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適應力不能少
2024-10-08 19:35:07
作者: 麗罡
沐沐是一個漂亮的小女孩,今年10歲了,上小學四年級。最近媽媽接她回家時發現,其他的孩子都是三三兩兩、結伴而行一起從學校出來,而沐沐卻總是自己一個人慢吞吞地走出來。最開始媽媽以為她只是和同學鬧矛盾了,就沒有太在意,可是後來發現沐沐一直都是這樣的情況,媽媽心想,難道孩子在學校過得不快樂?於是連忙給老師打電話詢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老師反映說,沐沐在學習上也不太合群,當別的同學都在一起熱鬧地討論問題時,沐沐總是一個人坐在座位上看著,當同學們邀請她一起參加討論時,她卻總是搖頭拒絕。
說到最後,老師安慰沐沐媽媽說:「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可能就是她性格有點孤僻、不太合群而已,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看完這個案例,你有何想法?正如老師所說,沐沐沒有什麼大問題,只是不合群而已嗎?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不合群其實是一種退縮性行為。不合群的孩子往往性格孤僻,不願意或者不知道怎樣與他人相處,而且不能和周圍的夥伴融成一個整體,導致孩子無法適應社會。長此以往,這種不合群的行為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無能感越來越強,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攻擊他人的行為。
所以,沐沐最大的問題並不是不合群,而是適應能力差。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導致孩子不合群、孤僻的原因有很多,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
一是不良環境的影響。現在的父母大多工作繁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再加上居住環境的閉塞,鄰里之間也沒有正常的交往,導致孩子缺少玩伴。這種長時間的封閉環境使孩子不願意與人交往,不願意說話,最後形成孤僻的性格。
二是教養方式不當的影響。當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時,父母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吃虧,往往會教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的零食或玩具,甚至告訴孩子可以不和他交往。父母的初衷也許是為了讓孩子學會遠離危險,卻不知,這種教養方式只會使孩子更孤僻、更不願意與他人交往。
三是「斥責效應」的影響。當孩子把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弄壞了或是把對方弄疼了的時候,父母會立刻斥責孩子,並警告他下次不允許再犯。其實這只是孩子人際交往中的小「糾紛」而已,當孩子受到斥責後,可能會在以後的人際交往中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與小朋友相處,甚至因此產生社交恐懼。這種斥責效應也會導致孩子不合群。
小學三四年級,正是孩子兒童階段的重要時期,當孩子出現了性格孤僻、不合群等特徵時,父母要加強對孩子的關注,不能讓不良的心理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在現實中,很多父母都有這樣一個錯誤的思維——只要孩子健康、快樂、成績好就可以了。於是,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形:
當孩子2歲時,你忙著做早餐,忙著教英語單詞,卻沒有教他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沒有教他做人要懂規矩懂禮貌;
孩子8歲時,你忙著讓他學書法、學鋼琴、學畫畫,卻沒有教他不能霸占公共玩具,沒有教他跟小朋友玩耍要愉快、要和諧;
孩子10歲時,你忙著關注他是否考試優秀被表揚,卻沒有教他尊重老師、感恩父母;
孩子15歲時,你忙著操心他能否考上好的大學,卻沒有教他如何讓內心變得強大……
社會是檢驗一個人和父母的最終標準,而這個標準是綜合性的。也許在父母的眼裡,孩子是成功的,如你所願地考上了名校,成為高才生,而且還多才多藝。可是在社會標準的衡量下,他是一個完全不能適應社會的、自私、冷漠、脆弱、沒有擔當的人。
龍應台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假如你真的愛孩子,那麼,請你一定要在孩子步入社會之前,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讓他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人生。
要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父母可以借鑑下面的做法:
讓孩子具備人際交往的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是孩子必須學會的一個適應社會的能力。人是群居動物,所有人都不可能離開集體單獨存在。孩子通過集體活動可以學習他人的經驗和技巧,可以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可以學會如何與他人溝通並共同完成某項任務。
為了讓孩子具備人際交往的能力,學會處理人際關係,父母要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多與同齡的小朋友接觸,鼓勵孩子交朋友,讓孩子在交往的過程中學會出主意、想辦法,當和小朋友發生衝突時,也要學會解決衝突和矛盾。
讓孩子及早認識到社會的殘酷
可憐天下父母心,所有的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不想讓孩子受到傷害,希望孩子眼裡只有真善美。可是天黑路滑,社會複雜,社會中的險惡並不是你不說就不存在的。父母要知道年齡越小,適應力越強,孩子的適應能力遠超成人,特別是心理適應能力。
父母要做的是儘可能多地教會孩子愛,愛自己、愛生活、愛他人,在教會孩子愛的同時幫助孩子及早認識到社會的殘酷。要讓孩子明白,保持善良的同時也要認清罪惡。
讓孩子必須了解基本安全常識
2017年7月14日,23歲的李文星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個剛從985重點高校畢業的高才生,這個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熱情的90後少年,因為找工作時被騙入傳銷組織,絕望之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同時還有一則「18歲的大學生被騙5000元學費後自殺」的新聞也被眾多網民關注。
以上事件,哪一個不是血淋淋的教訓,哪一個不令人扼腕嘆息。這些事件讓人們不禁思考:一個23歲的高才生為何會如此輕易地被騙入傳銷?一個18歲的生命為何停止在電信詐騙前?那麼多的大學生為何都敗給一群無良的社會敗類?
究其根本,是因為父母對孩子過度的保護,讓其失去了適應社會的能力。父母要明白,雖然你可以為孩子提供安逸的、完美的生活,但是你不可能一輩子都陪著他。
如果你不想孩子以後稀里糊塗地被騙,就要教會他分辨善惡,也不要把他保護得太好,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成人,也總有一天會獨自面對這個社會。比如在李文星事件中,僅憑一個電話面試,問幾個簡單的問題就通知入職,這一異常的流程,其實只要稍加注意或者稍微有安全意識都有可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因此,父母一定要提早地告訴孩子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安全常識。
有句話說得好,教育的目的,本來就是要讓孩子在他「羽翼漸豐」的時候,能夠真正具備生存的能力。如果你真的愛孩子,就教會他和這個世界相處的能力,這是你對孩子最大的幫助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