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培養自信自律自主的孩子> 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2024-10-08 19:38:07 作者: 寧十一

  好孩子的標準是什麼?很多父母都能娓娓道來:學習好、聽話、勤快、喜歡運動、熱愛勞動……並且按照統一的標準去要求自己的孩子。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沒了獨特性,孩子只會失去自我。

  有一位母親,教育出了一個優秀的兒子,她發現養育孩子的關鍵,是真正接納孩子的一切。她曾經認為一個「完美」的孩子,應該有熱情開朗、聰慧、擅長體育運動等優點,並且擁有許多朋友。甚至,她一直按照這種標準去要求孩子。

  為了鍛鍊孩子的運動能力,這位母親經常拉著兒子參加運動練習。有一次,她帶著兒子去參加籃球練習,一路上兒子都在掙扎抗議。看到這樣的情景,這位母親意識到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她的兒子並不喜歡運動。

  從這以後,這位母親學會了觀察自己的兒子,發現他性格有點兒沉悶,不喜歡與人交談,永遠也不會成為社團里的活躍分子;他不喜歡運動,更喜歡專注地解題。所以這位母親改變了自己原有的標準,學會接納兒子的與眾不同,將他培養成了真正的人才。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身上的獨特性也決定了他成不了別人,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但是,大多數父母卻習慣用大眾的標準去定義孩子。比如,孩子小時候喜歡玩水、玩泥巴,父母認為是沒出息;孩子內向,不願意與人說話,父母認為是沒禮貌;孩子不喜歡學習,喜歡運動,父母認為是不務正業……更有的父母看到別的小孩在某個領域有出色表現,不論自家孩子是否喜歡,是否合適,就強迫孩子去學習。

  當孩子長大成人後,會從事各種不同的職業,有的會成為老師、警察、科研工作者、藝術家等,也有的可能成為公交車司機、保安、環衛工人等。但是,只要孩子樂觀向上,正直善良,熱愛自己的工作,他們就是成功者。

  父母不能用一個標準去衡量所有孩子,學會接納孩子與眾不同的個性和特質非常重要,即使這些個性和特質並不是自己所期望的。

  接納,並不是放任,而是在尊重孩子個性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引導孩子成為獨特的自己。

  

  了解孩子的特質

  了解孩子的特質後,父母才能因材施教,發掘孩子的潛能。孩子常見的特質如下:不自信、愛哭、自立、專心、動作慢、有愛心、沒毅力、任性、活潑、快樂、情緒化、膽小……面對這些特質,父母總會下意識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判斷好壞。例如,膽小、情緒化、愛哭等特質是負面的,有愛心、自立、專心等特質是正面的。心理學家認為,「負面」特質引導好了也可以幫助孩子成長,父母不能一味地否定。只有充分了解孩子的特質,才能幫助他建立完善的人格模式,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獨特的閃光點,有時候一個小創意、一個想法、一個隨手塗鴉等,都可能是他某一潛能的表現。例如,孩子經常會問:「花兒為什麼是紅的,草兒為什麼是綠的?」「為什麼太陽出來就會變熱?」「天冷了,水為什麼就變成了冰?」……這樣的孩子往往思維活躍,愛思考,具有科研的潛力。父母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後,將其發揚光大,就能讓孩子變成一個有能力的人。

  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

  對於孩子喜歡做的事情,父母要秉持支持的態度,不能盲目從眾。比如,看到別的孩子喜歡畫畫,父母就鼓勵孩子去學畫畫,完全不關心孩子是否喜歡。真正的興趣,需要熱情來支持。父母可以先觀察孩子平日裡最喜歡的事情是什麼,空閒時間最常做的事情是什麼,是否討厭你讓他學的東西。了解清楚後,在所有事情中找到孩子喜歡並且有益於他健康成長的,然後給予支持和幫助。

  給孩子時間和空間去發展獨特性

  有的父母經常會擔心孩子的競爭力弱,著急讓孩子學習各種技能,上這個那個補習班。但是,孩子的很多特長並不是只用筆就能測驗出來的,需要有更多的展示舞台和更多成功的經驗,才能讓他發現自己的獨特性。每個孩子都可以變得耀眼,父母需要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去一點點發展自己的獨特性。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只要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刺激,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培養他的自信心即可。

  承認孩子的與眾不同,給予他們成長時間和空間,並不會降低父母的權威。父母只有讓孩子成為主角,自己心甘情願當好配角,才能讓孩子創造自己的美好人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