哀愁與異常昂奮的情緒籠罩下,殉死的人紛紛切腹,追隨忠利之後而去。

  太田小十郎,食祿一百五十石,三月十七日,忠利去世當天在春日寺切腹,年十八歲。介錯(17)是門司源兵衛。

  大塜喜兵衛,是食祿五百石的「目付」四月二十六日在菩提寺切腹,介錯是池田八左衛。

  食祿一百五十石的原田十次郎也同樣在四月二十六日切腹。介錯是鐮田源太夫。

  本庄喜助,本是浪人,為忠利所發掘、聘用。身蒙恩義,請求殉死,同樣於四月二十六日切腹,由荒見彌太夫任介錯。

  伊藤太左衛門司內院倉庫職。雖是微秩,卻同於四月二十六日,在阿喜多八助任介錯下切腹。

  野田喜兵衛,生於天草,四月二十六日在源覺寺切腹,介錯是惠良半右衛門。

  林與左衛門,南鄉下田的農夫,為忠利引用,以食祿十人份十五石起家,管理花畑館庭院。四月二十六日在佛嚴寺切腹,介錯是仲光半助。

  宮永勝左衛門也是微秩,御廚吏員。是第一個向忠利請求殉死的人,四月二十六日,在淨照寺切腹,介錯是吉村嘉右衛門。

  有食邑地百石,身任侍臣的橋谷市藏也在四月二十六日,在西岸寺切腹。

  剛要切腹時,城裡的鼓聲依稀傳來,橋谷吩咐跟來的僕人說:「到外頭去問問是幾時啦?」

  僕人慌忙出去,不久即回來,答道:「只聽到最後的四下,但總共敲了幾下卻不知道。」

  橋谷不禁捧腹大笑說:「你最後還使我大笑!」

  於是他把外褂送給這僕人,然後切腹。介錯是吉村甚太夫。

  五

  忠利去世當天最後獲准殉死的內藤長十郎,平日相當嗜酒,不類弱冠之人。他酒性似乎並不好,常在花畑館出醜。

  但他本性極為正直,忠利深寵這年輕人,若是別人定遭斥責的錯失,忠利往往笑著說:「那不是長十郎做的,是酒的錯!」就寬恕了他。

  四月十七日,忠利死後第一個月的早上,長十郎換好衣服,走到母親面前,說:「今天,要切腹了……」

  母親一點也不驚奇地說:「我想也是今天。」

  接著他把新近迎娶的媳婦喚來,吩咐道:「把準備的東西拿到這裡來。」

  媳婦也跟母親一樣,似已下了決心,攏攏頭髮,整整衣服,一點也不慌張,只是眼圈微紅……

  新婚妻子送來酒菜後,長十郎把弟弟左平次叫來,四人默默把盞而飲。

  之後,母親對長十郎微笑說:「長十郎,這是你喜歡的酒,喝個夠吧!」

  「真的!很好。」長十郎也微笑著,由新婚妻子斟酒,臉色已顯得醺然。

  「母親,今天,酒好像發得特別快,先告退一下。」

  長十郎舒爽地站起來,到自己居室,仰身倒下,旋即發出鼻息,睡著了。

  之後,過了一個時辰,兩個時辰,中午過去了,預先約定當介錯的關小平次來了。

  母親叫媳婦去把長十郎叫起來。

  媳婦去叫他時,望著丈夫沉睡的面容,淚水不禁泉涌而出。

  但她毅然地把手輕放在長十郎肩上,搖晃道:「喂,關先生來了。」

  長十郎伸伸手腳,打個大哈欠,驀然站起來。

  「那位關先生……」

  「哦,已來了!已是中午了。真舒服,睡過頭了。」

  「你……」

  「嗯……我要到黃泉去服侍主上了。我不在的時候,請多照顧母親。」

  長十郎莞爾微笑,輕輕拍著妻子肩膀。之後,他跟關小平次一塊兒到菩提東光院,切腹而死。

  六

  右田因幡是前大伴家的浪人,為忠利所延聘,食祿一百石。四月二十七日在自宅切腹,年六十四歲,介錯是田原勘兵衛。

  宋本八左衛門,食祿千石,是洋槍五十挺的隊長,四月二十九日在安養寺切腹,年五十三歲。介錯是藤本豬左衛門。

  宗像加兵衛和宗像吉太夫兄弟,合計食祿兩百石,五月二日,哥哥在流長院,弟弟在蓮政寺切腹。哥哥的介錯是高田十兵衛,弟弟的介錯是村上市右衛門。

  井原十三郎是祿米三人份十石的微秩之士,但因得忠利信任,獲准殉死,阿部彌一衛門的家僕林佐兵衛擔任介錯。

  小林理右衛門也是微秩之士,為忠利所寵信,切腹時由高野勘左衛門當介錯。

  田中意德是忠利的總角之交,食邑兩百石,老年後,獲許在御前戴頭巾。忠利生前沒有機會請求殉死。其後於六月十九日,先用短刀刺腹,再向上司申請,而後切腹,介錯是加藤安大夫。

  津崎五助,祿米二人份六石,職司牽引忠利的狗,當然是獵狗。忠利放鷹狩獵時,他總是牽狗陪侍,忠利時喚:「五助……五助……」深獲忠利喜愛。

  忠利危篤之際,五助請求殉死,獲准,當時重臣們用盡言辭想阻止他殉死,重臣們說:「你不像他人獲有高祿,以殉死增加榮耀。汝志可嘉,主上既已允許,可說是無上的光榮,這樣就行了,快打消死意,為光尚奉公吧!」

  但五助堅持不允。

  七七四十九天的法會結束,五月七日,五助選定切腹的日子來臨了。是個清晨,梅雨季中的晴日,輝耀陽光照在綠葉上。

  五助穿著陪侍殿下時的衣服,牽著忠利喜愛的獵犬走出家門。妻子阿波送到門口,淚眼滂沱地說:「你是男子漢,絕不下於那些高門子弟。」

  「嗯,事後你可問縫之助。」五助微笑回答。縫之助是他的介錯。

  七

  五助的菩提所本是往生院,但往生院是跟主上有密切關係的寺院,故五助有所忌諱,選高琳寺為切腹之地。

  到高琳寺墓地,事先托請做介錯的松野縫之助已先至。

  「呀,對不起,來遲啦。」五助致歉後,卸下掛在肩上的包袱,從中拿出飯盒,打開盒蓋,盒裡放著兩個飯糰。

  五助把飯糰放在狗的面前,狗不肯吃,仰望著五助的臉。

  五助像跟人說話一般,開口說道:「你是畜生,也許不知道,撫摩過你頭的殿下已經去世了。所以獲得隆恩的各高官顯要都已切腹陪侍而去。我雖地位低微,但奉祿米以維生的情形跟高官顯要沒有不同,為殿下寵信的恩情也沒有差異,所以我現在要切腹而死了。」

  五助摸摸狗的頭,又說下去。

  「但是,我死了以後,你就成野狗了。我並不可憐你。一直跟你一起陪侍狩獵的老鷹,已在岫雲院追隨殿下之後赴黃泉去。怎樣?你不想跟我一起死嗎?如果你想變成野狗,繼續活下去,就吃飯糰!想死,就別吃……」

  五助說著便凝視狗的臉,狗也只望著五助的臉,不理飯糰。

  「看來你也願意死囉?」

  五助凝望著狗。這時,狗「汪」的一聲,猛擺著尾巴。

  「松野先生,你看,狗也願隨我而去了。」

  回望縫之助,縫之助也雙眸明亮,點點頭。

  「好,那就死吧。」

  五助靜靜把狗拉過來,拔出短刀,一刀刺下。狗靜靜地靠在五助的手腕上死去。

  五助端坐在狗的遺骸旁,從懷中取出一張紙攤頭,紙上壓著小石子,放在面前。紙上用拙劣的字體寫著一首辭世歌:

  家老雖雲可止可止,

  五助卻可止而不止。

  於是,五助毫無牽掛。

  「松野先生,拜託啦。」

  五助袒開腹部:「殿下!我帶著狗來了。」

  他以凜然之聲高喚物故之人,勇敢地切腹而亡。

  八

  於是,十八個家臣隨忠利之後而殉死。其中十七人直接獲忠利准許,只有田中意德一人事後向家老申請,得其許可而切腹。

  然而,此外還有一個切腹自盡的老臣,即阿部彌一右衛門。他幼名豬之助,老早就出仕忠利為近臣,食祿一千五百石,家門繁昌,島原之役,五子中有三子因軍功而獲新食邑兩百石。

  因而,藩里一般都認為彌一右衛門應最先殉死。本人每次上朝徹夜看護忠利疾病時都向忠利請求殉死。

  但忠利無論如何不肯答應。

  「你有此心愿,我深感滿足,但我希望你活著為光尚做事。」

  每次請求,忠利總是這麼回答。

  彌一右衛門是個耿直勤勉的武士,所負職責未嘗有過錯失。但是,這種精明堅實,卻反而觸怒了忠利,忠利事事都想與之倒置違抗。

  這是相當久遠以前的事,當時彌一右衛門還只是侍童,他對忠利說:「請用餐,好嗎?」

  忠利回答:「還不餓。」

  但不久之後,另一侍童請忠利用餐,忠利則說:「好,拿來。」

  雖然如此,彌一右衛門依然勤奮不已,毫無不悅之色。不過,忠利也無意把他調離。

  主從之間就這樣存在著微妙的關係。對一向體諒人而又聰慧的忠利來說,這的確是很少見的情形。但既是人,那也就無可奈何了。

  不過,這並不是忠利個人如此,家臣一般都不喜歡彌一右衛門的為人。理由相同,精明能幹,毫無可疵議的錯失。

  在一直無法獲得殉死許可的過程中,最後的日子到了。

  彌一右衛門已到拼命的階段。他依偎著忠利,聲淚俱下地請求道:「主上,彌一右衛門以前未請願過一次,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請求啊!」

  忠利仍然跟以前一樣,斷然說道:「不許,好好為光尚做事。」

  最後還是不許彌一右衛門殉死,旋即咽氣。

  彌一右衛門真是進退維谷。

  「如此活下去,何顏見人?在被譏笑為死不得其所的狀況下切腹好呢?還是脫藩為浪人離開熊本好呢?」

  現在他只有這兩條路了。

  九

  阿部彌一右衛門是個孤僻的人,容易引人反感,但他本是武士,所以絕不是珍惜生命的懦夫,而且也有不惜脫藩為浪人的氣概。

  可是,他是阿部一族的首長,既非缺乏常識性的人物,脾氣也不暴躁。

  「既如此,只得遵從先生的遺囑,出仕光尚侯,好好完成自己的任務。」

  他改變了想法,一如平素,出仕上朝。

  但藩士們對他都很冷淡,尤其在十八人相繼殉死後,連擔任同樣職務的人也布在他背後,故意大聲陳述殉死者臨終的情景。

  彌一右衛門很不愉快,很寂寞,但他忍耐著。

  「我不是因愛惜生命才活下來。如光尚侯准許我死,我可以現在,就在這裡死給他們看。」

  他在心中高叫,仍然昂首闊步。

  可是,一天,下流的謠言傳進了彌一右衛門的耳朵,不知是誰說出來的,內容是:「阿部幸好沒有獲得准許,才能活下來。縱使沒有獲得准許,也不是不能切腹追隨先主而去啊!阿部的肚皮跟別人不同,塗油在葫蘆上砍算了……」

  這使彌一右衛門赫然大怒。忠利不許自己殉死,無論怎麼說,都是自己為人不足,那也無可奈何,但被人認為是貪惜生命,實為意外。呵,不,這不僅對彌一右衛門,對當時所有武士,都是莫大的侮辱,而且根本無法分辯。忍辱負重的彌一右衛門,到底再也無法忍受更多的屈辱了。

  這天,他從城裡守候室下朝回家後,立刻派人把另主一家的兩個兒子叫來。同時叫人把居室與客室的家具移開,令嫡子權兵衛、次子彌五兵衛及尚留前發的么子七之丞坐在自己旁邊等待。

  日已暮,外頭淅瀝淅瀝下著梅雨。

  不久,三子市太夫和四子五太夫收了雨具,走上客室。彌一右衛門環視一座,以沉靜而嘲弄的口氣說:「大家都到齊了,現在細聽為父的話!藩里已謠言滿天飛,你們一定也聽到了,說什麼彌一右衛門的肚子是塗油在葫蘆上砍的肚子。好,我現在就塗油在葫蘆上切腹,你們親眼看看!」

  眾人肅容端坐,似乎大家都知道一定會如此,並不覺得驚奇。彌一右衛門的臉上也毫無依依不捨之情。

  三子市太夫首先回答:「父親,這我很了解。朋輩也說,彌一右衛門先生系依遺言繼續出仕奉公。父子、兄弟仍舊一齊為主公做事,真是難得。我也聽過那種謠言,深覺愚昧。」

  市太夫與四子五太夫在島原之役都立有軍功,同獲新食邑二百石而從本家(大宗)分出,另立一家。尤其是市太夫,很早便陪侍幼主,所以這次幼主登基,他立即成為人們艷羨的對象。

  彌一右衛門哈哈大笑。

  「真的!這是只顧眼前的短視。不該死的我死了以後,你們便成為枉然而死者的兒子,一定會受到侮辱。生為我子,實在很不幸,這是無可奈何的因緣呀。受辱時一起承受,別兄弟鬩牆!好了,你們就看看在葫蘆上切腹吧!」說完後,改坐在設好的座位上。

  沒有人再插嘴了。他們非常了解父親這時的心境。

  彌一右衛門雖然懊惱,仍淡然切腹而死。

  但五兄弟並不認為藉此就可扭轉人們對父親的風評。主上雖承認彌一右衛門的殉死,准許葬於忠利靈堂旁,但藩里武士仍舊未加褒揚,仍然把冰冷的眼神投注到阿部一族人的身上。

  光尚已繼承家督,家臣不是獲得新食邑地,就是加封祿米。其中殉死的十八武士之家,都由嫡子承繼父爵。只要有嫡子,無論多年幼,都未遺漏;未亡人、老父、老母也都獲得祿米。同時還獲贈家屋,興建工程由上負責。

  可是,阿部彌一右衛門的遺族卻受到頗為怪異的處分。嫡子權兵衛仍繼原爵,但父親的食邑地一千五百石卻被細分,均分給諸弟。

  總食邑雖然跟以前沒有不同,伹繼承本家(大宗)的權兵衛,一夜之間便從千石以上的食邑地淪落為微秩之士。弟弟們雖然各自增加了食邑地,但本家一旦變成微秩之士,心裡也無法平衡,因為本家的淪落意味著阿部家身份的下降。

  這是相當怪異的處分。不管以前如何,既承認為殉死者,即理當與其他殉死者同樣處理。

  據說,長岡佐渡等老臣對此處分也有異議,但不敢置喙,因為獻此策的是早即出仕光尚,現被擢升為大目付的林外記。

  光尚也是一個能分辨是非的大名,但處理政務尚欠經驗,與彌一右衛門和權兵衛的關係還淺,因而只加封了自己身邊的市太夫,其餘完全採用外記的意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