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備軍稀少的東漢為何能控制廣袤的邊疆?
2024-10-08 19:26:11
作者: 朝文社
1.從「寒酸」到華麗轉身
歷代王朝開國,常有痛擊外敵的輝煌戰績,開國之初的東漢在這方面卻相當「寒酸」。
歷經西漢末年的戰亂,東漢建國初期,全國到處都是民生凋敝的爛攤子。饒是開國皇帝劉秀很會打仗,面對周邊匈奴、烏桓等強敵的騷擾,他也只能憋下這口氣,給老冤家匈奴送錢送糧換取和平,連西漢固有的領土——西域也忍痛割讓。全國上下大裁軍,西漢的正卒兵役制被廢除,郡國軍隊基本裁光,東漢中央掌握的兵力一度只有四萬多人,一門心思要休養生息。
歷經三十多年休養生息後,從漢明帝年間起,忍夠了的東漢王朝出手反擊,馬上就開創了源源不斷的華麗場面:曾囂張一時的北匈奴連年被打得抱頭鼠竄,最終在漢軍燕然勒功之下,狼狽向西竄去。淪陷多年的西域也重回大漢懷抱,橫貫歐亞的絲綢之路再度暢通。
在東漢王朝的巔峰時代,曾控制著從中南半島至西域大地的近600萬平方公里國土,堪稱雄踞東方的超級大國。赫赫武功,無比輝煌。
更重要的是,東漢的常備軍數量一直沒達到西漢水平。每次對外用兵的數量也常比敵人少得多,卻經常上演以少勝多的精彩戲碼。比如對老對手匈奴,就能以劣勢兵力壓著吊打。在爭奪西域的大戰上,漢軍用上千兵力就牢牢掌控了西北門戶。遠播歐亞的輝煌武功,正是來自這「高效」的國防經營。
為何會有這等「高效」的國防經營?除了高明的戰略布局與東漢軍隊的浴血奮戰,還有兩個看上去很「冷門」的技術,也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2.為邊疆「補血」的東漢漕運
首先一個造福東漢國防的冷門技術,就是東漢的漕運技術。
凡是重大戰役,比拼的往往是後勤補給水平。前線戰力強不強,要看後勤「補血」足不足。如果說西漢反擊匈奴的勝利得益於秦朝留下的暢通驛路系統,那麼西漢留給東漢的重要軍事大禮,正是發達的漕運。
早在漢武帝反擊匈奴時,西漢王朝的漕運建設就已經進入白熱化。關中地區每年通過漕運運輸的糧食一度到了六百萬石,是秦朝時期的近十倍。待到東漢建都洛陽,發達的水運系統也成了重要家當。以西漢時期的關中漕運線路為基礎,東漢又陸續在三門峽等地開鑿棧道,巨大的船隻從此可以由縴夫拉縴,成功沿水路「翻山」進入關中平原,西北地區的軍用物資運輸更加順暢。
當然,東漢也不是只坐享其成。漢明帝時代,東漢王朝就沿著今天河南滎陽至山東高青高苑鎮築堤,使混在一起多年的黃河、汴河成功分流。這個在當時可謂是獨家創意的水利技術,不但解除了黃河水患,還打通了汴河漕運。東部富庶地區的錢糧得以每年快速輸入洛陽,東漢的軍事儲備從此兵強馬壯。
而在反擊匈奴的戰場上,東漢也未雨綢繆,早早開鑿出快速漕運通道。光武帝時代,東漢就在今天北京周邊地區開出了「溫水槽」。居庸關——昌平——薊縣這一系列戰略要地,全都「益通以漕運也」。這高效的水路交通在東漢最困難時撐起了北方的牢固邊防屏障,待到東漢勇敢亮劍後,更源源不斷大補血,助攻東漢軍隊追亡逐北。
3.堅如磐石的屯城
東漢的對外戰爭,最為漫長拉鋸的就是西域爭奪戰。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西漢的一個「法寶」在東漢再放光彩:屯城。
屯城,即兩漢時代漢軍在邊防戰略要地修築的屯墾堡壘。這種堡壘雖說比城池「袖珍」,卻扼守國防咽喉,屯駐邊防精兵。西漢與匈奴爭奪西域的戰鬥中,漢軍就是以這種「屯城」步步為營,完成了陳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沙場榮光。東漢明帝年間,再度西進的漢軍,也是以西漢伊吾屯城為跳板,勇敢爭鋒匈奴。
隨著爭奪西域戰爭的進行,重拾「屯城」法寶的漢軍也將屯城修遍西域大地。塔里木盆地以南,崑崙山以北,遍布東漢的屯城。這些遙相呼應的據點,以一次次浴血的戰鬥,把在西域呼風喚雨的匈奴人再一次漂亮地懟了出去。連通歐亞的絲綢之路也被他們再度支撐起來,班超等傳奇英雄們那「絕域輕騎催戰雲」的精彩表演,更是以它們為基建搭台上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東漢屯城的修築技術,已經遠遠超越西漢。雖然都是以夯土修建,但今天留存的東漢屯城遺址告訴我們,東漢的屯城構造更堅固。新疆奇台石城子的東漢屯城遺址,構建在依山傍水的懸崖絕壁,這個東西240米、南北300米的堡壘,其殘存城牆直到20世紀初依然巍峨聳立。新疆和田漢式風格遺址也見證了東漢更精巧的築城設計:四重城牆的結構,還有沙棗樹組成的防風牆,構成堅不可摧的堡壘。
憑著如此強大的修築技術,漢朝的屯城成了匈奴等強敵啃不動的硬骨頭。東漢永平十八年(75)的疏勒保衛戰上,漢軍名將耿恭以三千兵馬死守疏勒屯城,硬懟匈奴單于親率的兩萬強敵,打出了「十三勇士歸玉門」的熱血一幕。東漢永元二年(90),傳奇英雄班超依託一座座屯城,以虛實結合的打法,只憑手中千餘漢兵,就把七萬貴霜帝國遠征軍打得頭破血流,讓這個自稱「比肩漢朝」的「強國」乖乖領了一頓胖揍回去。
一座座牢固的屯城,在漢王朝的西部版圖上,就這樣連成了一隻強壯臂膀,把廣袤的西域穩穩護住。今天新疆各處屯城遺址,依然陸續出土了漢家印章、瓦當等文物,每一件都在訴說著昔日屯城之上漢家男兒的熱血威武。
撐起一個大國尊嚴與實力的,不只是高調的威武大軍,更有類似屯城、漕運這種看似不動聲色卻十分重要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