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陪伴> 耐心傾聽,重視孩子的心聲

耐心傾聽,重視孩子的心聲

2024-10-08 20:03:26 作者: 陳文姬

  很多父母都知道陪伴是最好的成長,可陪著陪著卻發現自己與孩子的矛盾越來越多。其實,這種情況大多都是因為這些父母的陪伴只是命令、管教和監督,卻很少真正與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以及耐心傾聽孩子內心深處的聲音。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據某一項調查顯示,有70%以上的父母沒有耐心傾聽過孩子說的話,有50%以上的父母時常抱怨不知道孩子整天想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和孩子即便有溝通,也只是想要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孩子,把孩子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可家庭教育不應該如此,陪伴也不應該如此。我們必須要了解的一點是:「陪伴是最好的成長。」這句話之後還應該有更重要的後半句,那就是傾聽,對於孩子來說傾聽才是最好的陪伴。

  父母的傾聽,可以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釋放自己的情緒,使孩子的情緒變得更加舒暢。同時,父母的傾聽,會使孩子覺得自己有被得到尊重和重視,覺得自己是獨立的、自由的。而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們會不斷地追求更優異的成績來證明自己。

  相反的,若是父母不願意傾聽孩子的訴求,總是讓孩子「閉嘴」,或是用敷衍的態度來打發孩子,那麼孩子會感覺自己備受輕視,覺得自己在父母眼中並不重要。更有甚者會覺得自己被看不起,由此產生自卑、怯懦的心理,再也不願意和父母進行溝通和交流。

  之前我居住的小區發生這樣一件事:一個三年級的女孩離家出走了,爸爸直到晚上9點才發現女兒沒有回家,而老師和同學都說她放學就回家了,沒有人知道她到底去了哪裡。

  一時間,學校和家長都急瘋了,到處尋找孩子的下落。小區的鄰居也都發朋友圈、打電話,發動身邊的人來尋找這個孩子。最後,孩子在一家網吧被找到,被發現時正傷心、委屈地窩在椅子裡發呆。

  為什麼孩子會離家出走?為什麼她情緒又如此低落?其實,這與父母的缺少溝通和傾聽有很大關係。女孩的父母離婚了,她跟著爸爸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時爸爸工作忙碌,每天都早出晚歸。而奶奶年紀大了,平時照顧她的生活都有些吃力,更別說傾聽她的心聲了。

  原本女孩內心已經逐漸走向不健康的發展趨勢,變得越來越少言寡語、敏感脆弱。而之前一天的一件事情就恰好成為她離家出走的導火索:女孩和同班同學發生了矛盾,同學誤會她打碎自己的水杯,非要她賠給自己一個一模一樣的,如果不賠的話就到老師那裡告狀。

  開始女孩還耐心地解釋說水杯並不是自己打碎的,可見到同學持有懷疑態度便不再說話。即便老師耐心地詢問,她也默不作聲。放學的時候,老師和女孩的奶奶說了這件事情,希望家長和女孩溝通一下,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奶奶自然把事情告訴給爸爸,而爸爸並沒有詢問女孩,一上來就批評她闖禍、固執。

  女孩試圖解釋,說:「爸爸,我並沒有打碎她的水杯,是她誤會我了……」

  可爸爸卻覺得女孩在狡辯,嚴厲地說:「老師已經和我說明情況了,你怎麼還不認錯!」

  女孩非常委屈,反駁道:「同學不聽我解釋,你也不聽我解釋。你們就認定我是錯的,好,我就是故意打碎她的水杯,怎樣?」

  爸爸當然非常生氣,把女孩狠狠地教訓了一頓,並且責令她第二天必須向同學和老師道歉。女孩有委屈說不出,只能給媽媽打電話,希望能從媽媽那裡獲得一些安慰。可由於媽媽那幾天工作很忙,沒和她說太多話便匆匆地掛斷了電話。

  就這樣,女孩的情緒無法釋放,進而第二天選擇了離家出走。再次回到家之後,她傷心地對父母說:「你們為什麼不聽我說話呢?爸爸問也不問,直接給我定罪,還強迫我給人家道歉。媽媽不要我,也沒有時間理我!那你們為什麼還找我回來!」

  女孩的話令父母羞愧不已,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的質問。他們不愛孩子嗎?當然不是,雖然他們離婚了,但依然是愛孩子的。可是,他們卻忽視了家庭的破碎對於孩子的傷害,更忽視了在孩子遇到問題時的溝通和傾聽。陪伴和傾聽的雙缺失,讓這個女孩心裡受到嚴重的傷害,差點釀成大錯。

  所以說,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學會做孩子的聽眾,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傾聽他們的想法和心聲。當孩子解釋自己的錯誤時,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而不是劈頭蓋臉地把孩子罵一頓;當孩子述說自己的委屈時,父母要用心地傾聽,體會和理解孩子的感受;當孩子發泄自己的情緒時,父母要給予言語上的關心、行動上的支持。

  學會傾聽孩子的一切,重視孩子的心聲,我們才能真正陪伴孩子成長並且走進他們的內心。因為傾聽才是最好的陪伴。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