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你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追求財富,但不沉迷於財富

追求財富,但不沉迷於財富

2024-10-08 19:31:35 作者: 樊曉鵬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們若是過度沉迷於財富,將拜金主義當成人生唯一信條,金錢反而會一步步演變為萬惡之源。

  當然,我們不是要排斥財富,追求財富無可厚非,只因個人生活的改善、自我價值的體現都依賴財富的增長。但請記住,再怎麼追求享樂,也要有所節制;再怎麼熱愛財富,也要嚴於自律。始終保持著一顆平常心,才是對待財富應有的態度。

  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一個年輕人每天都在思索著獲取財富,成為千萬富翁的方法。他整日沉迷於此,以至於丟掉了本職工作。

  機緣巧合之下,他真的有了認識城裡最有名的企業家的機會。那一天,他來到企業家家中,問道:「我知道您出身貧寒,您是怎樣達到如今的成就的呢?」

  企業家看到年輕人,仿佛看到當年的自己。他讓僕人端來一個果盤,果盤裡盛著幾塊西瓜。他笑著說:「我可以通過一次實驗來向你解釋我成功的原因。」

  見年輕人疑惑不解,企業家道:「將面前的三塊西瓜當作是你渴求的財富,你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年輕人不假思索地拿起了一塊最大的西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企業家微微一笑,拿起了一塊小西瓜,慢慢吃起來。他很快解決掉那塊小西瓜,又拿起了另一塊。結果這時候年輕人的那塊大西瓜連一半也沒吃完。

  企業家放下西瓜,語重心長道:「你的上進心是值得表揚的。但切記,你若太過沉迷於賺錢之道,而不去腳踏實地地做些實事,反而會導致失敗的結局。」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過於沉迷財富,反而會讓你迷失眼前的路。正如上例中的年輕人,他抱著急功近利之心,整日做著發財的白日夢,讓自己的生活偏離了正常的軌道。

  古希臘的伯利克里說:「我們愛美,但我們有度;我們尊重智慧,但絕不迷戀於此;我們追求財富,但我們只會儘可能地利用它,而不以此炫耀。」

  大多數人沉迷於財富,是為了肉體享受。這原本是人的本能,但智慧的人知道凡事都要有所節制。當你無休止地追求財富的時候,人生便只剩下貪婪和無趣。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賈伯斯曾反思說,肉體本來只是靈魂的載體,如今它卻反客為主,成為大多數人生命的主宰。我們執著於財富,執著於吃、穿、打扮,盡一切可能將外在這副軀體伺候得更好。卻忘了失去了靈魂,肉體終將會腐朽。

  人們沉迷於財富,更是因為虛榮心在作祟。1992年開發的「金錢心理量表」顯示,金錢對個人自尊會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隨著社會發展越發繁榮,物質越發豐富,這種影響也越來越顯著。比如說,我們習慣於炫耀自己的財富,卻羞於展露自己的貧窮窘境。

  不計手段的爭名逐利、爭權奪勢當然不是為了維持溫飽,如果僅僅只是這樣,那麼一份簡單穩定的工作就可以保障你衣食無憂,乃至贍養家庭、安居樂業。

  對於有些人來說,安逸享樂不是唯一的目的,他們真正關心的是自己的虛榮心是否得到了滿足。他們驕傲於自己所擁有的財富,是因為財富會為他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認可和關注。

  當虛榮心極度膨脹的時候,他們一頭栽入財富的陷阱中,哪怕含辛茹苦、殫精竭慮過這一生,也要享有眾人羨慕的目光,成為萬眾矚目的驕子。正因這些人的存在,攀比風氣才愈演愈烈,拜金主義一度成為社會主流。

  端午節期間,劉明帶著一家人去親戚家探親。飯後聊天的時候,劉明談到自己近期準備換房。親戚驚訝問道:「你們住在市中心的富人區,房子又大又敞亮,好好的換什麼?」

  看著親戚羨慕的表情,劉明臉上止不住的笑意,他回答說:「孩子剛轉去一所很有名的重點外語學校,沒辦法,為了他上學方便,只能再買一套了。」

  聊天中,劉明又表示想換車,親戚問:「你們不是剛換車嗎?怎麼又打算換車?」

  劉明7歲的小兒子搶著回答說:「上次我們班同學開完家長會,他們的父母都開著賓利和保時捷來接他們,我們家的車太差了,太丟臉啦!」

  適度的虛榮心能成為你賺錢的動力,但不加節制的虛榮心卻會將你拖入物慾的深淵,無窮無盡的攀比與計較會消耗掉生命中的所有熱情。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這幾部分。人們在滿足了低層次的需求後,就會向著高層次邁進。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斷觀望他人,心態逐漸變得扭曲。

  而瘋狂地積累財富成了他們平息內心不安全感的唯一手段。可是,對財富越是沉迷,你的精神世界就越匱乏;而精神越匱乏,對財富的占有欲就越瘋狂。這是個惡性循環。

  也許你迷戀財富純粹是為了肉體享受,或者是虛榮心在作怪,無論出於哪種原因,都不要忘了大文豪托爾斯泰曾說過的話:「沒有錢是悲哀的事,但金錢過剩則加倍悲哀。」我們要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財富的無常不定,而不要為這身外之物耗盡心神。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