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少說話是教養,會說話是修養> 話不投機,與其力爭,不如沉默

話不投機,與其力爭,不如沉默

2024-10-08 20:31:54 作者: 麗莎

  前幾年,我追過一部電視連續劇,叫《外科風雲》。在這部電視劇里,女主角陸晨曦讓我印象尤為深刻。

  陸晨曦是一名醫術精湛的胸外科醫師,在醫學上頗有造詣。論醫術,她是全科室手術做得最好的;論醫德,無論何時何地,她總是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可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外科大夫,卻是科室主任最想排擠走的人物,也是接到病人家屬投訴最多的人。為什麼?因為她太不會說話。

  比如,有同事勸陸晨曦多寫些論文,獲取評副高職稱的資格,否則沒辦法提升職級。但陸晨曦自己不屑於職級就算了,還對著大家大談特談,稱別人是手術做不好,只會在論文裡注水;本著為病人著想的初衷,陸晨曦總是力薦患者家屬使用自己認為治療效果最好的醫療器械,並且拒絕向患者家屬提供醫療器械使用的選擇權,結果被家屬質疑醫院只顧著謀利,而不顧患者安危。

  陸晨曦所說的話本沒有什麼錯,但錯在太執著自己的想法,說得越多,就越會與人對立。執著於自己的想法原本也沒錯,如果認不清楚談話對象,不清楚他們想聽什麼樣的話,他們現在的憂慮在哪裡,什麼樣的話能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等,那麼即便只說一兩句,對方都會覺得囉唆。

  對此,我總結出一個道理:當感覺不對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少說話,因為在交流中,話一多,就容易失言,更難取得別人的信任。有時候,或許你想活躍氣氛,但別人卻容易認為你輕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冷場就冷場,並不是你的責任,話不投機就要少說。有些話即使再想說,也要找知己訴說。

  熟知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愛表達自己的人,因為我知道有些話只有清楚地表達出來,別人才能清楚地明白。但在個別人眼裡,我又是一個「惜字如金」的人,比如我身邊有一個朋友和我討論北方的麵食好吃花樣又多,比南方的米飯好吃多了。

  每當聽到這個言論時,我都會笑而不語。

  

  「難道你也認同這種觀點嗎?」有人問我。

  「當然不,」我直言,「這簡直是可笑至極的話。」

  「那你為什麼不和他理論?」這人繼續追問,「你口才好,肯定能贏他。」

  「我贏他做什麼?」我耐心地解釋道,「實不相瞞,我和他身處的文化背景不同,我倆的飲食習慣不同。他只是基於自己的喜好上對其他事物進行否定。我和他話不投機,如果我進一步和他理論下去,他只會拿更多的話反駁我。事實上,不管理論的結果都不會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我們只會越辯越深,如此不如沉默。」

  是的,話不投機,與其力爭,不如沉默。

  在很多人眼裡,我是那種口才很好的人,但我仍然做不到人人滿意。對於那些不滿意我的人,我從不會試圖去爭辯什麼,因為在我看來,在10個人中,有3個說你好,有3個說你不好,有4個不說你好,也不說你不好,這樣,你就算人緣很不錯的了。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切切實實得出的結論。

  或許你時常感到困惑:「我已經做得夠好了,為什麼還有人有意見?」「我只是一次失敗,就被人說無能之輩,憑什麼呀!」……其實,別人對我們有意見是很正常的事。這正如蘇軾在《題西林壁》中寫到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也就是說,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一座山,山就會出現不同的姿態。實際上,世間萬物都是如此,展現在不同人的眼中,經過不同的思維加工判斷後,就會得到不同的評價。我們不能期待所有人都說自己好,也必須接受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回想一下,當你的老闆拍板決定某件事之後,全公司的人表面上鼓掌歡迎,但私底下是不是仍有人表達不滿?說到底,一個人做任何事都難以得到所有人的贊同和認可,所以面對和自己不同的看法和想法,我們只靜靜地聽著就好了,沒必要強迫自己做到完美,更沒必要和別人爭個高低上下。

  人生何必強爭,有些話,懂你的人自然會懂。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