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一個暴躁的人是有成就的
2024-10-08 21:04:44
作者: 靜文
達爾文說:「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脾氣是一個人能力的體現,取得一些成就的人一般都不是暴脾氣,他們會對很多事情存有一份包容之心,冷靜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些沒有成就、一無是處的人,碰到挫折,或事與願違時,就會手忙腳亂大發脾氣。
民國時期的上海青幫頭子杜月笙會做人,甚至最後搬到香港居住也有人追隨他。他曾說,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人面、場面、情面。給人面子,幫人場面,給人情面。他沒上過學,但深諳為人處世之道。加上特有的機靈和膽識,讓他在上海灘混得風生水起。
杜月笙雖然在黑白兩道通吃,有著響噹噹的名聲和地位,但他在生活中舉止儒雅,著一身青衫,言辭謙和,並且極少以猙獰的形象示人。不管是對自己的兄弟下屬,還是對待上司都以誠相待,禮敬有加。
北伐成功以後,杜月笙對國民黨上海黨部負責人吳開先有結交之意並多次托人傳話想請他吃飯。但吳開先看不起他的出身,屢次拒絕,更有答應後無故爽約的情況。即使是這樣,杜月笙也依然是三天兩頭地邀請他一聚。終於有一次,吳開先被杜月笙的態度打動,他決定去會會這位在上海灘赫赫有名的杜先生。
吳開先準時來到杜家大門前,杜家總管萬墨林正在畢恭畢敬地等候;進門後,上海有名的律師同時兼任杜月笙的法律顧問的秦聯奎也在等候;進入大廳,身著一身青色長衫的杜月笙,笑容滿面地出來迎接。
看見吳開先,杜月笙的第一句話便是:「老早就想請吳先生過來坐坐,但因為我這裡時常不斷人不得空,所以一直拖到今天才有此機會,還望您不要見怪。」話語間語氣恭謹懇切,不見任何嘲諷,仿佛多次邀請被拒絕的人不是他一樣。吳開先本就心中有愧,又見主人如此熱情好客、處處關照,不好意思地說道:「豈敢豈敢。」於是,這一頓飯吃完,兩人成為至交好友。
會做人最重要的表現就是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包容他人,有好的脾氣。沒有哪一個暴躁的人是有很大成就的,即使有,他的風評也不太好,遇到不順時,人們甚至會將他的失敗歸為脾氣不好。
有人說:「恣意揮霍自己情緒的時候,是在消耗自己的才華。」恃才傲物,動輒對人發脾氣,會失去很多成功的機會。
波蘭華沙大學心理學家馬爾欽·扎傑科維斯基研究發現,不同於其他負面情緒,憤怒似乎會讓人們對自己的智力過於自信。換言之,易於發怒生氣的人通常也會高估自己的認知能力。扎傑科維斯基稱,脾氣糟糕的人通常與「自戀錯覺」相關。自戀者是極容易發火的,以至於心理學家為他們創造出一個專用術語:自戀性暴怒。
這是因為他們自身太脆弱,很小的壓力都可能讓他們崩潰。他們對他人強烈的攻擊行為,都是為了維持自身形象的完整,或者說避免自身發生崩解。越是一無是處、一無所有的人,越是容易被激怒。他們缺乏對攻擊衝動的容忍力,往往會因為很小的事情發很大的脾氣。而一個內心強大的人,根本不會為這樣的小事發火。
佛家言:「怒者,心之奴。」上為奴,下為心,一個無法控制住自身怒氣的人,做了情緒的奴隸,怎麼可能把事情做好?遇到事情不努力思考解決的途徑,一點小事就可能激怒他那根暴怒的神經,這樣喜怒無常的人,時時刻刻都在做出讓自己後悔的決定。所以他們往往會失去很多機遇,暴躁的脾氣會讓他們陷入絕境。
俗話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一個心胸寬廣的人,善於養心制怒,面對是非恩怨,有一套自己的處理方法,從不使自己深陷泥潭、難以自拔,時刻保持著坦蕩的心態,過著無憂無慮、逍遙自在的人生。
談起制怒,古人在這方面有著自己獨到的心得。林則徐刻「制怒」匾額高懸堂上,寫下「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藉以制怒;陸游賞花以「破怒」,且專門寫了兩句詩來描述賞花制怒的功效:「放翁年來百事情,唯見梅花愁欲破」;鄭板橋畫竹以忘怒;李漁著書以釋怒;張說寫字以消怒;李訥弈棋以平怒;更有《世說新語》中的王述面壁以避怒……克制自己脾氣的方式有很多,只要真心想改掉壞脾氣,總會找到屬於你的方法。
佛語有云:「動作瞻視,安定徐為」,遇事暴躁的人,一般取得的成就有限。脾氣與一個人的修養有關,一個脾氣好的人,為人謙和,冷靜、從容,做事三思而行。一個想要做出成就的人,都會一直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提升自己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