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抱怨?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
2024-10-08 19:52:25
作者: 朱凌 常清
抱怨無處不在,不僅是大人,小孩子也會抱怨。常常,我們會聽到孩子說:
「為什麼姐姐買手鍊,我就沒有,這不公平!」
「公園真沒意思,早知道去動物園就好了。」
「叔叔送我的那輛小汽車一點也不好玩。」
「老師真偏心眼,總給珞珞梳好看的小辮子。」
「真是煩死了,琪琪媽媽又不讓琪琪來咱們家玩。」
…………
與人溝通的方式最終會決定我們的人際關係的好壞,而「抱怨」是一種令人厭煩的聲音,會很自然地引發各種「不討喜及破壞力」,所以家長應該妥當地對待孩子的抱怨。但是,具體怎樣做好呢?
「有的孩子抱怨,是因為他們真的陷於很沮喪的情緒,需要父母意識到,或者被安慰。」育兒顧問戈爾德解釋說,「孩子也許並不具備通過冷靜、持續性的方式表達情緒的能力,所以他們以自己的常規理解來詮釋,或者用自己已掌握的方式方法,吸引大人們的注意,或表明哪個地方出了錯。」
了解孩子的情緒和每句話的內在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家長不了解孩子的需求,還熱心地為他提供解決方案,可能會讓孩子反感,甚至終止溝通。
迪迪放學回到家後,她迫不及待地和媽媽分享這一天的感受。迪迪:「當班長太累了,又要自己學習,還要維持紀律。」媽媽:「既然不喜歡,就和老師說說不當了。」
迪迪:「可是我也很喜歡當班長,它讓我覺得很光榮。」
媽媽:「既然你喜歡,那就不要再嚷嚷著說累了。」
迪迪(情緒沮喪):「可是喜歡不代表不累啊!」
媽媽(一臉無奈):「真不知道你到底要說什麼。」
此時的迪迪,覺得鬱悶極了,她不願意繼續跟媽媽交談,因為她覺得這樣的談話無趣極了。
為人父母,如果知道「同理心」這三個字,我想,親子關係應該就會更加親密。簡單來說,同理心是感覺進去,好像穿著別人的鞋子站一會兒,也就是體念他人的感受。這是一個真正傾聽、了解並對他人感覺發生共鳴的過程。
如果迪迪的媽媽採取同理心去回應迪迪的抱怨,效果會有什麼不同呢?
迪迪:「當班長太累了,又要自己學習,還要維持紀律。」
媽媽:「你今天好像很累。」
迪迪:「是啊,當班長讓我覺得很光榮,可卻也讓我總覺得有壓力。」媽媽:「嗯,我明白你的感受,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情況。」
迪迪:「我該怎麼做才好呢?」
媽媽:「這讓你很頭疼,是嗎?」
迪迪:「是啊。」
媽媽:「但媽媽相信你一定能處理好的。來,媽媽給一個鼓勵的抱抱。」迪迪:「謝謝你,媽媽!我覺得舒服多了。」
心理學家琳恩·詹金斯表示,惻隱之心與理解,是減少孩子抱怨的很好方式。迪迪繼續這樣不停地講著,很興奮。她喜歡和媽媽說話,因為媽媽願意當她的聽眾。在迪迪抱怨的時候,媽媽沒有反駁,只是認真地傾聽,「這讓你很頭疼,是嗎?」迪迪心裡的不好受得到了媽媽的理解,自然就釋然了,不再糾結了。
如果孩子明白父母是自己「情感安全」的港灣,那麼當他們遇到焦慮、擔憂的事情時,會本能地信賴父母。所以,詹金斯博士建議,家長需要有意識地選擇通過換位思考及移情心理的思考模式來考量孩子的言行。
當然,這並不是說,家長可以對孩子袖手旁觀,只要聽他過來抱怨抱怨就OK的。作為父母,你要始終牢記自己是孩子的引導者,要鼓勵孩子多從樂觀的角度想問題,看向事情的積極方面,尋求可以從抱怨中跳脫出來的解決方案。
爸爸媽媽早就和佳佳說好,星期天要去動物園玩。佳佳很期盼。可是從星期六開始就一直下雨。佳佳不停地問媽媽:「明天天會晴嗎?」
星期天早上,佳佳一睜開眼就問媽媽:「媽媽,雨停了嗎?今天能去玩嗎?」
媽媽說:「雨還下著,今天不能去動物園了。」
佳佳悶悶不樂地說:「真討厭,我討厭下雨。」
媽媽說:「雨不大,雖然不能去動物園,但是我們想想下雨天有沒有好玩的呢?」
佳佳想了想,說:「我想穿著雨衣、雨靴去踩水。」
「好呀,那我們快起床,吃飯,然後去踩水。」
雖然沒有去成動物園,但是佳佳也玩得很開心。
愛抱怨的孩子往往只看到事情的消極方面,很容易被痛苦、委屈、受傷等情緒困擾,就像佳佳覺得下雨不能去動物園,就覺得很生氣,開始抱怨了,「討厭下雨,下雨不好玩」。但是,在媽媽的引導下,發現下雨天也有很多樂趣,比如跳水坑、找蝸牛等,同樣能玩得很快樂。
孩子開始抱怨,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我們一定要仔細傾聽孩子抱怨的事情,分析其中的緣由,耐心地引導孩子學會積極地看待人和事。這樣,他們才能學會以陽光的心態,樂觀地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