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要求孩子乖

2024-10-08 20:04:18 作者: 陳文姬

  對於小孩,我們總想給他們貼上標籤。就像成人的世界有好人和壞人,在孩子的世界裡,通常大人們會把他們簡單分成兩類人:聽話的和不聽話的。聽話的孩子,在家長的眼裡,是乖巧省心的。而不聽話的孩子,被批評成調皮、淘氣,總是給大人惹麻煩。

  這種劃分不是現在才有的標準,而是由來已久。我們祖祖輩輩的教育觀,就是如此,所以對現在的家庭教育影響依舊很大。總之,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小孩乖乖聽話。

  

  在生活中,孩子表現成什麼樣子,才叫聽話呢?所有事情都聽大人的,從來不反抗,只有接受和執行。這樣的孩子,我們身邊有許多。他們看起來既是一群人,又像一個人。不管走到哪裡,都安靜地跟在父母身旁,既不去玩也不吵鬧。看著別的小朋友打打鬧鬧,他們眼睛裡有羨慕的神色,卻融入不進去。小聲地說話表達自己的要求,即便被父母否決,也只是默不作聲。

  這樣的孩子帶出去,通常都會得到大人的誇讚:「這孩子真乖。」是啊,孩子真乖,讓做什麼就做什麼。每當我看到這樣的孩子,內心總會隱隱作痛,為孩子壓抑的情緒心痛,也為他們的未來擔心。有研究表明,大多數特別聽話的孩子,長大之後沒有主見,甚至獨立性非常差。也許他們學習成績優秀,但在人際交往上,在以後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碰壁。

  朋友家有兩個孩子,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哥哥從小就特別文靜,性格沉穩,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父母工作忙起來,就帶著他去上班,把他往辦公桌前一放,他自己在那裡就可以待一上午。除了喝水、上廁所,幾乎不去打擾父母工作。有同事看到他的表現,都情不自禁地誇他:「這孩子真乖、真懂事。」哥哥明白那是大人的誇獎,再看看父母贊同地點頭,讓他越來越習慣聽話的生活。

  後來妹妹出生了,父母的生活重心開始轉移,一邊忙工作、一邊照顧孩子。沒多久他們就發現,妹妹的性格跟哥哥完全不一樣,這個孩子也太不乖了!讓她吃,她偏不吃,寧願喝水;讓她安靜一點,她卻要大吵大鬧,釋放自己的精力。父母無奈地說:「你怎麼這麼不乖,看看哥哥多聽話,你這長大了能有什麼出息。」

  哥哥上小學了,妹妹也上幼兒園了。周末,爸媽帶他們出去玩,路過一個賣冰激凌的攤鋪,妹妹停下來說:「我要吃冰激凌,天太熱了。」其實那天氣溫剛好,並沒有那麼熱。媽媽反駁道:「吃什麼冰激凌,一點都不熱,你看看滿大街的孩子,誰吃冰激凌了?一個都沒有!哥哥也沒嫌熱,要吃這個吃那個,就你事兒多!」隨即,媽媽又問哥哥:「你想吃冰激凌嗎?」

  小孩子對又涼又甜的東西,幾乎是沒有什麼抵抗力的。哥哥本來特別想吃,可聽完媽媽剛才的話,他又猶豫了:「媽媽,我不熱,我不吃。」話音未落,媽媽就繼續開始訓妹妹:「你看看,哥哥多乖,就你不聽話。」可妹妹才不管,她一定要爭取到自己的權利。幾番哀求撒嬌,求完爸爸求媽媽。最終,媽媽還是給她買了一支。媽媽再次問哥哥:「真的不想吃嗎?」他猶豫地搖了搖頭,輕輕地說出:「我不要。」孩子失落的模樣,做父母的沒有看到。他們只會教訓妹妹向哥哥學習,要做個聽話的孩子。而那一天,哥哥看著妹妹手裡的冰激凌,內心難過得像是什麼東西被融化了。為了被誇一句「聽話」,他壓抑了孩子的天性,失去了作為孩子應有的權利和快樂。

  在家裡,他聽父母的話,在學校,他聽老師的話。他是所有人眼中「聽話的孩子」,但他卻不是優秀的學生。認真地記筆記,用心地做功課,沒有換來好成績,他只是班裡那個中游的孩子。他沒有熱愛的活動,也沒有要好的朋友,因為他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從小到大都被壓抑的太久了。他不知道怎樣打開自己的心門,放飛自己的奇思妙想?他錯過了這個過程,也就失去了本該擁有的創造力。

  這樣的孩子,你讓他如何成功,如何像星星般閃耀,如何華麗蛻變,從「乖孩子」升級成「有出息」的人?

  不知道成人們能否想起,在他很小的時候,也曾哭鬧著想要一個大家都有的玩具。而父母卻一遍遍地告訴他:「乖,你不要,那個玩具不好,我們寶貝最聽話了。」「聽話」這個詞,真的是褒義詞嗎?它讓一個幼小的孩子,為了「乖」這個讚美,壓抑住了內心的渴望。這種教育,實在是太可怕了。

  從小很乖的孩子,不是因為性格文靜內向,更不是因為他們是佛系小孩,從小就無欲無求。而是因為父母無意地打壓,壓在了他們的心裡,成為習慣性地沉默。當他們長大之後,心理自然會因為長期的壓抑,爆發諸多的心理問題。

  他們不敢當眾演講,甚至當眾說話都會感覺雙腿發抖,因為他們不自信,害怕被大家否定甚至笑話;他們不敢追求自己喜歡的人,害怕表達內心真實想法的時候,還沒說出口就被別人拒絕,那對他們來說,是無法承受的痛楚;團隊合作里,他們只能做一個被分配工作的員工,領導的位子與他們無緣,習慣了聽話的人,不知道從哪裡找到主導的突破口。

  這麼看起來,我們已經能概括他們的一生。人際關係、感情生活、工作能力,都不符合成功人士的標準。父母看到孩子非但沒有成功,反而還有點「窩囊」,是不是會發出這樣的感嘆:「看你小時候那麼乖,長大沒我們盯著,幹啥都不行了吧。」

  可是我想說,是誰把本來可以成功的孩子,一把推向了平庸的道路,父母的責任大過一切。我們孕育一個生命,認定他/她是這個世界上最特別的存在,就應該全力呵護他們的靈性,而不是用簡單的語言暴力,改變孩子的命運。養孩子不是養寵物,動物需要馴服,人類需要的是教育。

  長輩們總是希望培養出乖巧聽話的孩子,按照他們給出的方向,走完一個複製粘貼的人生。這種經驗主義的做法,早就被批判了無數次。孩子的未來,需要他們自己去闖蕩,而不是任由有「經驗」的人們指手畫腳。

  身為父母,我們的陪伴不是壓制,而是疏導。孩子會鑽牛角尖,也會垂頭喪氣,這時候我們的鼓勵和安慰,永遠比要求他們聽話要重要得多。

  他們需要表達、需要時間、需要闖蕩、需要驗證,他們是我們最「不乖」的小孩,卻是最真實有未來的小孩。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