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馬路不讓牽手,媽媽這麼說皆大歡喜
2024-10-08 19:54:26
作者: 朱凌 常清
在生活當中,不經意間就會發現父母對孩子說話時總是充滿了命令式的語氣。相信在不少家庭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
「去,給我馬上進屋寫作業!」
「不准說話,趕緊吃飯!」
「今天必須去輔導班上課!」
很多父母認為,對孩子發號施令是做父母的權利,這樣居高臨下、命令式的語調能體現自己的威嚴,能讓孩子更聽話。其實不然。慢慢長大的孩子,有了獨立自主的意識,對父母命令的口氣很反感,認為父母不尊重自己,內心會產生逆反心理,不願意聽從父母。
田宇今年5歲了,這一天他正在跟隔壁的曉彤在小區的花園裡吹泡泡。突然田宇媽媽急急忙忙地拉著他往小區外面走,原來媽媽有急事要出差,準備把田宇送到姥姥家去,爸爸已經在小區外面等著他們了。
媽媽沒有對田宇說明原因,只是拉著田宇打算離開。
田宇說:「我要吹泡泡。」
「我叫你快點走,你聽見了沒有?爸爸就在外面等著我們呢,快點!」媽媽邊說邊拉著田宇往外面走。
結果田宇就是不走,不一會兒就大哭了起來。
這時爸爸走進了小區。
「這孩子太不懂事了,死活要吹泡泡。」媽媽生氣地說。
「田宇,媽媽今天有急事,要把你送到姥姥家。等從姥姥家回來,再和曉彤一起吹泡泡,好不好?」爸爸蹲下來對哭著的田宇說。
田宇抹了抹眼淚,點了點頭。爸爸抱起田宇往外走,媽媽向爸爸伸出了大拇指。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會忽略一點,那就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也有強烈的自尊。在向周圍世界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更喜歡處於主體地位,做學習的主人,而不是一直被動地接受父母的指令。強迫責令,以成人為中心,往往使孩子被動,收不到好效果;而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引導孩子才是成功的教育方法。
兩個人站在變綠的信號燈下,卻不過馬路,在旁人看來可能顯得奇怪。靖子想領著3歲的兒子過馬路,可是兒子不願意牽手,而那條馬路上車來車往,甚至還有大卡車。
「這裡很危險,拉住我的手!」靖子說了很多遍,可兒子每次都說「不」,就是不牽手。看來兒子不想被當成小孩子對待,儘管他明明就是個小孩子……
信號燈又變綠了,可兩個人仍舊站在原地。靖子望著再度變綠的信號燈犯愁。突然,她想換一種說話方式會不會有效呢?
「我一個人很害怕,你能不能拉著我的手一起過馬路?」她反過來把兒子當作大人對待了。結果,兒子很開心地牽住了她的手。靖子如願地牽起兒子的小手,放心地過了馬路。
渴望被尊重、被認可、被認同的心理需求,你有、我有、大家有——每一個人都有,哪怕是只有3歲的小孩子!差別只在多或少而已。
不知道父母有沒有發現,自己在權威心理的支配下命令孩子的時候,說話的態度往往是簡單而生硬的;而在尊重的基礎上和孩子平等溝通時,說話的口氣往往平和了不少。溫和的態度更容易讓孩子接受,粗暴的態度卻容易遭到孩子的反抗。
所以,溫和的溝通比生硬的命令往往有效得多。孩子在接受命令時,是被動的,而在和父母溝通時,孩子的接受是主動的。比起被動的指派,主動的接受就多了一種愉悅的心情,這也是孩子為什麼討厭父母直接命令的原因。
通過溝通,很容易讓孩子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還容易讓孩子養成理解他人的習慣。只有這樣,孩子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所以,當下次父母命令孩子,而孩子依舊無動於衷時,不妨換個方式,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溝通,這樣就能夠讓孩子願意接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