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告別懶惰,讓孩子與勤奮攜手

告別懶惰,讓孩子與勤奮攜手

2024-10-08 19:34:34 作者: 麗罡

  由於早產的關係,瑩瑩從小身體就不太好,三天兩頭生病,所以家裡對瑩瑩一向寵愛得緊,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也正因為家裡人這種「無下限」的寵愛,硬是把瑩瑩給養成了「小懶蟲」。

  本書首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平時在家裡,除了看看動畫片、玩玩洋娃娃之外,瑩瑩幾乎什麼事情都不用做。就比如吃飯的時候,瑩瑩每次就在飯桌旁邊一坐,眼睛瞅准了哪道菜,張口就開始吩咐了,「媽媽我要吃××」,「媽媽,給我夾××」,「媽媽,給我倒杯水」……

  再說早晨起床,每天瑩瑩媽媽都會比瑩瑩先起來,然後洗臉刷牙做早餐,事情弄完之後,瑩瑩媽媽再回到瑩瑩的房間,幫她穿衣服、穿褲子、穿鞋子,然後再幫她刷牙洗臉,照顧她吃早餐,最後再送她去上學。

  做作業的時候就更別提了,瑩瑩媽媽基本上是全程陪伴,不僅在旁邊教瑩瑩哪道題要怎麼做,還得及時地遞上鉛筆、橡皮擦,做完作業了,就連收拾書包都是瑩瑩媽媽全部包辦的。

  至於家務活什麼的,那就更沒得說了,家裡誰敢讓瑩瑩動一個手指頭呀!

  現在,瑩瑩都已經上小學二年級了,卻連自己的襪子都不會洗,連開水都不會燒。更重要的是,一直被家裡人嬌寵著的瑩瑩早就養成了懶惰的習慣,什麼事都不願意自己動手,就連在班級里參加大掃除時也是能躲就躲。班上的同學都不喜歡瑩瑩,尤其是在課堂上,老師要求大家分成若干小組完成某項任務的時候,更是誰都不肯和瑩瑩在一組,畢竟大家都知道,瑩瑩懶極了,讓她加入小組,那絕對是拖後腿的啊!

  我們都知道懶惰不好,但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寵愛孩子的父母卻不知不覺把孩子養成了「小懶蟲」,這也不讓孩子做,那也不讓孩子碰,導致孩子逐漸形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要知道,懶惰並不是天生的,孩子懶惰,和父母的溺愛是脫不了關係的。

  不少家長都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家裡什麼事情都不用你管,你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在這些家長看來,孩子的學習成績比什麼都重要,與其浪費時間去做家務,倒不如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學習上,考個好成績。這種觀念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家長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懶惰,甚至會從內心貶低「勞動」的價值,牴觸「勞動」這件事。而一個懶惰的孩子,即便是在學習上,恐怕也是難以有所成就的。因為懶惰會讓孩子缺少迎難而上的精神,讓孩子缺少鍛鍊頑強意志和不屈精神的機會,而學習這條路同樣是艱辛的,需要不斷的堅持和努力。

  無論我們對孩子有多大的期望,無論孩子內心有多高的理想,如果懶惰成為習慣,那麼這些期望和理想就註定只能化作泡影,永遠不會有實現的可能。因為一個懶惰的人,是很難將想法付諸行動的,他們總會習慣為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來逃避辛苦,逃避努力。所以,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應該努力讓孩子告別懶惰,只有與勤奮攜手,孩子才能踏上成功的征程。

  當然,培養勤勞的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這就要求家長有足夠的耐性,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去引導孩子、教導孩子,讓他們養成愛學習、愛勞動的好習慣。

  讓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對勞動其實都是有好奇心的,比如看到媽媽在掃地,就想去搶過掃帚自己掃一掃;瞧見爸爸在搬椅子,便也想學著爸爸去搬一搬。但這個時候,大部分家長通常都會直接把孩子「趕」到一邊,不讓他們來「搗亂」。在家長們看來,孩子還太小,這些事情都做不來,即便能做,也往往會因為缺乏經驗和能力而做不好,甚至越做越糟,越添越亂。

  確實,有很多事情,孩子的加入只會給我們「幫倒忙」,甚至可能因為不得其法而讓自己受傷。但如果家長因此就把孩子隔絕在「勞動」之外,甚至包辦所有的事情,那麼久而久之,必然會打消孩子對勞動的熱情和積極性,讓孩子事事都習慣依賴家長,從而養成懶惰的習慣。這對孩子未來的學習和成長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其實,孩子能夠參與的勞動是非常多的,家長不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來給孩子派發一些「任務」,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而又不具有危險性的事情,這樣一方面可以培養他們勞動的習慣,另一方面也能避免他們添亂。

  多鼓勵,少批評

  當孩子在做某件事情,或參與某項勞動的時候,即便結果不是那麼理想,家長也應該多多給予鼓勵而不是指責和批評。任何一種能力或一項技能都是需要時間的投入和經驗的累積的,每個人不管做什麼事,都需要一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犯錯總是在所難免的。如果家長對孩子過多挑剔甚至責罵,只會打消他們對做這件事的熱情,甚至是對勞動的熱情。

  所以,當孩子沒能把某件事做好,或在做事過程中犯錯的時候,家長應該做的,不是用批評和指責去打消他們的熱情,而是鼓勵他們繼續努力,繼續嘗試,直至把事情做到最好。

  家長愛勞動,孩子才不會懶惰

  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行為習慣都有重大影響。如果父母本身是懶惰的、厭惡勞動的,那麼孩子也很難會喜歡勞動、願意勞動。所以,作為家長,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勤勞的人,那麼首先你自己就得克服惰性心理,讓自己變得勤奮起來。只有家長愛勞動,孩子才不會懶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