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世界文化常識(套裝共3冊)> 第二十一章 古典主義時期之前的德國文學

第二十一章 古典主義時期之前的德國文學

2024-10-08 20:54:45 作者: 約翰·梅西

  我不能也不會放棄,因為,違背良心的行為既不安全,也不謹慎。我站在這裡,別無選擇。上帝保佑我吧,阿門!

  ——路德在沃爾姆斯會議上的發言

  很多活動家都善於寫作,比如瓦爾特·雷利和匈牙利詩人卡蒙恩斯。歷史上唯一同時在其祖國的政壇與文壇上都擁有強大的個人影響力的人物是馬丁·路德。從文學表達上,要想將一個人性格中的一面與其他方面,或者與其人生中的任何一個階段割裂,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們無法說清,路德在宗教和政治方面的影響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他對文字的掌控能力。經過他發展之後的薩克森德語成為全國通用的現代德語的基礎,但我們同樣無法解釋,在促成這一變化的眾多因素中,他成為德國民族英雄這個因素起了多大的作用。我們感興趣的主要是文學方面的事實。這種一個人支配一個國家的語言和文學領域的情況,在文學史上唯一與之相似的,只有但丁對托斯卡納語的支配,以及他那獨特的托斯卡納語風格對義大利文壇的支配。從文學的角度(我們記住,這種角度對於歷史來說是不完整的)來看,路德翻譯的《聖經》賦予了他權威和重要地位。16世紀德國的宗教改革,並非完全是一場針對教會暴行的反叛,也並非完全是神學的運動。它具有突出的德國氣質。路德看到將自己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的方法:給他的人民翻譯一個本國語言版本的《聖經》。在他之前,《聖經》只有古語版,因此只有文化人、學者和牧師才能讀懂。路德的動機與早期《聖經》英文版的譯者的動機相似,為了給人民提供基本的文獻——所有基督教宗教紛爭的源頭。可以確定的是,當時很多人不認字,也買不起書,但是他們能夠聽懂自己的語言,可以朗讀給他們聽。後來,德國學者和哲學家的散文變得複雜難懂,就連母語讀者都難以理解。但路德的「通用德語」直到今天仍然是通俗德語散文的主心骨。路德最初的意圖並非成為文學藝術家,他是出於實用的目的而寫作。據說,他曾經用墨水瓶投擲惡魔,那個故事很可疑,但從象徵意義上來說是真實的,只不過他扔的是墨水,而不是瓶子。他和當時從王公到農民的許多人一樣,了解簡單的音律,並且以擅長彈魯特琴聞名。而且,他是在15世紀的復活讚美詩中成長起來的,那種詩歌的音調和歌詞都與很多英國讚美詩(音樂則常常借鑑德國的)相似。路德寫了一些強有力的德語讚美詩,歌詞肯定是他寫的,作曲可能也是他。他最著名的讚美詩是《上帝是堅固的堡壘》。這首生機勃勃、簡潔精悍的德語詩從未被恰當地翻譯成英語,也許根本就無法翻譯。就連崇拜德國天才的托馬斯·卡萊爾,也未能參透路德的意思。其中有一句「Mit unsrer Macht ist Nichts gethan」,意思很簡單,就是說,沒有了上帝,我們人類的力量微不足道。它的下一句繼續表達同一個意思。卡萊爾的譯文是「我們的武裝力量一事無成」,不但誤解了原文的意思,而且是一句非常糟糕的英語詩句。對於我們這次簡單的調查來說,這也許是無關緊要的細節,但它說明:翻譯的困難是文學史上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路德和宗教改革並沒有耗盡16世紀德國的文化生命力。在工匠、商販、紳士、騎士組成的偉大的歌手行會中,民間詩歌繁榮地發展了起來。他們繼承了十二三世紀的情歌詩人的傳統。他們的藝術非常嚴肅,要想獲得工匠歌手的頭銜,候選人必須證明自己有能力創作歌詞和音樂,而成功獲得頭銜就跟獲封騎士或者大學畢業一樣光榮。工匠歌手的精神、詩歌和喜劇,都被保存在華格納的歌劇里了。其中最著名的詩人是路德的同齡人和追隨者,紐倫堡的漢斯·薩克斯。薩克斯是一位補鞋匠。當時補鞋匠的地位並不比紳士和學者低,雖然仍有君主和貴族,但已是顯現民主的時期。工匠並非重複機械工作的奴隸,而是獨立的工作者,還是非常強勢的行會成員。伊莉莎白時代的劇作家托馬斯·德克在喜劇《鞋匠的假日》中描寫的鞋匠當上倫敦市長的故事,雖然可能在特定的細節上並不完全真實,但大體上是事實。漢斯·薩克斯是一個多產的散文和詩歌作家,很多作品都成為德國文學史上永遠存在的成員。比任何個人作品更為永恆的,是來自普通民眾的成千上萬的業餘愛好者,他們都是市民和工匠,訓練有素,一起創作歌曲,即使不會創作的人也能複述和傳播詩歌。這種公眾藝術與德國各階層的孩子都理所當然地學習詩歌與音樂基礎知識的事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最普通的德國人也能演唱和彈奏巴赫和舒曼的曲子,會閱讀歌德和席勒的作品。當偉大的德國音樂家和詩人出現時,他們的同胞已經做好了理解、欣賞他們的準備。

  但是德國的卓越天才被推遲到十八九世紀時才出現。17世紀時,儘管法國和英國發展得風生水起,歐洲中部卻是一片黑暗。三十年戰爭一直打到了1648年,而且還未完全結束。這場戰爭摧毀了德國,壓垮成年人,屠殺少年人(誰能知道,在戰爭中被殺的男孩中有多少人擁有天賦呢)。照耀歐洲其他地方的文藝復興之光在德國這裡消失了,只留下一點點偽古典主義或者模仿鄰國的死氣沉沉的文學作品。幸運的是,思考並未停止,即使在絕望的時期也從未停止。三十年戰爭末期,第一位偉大的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誕生了。他的理性主義盛行於18世紀的思想家中,包括德國本土的和法國的。但是德國的文學藝術,儘管沒有消亡,卻黯淡了上百年,一直到我們在第四十章試圖概括的那個時期,才再度復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