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血書生樊子蓋:最體恤隋煬帝的老臣
2024-10-08 19:07:01
作者: 九皋寒叟
隋大業十一年(615)十月,絳城(今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傳來了噩耗:敬般陀、柴保昌等人率眾起義,手下瞬間就集聚了數萬人,將汾陽、晉陽一帶鬧得烏煙瘴氣。
隋煬帝:樊子蓋,給你數萬名關中精兵,幫朕去鎮壓一下吧!
當時,樊子蓋已經71歲,半截身子都已經入土,最適合在家頤養天年,坐看人世滄桑變幻。他哪裡會想到,隋煬帝居然會讓他這個高齡老人上陣殺敵。
事實上,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形勢已經相當嚴峻,隋煬帝沒有合適的人可用,必須起用真正信得過的朝臣去幫他平亂。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樊子蓋也是個老當益壯的人,接到聖旨後,立即收拾行裝,啟程前往汾陽。然而,樊子蓋到達目的地之後,被眼前的景象徹底驚呆了:汾水以北的村莊富得流油(於時人物殷阜),流竄的土匪到處劫掠民間財富,還有一些不知身份的小老百姓跟著起義軍鬧事,唯恐天下不亂。
樊子蓋表示,自己老眼昏花,已經分不清到底誰是土匪,誰是朝廷的良民。
生活中有個常識,細菌或者病毒最容易滋生的地方,往往是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最豐富的地方,比如廁所,或者人的屍體,反倒是貧瘠的沙漠,乾涸的泥土,細菌和病毒往往無法生存。隋末的土匪起義,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本書首發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土匪的智商普遍比老百姓要高,他們知道趨吉避凶,知道搶劫有錢的,如果村子不富有,土匪躲都來不及,還會上前去湊熱鬧?
鑑於對隋王朝的忠心,樊子蓋下了一道軍令:不分百姓盜匪,不分好壞,只要是人,盡皆屠殺,遇到村鎮的全部焚毀。據史料記載,樊子蓋手下的官軍見人就殺,見房子就拆,甚至將投降的百姓硬生生地活埋,可謂慘絕人寰,天理不容。
樊子蓋再一次向世人證明:文人也有血腥殘暴的一面,不可輕易得罪。問題是,你是替皇帝來平亂,安撫百姓的,不是挖坑的啊。老百姓徹底失望了,這都是什麼人啊,沒素質,沒底線。
朝廷派來的剿匪大臣竟然如此不堪,老百姓被逼無奈,無家可歸,唯一的選擇就是參加起義軍。不管是真的起義軍,還是假的起義軍,在老百姓的眼裡,除了官軍,除了朝廷,所有起義軍都是他們的靠山。
不得不說,皇帝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就算是再敬業的皇帝,也得靠地方官員和欽差大臣去幫他治理國家,而恰恰是這些拿著朝廷的俸祿,不替天子體恤百姓,恩養子民的畜生,將官民矛盾一步步地推向了高潮。
官逼民反,在歷史上不斷上演,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故事。就像樊子蓋,來汾水之前還是個正常的老頭兒,一心為隋煬帝著想,為大隋帝國著想,可為何會在汾水干出這樣傷天害理,令人難以理解的事兒?不蹊蹺嗎?
先別急著猜測,看看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樊子蓋的殘暴行為惹了眾怒,隋煬帝緊急下詔,將樊子蓋調回洛陽城,以李淵代之。李淵向來就是收買民心的高手,他在走馬上任之後,宣稱只要投降朝廷,絕對不再追究你們的責任,大家各歸故里,繼續過日子。
叛亂,就這樣平息了下來。
樊子蓋回京之後,隋煬帝讓他又出去轉悠了一圈,最終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回到洛陽養病。隋大業十二年(616)七月初八,樊子蓋在洛陽病逝,享年72歲。
隋煬帝得知噩耗,悲傷了許久,隨後問裴矩:樊子蓋臨終前有什麼遺言?
裴矩:陛下,樊子蓋病重之時,深以皇帝被困雁門為恥。
樊子蓋是啥意思?責怪隋煬帝被困雁門,讓大隋王朝蒙羞嗎?
大錯特錯,樊子蓋是隋煬帝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他對皇帝的忠誠已經深入骨髓,令他感到羞恥的恰恰是臣子無能,這才讓皇帝蒙羞。
問題是,人不可能在羞恥中度過一生,樊子蓋無可奈何,只能將慚愧化為仇恨,他恨大隋的土匪,恨無知的百姓。如果說要給天下大亂找個罪魁禍首,樊子蓋認為不應該是隋煬帝,而是萬千民眾。汾水之北,樊子蓋將憤怒全都發泄到了老百姓的頭上,在他的眼裡,沒有土匪和良民之分,只有罪魁禍首的概念,這些人全都該死。
樊子蓋殺完了,隋煬帝是個什麼態度?
隋煬帝理解樊子蓋的心情,但是不鼓勵樊子蓋的屠殺,因此將他叫了回來。然而,隋煬帝還是心存疑問,樊子蓋為何會在河東如此暴戾?
臨死之前,樊子蓋沒有給隋煬帝灌輸心靈雞湯,沒有勸隋煬帝這不能幹、那不能幹。我就告訴你一件事,我為你很不值,所以才行此毒手。
直到此時,君臣之間冰釋前嫌。據史料記載,隋煬帝聽聞後,嘆息不已,於是下旨:命滿朝文武大臣前往樊府弔唁,賜樊家縑帛三百匹,米五百斛,追贈樊子蓋為開府儀同三司,諡號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