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伍> 史家王朝退出歷史舞台:安史王朝全軍覆滅

史家王朝退出歷史舞台:安史王朝全軍覆滅

2024-10-08 19:02:07 作者: 九皋寒叟

  上元二年(761)四月,史朝義登基稱帝,改年號為顯聖。

  史朝義登基之後,並沒有忘了遠在范陽的弟弟史朝清。對此人,史朝義唯有憤怒和仇恨,正是他奪走了父皇的寵愛,正是他讓母親委曲求全,史朝義能殺父親,更別說同父異母的史朝清了。

  史朝義先後派了兩路人馬送信回范陽:

  第一路是史思明的書信,書信的日期被提前,說史思明在洛陽、陝州打了勝仗,殺敵一萬多人,讓皇后辛氏和史朝清收拾行裝,準備前往洛陽。

  第二路是史思明的詔書,任命史朝清為洛陽留守,命皇后辛氏和後宮嬪妃一起前往洛陽。

  史朝義的設計非常精巧,讓人誤以為大軍在前線進展順利,長安唾手可得。換個角度來理解,史思明讓史朝清去洛陽鎮守,豈不是打算讓他做太子?

  可憐的史朝清,接到偽造的聖旨後不加懷疑,興沖沖地找來范陽最好的工匠,為自己和母親打造了純金寶鞍和車馬器具。想到這一路上都是大燕軍隊的地盤,史朝清居然只帶了幾十人的衛隊護甲。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就在太監前去傳旨的時候,史朝義已經派人給散騎常侍張通儒、戶部尚書康孝忠,以及史朝清的部將高鞠仁、高如震等人傳信,將史思明被殺的消息如實告訴他們,讓他們密謀殺害史朝清。史朝義非常自信,不管是張通儒還是高鞠仁、高如震,一定會答應這個條件。

  事實證明,史朝義的判斷完全正確。

  據史料記載,史思明南下的時候,將所有戰馬全部帶往了前線,只給范陽留下了一百多匹駿馬,張通儒接到旨意後,派親信康孝忠偷偷將馬匹藏匿起來,馬廄內只留下一匹跑不動的病馬。

  范陽宮內,史朝清還在張羅著前往洛陽的事宜,張通儒和高鞠仁突然帶人殺進宮中。變亂發生得太突然,宮內迅速陷入混亂之中。當時,張通儒見人就殺,宮女和太監紛紛逃難而去,史朝清聽聞消息後,嚇得呆若木雞,身旁的人拼命呼喊,這才讓他回過神來,求生的本能讓他沖向馬廄,他準備騎馬逃出范陽。

  可到了馬廄,史朝清才發現只有一匹半死不活的老馬。是誰偷了老子的駿馬?咆哮歸咆哮,史朝清還是在第一時間騎了上去,吩咐手下的人保護他殺出范陽。然而,這些人都是地痞無賴,平日裡飲酒作樂還可以,真到了打架的時候,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消失在了史朝清的眼前。

  史朝清氣急敗壞,大罵這些人混帳,正準備夾著馬肚子離開皇宮,卻發現老馬紋絲不動,猶如老僧坐定一般。沒有馬就逃不出皇宮,更別說范陽城,史朝清無奈,輾轉到宮城內的逍遙樓藏起來,準備等待時機再逃跑。

  張通儒:「來人,就算是挖地三尺,也得找到史朝清。」

  一番地毯式的搜捕之後,躲在逍遙樓的史朝清被抓。臨死之前,史朝清還妄想著用價值三十兩黃金的御用腰帶行賄。張通儒露出了鄙夷的笑容,隨後讓手下用弓弦勒死了他,頭顱被送往洛陽。

  史朝清的死,並沒有讓范陽的局勢平息下來。

  搜捕史朝清親信的時候,唯獨漏掉了皇后的族人辛萬年,張通儒讓高鞠仁和高如震前去抓捕。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三位老兄平日裡親如兄弟,無話不說。他們商議之下,決定控制范陽,自己創業。

  就這樣,三人合兵一處,殺了張通儒,將他的首級送往洛陽,並派人告訴史朝義,張通儒和朝廷勾結,準備將范陽城拱手相送。完事之後,三人推舉中書令阿史那承慶為燕京留守,此人先前被史思明囚禁,後來才接受招降。

  辛萬年、高鞠仁、高如震不會將勝利的果實拱手送人,阿史那承慶只不過是個傀儡。然而,阿史那承慶自己卻不這樣認為,在他的眼裡,辛萬年等人應該是覺得自己無才無德,這才心甘情願地推舉他主持大局。

  接下來的日子,阿史那承慶幹得很不高興,因為這三位兄弟對他很不尊敬,而且看他的眼神,如同看一個死人。阿史那承慶想要討個說法,於是帶著三十多名親信前往高如震的家裡。想想看,這種事情哪裡說得清楚,雙方爭執之下,阿史那承慶出手,輕輕鬆鬆便結果了高如震的性命。

  高如震被殺,范陽的局勢再度陷入混亂,高鞠仁和阿史那承慶在范陽城展開巷戰,完全憑實力說話。幾番爭鬥之後,阿史那承慶逃往洛陽,而高鞠仁的勢力卻不斷坐大,最後拉起了一支五千人的大部隊。

  范陽的局勢讓史朝義進退兩難。如果追究高鞠仁的責任,結果就是換來一個敵人。無奈之下,史朝義決定封高鞠仁為燕京都知兵馬使(范陽城司令員)。這樣處置,大家好歹沒有撕破臉皮,以後還有得談。

  眼下的局勢是這樣的:高鞠仁手握重兵,霸占范陽城;官軍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反撲;史朝義一心想回范陽,沒有心思攻打潼關和長安。

  隨後的日子裡,史朝義不斷安撫高鞠仁,讓他覺得范陽的事情已經過去,讓他不要再有任何糾結。上元二年(761)六月,史朝義下旨:范陽是大燕的老巢,不可一日無節度使,任命太常卿李懷仙為御史大夫、范陽節度使。

  這就有點令人傷心了。想想看,高鞠仁在范陽城玩命地巷戰,好不容易從小將軍爬到今日的高位,怎麼會將范陽拱手相讓?高鞠仁已經想好了對策:在李懷仙上任的時候羞辱他一番,最好能夠激怒他,讓他在范陽地界鬧出點事,然後再用兵鎮壓,繼續掌握范陽的大權。

  李懷仙也有自己的算計。他料定高鞠仁雖然狂妄自大,但不至於向他動武。臨行之前,李懷仙挑了幾千名老弱殘兵,以此示弱。李懷仙本來是欽命的范陽一把手,可到達范陽地界後,居然開啟了裝孫子模式。

  按照規矩,高鞠仁應該給皇帝使者接風洗塵的,然而他卻無動於衷,連慰問環節都取消了。按照規矩,李懷仙應該入駐到范陽節度使的府衙,可府衙被高鞠仁霸占,李懷仙低調地躲進范陽縣衙,宣布這裡才是他的辦公地點。

  接下來的十幾天,李懷仙和高鞠仁相安無事,如同路人。反倒是高鞠仁摸不准對方的套路,有些惴惴不安。一天中午,李懷仙設宴招待將士,派人去請高鞠仁前來赴宴。正所謂宴無好宴,高鞠仁也是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可就在當天,他居然帶著幾個好兄弟,直接赴宴了。

  酒到半酣之時,席間出現了一位活躍的人,此人是李懷仙的手下朱希彩,他趁酒興瘋狂撒歡,時不時地和高鞠仁眉來眼去。高鞠仁越看越覺得不對勁,懷疑李懷仙要在席間謀害自己,因此借著上茅房的機會溜回營中。

  宴會之後,李懷仙把朱希彩抓了起來,安了個驚軍之罪,並派人前去高鞠仁的大營解釋:這傢伙喝多了,怕是做了什麼不妥當的事,這才讓高大人受驚。

  在敵人的眼裡,任何解釋都是多餘的。就在當晚,高鞠仁召集了將士,決定先下手為強。然而,天公不作美,就在高鞠仁出兵的時候,老天爺降下了瓢潑大雨,士兵們在雨中前行,雨水模糊了視線,只好取消突襲行動。

  高鞠仁在營中想了一夜,李懷仙似乎沒有什麼出格的行為啊。如果貿然出兵殺了他,恐怕會難以收場吧?第二天一早,高鞠仁又打消了用兵的念頭,一個人騎著馬溜達到范陽縣衙,門童將此事通報給李懷仙。這人該不是腦子出了毛病,昨晚還在疑神疑鬼想要殺他,今天卻單騎前來范陽縣衙?

  李懷仙是個謹慎的人,他怕高鞠仁又有什麼壞心思,於是一面派人去門外打聽消息,一面微笑著把他迎了進來,二人稱兄道弟,攀談了半天。

  就在此時,手下的人進來通報,說門外並沒有大軍埋伏,高鞠仁恐怕真是吃錯了藥,一個人闖進閻王窩裡來了。李懷仙聞言,臉色立即冷了下來,當即吩咐親兵擒殺了高鞠仁。高鞠仁被殺,范陽城重新回到了史朝義手中。

  這場弒君政變讓史家王朝元氣大傷,不要說重新進攻洛陽,就連自保也成了問題,叛軍從此走上了覆滅之路。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