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唐史·伍> 貳拾貳 唐廷的內鬥 李輔國:想要權勢長久穩固,必須把皇帝控制住

貳拾貳 唐廷的內鬥 李輔國:想要權勢長久穩固,必須把皇帝控制住

2024-10-08 19:02:10 作者: 九皋寒叟

  史家王朝內亂的時候,唐廷內部的鬥爭大戲也是令人眼花繚亂。

  各方勢力角逐之下,一位朝廷新貴嶄露頭角。此人便是宦官李輔國,一個將大唐王朝攪得天翻地覆,以至於皇權體系崩塌的毀滅性人物。

  李輔國(704—762),本名李靜忠,曾被賜名護國,後又改為輔國,相貌奇醜無比。李輔國入宮之後便一直跟隨李亨,由於寡言少語,心思深沉,李亨並不太待見他。不過,李輔國對李亨極為恭順,辦事也比較靠譜,雖然不受待見,在太子宮還算是有點地位。

  當時,李亨受楊國忠的欺壓,忍痛休了韋妃,並將她貶為庶人,李輔國猜中了李亨的心思,派人暗中保護韋妃,讓韋妃衣食無憂使李亨內心的愧疚少了幾分。這件事情辦得十分漂亮,李亨也就從內心接納了他。

  李亨北上靈武,李輔國被任命為元帥府行軍司馬。

  平叛時期,李輔國更是掌管著軍營里所有的印章和兵符。當時,李亨所有的旨意全部先交代給李輔國,然後讓他用印後再傳達給朝臣和將領,全國各地往來的軍事函件,先由李輔國整理,最後上達李亨。

  在靈武期間,張良娣深受李亨寵愛,卻和建寧王李倓、廣平王李俶、幕僚李泌產生隔閡,李輔國為了討張良娣的歡心,主動賣身投靠,達成進退攻守聯盟。當時,李亨打算立建寧王李倓為兵馬大元帥,卻又擔心他因為軍功而上位,威脅到廣平王李俶的政治地位,因此態度搖擺不定。

  幸運的是,兄弟二人並沒有因為太子之位產生隔閡,在幕僚李泌的干預下,大元帥花落廣平王李俶的頭上,而建寧王欣然接受。然而,李輔國和張良娣卻在李亨面前詆毀建寧王,說他覬覦兵馬大元帥之職,忌恨廣平王,有暗中謀害的意思。李亨不查之下,下令將建寧王處死,形成一大冤案!

  建寧王被殺之後,李輔國又將矛頭對準了李泌和廣平王。

  不過,李輔國很苦惱,廣平王是李亨欽定的皇位繼承人,而李泌更是李亨的心腹,他雖有心迫害,卻無從下手。當時,廣平王李俶想動手除掉李輔國,李泌卻不願意冒險,或者說不願意讓新政權內鬥,因此攔下了廣平王,甚至將宮禁的符契和鑰匙也一併移交給李輔國,以此來為自己求一條退路。

  本書首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事實證明,李泌雖然有韜略,眼光卻未免有些短淺。

  回到長安之後,李亨回想起自己和李輔國在靈武的默契,因此加封他為殿中監、少府監、閒廝使、五坊使、宮院使、營田使、栽接使、隴右群牧使、鑄錢使、長春宮使,開府儀同三司,成國公(食邑五百戶)。

  殿中監掌管朝廷的禮儀和皇帝的起居生活,少府監掌管百工技巧諸務,營田使掌管官田,鑄錢使負責鑄造貨幣。這些官職雖然沒有前朝的宰相顯赫,卻都是代替皇帝打理家務的工作,皇帝的信任其實更加重要。

  一般的官員都是住在皇城外面,如果騎馬到皇城邊上,都得下馬走路,以示對皇帝的尊重。然而,李亨卻對李輔國高看一眼,直接在皇宮內批了一塊地,給他建造了一套官邸,這在大唐可是獨一份。

  客觀地說,安史之亂後,邊鎮節度使擁兵自大,各懷心事,就連郭子儀和李光弼,李亨也是一邊用著他們,一邊派宦官監督他們。

  與此同時,朝中人才匱乏,李亨根本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李輔國正是靠著自己的忠心和能力,才讓李亨對他委以重任,另眼相看。李亨不擔心李輔國會造反,因此將禁衛軍和用印大權全都交給了他打理。

  要知道,中國古代通訊不便,有的官員一生也沒見過皇帝,對於皇帝詔令的執行不是看人,而是看章。只要有大印,什麼事情都好說。按照規矩,李輔國雖然掌管著大印,充其量也不過是蓋章的角色,然而皇帝不可能一整天都去上朝處理國家大事,也不可能整日將印章帶在身上,每逢休息的時候,都是由李輔國向李亨匯報,李亨再決定是否用印。

  久而久之,李亨覺得很繁瑣,後來乾脆懶得管這些破事,直接讓李輔國和宰相們互相協商,全權處理去了。這就有意思了,大家坐在一起商議政事,李輔國的態度極其霸道,有時候甚至拿出了決策者的姿態,群臣起先還問這是不是皇帝的意思,李輔國的回答很簡單:你要是不信,你就親自去問皇帝。

  大臣們都不傻,誰敢去找皇帝的晦氣,久而久之,政事堂便成了李輔國的一言堂。李輔國畢竟是宦官,想要在前朝樹立威信,必須得提拔自己的人,而手中的大印便是他唯一的武器,但凡官員們想晉升,李輔國便有控制他們的資本。

  為了牽制朝中的官員,李輔國成立了一個特務機構,然後招募了一批專門打聽別人隱私的混混。這些人沒事就在民間轉悠,打聽官員們的桃色新聞,或者行賄受賄的事情,然後上報給李輔國。

  李輔國拿到證據之後,小試牛刀,朝中的官員們立馬就服了氣,甚至有人公開稱呼李輔國為五父。

  李輔國的囂張引起了許多朝臣的不滿,也引起了李亨的注意。有一次,宰相李峴在上朝的時候狠狠地告了一狀,李亨也想教訓一下李輔國,因此勒令他遵守朝廷制度,不要再打著皇帝的旗號擅權弄政,同時也對李輔國的特務機構提出了嚴肅的批評,並責令他就地解散。

  有了李亨的約束,李輔國這才收斂了氣焰。

  每個人都有成長和成熟的過程,李輔國在皇帝面前吃了癟,卻也長了智慧。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讓權勢更加長久可靠,必須得控制住皇帝。自此以後,李輔國在朝廷刷存在感的同時,也在蟄伏待機,等待走向人生巔峰的機會。

  誰也沒有想到,李林甫的人生轉折會來自興慶宮。

  回長安之後,李隆基一直居住在興慶宮。七十餘年的閱歷讓李隆基對世事看得更開,更何況自己放棄了權力,換來了難得的父子情誼,這也讓李隆基的晚年得到莫大的慰藉。

  興慶宮和大明宮之間有一個夾牆,李隆基想看兒子的時候會從此經過,李亨也會經此漫步到興慶宮,看望年逾古稀的父親。父子相對而坐,暢聊過去的人和事,聊聊皇城裡出生的皇子和公主,偶爾也會就國事交換意見,這樣的父子關係讓李隆基感到非常的愜意和滿足。

  為了讓李亨放心,李隆基很少與朝臣來往,就算是蜀中前來拜會的老朋友,李隆基也是讓妹妹玉真公主招待,自己輕易不會露面。入住興慶宮後,身邊只有高力士和龍武衛大將軍陳玄禮二人,他們一個是受人敬仰,忠正耿直的宦官,一個是對李亨有恩,為人處世有原則的老臣,李亨對他們非常放心。

  在興慶宮,李隆基每日只是與老朋友聊聊過去,或者召集妹妹玉真公主、內侍王承恩欣賞一下梨園子弟創作的最新作品。孤獨的時候,李隆基回憶最多的還是令他神魂顛倒,一生痴迷的楊貴妃。為此,李隆基偶爾還會讓人安排去華清池小坐一會兒,待上幾天。

  興慶宮在長安城的東邊,靠近繁華鬧市,李隆基沒事的時候喜歡在靠近南街的勤政務本樓、花萼相輝樓和長慶殿觀望徘徊,很多老百姓看到他後也會停下來跪拜,高喊萬歲,李隆基則會命人在樓下擺滿吃食,供老百姓享用。


關閉