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培養自信自律自主的孩子> 先提醒後執行,讓孩子乖乖放下玩具去吃飯

先提醒後執行,讓孩子乖乖放下玩具去吃飯

2024-10-08 19:38:55 作者: 寧十一

  孩子只想著玩玩具,不想吃飯,強行讓他放下玩具就哭鬧……這樣的情景,相信很多父母都經歷過。

  中午,媽媽叫小美吃飯。

  本章節來源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小美頭都不抬地說:「等會兒。」

  媽媽好言勸她:「小美聽話,媽媽做了你喜歡吃的雞蛋羹,快來吃吧。」

  …………

  小美擺弄著玩具,絲毫沒有要吃飯的意思,媽媽不耐煩地一把將玩具奪了過來:「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我讓你趕緊過來吃飯。」

  小美「哇」的一聲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在地上打滾。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乖乖聽話,讓他們不玩玩具就不玩玩具,讓他們吃飯就乖乖吃飯。但是,這對於孩子而言,是一件很難執行的事情。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類自控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會受到神經系統發育的影響。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大腦皮質抑制機能並不成熟,興奮過程占據主導優勢。小孩子玩玩具的時候,是處於興奮狀態的,這時候忽然被父母打斷,就會產生抗拒心理。

  這種心理在成年人身上,也非常明顯。例如,你正在興致高昂地玩遊戲,忽然父母讓你去吃飯,你也會不高興。只是,成年人的控制力比較強,能夠壓抑這種不高興的情緒,乖乖去吃飯,不讓父母失望。

  小孩子並不具備理性的分析能力,沒有很好的控制力,就會出現「放下玩具難」「吃飯難」的現象。所以,父母不要想著一叫孩子,他就會乖乖過來吃飯,這不符合孩子的成長心理。

  面對「孩子不願意放下玩具去吃飯」的情況,有的父母選擇放縱孩子玩玩具,自己給孩子餵飯;有的父母選擇奪走孩子的玩具,強行命令他來吃飯。放縱孩子,追著給孩子餵飯,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飲食習慣,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而強行奪走孩子的玩具,就可能會發生一個激烈的對抗過程。父母生氣上火,孩子傷心難過,弄得「兩敗俱傷」,不利於親子關係的發展。

  那麼,怎麼才能讓孩子乖乖放下玩具去吃飯呢?父母需要分步驟來進行,先制定規矩,然後提醒孩子,孩子不聽再執行規則。

  制定吃飯規矩

  當沒有規矩限制時,孩子有時候會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所以,父母需要和孩子約定好吃飯規矩,並且嚴格按照規矩執行。例如,「媽媽和你說吃飯,你就要放下手中的玩具,乖乖吃飯」,「如果你按照約定執行,媽媽會給你獎勵,若是不能按照約定執行,媽媽會給你懲罰」。多執行幾次後,孩子就會形成習慣,不會一直玩玩具不吃飯了。

  提前通知,給孩子一個心理預期

  提前通知,給孩子一個準備時間。例如,還有10分鐘開飯時,父母就可以提醒一下孩子:「你還可以再玩一會兒,但是我下次來叫你的時候,你必須乖乖去吃飯。」父母還可以設置一個提示事件,如洗手、去椅子上坐好、幫忙擺碗筷等,告訴孩子該放下玩具吃飯了。當孩子心中提前有了準備,對於放下玩具就不會那麼抗拒。

  設置「冷靜區」,讓孩子停止哭鬧

  孩子很難一下子接受新規矩,在執行的時候,父母就會遇到孩子哭鬧、不配合的情況。這時,父母需要給孩子設置一個「冷靜區」,即遠離玩具的地方,可以是客廳的牆壁、臥室的一角等,讓孩子慢慢冷靜下來。父母要提前告訴孩子:「如果你哭鬧,那就需要面壁10分鐘。」父母要提前和孩子約定好,他的哪些行為需要去「冷靜區」。若孩子出現這個行為,必須馬上執行。

  例如,媽媽和孩子約定好「提醒洗手,就要放下玩具」,孩子沒有遵守約定,那就需要去「冷靜區」面壁思過。多次執行後,孩子就明白了自己該如何做。

  父母在提醒孩子吃飯時,需要給他們留夠緩衝時間,這樣他們才能將思緒從玩具上轉移到吃飯這件事上。孩子第一次進入「冷靜區」時,父母需要挑一個不會被打擾的時間。第一次,孩子會十分不配合,甚至跑出去,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將孩子放回「冷靜區」,並且重新計時,直到孩子一次性完成懲罰。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父母想要給孩子樹立規矩,過程是痛苦的。因此,在執行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保持一顆冷靜的心,儘量語氣溫和,不要吼罵孩子,否則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