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高效學習態度> 經常走神,如何成得了「學神」

經常走神,如何成得了「學神」

2024-10-08 20:13:02 作者: 蔡萬剛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最大的區別不在於智商的高低,而是在於注意力是否能夠集中。

  我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班上學習好和學習差的學生分別進行了課堂觀察,結果發現,那些學習好的學生,普遍在上課時精力是比較集中的,能夠跟隨老師的思維去聽課。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很少會受到外界干擾,哪怕是比較枯燥的內容,他們也能有意識地進行自我約束,儘量不讓自己的思想開小差。

  本書首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而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則相反,他們的注意力幾乎都很難集中,從上課鈴打響開始,至少要在數分鐘之後,他們才能讓自己安靜下來。此外,他們的注意力也非常渙散,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哪怕沒有風吹草動,他們也得自己折騰點事情出來,要麼抓抓頭髮,要麼玩玩橡皮,要麼和同學交頭接耳。等到快接近下課的時候,又能明顯看出他們的焦躁和坐立不安,腦袋東張西望,心思也早已飛到了教室外頭。

  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所扮演的角色就像是一位「引路人」,為學生指引正確的方向,讓學生循著這個方向去學習,儘量少走彎路,而課堂時間正是老師為學生指引正確方向的寶貴時間。能夠把握有限的課堂時間,跟隨老師思路前行的人,顯然比那些白白浪費掉這些寶貴時間,自己像沒頭蒼蠅那般亂竄的人要更容易接近並抵達終點。

  有人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一個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候背誦一篇課文,結果發現大約只需要讀9遍,這個人就能基本將這篇課文背誦出來了;然而如果故意製造一些情況來讓受試者注意力渙散,那麼同樣的一篇課文,他大概需要讀超過100遍才能達到相應的背誦效果。

  可見,注意力的集中與否對於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的影響相當驚人,人在教室心在外的話,成績是永遠也無法提升的。那麼,最關鍵的問題來了——對于思維本來就較為活躍的孩子來說,到底怎樣做才能集中注意力,儘量做到不開小差?在這裡,我給學生們提三點建議:

  一、養成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習慣。

  很多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都喜歡向學生提問,這樣做一方面是想了解學生是否掌握先前所講的內容,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在變相地提醒學生,要跟上老師的思路,不要開小差。作為學生,如果能養成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習慣,與老師展開互動,那麼對於自信心的提高和專注力的形成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二、緊跟老師的推導思路。

  老師在向學生講述某一教學內容時,通常都會有一個推導過程。以數學為例,在講數學公式的時候,老師通常會有一個推導演算的過程,來告訴學生該公式究竟是怎麼得來的。由於這部分的內容很多時候課本上並沒有,因此不少學生在聽課時往往會忽略這些內容,轉而花時間去死記硬背那些公式。但實際上,理解顯然比死記硬背更容易形成長期記憶,因此,在聽講的時候,推導思路顯然比推導結果要重要得多。

  三、不鑽牛角尖,想不通的問題暫且跳過。

  每一堂課的時間畢竟都是有限的,老師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名學生的進度,因此在聽講過程中,每個同學大概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沒有聽懂或暫時沒有想通的問題。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有的學生往往顯得十分急躁,非得弄清楚眼前的問題不可。但老師講課的進度並不會因個別學生需要「思考」而停止,往往等這些「鑽牛角尖」的學生回過神來時,已經又錯過不少重要的新內容了。因此,為了避免這種因小失大、顧此失彼現象的發生,在遇到想不通或聽不懂的問題時,切忌鑽牛角尖,只有保證好聽課的連續性,才能提升整體聽課效果,不浪費課堂上寶貴的每一分鐘。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