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隨時英語交流,口語表達不愁
2024-10-08 20:08:34
作者: 董苓苓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樑,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它使用的頻率很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以後能用英語與外國友人流利地交流。然而,許多學生在學校內接受的英語學習都是為了應付各種各樣的筆試。久而久之,英語口語被忽視,英語也成為一門「啞巴」學科。
記得有一次,新加坡的一所華人學校要來我們學校進行學習和交流,其間要舉辦一場友誼辯論賽,兩方代表分別是新加坡的學生和我們學校的學生。辯論賽有兩個回合,一個是用英語辯論,另一個是用中文辯論。
當時學校選出了英語學習成績全校排名前五的5個學生來參加,這5個學生平時的英語成績都很棒,所掌握的詞彙量比高中生還要多,學校很有信心能贏得比賽。可結果讓人失望,用英語辯論的那一場輸得一敗塗地,中文辯論的一場也稍遜一籌。
我們學校的5個學生,英語成績雖然好,可英語口語弱,不是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新加坡學生的對手。可讓人吃驚的是,新加坡學生的中文也說得十分順溜,交流起來沒有一點障礙。與新加坡的老師交流後我才知道,他們學校在教學生學習中文時,口語放在第一位,筆試放在第二位。
中國絕大多數學生為何學不精英語?我分析了一下,有這樣幾個原因:
一、對英語口語不重視
對學生而言,在英語「聽、說、讀、寫」中,「聽」和「寫」是最重要的,因為考試就是考這些,而不涉及考試的「說」和「讀」則經常被忽略。英語學習動機過於功利,這是我國國內一個普遍的現象。其實,既然說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不多說,不多讀,口語就無法提升。
二、學習心理障礙
有一份權威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有33.6%的學生說英語時感到害羞;有27.5%的學生因為緊張而無法開口;只有25.4%的學生樂意用英語交流,而能自信地使用英語流利交流的學生僅占13.6%。可見,不敢大膽說英語的心理是說不好口語的最大障礙。
三、詞彙缺乏
語言是由詞彙構成的,缺少了詞彙,很多東西都無法表達。學生們不願意開口說英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詞彙不足,不知道怎麼用英語表達。
四、語言環境不理想
中國學生能說好漢語是因為從小接觸漢語,身邊的人也都在說漢語。聽得多了,自然就會說。可英語不一樣,它不是我們的第一語言,除了課堂上能接觸英語外,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生活中沒有接觸英語的機會,更別說是聽英語、說英語了。所以,語言環境也是造成學生們說不好英語口語的原因之一。
我經常和我的學生們說,英語不是拿來學的,而是拿來用的。孩子們從小學習英語是為了以後能聽、能說,然而提高英語的最好方法就是讓他們「讀、背、說」。
「讀」即要大聲地朗讀。每天清晨,讓孩子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大聲朗讀英語課文或英語文章。在大聲讀的同時,要注意語速快而不亂,與平常說話時一樣。
「背」是為說做準備的。讓孩子多背背單詞,積累詞彙量,也可以背一些英語句子和段落,或是優秀的英語文章。
「說」就是張嘴說。如果您的孩子身邊沒有說英語的環境,那就給他創造一個這樣的環境。比如家長可以在家中用英語來與孩子交流,如果家長並不擅長英語,就鼓勵孩子去學校與老師、同學用英語交流。先不管孩子說得好不好、對不對,只管讓他們去說,說得多了,就可以克服害怕說、不敢說的心理障礙了。
俗話說「熟能生巧」,讓孩子將英語當漢語,隨時隨地想說就說。漸漸地,孩子張嘴就能用英語表達出自己想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