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將結盟稱王
2024-10-08 19:03:19
作者: 九皋寒叟
馬燧的認輸,徹底宣告官軍在河北的失敗,久困魏州的田悅也如釋重負。在河北戰區的攻防戰役中,朱滔的表現很驚艷,為此,田悅和王武俊提出建議,想要尊朱滔為王,以臣禮來侍奉他。
被人如此抬舉,朱滔內心暗喜不已,可理智告訴他,實力不允許他高調,因此拒絕了田悅等人的請求。不過,幽州的幕僚團開了閉門會議,最終決定將大家的利益捆綁在一起,提出了另外一個方案:朱滔、田悅、王武俊、李納四位一起立國稱王,但是不設年號,效仿春秋戰國時期各大諸侯尊奉周王室一樣。大家一起築壇結盟,若有不履行盟約的人,大家就一起討伐他。
建中三年(782)十一月,朱滔等人在軍營築起壇場,祭告上天,朱滔自稱冀王,田悅自稱魏王,王武俊自稱趙王,李納自稱齊王。朱滔擔任聯盟盟主,自稱「孤」,王武俊、田悅、李納自稱「寡人」。
按照盟約,四人居住的堂舍叫殿,對事情的處置叫令,部下上書稱作箋。四人的妻子稱作妃,長子稱作世子。境內的州改為府,設置留守兼元帥,仿照唐朝的中書省和門下省設置東西兩曹,仿照侍中和中書令設置左右內史,其餘官職一律模仿朝廷的建制。造反到這種程度,也算是成了氣候。
朱滔等人在河北的稱王大典搞得如火如荼,這讓李希烈看得口水直流。這位老兄是個有追求的人,前不久借攻打襄州的機會強勢崛起,回到駐地後又招兵買馬,搞得不亦樂乎。在中國歷史上,對大丈夫定義便是:橫刀立馬,斬敵於野,建功立業,稱王稱孤。中央朝廷逐漸失去了權威,李希烈也在思考以後的路怎麼走,看到朱滔等人結盟後,自己心中稱王稱孤的小火苗也躥了起來。
建中三年(782)十一月底,李希烈帶著三萬大軍到許州(今河南省許昌市)駐紮,並派親信去聯繫李納,邀請他出兵攻打唐朝的汴州,又派遣使者到朱滔那裡,表達了結盟對抗朝廷的意思。
當時,朱滔、田悅、王武俊駐紮在魏州,朱、王遠離本土,帶的軍糧早已經吃光,如今和唐軍對峙,就靠田悅家的餘糧度日。問題是,田悅也負擔不起巨大的開支,長此以往,造反的前景豈不是更加黯淡?幾個人密謀之後,決定勸李希烈稱帝,將朝廷的注意力轉移到南方。
建中三年(782)十二月,在朱滔等人的慫恿下,李希烈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自封為天下都元帥、太尉、建興王,開始了南面稱孤的職業生涯。與此同時,李希烈派大將李克誠攻陷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活捉了汝州別駕李元平。
李元平,堪稱是中國紙上談兵的代表。這位老兄雖然才學一般,可懂得自我營銷,給人的感覺就是飽讀兵書,韜略超群,見識非凡。當時,宰相關播和李元平接觸過,被他的「才學」深深折服,還誇他有出將入相的可能。李适信了這番鬼話,於是提拔他做了汝州別駕,打理州中一切事務。
本書首發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李元平到任之後,立即貼出告示,招募工匠和民工,整治州城的防務。客觀地說,招募民工沒有問題,可是兩軍對陣,不應該防著外部的奸細嗎?由於招募環節公平公開,李希烈的幾百名士兵也輕鬆混進城去。幾天以後,李希烈帶著幾百名騎兵前去城門挑釁,工匠們蜂擁而起,生擒李元平,打開了汝州城門。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局,李元平徹底迷茫了。尤其是看到李希烈的時候,竟然嚇得屎尿失禁,臭氣熏天,以至於李希烈都發出了嫌棄的感嘆:你們宰相真是瞎了眼,竟然派你這種貨色來抵擋我,真是太小瞧人了。
接下來,李希烈掃蕩了周邊的城池,官軍毫無抵抗力可言,以至於洛陽百姓看不到希望,紛紛躲進深山老林求生。消息傳到長安,李适嚇得手足無措。想想看,河北大亂,朝廷尚可抵禦,如果河南大亂,將直接威脅到關中。
關鍵時刻,李适找來了首席宰相盧杞。
盧杞:「陛下,李希烈年輕氣盛,仗著軍功胡作非為,傲慢無禮。如果咱們能選一位德高望重,溫文爾雅的大臣,讓他攜帶陛下的詔書前去安撫,講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李希烈必定會洗心革面,幡然悔悟。」
李适:「你可有合適的人選?」
盧杞:「顏真卿是四朝元老,為人忠厚耿直,剛正果決,天下人人敬仰,由他出使最合適不過。」
此時,顏真卿已經74歲,是個彎腰駝背、步履蹣跚的垂暮老人,讓他去說服一個手握重兵,南面稱孤的人歸降,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事實證明,盧杞就是想讓顏真卿去送死,理由便是,顏真卿有可能被李适提拔為宰相。在盧杞的世界裡,坐穩首席宰相的交椅才是他孜孜不倦去追求的,只要是有才能,有品德,被李适誇過的人,都屬於盧杞打擊的對象。
關於這一點,顏真卿早就看明白了,他曾經到中書省找過盧杞,還對他說了一番非常恭敬,甚至帶有乞求性質的話:「俺的性格極端,容易得罪人,多虧盧大人庇護,才得以活到今日。安史之亂時,您父親的首級被送到平原郡,我看他臉上有血跡,又擔心用衣服會擦破他的臉,於是用舌頭幫他舔乾淨。如今您為何還要苦苦相逼,難道就真的容不下我嗎?」
此事記載在《舊唐書·顏真卿傳》,如果屬實,確實有損顏真卿書法家、三朝名臣的光輝形象。然而,即便如此,盧杞還是沒有放棄打壓顏真卿的計劃,反而因為顏真卿暗罵他無情無義,對他更加憤恨。
面對盧杞的推薦,李适同意了。
詔書很快下達,讓太子太師顏真卿前往許州,說服李希烈投降歸朝。在皇權世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尤其是顏真卿這樣的忠臣。他不想違背皇帝的意思,回家收拾行裝,帶了幾個隨從便出發了。幾天之後,顏真卿來到洛陽,東都留守鄭叔則勸顏真卿,讓他先在洛陽等等,或許朝廷會再來旨意。
不過,顏真卿已經寫信給兒子,讓他「供奉家廟,撫育孤子」。在洛陽做了短暫的停留,顏真卿便來到了李希烈的軍營。當時,李希烈讓一千多名士兵將顏真卿團團包圍起來,用刀向顏真卿比畫著,想讓他知難而退。然而,顏真卿不為所動,照樣拿出聖旨,一字一句地讀了起來。
面對氣場強大的顏真卿,李希烈收起了自己的狂妄。古話說得好,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更何況是74歲高齡的名臣。對於聖旨的內容,李希烈完全無視,他命人將顏真卿好好供養了起來,打算讓他擇日返回長安。
說白了,顏真卿只要低調處事,就可以返回長安,安享晚年。然而,在一次正常會晤中,顏真卿碰到了汝州別駕李元平,顏真卿怒其不爭,以長者身份嚴厲斥責了他。被人指著鼻子罵總歸是丟臉的事兒,為了報復顏真卿,李元平偷偷在李希烈面前進讒言,促使李希烈改變主意,將顏真卿留在了軍營。
就在此時,朱滔、王武俊、田悅、李納派遣使者前來,他們以人臣自居,勸李希烈稱帝。李希烈得意揚揚:「太子太師,如今冀王、魏王、趙王、齊王都派使者來擁立我稱帝,我也有此打算,你看我答應他們如何啊?」
顏真卿:「這四人乃是四凶,怎麼叫四王。你不肯保住自己的功勞,做唐朝的忠臣,反而與亂臣賊子相互追隨,是要和他們一起覆滅嗎?」
李希烈表示,不好好聊天的人,只能讓人把他扶出去。
又過了幾天,李希烈再次請顏真卿和四個使者吃飯喝酒,顏真卿情緒上頭,又把李希烈等人罵得狗血淋頭。這一次,李希烈怒了,他派人將顏真卿的館驛圍了起來,還在院中挖了一個大洞,威脅顏真卿要活埋了他。
李希烈沒打算殺顏真卿,只不過想開個玩笑,嚇唬嚇唬這個老人。無奈顏真卿完全不配合李希烈,還說他早已經抱定主意為國捐軀,只求溫柔一刀,以至於讓李希烈顏面掃地,重新道歉。
李希烈對顏真卿的態度如此之好,有他自己的考慮。顏真卿是四朝元老,堪稱是大唐官場的一面旗幟。如果殺了顏真卿,勢必會引起各地官員的敵對,如果好好供著他,反而能顯示李希烈的大度。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顏真卿在李希烈的陣營生活了幾年的時間,而李希烈也從未放棄招降顏真卿。
然而,世間的事情,總歸會有一個歸宿。興元元年(784)八月,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被朝廷處死,終於讓李希烈失去了耐心。回想起自己對顏真卿低三下四的規勸,自己遭受的羞辱,李希烈最終決定殺死顏真卿,成全他的忠臣美名。李希烈讓親信宦官前去蔡州(顏真卿被軟禁的地方),準備執行死刑。
宦官:「有詔書。」
顏真卿急忙跪在地上,拜了兩拜。
宦官:「應該賜死你。」
顏真卿:「老臣沒有完成使命,罪該萬死。敢問使者何時從長安出發?」
宦官:「從大梁而來。」
顏真卿怒罵道:「原來是叛賊,何敢稱詔!」言罷,被縊殺。
據史料記載,叛亂平定之後,顏真卿的靈柩被送回長安,唐德宗李适為他輟朝五日,追封其為司徒,諡號「文忠」,算是對顏真卿的一生做了蓋棺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