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開低走的人,都是交淺言深
2024-10-08 20:32:04
作者: 麗莎
王坤是我大學時期的室友之一,他性格陽光,熱情又開朗,總喜歡在選修課上結識新朋友。我還記得有一次在邏輯學的選修課上,身旁坐著的都是其他專業的同學,大家彼此都不熟悉,王坤不好好聽課,卻一心想認識坐在我們前排的一位女生,甚至希望某天有機會能成為對方的男朋友。
課間休息時,王坤拍了拍女生的肩膀,說:「嘿,你上課太認真了吧。我覺得這位老師講課很一般啊,你不會是被他的外表所吸引了吧?莫非你是一位『大叔控』!」
女生回過頭,特別生氣地說:「他是我爸爸。」說完拿起課本走了。
那天,王坤就像打蔫了的茄子一樣。
作為目睹這一過程的人,我只能嘆息。彼此還不熟悉的時候,千萬不要急著表達你的觀點,有時一句話就可以永遠結束你們緣分。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比如新認識一位朋友,你動不動問人家:「你都三十歲了,為何還不結婚?還不生小孩?」「你一個月賺多少錢?房子買在哪裡?」……你以為這樣是跟人家熟絡,可以讓你們看起來關係很好,但心理學發現,讓我們煩惱的,往往不是冷漠,而是熱情過了度,缺少了邊界。
人與人的關係從陌生到親密,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累積過程的,有時兩人的關係只是點頭打招呼,或者只是聊工作的同事關係。有多深的交情,就說多深的話。如果所說的話超出交情的範圍,尤其是在和談話對象互相不太了解的情況下,不知道對方的任何情況,你卻深入地交談,那麼不僅沒有說服力,反而會引起對方的反感,最終結果極可能是揠苗助長,摧毀了雙方進一步深交的機會。
那些高開低走的人,都是交淺言深。
一鳴是我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最近他新換了一份部門主任的工作。上班第一天,他就興奮地告訴我,在新單位遇到一位老鄉,而且非常聊得來,屬於一見如故型的。人到中年,尤其是在職場,結識真朋友的概率比較低,我由衷地為一鳴感到高興。可誰知一個星期後,一鳴就開始抱怨連連,甚至想辭職。
問及原因,一鳴非常氣憤地說:「我把那位老鄉當作好朋友,請他一起喝酒的時候,我和他主動爆出我之前交過三個女朋友,這次換工作希望能夠事業和愛情雙豐收。可沒想到,這位老鄉回到公司,轉身就和其他同事說,我是一個很花心的人,這次來公司就是為了撩妹,讓年輕姑娘們提防著我。就這樣,同事們都開始用異樣的眼光看我,就連一開始看重我的領導也開始冷淡我了。」
請記住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事後我向一鳴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做得的確不對,但主要責任在你。」
一鳴一臉的不解:「我有什麼責任,我只不過是為了增進同事之間的關係才說那麼多。」
「你們沒那麼熟,還沒有深切了解對方的前提下,就熱情地和對方說出你的秘密,並期望對方為你守口如瓶,你怎麼就沒有想過萬一他就是個大嘴巴呢?萬一他別有用心呢?」
果真,後來一鳴了解到,這位老鄉在崗多年兢兢業業,一直想升為部門主任,誰知公司卻打算另聘人員,也就是一鳴,所以他一心想將一鳴拉下來。而一鳴,恰恰提供了機會給他。
交淺言深的人,往往是想以最快速度獲取他人信任,但是如果你連這個人都不了解,卻把什麼心裡話都告訴對方,那麼就等你把你的命運交給了對方。因為你交出去的是一顆真心,也是日後他人對付你的匕首。所以,我一直認為,言語在交情之後,只有感情到位了,才有言深的餘地。
我一向很喜歡英國人的紳士,為此專門研究過英國人的言行,作家凱特·福克斯所寫的《英國人的言行潛規則》,裡面提到這樣一段話:
一項英式談話的潛在規則,就是避免「過分認真」。英國人更在意「嚴肅」與「肅穆」,「真誠」與「過分認真」的區別。
拒絕過分認真的交流,是英國人的社交準則。據我了解,在英國的語言習慣中,非常重視個人的空間。比如,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家裡的家具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因為這是侵犯他人隱私的話題。英國人見面時最普遍的話題莫過於談論天氣,諸如「很冷,不是嗎?」
這種語言方式看上去平平淡淡,實際上,對於交情尚淺的人來說,卻是最合適的方式。
我們在說話時要注意這一點,掂量一下自己和對方的關係,根據彼此的關係掌握尺度。只有話語合理合度,方式方法適宜,體現出你的好修養、好教養,別人才能夠心服口服,最終真正達到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