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義大利和日耳曼的統一
2024-10-08 20:41:45
作者: 何炳松
第一節 義大利王國的建立
【歐洲民族主義的起源】歐洲在19世紀上半期種種民權運動的經過和種種起伏成敗的情形,我們在上面兩章中已經大致敘述過了。現在我們再敘述歐洲的民族主義怎樣興起和怎樣由此產生兩個現代重要的國家。歐洲的民族主義大概興起於中古末年的英國、法國和西班牙諸國。當時民族主義能夠產生,就是因為:(一)王權因封建制度的破壞而擴張,國內成了大一統的局面;(二)第三等級或中產階級得勢以後,他們的民族觀念遠比教士或貴族強;(三)各地特殊且通俗的語言文字代替拉丁文以後,本國共同的語言和文字足以聯絡全國人民的感情;(四)近世歐洲各國成立以來,常感受到外敵入侵的危險,因此國內人民更加團結、愛國心更加強烈。到了近世初年,因為國民教育的發達、國際商業的興盛、各地交通的便利等,民族主義的觀念更加普及到各國的民眾。
【19世紀上半期的民族主義】現代歐洲的民族主義之所以能夠大大地發揚,我們不能不歸功於法國的大革命。因為法國的革命黨人發動以祖國去代替舊日的王國,並以愛國去代替舊日忠君的思想,把全國民眾團結成一個很堅固的革命團體。拿破崙得勢以後抱有雄霸全歐的野心,兵力所向披靡,可是法國的民族主義當時已感化了英國、西班牙、葡萄牙、普魯士、奧地利和俄國各國的人民。拿破崙的兵力雖強,終究敵不過全歐民族主義的反抗,盛極一時的大帝國竟因此而亡了。儘管拿破崙不認同民族主義,但歐洲各國民族精神的激發,可以說大部分是拿破崙武力侵略的結果。維也納會議後的反動政策雖然震動一時,亦只能暫時阻止歐洲各國民族主義的進行而不能從根本上撲滅它。1815年到1848年間,歐洲各地的革命運動其實都是民族主義和民權主義交流的結果。其中民族主義雖然沒有很顯著的成功,但是此後二十年間歐洲的民族主義竟獲得了兩個絕大的勝利,就是義大利和日耳曼兩個向來組織散漫、四分五裂的區域,忽然都變成了統一的民族國家。
【歐洲兩強國的成立】19世紀後半期,歐洲史上有兩件極重要的事情:義大利和德意志兩大現代強國的統一。這兩國在中古時代怎樣四分五裂和神聖羅馬帝國怎麼想把這兩國收歸治下而終歸失敗的情形,我們在前面都曾述過。義大利和日耳曼兩地數百年來差不多都是小國林立、互相征伐而又受制於外國的局面。維也納會議對於義大利的分裂完全聽其自然,而且讓奧地利占據了它的北部;至於日耳曼諸邦,亦讓它們維持原來那種極其散漫的組織,包括勢不兩立的普魯士和奧地利。梅特涅得勢的時代雖然有利於兩國現狀的維持,但是兩國的愛國志士始終努力於統一的工作,結果於1859年到1871年十二年間建成了兩個強盛的國家。我們現在略述這兩個強國建立的經過。
【義大利最初的統一運動】維也納會議以後,義大利的革命黨人很想排除外力的壓迫,組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因此在1820年到1821年間和1848年到1849年間國內迭起革命,但都不成功。當時的革命黨人中要以馬志尼(Mazzini)最為有名。他本是一個詩人和文學家,曾經加入燒炭黨,後來他看到燒炭黨人大都口是心非,大為不滿,乃另行組織一個「少年義大利黨」進行統一的運動。後來撒丁國王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和他的宰相加富爾(Cavour)之所以能夠實現義大利愛國志士的夢想,其實主要得力於馬志尼所領導的少年義大利黨。
本書首發𝔟𝔞𝔫𝔵𝔦𝔞𝔟𝔞.𝔠𝔬𝔪,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加富爾的政才】撒丁王國在當時包括皮埃蒙特和西北鄰薩伏依,至於撒丁一島在王國領土中最不重要,王國的都城為都靈(Turin)。自1848年到1849年間為奧地利所敗以來,撒丁王國曾經頒布了憲法,經過一番改組,成為統一義大利的唯一策源地。自從加富爾於1852年任撒丁王國的首相以後,義大利統一的希望大增。加富爾是現代歐洲史上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向來反對專制政體,羨慕英國的國會制度。他和馬志尼不同,專心解決實際問題,不肯徒憑理想。他得到了國王的信任,乃專心致志於發展國內的經濟,提倡教育的普及,改良軍隊的組織。因此撒丁不久後就變成了一個富強且開明的國家,一面足以驅逐奧地利人,一面亦足以引起國內其他各邦的傾慕。
【加富爾的外交】加富爾對於內政的改革有相當的成效後,乃從事於外交的工作。他為提高本國的國際地位起見,於1854年到1856年間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時派遣軍隊兩萬人加入英法兩國去對抗俄國。結果撒丁在巴黎和會中占得一席,並且因此得到英法兩國的認同。於是他進一步想和英法兩國聯盟,從而為驅逐奧地利人做準備。當時英國政府因為受《維也納條約》的約束不肯答應,而法國的拿破崙三世卻很贊同。這是因為拿破崙三世以為義大利人本和法國人同屬拉丁種,他如果援助義大利人去戰勝日耳曼種的奧地利人,那麼不但可以獲得法國人民的歡心,而且可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此外,他想等將來獲勝以後,義大利能把薩伏依割讓給法國,而且他同時可做義大利聯邦的保護者。
【1859年的對奧戰爭】加富爾在外交方面布置妥當以後,乃暗派代表前往倫巴底和威尼斯諸地煽動各地人民起來反抗奧地利人。奧地利乃於1859年向撒丁宣戰。意法兩國的聯軍於1859年6月大敗奧地利人於馬真塔(Magenta)和索爾費里諾(Solferino)兩地。但是拿破崙三世一面看到戰地的慘狀,一面又生怕義大利如果統一成功,成為強國,那麼他所希望的那個保護者的位置一定不能取得,竟中途停戰,不肯繼續進行。撒丁到此孤立無援,亦只好勉強答應和奧地利講和了。結果奧地利仍舊保有威尼斯一地,不過把倫巴底讓給撒丁並允許撒丁合併帕爾馬和摩德拿兩個小公國,同時撒丁亦把薩伏依和尼斯兩地讓給法國作為酬勞。這次戰爭可以說是義大利王國統一的第一步。
【義大利中部的合併(1860年)】拿破崙三世中途停戰終究不能阻止義大利民族主義的發揚,原來當時義大利半島上的人民都已抱有組成一個統一的民族國家的決心。多斯加尼、摩德拿和帕爾馬諸地的人民都於1860年3月決議和皮埃蒙特合併,不久羅馬教皇的領土亦先後併入。從此義大利半島中部的地方都加入撒丁王國的版圖了,這是義大利王國統一的第二步。
【義大利南部的合併(1860年)】義大利王國統一的第三步,就是革命英雄加里波第所做的事業。加里波第是尼斯人,自二十四歲以後就一心從事於革命的工作,後來屢次失敗,遁走國外,常常來往於南北美洲。1859年撒丁和奧地利戰爭時,他乃返國加入軍隊服務。1860年西西里人起來反叛波旁家族,加里波第乃乘機於5月間統率他的紅衣志願軍一千人,由熱那亞南下援助,不到三個月的工夫就把西西里島征服了。於是再渡海登陸,1860年9月初把那不勒斯國王逐走。兩西西里王國的人民公決,把本國領土併入撒丁王國。加里波第乃於11月和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並騎進那不勒斯城,沿途人民無不歡聲雷動。當時加里波第本想長驅直入羅馬城宣布義大利王國的成立,但是拿破崙三世生怕義大利人如果占據羅馬而把教皇推翻,那麼法國人民中信奉舊教的多數人一定會起來反對,所以他不同意加里波第的主張。因此加里波第就不敢按照原來的計劃進行,而羅馬城亦暫時得以保存。
【義大利王國的成立(1861年)】義大利王國因為有加富爾的外交、拿破崙三世的援助、加里波第的武力和民族主義的力量,竟能在短短兩年內建立成功,真是現代世界史上罕見的偉績。1861年2月義大利統一後的第一次國會在都靈召開,議決以義大利國王的尊號上諸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現代的義大利王國從此正式成立了。王國雖然正式成立,但國土仍未完全統一,最著名的省區威尼斯還在奧地利人的手中,而代表古代義大利隆盛時代的羅馬城仍在教皇的治下,所以當時義大利人對於這個新王國的成立,總不免有一點美中不足的感覺。至於義大利王國的缺憾,怎麼在此後十年之內受到普魯士兩次對外戰爭的影響而彌補起來,我們留待後面去述。
第二節 普奧戰爭和北部日耳曼聯邦的成立
【日耳曼以往的統一運動】義大利王國的成立我們在上面已經述及了,現在繼續敘述古代的日耳曼怎麼統一成功,從而使得德意志帝國成為現代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個民族國家。原來日耳曼自從中古時代建立神聖羅馬帝國以來,差不多所有的皇帝,從奧托一世到腓特烈二世(962年—1250年)都常努力於統一的事業,但是他們都沒有成功。哈布斯堡一族在位時代(1273年—1806年),日耳曼境內四分五裂的情形比從前還要嚴重。拿破崙得勢時於1803年和1804年間把日耳曼境內許多小邦併入較大的國中,這可以說是近世史上日耳曼真正趨向統一的第一步。自從神聖羅馬帝國於1806年為拿破崙所傾覆以後,日耳曼諸邦附屬於法國好多年。拿破崙敗亡時,維也納會議把日耳曼殘留的各邦組成一個非常散漫的同盟。後來普魯士為了統一日耳曼境內各地的關稅,發起組織了一個關稅同盟(Zollverein),在1834年時涵蓋十八個邦。同盟境內的貿易完全自由,對於境外商業則收取較高的關稅。日耳曼各邦間的經濟關係因此逐漸密切起來,日耳曼統一的趨勢亦因此再前進一步。不久法蘭克福的議會想把日耳曼組成一個民主立憲的帝國,終因普魯士國王不肯贊成,這個計劃沒有實現。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1858年—1888年在位)的雄心】德意志帝國的成立完全以普魯士為中堅,這和義大利王國的成立以撒丁為中堅一樣,所以我們在此不得不詳敘普魯士的歷史。普魯士自從19世紀初年施泰因、哈登貝格等改革家廢除農奴制、改組軍隊,以及費希特諸學者激發民族主義以來,本已具有現代的和民族的兩種重要的性質了。自從威廉一世於1858年即王位以後,普魯士的國運因此一變。因為威廉一世本來抱有很大的雄心,他想把奧地利逐出日耳曼同盟,再由普魯士來做領袖,把其餘各邦團結成一個極其嚴密的國家,占得世界強國中的一席。他深知要達到這個目的,國際戰爭斷難避免,於是他就專心致志地去整頓本國的軍隊。
【普魯士軍隊的整頓】普魯士於1813年起來反抗拿破崙的壓迫時,本已實行一種全國皆兵的徵兵制,規定凡健全的國民都有入伍當兵若干年的義務,以便把全國人民都輪流加以相當的軍事訓練。威廉一世為增強兵力起見,先把每年徵兵的人數從四萬人加到六萬人,並定常備期為三年,三年之後退伍而為兩年的後備兵。他本想把原定兩年的後備期改為四年,使得國家隨時可有少壯的兵士四十萬人,而且中年以上的國民尚不在內。後來因為普魯士國會的下議院不願增加軍費,所以此事沒能實現。
【俾斯麥當國(1862年)】威廉一世仍按照自己原定的計劃進行,而且自從1862年他得到一個現代史上偉大的政治家來輔助他以後,他的計劃竟能排除萬難實現了。這個偉大的政治家就是俾斯麥(1815年—1898年)。他出身於富裕家庭,因為門第和訓練的關係,自小就形成了迷信君權和反對民治的觀念。他大學畢業以後曾任普魯士國會的議員、法蘭克福公會中普魯士的代表、普魯士駐俄駐法的大使,因此他在內政和外交上的經驗都非常豐富。當他就任普魯士的宰相時已四十七歲了。
【俾斯麥的鐵血政策】俾斯麥一生的目的在於提高普魯士的地位,去做統一日耳曼的領袖。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計劃了四個政策出來:(一)普魯士的軍隊必須大加擴充,否則他的計劃就沒有實現的可能;(二)必須將奧地利逐出日耳曼同盟,使得普魯士有自由活動的餘地;(三)普魯士的領土必須大加擴充,介於普魯士東西兩部分領土之間的小邦必須合併,以便連成一氣;(四)必須使向來懷疑普魯士的南部日耳曼諸邦加入聯盟,擁戴普魯士為首領。俾斯麥最先遇到的障礙,就是普魯士國會的下議院對於軍費增加的反對。俾斯麥竟公然宣稱,要解決現在的問題,「絕非演說和多數表決能起作用的,其實只有血和鐵」。他於是一意孤行,進行擴充軍隊的計劃。世人稱俾斯麥為「鐵血宰相」,原因即在於此。
【丹麥戰爭(1864年)】俾斯麥想以武力戰勝奧地利卻苦於師出無名。不久普魯士和丹麥忽然發生了領土的爭執,俾斯麥於是先誘奧地利加入戰團,再用反激的方法引起奧地利的憤怒,以便製造普奧戰爭的機會。原來丹麥的南面有什勒斯維希(Schleswig)和霍爾斯坦(Holstein)兩省,其中的居民雖然以日耳曼人為多,而且從不當作丹麥國土的一部分,但是數百年來都受丹麥國王的統治。直到1863年丹麥國王不顧日耳曼方面的反對,決定把這兩省併入丹麥的版圖。俾斯麥乃於次年勸奧地利和普魯士聯合出兵去進攻丹麥。丹麥是一個小國,當然不能抵擋兩國的武力,所以戰敗之後就把這兩省讓給了普魯士和奧地利。
【俾斯麥在外交上的準備】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國對於這兩處新得來的地方怎麼分配,成了一個困難的問題,而俾斯麥的本意就是想利用這種困難來激起奧地利的反感,製造兩國戰爭的機會。俾斯麥知道普魯士和奧地利的戰爭為期已不遠,於是先設法取得國際上的同情。當時英國因為和日耳曼的關稅同盟簽訂有優越的條約,所以對於普魯士頗有好感。法國皇帝亦因為俾斯麥答應戰後以領土相酬,所以決定嚴守中立。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亦因為普魯士曾經出兵助他平定波蘭的叛亂,所以答應和法國一樣取中立的態度。俾斯麥又於1866年和義大利締結同盟條約,答應幫助它去收復威尼斯。奧地利到了此時,已經被俾斯麥弄到孤立無援的地步了,只有日耳曼境內的小邦對它深表同情。
【普奧戰爭(1866年)】俾斯麥在外交上既已布置就緒,普魯士乃提議把什勒斯維希和霍爾斯坦兩省據為己有。奧地利大怒,下令動員,命所有日耳曼同盟的軍隊前去進攻普魯士,同時普魯士亦宣布把1815年的同盟正式解散。1866年6月12日,普魯士正式向奧地利宣戰。當時日耳曼各小邦的君主差不多都反對普魯士的侵略政策,但是因為普魯士的軍備非常充分,所以他們都不敢公然表示反對。7月2日,普魯士的軍隊果然大敗奧地利人於薩多瓦(Sadowa)。奧地利的勢力從此一蹶不振,而普魯士在日耳曼境內可以為所欲為了。
【北部日耳曼聯邦的成立】普魯士雖然戰勝了奧地利,但是俾斯麥知道要想統一日耳曼境內美因河(Main)以南較大的諸邦,時機還未成熟。因此他就於1867年把美因河以北諸邦組成了一個北部日耳曼聯邦,同時把北部日耳曼境內同情奧地利的諸邦除薩克森外一概併入自己的版圖。從此漢諾瓦、厄斯卡塞爾、拿騷、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諸地和法蘭克福自由城市都變成普魯士的領土了。
【奧地利、匈牙利合治國的成立】奧地利自從1866年被普魯士逐到日耳曼境外以後,就竭力和匈牙利調和,調和的結果就是1867年兩國間的《奧匈條約》。奧地利皇帝承認自己為兩個獨立國家的統治者,以奧地利的皇帝兼任匈牙利的國王。兩國各設國會,一在維也納,一在佩斯(Pesth),不過外交、財政和軍事都統屬於一個公共機關。此外,由兩國國會各推出代表六十人組成一種聯席國會來監督這種行政。兩國境內的斯拉夫人對於日耳曼人和馬扎爾人的壓迫雖然表示不滿,但是這種離奇的合治制度竟能夠維持到1918年才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而瓦解。
第三節 普法戰爭和德意志帝國的成立
【法國皇帝的失望】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對於普奧戰爭的驟然結束和普魯士的凱旋大為失望。他本來希望普奧戰爭能夠曠日持久,弄得兩敗俱傷,那時他就有資格出來公斷,就像從前意奧兩國戰後的情形一樣,把法國的領土加以擴充。不料這次戰爭的結果竟使得普魯士的力量和領土都大大增加,而法國絲毫沒有獲利。當時拿破崙三世也曾想擴充他的勢力於北美洲的墨西哥,終因美國人的警告而歸於失敗。這一點我們在前面已經述及了。
【普法戰爭的原因】拿破崙三世覺得在這種環境中,只有和普魯士宣戰一途,或許勉強可以平復法國人激昂的情緒,恢復自己已失的威信,普魯士和法國間的戰爭到此就難以避免了。不久兩國間忽然出現問題,戰爭於是爆發。原來在1869年時,西班牙的新黨把專制的女王伊莎貝拉二世(Isabella Ⅱ)驅逐出國,宣布實行君主立憲政體,並把王位獻給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的遠親利奧波德。法國人認為這種舉動無異於查理五世帝國的中興,竭力反對,利奧波德因此於1870年7月拒絕西班牙人的請求。此事本可就此結束,但是法國的公使還不滿意,一定要威廉一世聲明此後永遠不再提出這個計劃來,而威廉一世不肯答應。俾斯麥乃利用機會故意傳出法國公使開罪國王的新聞,而法國人亦誤傳他們的使臣大受普魯士國王的侮辱。7月15日,法國正式向普魯士宣戰。
【法國國際地位的孤立】當時歐洲的國際形勢其實大有利於普魯士。原來俾斯麥的外交眼光和手腕,都比拿破崙三世遠大而靈敏。俄國記得克里米亞戰爭時法國的仇視和波蘭叛亂時普魯士的援助,義大利記得1859年法國的半途撤兵和1866年俾斯麥的竭力幫助,奧地利亦記得1859年拿破崙三世手段的苛刻和1866年戰後普魯士態度的寬容。至於英國和日耳曼南部諸邦,對於法國擴充領土的野心都表示不滿。所以1870年的法國正和1866年的奧地利一樣,在國際上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普法戰爭(1870年—1871年)】拿破崙三世鑑於普奧戰爭時日耳曼南部諸邦對普魯士持反對態度,所以他在對普魯士宣戰時以為,它們一定會援助他,一戰之後就可以大敗普魯士。不料他這種預期與結果恰好相反。日耳曼人聽到法國宣戰後竟同仇敵愾起來,加之法國軍隊的設備和統率向來不十分完善,日耳曼人渡過萊茵河,不到幾天就打敗了法國人。8月中旬經過幾次激烈的戰爭之後,法國的大軍被困於梅斯城。9月1日,色當(Sedan)一戰拿破崙三世竟做了俘虜。日耳曼人乃長驅直入,圍困巴黎。同時法國的共和黨人乘機把帝政廢除,宣布第三共和政府的成立,繼續去應付國難。法國的新政府雖然用盡全力去喚起民眾抵抗敵人,終因日耳曼的武力強盛而無法抵禦,不得已於1871年1月28日停戰求和,普法戰爭到此乃告終止。俾斯麥和法國議和時竭力主張法國把阿爾薩斯(Alsace)和洛林(Lorraine)兩省割讓給日耳曼;同時要求法國支付巨額的賠款,日耳曼的軍隊必須等賠款償清後方肯撤歸。法國人不得已只好一一照辦。普魯士和法國從此結下深仇,為後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德意志帝國的成立(1871年1月18日)】1870年的普法戰爭,拿破崙三世是想藉此阻止普魯士的發展,不料反而促進了日耳曼的統一。日耳曼南部諸邦如巴威、瓦敦堡、巴登和南厄斯等,無不出兵援助普魯士,答應戰勝法國之後當即加入北部日耳曼聯邦。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兼北部日耳曼聯邦的總統威廉一世就在法國巴黎附近的凡爾賽宮中,正式宣布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從此現代世界史上平添了一個強盛的國家。
【三國同盟的起源】俾斯麥的外交政策始終以使得法國孤立為核心,目的在於永遠保有普法戰爭的戰利品。他最初想聯合俄奧兩國組成三國同盟,但因俄奧兩國為巴爾幹半島上的兩雄,不能並立,所以沒有成立。因此他就於1879年秘密和奧地利訂盟,約定當事國之一若受俄國攻擊時,兩國應合力抵抗;若受另一國——法國——攻擊時,則當事國之一應嚴守中立;但若另一國和俄國聯合攻擊時,則兩國亦應合力抵抗。這一個兩國同盟就是1882年義大利加入後而成為「三國同盟」的前身,為此後歐洲國際上大規模聯合的發軔,且為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原因。
第四節 義大利最後的統一
【威尼斯和羅馬的併入】義大利王國的統一和德意志帝國的成立一樣,大受普奧和普法兩次戰爭的影響。義大利曾於1866年普奧兩國戰爭時,得到普魯士的援助,乘機從奧地利收回威尼斯。1870年8月,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因為屢次被普魯士軍隊所打敗,所以把駐防羅馬城中的法國士兵召回本國。義大利人亦乘機於9月攻占羅馬城,城中居民多數公決把本城加入義大利王國。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和加富爾等統一義大利半島的大功到此乃完全告成。王國的首都正式從都靈遷到羅馬。
【羅馬教皇的地位】羅馬教皇的領土雖然受義大利王國成立的影響先後脫離教皇的管轄,加入了王國的版圖,但是義大利政府仍舊尊重教皇並以獨立國元首相待,允許他不受王國政府的約束。同時義大利王國每年撥巨款去補助教皇的開支。但是羅馬教皇自中古初年格雷戈里一世以來,歷代教皇慘澹經營所得的領土和政權一旦失去,心中終覺不甘,所以對於義大利政府所制定的種種辦法始終不肯承認,而自己始終認為是義大利政府的囚犯。
【義大利政府和羅馬教皇最後的妥協】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告終以後,義大利的新政黨即法西斯黨於1922年實行專政,形勢為之一變。法西斯黨人對於教皇治下的教徒和人民實行統一管理的政策。教皇認為這種舉動明顯有削減教皇權勢的居心,反抗極力。後來幾經交涉,義大利政府和教皇終於1929年訂立《拉特蘭條約》(Lateran Treaty),承認教皇在其宮城中享有獨立國主權,教皇亦默認義大利擁有從前教皇的領土。教皇自1870年以來所受的損失,亦由義大利政府給以相應的賠償。從此教皇宮禁乃變為獨立的朝廷,而義大利政府和教皇間多年的不解之怨,到此才言歸於好。
【義大利國勢的增強】義大利王國成立之後,政府中人很能力爭上遊。他們為維持強國地位起見,竭力擴充海陸的軍備,仿照歐洲其他各國的辦法,實行全國皆兵的制度並增造軍艦多艘,同時努力於非洲北部殖民的運動。1887年遣兵入侵非洲東北部的阿比西尼亞(Abyssinia),經過十五年的爭持,結果只是在紅海南口附近得到一塊狹長的領土叫作索馬利蘭(Somaliland)。到了1911年,又因與土耳其的戰爭以武力取得非洲北部的黎波里(Tripoli)。
【義大利人的出國】義大利國力的發展未免太急促,因此軍備的費用非常浩大,加之義大利的土地並不十分肥沃,而國民的賦稅負擔又非常繁重,所以全國幾乎到了破產的地步。國內的貧民既然在本國不能安居樂業,只得紛紛遠渡重洋,移往北美洲的美國和南美洲的阿根廷。至於留居本國的人民,亦多生不滿政府之心,往往變成社會主義者。不過義大利政府也能注意到軍備以外的建設,一面鋪設鐵道以利於全國的交通,一面提倡實業以維持國民的生計。米蘭一躍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工業中心。國民教育的提倡尤為努力,因此國內文盲的人數大大減少,頗具現代文明強國的氣象。維克托·伊曼紐爾二世於1878年去世,繼任的君主多能遵守國家憲法,不肯違法以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