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世界文化常識(套裝共3冊)> 第四十章 德國古典時期的文學

第四十章 德國古典時期的文學

2024-10-08 20:55:57 作者: 約翰·梅西

  在我們看來,歌德是一個才華橫溢、天賦異稟的人,他閱歷豐富,具有同情心,時常身先士卒。他在文學和其他方面都是他那個時代的導師和楷模。

  ——卡萊爾

  在我們對文學的描述中,我希望思考的習慣和寫作的藝術或多或少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它們有起有落,有天才輩出的時代,也有低迷的時代。「時期」並不是指真正的時間段,因為這個詞似乎明確指向一段時間的開始和結束。在文學史上鮮見如此鮮明的時間劃分。或者說,人類史上的其他方面也一樣。事件和思想相互交織、融合在一起。因此,當我們提到19世紀時,我們並不是指某個思想誕生於1801年1月1日。19世紀的許多思想可以追溯到18世紀。

  德國古典時期跨越1800年前後的時間大致相等。在本章中,我儘量不使用確切的日期,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在百科全書中查到這些日期。但是,為了提示,我們可以這麼記,比如歌德逝於1832年(即司各特逝世的同一年)。他最高產的時期覆蓋了18世紀、19世紀。先驅們都是生活在18世紀的人。

  我們要了解歌德和他同時代的人,需要把時間軸往回撥幾年,回到德國文學大師雲集的古典時期。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三十年戰爭時,所有德語地區的土地都被毀掉了,人口只剩下戰前的一半。宗教改革以及隨之而來的戰爭,導致文藝復興在德國徹底失敗,使民謠成為德國文學的唯一遺產。當然,即使在戰爭時期,文學也沒有完全消亡。有幾位作家,試圖在文明的衰落中護住文學的火苗。

  這些作家追求的不過是語言的準確性,因此他們引進了流暢的詩句,保持了語言的純粹性。馬丁·奧皮茲引入亞歷山大體,寫了一篇關於德語詩歌的小論文,並試圖通過其他渠道引入那個偉大時代的法國文學形式和理想。也許,在那個文荒年代,最具獨創性的作家是警句家洛高,他寫的一些小詩,我們在朗費羅的譯本中都讀過。我們既不需要止步於劇作家格呂菲烏斯,也不需要去關注那些試圖保持語言的準確性和對文學感興趣的地方小流派。

  從「三十年戰爭」到「七年戰爭」期間,只有兩個人物值得一提。克里斯托夫·馮·格里美豪森在他的《痴兒西木傳》中反映了三十年戰爭時期的社會現實和下層人民的痛苦生活。這是一部關於流浪漢傳統的小說,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至今仍具有很強的可讀性。第二位重要人物是保羅·格哈德·納托爾普,他是繼路德之後最偉大的德國讚美詩作家。約翰·衛斯理和其他人將他的許多聖歌翻譯成英語,英語國家的人們對此耳熟能詳。

  1740年,萊比錫成了德國的文學之都。在這個聖地,瑞士批評家波德默和布萊丁格與法國決裂,投向英國的懷抱。他們借鑑《旁觀者》[4],創辦了自己的期刊,大肆頌揚彌爾頓的過人之處,對法國人的虛偽和滔滔不絕不屑一顧。詩人阿爾布萊希特·馮·哈勒也是瑞士人,他在阿爾卑斯山上寫的一首詩模仿了湯姆森的《四季》,還模仿了格雷的詩句。德國詩歌在當時還是以模仿法國為主。

  當時出現了很多古典文學的早期人物,比如弗里德里希·戈特利布·克洛卜施托克和克里斯托夫·馬丁·維蘭德。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兩個人代表了兩種文學偏好,彌爾頓式的和法國式的。

  的確,克洛卜施托克的長詩《彌賽亞》對於今天的讀者而言晦澀難懂。戰爭和飢餓早就把德國人排除在歐洲文學外,但德國文學的活力和措辭的優雅仍然使德國人確信本國文學可與其他語言的文學相媲美。此外,克洛卜施托克在《春祭頌歌》中盡力展現自己的想像力,這部作品甚至可以說是18世紀較為正式的抒情詩中最好的一首。

  維蘭德與嚴肅的 「游吟詩人」克洛卜施托克完全相反,他的性格與典型的法國人的相似。在他有生之年,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穿過了法國,到達了希臘;他去拜訪了義大利詩人阿里奧斯托和塔索;還去看了莎士比亞,並翻譯了一些最早的德國版本的戲劇。他的靈活、從容、明快、流暢,使他本國的讀者和作家受益匪淺。他的小說《阿伽通的故事》和浪漫史詩《奧伯龍》,至今仍有讀者。

  在我們談到大師之前還有一位先驅,就是約翰·哥特弗雷德·赫爾德,他不是一個詩人,也沒有寫出令人難忘的作品,只創作了選集,寫下一些批評性的片段,但為整個時期的文學作品提供了原始素材。他研究莎士比亞,還研究基本的批判性問題,成果喜人。最重要的是,他發現了各國民間詩歌至高無上的價值。他的《詩歌中各族人民的聲音》打破了古典文藝復興文化的主導地位,為民間詩歌的發展開闢了道路。赫爾德對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興起,比較文學、神學和民俗學等學科的湧現有很大的影響。

  戈特霍爾德·埃弗拉伊姆·萊辛是劇作家、學者、思想家和批評家。最重要的是,他寫了一手好散文。他認為自己缺乏創造力,卻忘記了開創偉大的風格本身就是創造的最高境界。他的一些批評性論文和神學小冊子在今天看來缺乏實質性內容,盧西恩和斯威夫特的作品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然而,無論是美術評論家還是詩歌評論家,都不敢對《拉奧孔,論繪畫與詩的界限》進行批評,也沒有任何戲劇評論家或歷史學家敢對《漢堡劇評》進行批評,更沒有研究思想史的學者對《論人類的教育》指指點點。對於文學愛好者來說,這些作品及其他作品都彌足珍貴。對萊辛來說,詹森為哥爾德斯密斯寫的碑文都適用於他:「沒有一種文字是他沒有實踐過的,他不僅僅為了使用語言,也用語言來為作品添磚加瓦。」萊辛身為劇作家的成就同樣令人敬佩,只不過相關的討論沒那麼熱烈罷了。他把第一部經典喜劇《明娜·馮·巴爾赫姆》和第一部詩劇《智者納旦》獻給了德國人,這兩部作品至今還在上演。《明娜·馮·巴爾赫姆》一點兒也沒有過時,《智者納旦》很好地表達了作者的高貴、寬容和清醒的思想。

  歌德是德國最偉大的作家,也是所有文學大師中最傑出的人物之一,我們很難用短短几句話概括他。他是最具現代精神的大師,因此,他的精神、脾性和行為等是最複雜的。但丁採用中世紀的世界觀和宇宙觀,而莎士比亞追隨文藝復興時期的道德秩序。歌德不做任何假定,他是一個很現代的人,他拼搏奮鬥,讓生活本身凝聚成藝術。他是一流的抒情詩人,他是《浮士德》的作者,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都與我們緊密相連,等同於《神曲》與14世紀的人們之間的聯繫。《浮士德》是我們的代言人——替我們表達出我們的時代、問題和精神歷程。書信、對話、格言詩和散文構成了這一博大精深且深具意義的智慧文學,在這本書中,現代所有的困難和問題都有所體現,我們能夠在其中找到共鳴。

  就像阿諾德、愛默生和莫利一樣,我們都是歌德的信徒,不管我們是否認識他,是否了解他,任何自由的思想都或多或少與大師有過接觸和碰撞,自然而然地成了他的信徒。你如果期望道德力量而非道德形式主義,期望世界團結而非國際競爭,在文學、生活、政治、思想中培養出本質的而非神話般的價值觀,就能從歌德的生活中汲取無窮無盡的靈感、活力和光芒——從這些偶然的信件和簡短的警句中汲取靈感。

  歌德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但他遠不止於此。他的才能表現在多方面,以至於能夠彌補一些作品上的瑕疵:他的一些作品(比如小說《威廉·邁斯特的學習年代和漫遊年代》《親和力》),甚至一些戲劇,在當今世界上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讀不懂。

  歌德年輕的時候在萊比錫求學,他寫下很多傳統的阿那克里翁風格的詩。前往斯特拉斯堡的旅途中,他遇到了赫爾德。赫爾德為他打開了民間詩歌的寶藏,使他幾乎一夜之間就躋身頂尖抒情詩人的行列。

  隨後,他加入了狂飆突進運動。他崇尚莎士比亞和中世紀文化,同時在歐洲拉開了以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為標誌的浪漫憂鬱時期的序幕。二十四歲的歌德享譽國際,後來應邀去魏瑪公國,陸陸續續地在那裡度過了他漫長的一生。他把《浮士德》前半部的草稿帶到魏瑪,而後半部他花了六十年時間逐步完稿。之後的日子忙碌而煩躁,他前往義大利,同時創作戲劇《伊菲格涅亞在陶里斯》《托爾夸多·塔索》等,包括雋永的《威尼斯警句》、優美的田園詩《赫爾曼和多羅泰》。直到垂暮之年,他都致力於治國之道,沉醉於戲劇、物理和生物科學的研究,以及《浮士德》的撰稿。他的生命中澎湃著永不停歇的詩意,其中所彰顯的廣度、激情和智慧,無可比擬。

  不管他是否忙於別的工作,《浮士德》永遠都是重中之重。他二十三歲的時候開始動筆,一直寫到八十三歲。作品中濃縮了他的靈感和智慧。故事情節很簡單,浮士德是一個對生活有渴求的學者,他知道要實現救贖不能紙上談兵。他在與梅菲斯特的鬥爭中,帶著邪惡的負面情緒,一頭扎進生活的實踐中。

  歌德嘗試使用世人所謂的古典文學描述方式,但他對此很不滿意,他想找到一種最簡單和最實際的表達。但這只是他在奮鬥中邁出的一小步,而不是目的。旅途本來就是目的,生命是自己的目的,只能自我實現和證明。我們沒辦法達到完美,我們也不知道完美到底是什麼。對於人類來說,似乎停滯狀態和死亡可以視作完美。因此,我們的最高成就就是高尚的奮鬥,是不知疲倦的創造性生活。這拯救了浮士德,打敗了梅菲斯特;正是通過對這個真理的肯定,永恆才歡迎浮士德。

  我們要知道,整部戲劇比《失樂園》長得多,字裡行間充溢著音樂的活力,其意義和人物刻畫是世界文學史上任何一部同等分量的作品都無法比擬的。從年邁的歌德放下筆的那一刻起,《浮士德》對我們的影響便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歌德將席勒帶到了魏瑪,並為席勒在耶拿大學謀得歷史教授一職。席勒比歌德小十歲,他是德國戲劇家、詩人,其作品《強盜》《陰謀與愛情》達到了18世紀德國愛情悲劇的新高度。這些戲劇情節描寫細緻,人物塑造典型,具有革命性,奠定了現代戲劇中悲劇對話藝術的基礎,但其中不乏野性和過激之處。席勒精通歷史和哲學,後半生致力於詩體歷史劇和悲劇的研究,並在耶拿和魏瑪創作了一系列戲劇(《唐·卡洛斯》《奧爾良的姑娘》《瑪麗·斯圖亞特》《威廉·退爾》和《華倫斯坦》三部曲),構成了莫里哀和黑貝爾之間戲劇文學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席勒的戲劇雖然在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有一部分失傳了。自然主義者更喜歡他早期的劇作,他們痛斥席勒的辭藻和偶爾的多愁善感,特別是《奧爾良的姑娘》。《威廉·退爾》和《華倫斯坦》三部曲都是最優秀的戲劇。他的哲理詩和敘事詩充滿活力、戲劇性,熱情洋溢。

  席勒於1805年去世,可以說嚴格意義上的德國文學的古典時期隨著他的逝去而結束了。歌德一直活到了1832年,但那個時候浪漫派退出舞台,七月革命結束了,海涅逃到了巴黎,新時代來臨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