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中國史.2> 「學術不端」的後果有多可怕?

「學術不端」的後果有多可怕?

2024-10-08 19:27:51 作者: 朝文社

  1.「剽竊至死」的北宋

  比起唐朝,北宋的科舉大門向寒門子弟敞開,平民子弟科場登第的概率大大增加,再加上對科場舞弊的嚴厲打擊,使得北宋科舉制度圈粉無數。但北宋科舉也有一個毛病備受吐槽,那就是科舉考試內容主要以詩賦為主。為國家選拔行政人才的科考,每屆其實都選拔出了一群詩人。

  這樣的後果有多嚴重?天下的學子從此都埋頭鑽研詩歌學問,實際的行政能力基本沒有。范仲淹曾怒斥說這是「士皆舍大方而趨小道」「修辭者不求大才」,每次科舉都招進來一群書呆子。到了范仲淹生活的宋仁宗年間,大宋的行政效率已是低得嚇人,「冗官」極多,卻辦不了幾件事。另外大宋只靠文官瞎指揮戰爭,導致國防鬆懈,也有這不合理的科舉制度的責任。

  自王安石變法起,認識到問題的大宋總算開始改變,科舉考試內容從「詩賦」變成了「策問」,也就是考核官員的實際行政能力,包括農業、軍事、財政、法律等學問全在考試範圍內。最初,這個改革立竿見影,許多卓越人才由此脫穎而出,助推了王安石變法富國強兵的成果。但王安石去世後,大宋黨爭加劇,腐敗更是瘋狂滋生,一個惡習也從此蔓延科場:剽竊。

  北宋科考的剽竊風,最初的時候,用蘇軾的話說還只是「臨時剽竊,篡首易尾」,到奇葩天子宋徽宗在位時出現了極品景象:每次科考前,市面上都有暢銷書《決科機要》,就是精編朝中名流們的閃光名言,只要全書背熟,考試時信手拈來,胡亂拼湊一篇,就有很高的概率中榜。兩宋奸臣黃潛善形容,那真是「偷情之士,往往記誦,以欺有司」。

  這麼張狂的剽竊作弊,大宋王朝就真不管?看看皇帝,宋徽宗除了拼命玩藝術,就是拼命玩花石綱;再看看朝中各級要員,也都各自忙著自己的利益,「剽竊成風」這等「小事」,自然也就懶得管。於是每次科考,大宋的考生就敞開了抄。倘若當時有「查重」技術,北宋的考卷很可能慘不忍睹。

  這種「慘不忍睹」的風氣,大宋最後自己也嘗到了苦果。等到大宋聯金滅遼破產後,兇悍的金軍壓境,科考選出來的各級朝中「精英」們,絕大多數都慌了手腳。明明坐擁堅城,卻連「求神兵下凡」這類昏著兒都想出來了,最後就出現了大家都熟知的靖康之恥。

  2.被雷倒的崇禎

  

  多年「學術不端」,真正的人才被淘汰,自然是要挨打。不過比起明末科考,北宋「剽竊」還是小巫見大巫。

  明朝的科考管理比宋朝更為嚴格,對科考舞弊的打擊採取雷霆手段。每個考生參加考試,從開考到結束,都要經過嚴格的搜查,以至於有「三場辛苦磨成鬼」的哀嘆。但發展到明末崇禎年間,大明一直靠譜的科舉就變得不靠譜了,而這一切,都源自黨爭。

  自從萬曆年間起,明朝的黨爭就愈演愈烈,大小臣子拉幫結派,遇事就掐個不停。掐到崇禎年間,黨爭的戰場也越發擴大,直接占領了科考考場。

  明末赫赫有名的「東林復社」團體,就對科考的「遊戲規則」了如指掌。比如東林復社的元老錢謙益,早年科考時就曾有「加錢買狀元」的「光輝歷史」,到崇禎年間,「花錢買」這種操作已經過時。《復社紀略》中就自豪標榜,每次科舉時,復社的「自己人」遍布各級考官崗位,只要考生是復社學子,那就是「獎進門弟子亦不遣餘力」,各種關照源源不斷,甚至到了「每歲科兩試,有公薦,有轉薦,有獨薦」,總之能百分百上榜。

  理論上說,能成為復社一員都該是優秀精英。實際上呢?《復社紀略》原話:「而嗜名躁進,逐臭慕膻之徒,亦多竄於其間。」坑貨其實很多。

  也就是說,明末的讀書人,刻苦努力讀書不如早早進入復社,「站隊」站到位。「不看學問看站隊」的操作,在當時的明末環境裡還被復社成員大肆宣揚。內憂外患的崇禎也顧不得管,可到了殿試,這些「精英」還是常把崇禎雷倒。崇禎七年(1634),崇禎親自主持殿試,考試時他突然更換了考題,這可把經過各種「操作」脫穎而出的「精英」們給嚇蒙了,毫無準備的他們臨時起筆,考卷寫得亂七八糟,勉強能看的只有12份考卷,竟沒一篇出彩的,直把崇禎看得唉聲嘆氣。

  可饒是崇禎再嘆氣,這「學術不端」的毛病還是照樣如此,每年選拔進來的「人才」也是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崇禎上吊,北京淪陷後,如周鍾這樣由復社力捧的人才拍拍屁股就叛變了,只留給後人無數嘆息。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