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奸臣秦檜還有三大「功績」?
2024-10-08 19:27:48
作者: 朝文社
論奸臣,跪在岳王廟的秦檜算一個。可是近來個別標新立異的「歷史愛好者」,居然拋出了這麼一個命題:秦檜是個忠君愛國之人,甚至還總結了秦檜的所謂「三大功績」,這一話題引來不少爭論。
1.「功績一」:秦檜治國有方,為南宋穩定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南宋的紙面經濟是很強,士大夫日子過得可能比北宋還逍遙,可實際上這表面的繁榮是巧取豪奪得來的,根本不是什麼技術革命造就的。秦檜作為南宋宰相,是百官之首,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那秦檜的這個宰相是怎麼當的呢?
在用人方面。宰相執政,肯定會把持人事權,老秦獨霸朝綱的歷史就是一條打殺異己之路,在這條路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宋朝本是一個言論自由、文風開放的時代,可是秦檜就敢大興文字獄,先後弄了「王庶二子、葉三省、楊煒、袁敏求」四大獄案,此外連貶帶殺的還有吳表臣、蘇符、呂頤浩、趙鼎等人。
至於想當官也很簡單——拿錢。《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秦檜賣官)必數萬貫,乃得差遣」。而《續資治通鑑》記載「監司、帥守到闕,例要珍寶,必數萬頃乃得差遣」。
總之,這位南宋宰相的用人原則就是:不管你能力如何、政績如何、威信如何,不聽話、不拿錢,就不行。秦檜做事不是以國家為中心,也不是以事業為中心,更不是以百姓為中心,而是一切都以他秦檜為中心。對此,後來《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這麼記載:「檜不知治體,信任非人!」
那在治國方略方面呢?老秦在未當宰相之時曾揚言:「我有兩條妙策,可安天下。」宋高宗一聽果斷給老秦拜相,屁顛屁顛地請教高招時,老秦說了八個大字:「南人歸南,北人歸北。」意思就是咱南邊的只管在南邊好好待著,別管北邊的事,那就皆大歡喜了。這邏輯相當於有人闖進你家,霸占一大半家業,突然躥出個老秦說:「哎呀,那一大半咱不要了行不?」
這種治國「高招」把臉皮厚如鐵鍋的趙九弟鼻子都氣歪了。那既然宏觀調控不行,幹個具體的事秦檜能力如何呢?還是《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的記載:「秦檜議干鑒洞為田,雲歲可得米十萬槲。」老秦覺得老是坑國家也不是個事,某天突發奇想,要把八百里鑑湖抽乾了造田,這樣每年可多得大米十萬槲。不得不說秦檜的腦洞開得真大,幸虧當時的趙九弟還沒有徹底糊塗,說了句「遇到乾旱年份,農民咋澆水?」否則的話,八百里鑑湖就成了八百里鹽鹼地。
請記住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秦檜的為政水平,就是這樣的!
2.「功績二」:秦檜促成議和,使南宋進入和平時期,減輕了百姓負擔?
趙九弟和秦檜,倆人君相聯手促成了宋金議和,在這過程中,老秦的確「功不可沒」,這些年不斷有人嚷嚷「當時的確打不過女真,所以秦檜議和是為了國家,為了民族,不是為了自己」。
咱們還是看看實際情況,「和平」之前,金國是個什麼情況,咱都知道,操刀子打仗這事對女真族來講很簡單,女真族以前就經常打魚捕獵,打仗只不過是換個鬥爭對象。可是治理國家是一門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用時間和經驗去積累,尤其對於剛從白山黑水走出來的女真族,軍隊驟然膨脹,行政能力卻著實不咋地。女真立國後,又在不斷打仗用兵,至於生產建設、後勤補給比之宋朝差很遠,馬不停蹄高強度打仗幾十年,就是塊鋼也磨掉幾層了。紹興和議之前,無論是基層小兵,還是統帥金兀朮,都已經基本沒有打下去的信心了。
《三朝北盟會編》中的《洪皓行狀》記載:「虜已厭兵,異時以婦女隨軍,今不敢攜,朝廷不知虛實,卑辭厚幣,未有威約。」這位有「宋之蘇武」之稱的洪皓,當時就在金國(被迫滯留十五年),對女真人的困境看得不能更清楚了。如果說打仗不帶女眷只是小問題,那女真統帥金兀朮的話可就嚴重多了:「又宰殺騾馬相兼為食……諸將士雲,輜重俱盡,有食奴婢者……吾視諸軍飢心嗷嗷……若宋軍渡江,不擊自潰……騾馬依稀四分,奴婢十中無六,惜哉。」後勤輜重早就跟不上了,大家都開始宰殺騾馬充飢,甚至還有把自己奴婢煮了吃的。一句話,吃不飽飯的女真人不過是虛張聲勢的紙老虎而已,南征這事根本打不下去。就在金朝「勢窮力竭」的情況下,秦檜卻使出了吃奶力氣,奴顏婢膝地議和,北方失地不要了,還送錢叫大爺。這是給誰立功?有人說:秦檜之前議和派一直存在,比如趙鼎、李光等人。不錯,但這些人是實實在在希望休養生息、期待戰略反擊,從沒想過去跪舔金國。可秦檜卻不惜自廢武功,堅定地投降式議和,徹底把宋朝變成金國的附庸藩屬。這份功力,整個大宋,找不出第二個來!
至於「減輕百姓負擔」,議和之後,我們看看老秦是怎麼幹的。秦檜有句很有名的經濟策論:「中國人但著衣吃飯,徐圖中興。」意思說先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再慢慢謀求國家復興。聽起來挺像那麼回事吧,實際上呢?《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老秦認為橫徵暴斂就是財政開源的唯一途徑;而財政節流的大招就是「乃以苛刻為務事,圖減削過為抑裁」,各種開支一律削減。老秦曾下達指令,「密諸路暗增民稅七八」,結果導致「民力重困,飢死者眾」。秦檜在四川一帶推行經界法,巧立名目,以均稅為名,強征四川百姓一半的糧食收成。這便是秦首相的經濟實績!可以這麼說,南宋政府後來作死的橫徵暴斂模式,老秦正是始作俑者。
老百姓都被坑到這地步了,還敢說是「減輕百姓負擔」?
3.「功績三」:秦檜憂國憂民,臨終時還憂懷國事
這個所謂的「憂懷國事」出自《三朝北盟彙編》里《秦檜遺表》的一句:「願陛下益固鄰國之歡盟,深思宗社之大計,謹國是之搖動,杜邪黨之窺覦。」有些人就憑這句話,斷章取義說秦檜臨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大事,得給秦檜點讚!
事實是,秦檜死於紹興二十五年(1155),他死前念念不忘自己一手促成的議和大計,更怕被人秋後算帳。於是,在紹興二十五年八月至十月,秦檜火速提拔了一批骨幹分任台官、諫官、侍從:曹泳知臨安府,蘇符知建康府,董德元升參知政事,薛仲邕為樞密都承旨。此外還有秦家的子孫幾乎全部進入中樞:秦熺提舉秘書省,秦塤試禮部侍郎,秦堪充敷文閣待制。這等於老秦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全安排了,為的就是在他死後,老秦一黨可以繼續把持朝政,甚至臨死時秦檜還想讓自己的兒子接替相位。只不過一輩子軟趴趴的宋高宗,在一個馬上要死的人面前,難得地剛硬了一回:這事可不由你安排!
說到底,秦檜一輩子掛念的就是自家的權位,從頭到尾,他都是個權臣奸臣,正如南宋大儒朱熹所說:「秦檜之罪所以上通於天,萬死而不足以贖買!」他是真有「資格」在岳飛的墓前跪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