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不是讀書的料」
2024-10-08 20:14:02
作者: 蔡萬剛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聽到諸如「×××是讀書的好材料」「×××就不是塊讀書的料」這一類的評價。但究竟什麼才叫作「讀書的料」呢?
不少家長都問過我這樣的問題:
我的孩子是不是比別人笨,所以怎麼學都學不好?
我家孩子是不是天生就不會讀書,所以什麼也學不會?
勤能補拙是真的嗎?那為什麼我的孩子那麼努力成績還是不好?
……
注意到了嗎?人們總是喜歡把會不會讀書和智商高不高、聰不聰明聯繫到一起,好像只要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都是腦子不夠聰明的學生一般。但實際上,我可以肯定地告訴所有家長,你的孩子成績好不好,和智商的關係真不大。
統計表明,人的智商的確是存在差距的,但據研究顯示,高智商也只有在高端研究或者某些特殊情境之下才會有突出的表現。也就是說,在日常生活中,決定一個人在普通的工作和學習中是否能夠取得成績的因素並不是智商。
但不同的孩子之間在學習能力上的巨大差異的確是存在的,造成這種差異的,又到底是什麼因素呢?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正常狀態下,決定一個人智力活動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其實是情商。換言之,一個學生在學習上的表現情況,與單純的智商是沒有太大關係的,真正能夠造成決定性影響的,是這個學生在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概括起來,也就是我們剛才說到的「情商」。
我們知道,智商的高低主要是由先天因素決定的,靠人為的力量很難改變或扭轉。而情商就比較複雜了,但總體來說,決定情商的主要還是後天的教育情況。也就是說,情商是能夠通過後天的培養和訓練進行塑造的。既然如此,所謂「讀書的料」這種說法也就變得極其不科學了。換言之,世界上並不存在天生就不會或者不適合讀書的人,任何人通過後天的培養和訓練,都有成為「學霸」的潛力。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提升孩子的情商,從而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讓「不會讀書」的孩子變成「會讀書」的好學生呢?不妨考慮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確定原因,科學定位。
如果你總是糾結於孩子的智商問題,那麼不妨通過一些生活常識和簡單的智力測試來給孩子做一個智力發展狀況的簡單測評,如果孩子反應正常,那麼以後也不必再糾結於智力發展的問題了。請相信,各方面反應正常的孩子,即便不是高智商天才,也絕對不會有學習障礙的。
在排除智力問題的干擾因素之後,作為家長,應該先認真進行一番自我反省,看看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否做到目標明確,方法得當。
第二,樹立目標,以人為本。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首先我們要先確立目標,想清楚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教育來讓孩子達成什麼。此外,考慮孩子的主觀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為了父母個人的喜好而強行改變孩子。家庭教育最基本的原則是培養人格健全的人,這一點應凌駕於所有的目的和希望之上。
第三,以身作則,循序漸進。
有人說家庭就好比塑造人類性格的工廠,這種說法非常有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時也是孩子的第一個榜樣。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造成深遠影響。因此,作為父母,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進行言傳身教。此外,教育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需要足夠的耐性和毅力,循序漸進。
當家長能夠做好這三方面的教育時,相信對於孩子在人格和情商方面的塑造都會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